登陆注册
21874800000017

第17章 银孔雀

阅读指引

一天夜里,一个神秘的黑衣人来到织布匠的家里。这名男子长着一双绿色的眼睛,就像传说中夺人性命的魔鬼那样。织布匠害怕极了,根本不敢抬头,只是死死地盯着自己的织布机。

从前,在东海中的一个海岛上有一位手艺高超的织布匠。他曾织过一座美丽的大山,当人们面对它时竟能听到山泉的流动和百鸟的鸣叫;他还织过一条奔腾的大江,当人们面对它时竟能感受到江风扑面的阵阵凉意,听到江上的艄公们喊出的号子。

织布匠住在一间临海的小房子里。虽然他的织布技术已经达到了无人能及的水平,但他仍不满足,还是日夜不停地刻苦钻研。不织布的时候,他就忙着染线,就连睡觉的时候,他也思考着新的图案和式样。织布匠有一个愿望,就是不但能织出生活中的事物,还能织出人类的感情,像“开心”、“难过”、“悲伤”、“幸福”等等。

一天夜里,一个神秘的黑衣人来到织布匠的家里。这名男子长着一双绿色的眼睛,就像传说中夺人性命的魔鬼那样。织布匠害怕极了,根本不敢抬头,只是死死地盯着自己的织布机。黑衣人说:“你不要害怕,我没有恶意。其实我是来请你帮忙的。我想织一面上好的锦旗,知道你的技术最好,所以特意来请你。我可以提供世界上最好的丝线,但是你得到我那里去织才行。”织布匠虽然很害怕,但是用最好的丝线织布一直是他的梦想,考虑片刻后,他最终还是答应了。

当天夜里,织布匠就跟着黑衣人走了。他们跋山涉水,走了七天七夜,最终来到了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森林。黑衣人把织布匠带到了森林里的一座高塔里。这座塔共有五层,一至四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第五层的灯亮着,那就是黑衣人为织布匠准备的工作间。织布匠一走进门,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得目瞪口呆了:闪闪发光的各色丝线,比丝缎还要柔软的布料,精致的织布机……织布匠从未见过这么好的织布材料,他立刻高兴地投入了工作之中。

织布匠夜以继日地织啊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根据黑衣人的要求在旗子上织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绿孔雀。快要织完的时候,织布匠突然感到很好奇:这面旗子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一天下午,正当织布匠聚精会神地织布时,四位美丽的公主突然来到了他的房间。她们也长着碧绿的眼睛,就像美丽的绿孔雀。她们请求织布匠再在旗子的背面织出一只银孔雀。

第二天夜里,织布匠突然听到黑衣人在塔下大喊大叫,便想走到塔下去看个究竟。大着胆子问过一脸忧戚的黑衣人之后,他终于知道了真相:原来这里是一个绿孔雀王国,因为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银孔雀的传说,所以许多绿孔雀都离开家园,去寻找银孔雀了。可是他们都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只剩下四位美丽的孔雀公主了,她们就住在这座塔的一至四层。黑衣人是孔雀王国的管家,他希望能用绣有绿孔雀的旗帜把成员们召唤回来。

织布匠被绿孔雀们的执著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忘记了吃饭和睡觉。织到最后的时候,织布匠遇到了一个难题:虽然两只孔雀都织好了,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们活起来,从而来吸引那些走失的绿孔雀呢?这个问题困扰着他,怎么也解决不了。最后,他想起了一个古老的预言:“如果织布匠能用自己的鲜血浸染所织的作品的话,作品上的东西就能活起来。”他于是决定牺牲生命来完成这件自己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

这天夜里,织布机的声音忽然停止了。管家和孔雀公主们急忙跑到塔顶去看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推门进去一看,织布匠已经不见了,只见织布机上放着一面旗子,正面绣的是一只美丽的绿孔雀,反面绣的是一只更为高贵的银孔雀。

孔雀公主们含着热泪把旗子插在了塔顶。在月光的映照下,旗子上的两只孔雀真的飞了起来!那只银孔雀发出了“布塔布塔”的声音,和织布匠织布时发出的声音一模一样。原来,织布匠的所作所为打动了天帝。他死后,天帝就让他化身为传说中的银孔雀了。

没过多久,空中就飞来了许多绿孔雀,原来他们在去寻找银孔雀时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孔雀王国了,如今在织布匠变成的银孔雀的引领下才终于回了家。

四位美丽的孔雀公主得知织布匠已化身为银孔雀后,都非常高兴。她们换上漂亮的绿羽衣,来到了银孔雀身边。直到今天,她们还时常陪着银孔雀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智慧点灯

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畏缩不前,这只能说明你害怕了。要知道,只有不怕困难、坦然面对的人,才有机会战胜困难。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为什么不试着挑战自己呢?那样的话即使失败了,我们也不会觉得后悔,因为我们至少已努力过。

同类推荐
  • 老脚印

    老脚印

    你留心过老脚印吗?你可能对领袖、英雄乃至歌星、影星等名人的辉煌足迹有着浓厚的兴趣,可能对你的王子、公主蹒跚学步的身影欣赏入神,但对身边那些行将入土的普普通通老人的脚印,也许从来就没有留意过。然而,你我都不得不承认,华夏辽阔的大地上密密麻麻的脚印之中,充盈视野的恰恰是这些你未曾留意的一代一代老人的沉重履痕。
  • 读者精品——幸福品味

    读者精品——幸福品味

    那一个时代事实上总有许许多多不满现状的人。现代以前,这些人怎样对付他们的“不满”呢?在老百姓是怨命,怨世道,怨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都是机械的必然。本集合了不同的名人对成长的理解的作品集。
  • 郭沫若散文

    郭沫若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00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有风

    有风

    梦,极其颜色。情人节,好漫长的一天,临风起舞的风衣。大海的声音,月光下的红土地。佛说,我只是你必经路旁的一棵树。
  • 陆小曼:寂寞烟花梦一朵

    陆小曼:寂寞烟花梦一朵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本书就为你全景展现陆小曼烟花般灿烂辉煌的爱情诗篇和充满争议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恶魔的爱恋

    恶魔的爱恋

    她被迫女扮男装,从小受尽欺凌,这一切皆因为她母亲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她不识情欲,也不相信爱情。他是个极其聪明的男子,对她,他只愿用尽今生的聪明才智让她爱上他。且看腹黑男子如何让无情女子一步步地陷入他编织的情网中。
  • 血战狂龙

    血战狂龙

    血兽降临地球,穿越千年的少年身负血海深仇,下定决心屠尽天下血兽。变强之路上危险与奇遇并存。穿越千年的迷雾找寻大劫之谜。而在这迷雾之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存在?末世之下丑陋尽显,感人至深的情感亦在。
  • 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

    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八4班的囧事

    八4班的囧事

    某初中八年级四班的同学之间,有快乐,悲伤,难过.....他们之间有过矛盾,但最终会怎样,拭目以待
  • 我的青春爱情之神秘身份

    我的青春爱情之神秘身份

    林馨儿在初中时代,认识了韩冷轩,与他成了“仇人”,但过了一段时间,两人好像都喜欢上了对方。在一天不经意时,林馨儿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 弗雷尔女皇

    弗雷尔女皇

    “我以为重生到这个和地球相似的世界后,我依然会平平碌碌的度过一生,直到一块石板砸在我的头上,我才明白,我将获得无与伦比的力量。那么现在,我将向你们展示我的力量,出来吧!我的英雄,为我而战——寒冰射手艾……希?咦,人呢?”一个以为可以召唤英雄作战的少年在召唤后才发现,这场弗雷尔卓德统治战竟然要召唤师亲自撸起袖子上战场
  • 踏遍千山

    踏遍千山

    在我的世界里,失去的太多。于是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走上了社会,走向了大江南北,异国他乡。社会之大不可想象,世界的精彩超出预料。我们既领略了峻山秀水,又欣尝不尽的名山怪川;既饱尝了祖国壮美的河山,又观尝了异国他乡的秀美;既感悟了渊源流长的中国文化,又体验了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其深,其精,其秀,其美,其巧,各显其神,妙在其中。所到之处,心潮汹涌,感触良多。原来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如此被装点,各显其能的风土人情,特色文化,是这样的包装自己的特色,锻造着自己的队伍,无不显示出色彩斑斓的世界。
  • 悼仙缘

    悼仙缘

    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鬼谷子纵横门下的故事。十年前,鬼谷村全村被屠戮,以至于鬼谷村血溅青山;十年后,他,凌枫,身为鬼谷村的最后的一名侥幸存在,站在了鬼谷小丘上,感慨万千,随后眺望着远方,从此,他,开始了一段专属于他的复仇之路……十年鬼谷腥风血,少年至此仇幽阙。满目疮痍不可知?原来世有千秋雪!无心贪恋繁华景,诸般抉择泪悼仙。十年恩怨一朝解,归来终守云梦月!
  • 神龙武尊

    神龙武尊

    金龙圣魂破,无字天书出;灵力顿入体,万物化尘土;神龙现天日,人间尽沧桑;三铸归元身,世道皆荒芜。神州大陆,武道盛行,这是一个强尊弱卑的武修世界。我来自地球,同样由地球穿越过来的还有我的神龙同乡,它也是我的武魂,金龙圣魂……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