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2200000003

第3章 一代明君唐太宗(3)

四、扫荡西秦薛氏宾从

讨伐薛举、薛仁杲父子的战争,是唐初统一战争的第一个大战役。李世民在这次战役中挂帅,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

薛举,汾阳人,侨居于金城郡(治今甘肃兰州)。他骁勇果敢,家财豪富,又喜好结交豪杰之士,称雄于西部边地。大业十三年(617)四月,薛举据金城郡起兵,开仓赈贫,自称西秦霸王,建元秦兴,封长子薛仁杲为齐公,幼子薛仁越为晋公。招集群盗,抢掠官府的牧马,很快就占有陇右之地,拥有部众达十三万。当年七月称秦帝,立妻子鞠氏为皇后,薛仁杲为皇太子。薛仁杲果敢有力,善于骑射,有乃父之风,军中号称“万人敌”。但他生性贪婪、残忍、嗜杀成性,更过于其父。他抓住庾信的儿子庾立,因庾立不肯投降,将庾立在火上炙烤,然后一点点地把肉割下来让军士们吃。攻下了天水,把天水的富人都吊起来灌醋,向他们索取金银珠宝。薛举父子又袭击并攻取了门源,收编了唐弼的部众,势力越发壮大,其部众号称三十万。薛氏父子的战略目标与李渊父子相同,都是要在乱世中夺九鼎,第一步的战略部署都是指向关中,关中本来是薛举的卧榻,如今李渊来酣睡,还像模像样地自称皇帝,建立“朝廷”,还改什么“国号”。这是薛举所无法容忍的。两者的对决很快展开了。

李渊、李世民父子抢先攻占长安。薛举父子以十万兵力进逼渭水之滨,包围了扶风郡城,构成了对李渊势力的严重威胁。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挺身而出,率兵在扶风反击薛仁杲,大破薛仁杲军,追击到垅坻才返回。太子军败,薛举大为惊慌,知道来自太原的这伙蛮族不好对付,想保命全身,问他的臣属:“自古有天子投降的事情吗?”黄门侍郎褚亮说:“赵佗(南越王)归附汉朝,刘禅(蜀汉后主)侍奉晋室,近代的萧琮(后梁后主)到现在还地位显赫高贵,这种转祸为福的事自古就有。”卫尉卿郝瑗反驳说:“陛下不应该说这样的话!褚亮的话荒谬至极。从前汉高祖经过多少次逃亡和失败,蜀汉的先主刘备屡次失去妻室儿子,但他们最后都完成了帝业。陛下怎么能因为一次失利,就要做投降的打算呢?”薛举很尴尬,掩饰说:“朕不过拿这话试试你们罢了,你们看朕是会向人投降的人吗?”这次前哨战的胜利,对于李渊父子来说,意义重大,不仅鼓舞了士气,使他们在关中站稳了脚跟,并且便于向外发展。于是,平凉留守张隆、河池太守萧瑀及扶风、汉阳郡相继来降。接着,又取得了巴、蜀之地。李唐的势力延伸到了南方。

薛举企图勾结突厥谋取京师。六月,薛举入侵泾州,纵兵掳掠,直至豳州、岐州一带。刚被封为秦王的李世民,以西讨元帅的名义,和刘文静、殷开山等率八总管兵前往抗击。七月,双方对垒于高墌(今陕西长武北)。李世民加深壕沟,加高壁垒,不与薛举交锋。正当这关键时刻,李世民得了疟疾,卧于军中,只得把指挥大权委托给刘文静和殷开山,并告诫二人:“薛举孤军深入,粮食不多,士卒疲惫,假如他来挑战,你们不要应战。等我的病痊愈后,和你们一起打败他。”殷开山对刘文静说道:“王爷担心您不能退敌,才说这番话。贼兵听到王爷有病,必然轻视我们,应该显示一下武力以威慑敌人。”于是,他们在高墌西南列阵,仗着人多不加防备。薛举以精锐的轻骑从背后包抄掩袭,唐军八总管全部战败,士卒死者十之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阵亡,高墌城也陷落了。李世民和残军退回长安,京师惶然不安。刘文静等人均因此被罢官。对这次战败,刘文静等人主动承担了责任,并向朝廷说明秦王卧病没有参与军事。其实这是一种策略,是为了打造李世民“常胜将军”的光辉形象,不惜用了曲笔。

薛举获胜,有人建议乘胜直取长安。薛举也完全恢复了信心,准备扫除这一批不识相的北方人。但就在东进大军出发前夕,薛举暴病而死,薛仁杲继位。这一番变故,使西秦攻唐的步伐减缓了,李唐获得了恢复进攻能力的机会。八月,李渊任命李世民为元帅,攻打薛仁杲。九月,唐军临近高墌,就坚壁不动。诸位将领请战,李世民说:“我军才打了败仗,士气沮丧,对方因得胜而骄傲,就会轻视我们,不做戒备。我们应当在营垒中耐心等待。骄兵必败,我们可以乘机一仗决胜!”双方相持了六十多天,薛仁杲军粮食殆尽,将领梁胡郎等人率领各自的队伍来投降。李世民了解到薛仁杲手下的将领士卒有离异之心,便命令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扎营引诱薛仁杲部下来攻。薛仁杲的部将宗罗睺出动全部精锐攻梁实,梁实守住险要不出战。宗罗睺的攻击很猛烈。李世民估计对方已经疲劳,决定展开进攻。李世民让右武侯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列阵。宗罗睺合兵攻庞玉,李世民大军出其不意从浅水原北面出现,李世民率几十名骁骑勇猛冲击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拼搏,呼声动地,宗罗睺大败。

薛仁杲在城下列阵,李世民依泾河面对薛仁杲营地,薛仁杲手下的骁将浑干等人到唐军阵前投降。薛仁杲被迫进城拒守,唐大军相继到达,包围了城池,守城的人纷纷逾城投降。薛仁杲无计可施,只得出城投降。唐得薛仁杲一万多精兵,五万名男女。唐军大获全胜。李世民的策略又获得了实战的验证。

战争胜利后,诸位将领向李世民祝贺,问战胜强敌的原因:“大王一仗就取得了胜利,骤然舍弃步兵,又没有攻城的用具,轻骑直到城下,众人都认为无法攻克城池,却很快就取胜,是什么原因呢?”李世民说:“宗罗睺部下都是陇西人,将领骁勇,士卒彪悍。我出其不意打败了他,杀伤不多。如果迟迟不追击,任他们返回城内,薛仁杲加以抚慰,再派他们作战,我军取胜就不容易了。我军迅速追击,薛军跑散,高墌城空虚,薛仁杲失去了抵抗的时机和力量。这就是我胜利的原因。这叫乘胜追击,压迫穷寇,虽然不合古代兵法,但随机应变,正是孙子兵法的精髓。”众人心悦诚服。李世民把投降的士兵全部交给薛仁杲兄弟以及宗罗睺、翟长孙等人统领,和他们一起打猎。这些人畏惧李世民的威严,又感谢李世民的恩德,都愿以死效劳。唐高祖派遣使者对李世民说:“薛举父子杀了我们很多士卒,务必彻底清除他们的同党,以告慰死去的冤魂。”不久前归顺唐的李密进谏说:“薛举残暴地杀害无辜者,这正是他灭亡的原因,现在我们收服薛氏的百姓,最好的办法是反薛家之道而行之,对他们加以安抚,使他们诚心归顺。”李世民下令,只杀首恶,其余的人都给予赦免。

秦王李世民凯旋回长安,将薛仁杲斩首于市。唐高祖下诏以秦王李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蒲州及黄河以北各府的兵马都受秦王指挥。

讨伐薛举、薛仁杲父子的这一场战争,前后进行了近一年。这次战争的胜利,解除了唐王朝来自西北方面的威胁,消灭了夺取关中的强劲对手。战争胜利后,因在高墌之战中失利被撤职的刘文静封为户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

五、坚壁挫锐武周弃城

李世民指挥并取胜的第二个大战役,是平定刘武周。这次战役,从武德二年(619)十一月出征,到第二年四月结束,总共半年时间。战争进行当中,李世民巧妙运用“坚壁挫锐”的方略,使唐军由劣势转变为优势,从接连溃败到大获全胜。

刘武周是河间(今属河北)人,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县),任马邑鹰扬府校尉。大业十三年(617)二月,与同郡张万岁等杀太守王仁恭,聚众万余人,自称太守。他依附突厥贵族,攻占雁门、楼烦、定襄等郡,突厥封其为“定杨可汗”,准许他以狼头图案旗为行军标志。刘武周自称皇帝,年号天兴。在突厥的支持下,南侵山西。他接受大将宋金刚的建议,“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宋金刚原是易州叛乱军队的首领。拥有一万多人马,与另一叛军首领魏刀儿相联结。窦建德进攻魏刀儿的时候,宋金刚前往救援,被窦建德打败,便带领残余的四千人马投奔了刘武周。刘武周很器重宋金刚,对他的到来十分高兴。封他为“宋王”,将军事大权交给他,并将自己财产的一半送给宋金刚,还把妹妹嫁给他。当时李渊、李世民正在经营关中,筹划用兵关东,图谋全国,所以山西地面兵力空虚,刘武周任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领兵两万,并与突厥联络,气势很盛。一时间,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唐并州(治今山西太原)总管齐王李元吉抵挡不住,榆次(今山西榆次)被攻陷,太原处于危急之中。宋金刚攻陷平遥(今山西平遥)、介休(今山西介休),兵势甚锐,李唐统治区域危机四起,李渊忧心忡忡。为了扭转战局,决定派右仆射裴寂来前线督军抗击,任命裴寂为晋州(治今山西临汾)道行军总管,讨伐刘武周,听其相机行事。裴寂到介休,宋金刚凭借城池抵抗。裴寂在度索原扎营,宋金刚切断水源,使唐军的士兵因干渴失去战斗力。裴寂想转移营地靠近水源,宋金刚趁机挥兵进攻,裴寂的军队溃败,裴寂本人只身逃回晋州。刘武周前锋进逼太原,齐王李元吉带着妻妾逃回长安。李唐王朝的发迹地竟在旦夕之间陷落,唐高祖哀伤不已。当时晋阳有几万强兵、储备十几年的粮食。晋阳失陷,李唐对“诸侯”的优势瞬间化为乌有。十月,宋金刚进攻并攻克了浍州和晋州。由于裴寂怯懦,错误地实行焚烧政策,百姓惊恐不安,忧愁抱怨,都想去当强盗,夏县百姓吕崇茂聚众起义,响应刘武周,裴寂去讨伐,竟被吕崇茂打败。消息传到长安,朝野一片震惊。

形势急转直下,唐高祖慌忙颁发手敕,要逃跑以避刘武周:“贼势猖狂到如此地步,很难与他们抗争,宜放弃黄河以东地区,谨守关西。”秦王李世民不同意,上表称:“太原是王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地区富饶,京城靠它供给,绝不可以放弃。请求陛下给臣三万精兵,必定消灭刘武周,收复汾、晋。”于是,唐高祖征发关中兵力扩充李世民的部队,让他挂帅讨伐刘武周。

十一月,正值隆冬季节,李世民乘河冰坚硬,带兵从龙门渡过黄河,驻扎在柏壁,与宋金刚对峙。当时黄河以东的州县遭抢劫后,没有粮仓,人人惧怕侵扰,聚居在城堡中。征集不到物资,军队缺粮严重。李世民果断废除裴寂的各条扰民法令,努力安抚人心。他发布文告晓谕百姓,阐明王军以爱民为本。百姓听说李世民率军前来,踊跃归顺,然后唐军逐渐征收粮食,军粮因此充足。于是休兵喂马,只以小部队相机抄掠敌军,大军则坚壁不战。

坚壁了一段时间,各位将领不耐烦了,都请求与宋金刚交战。李世民说:“宋金刚孤军深入,麾下集中了精兵猛将,刘武周占据太原,依仗宋金刚为屏障。宋金刚的军队没有储备,靠掠夺补充军需,利于速战。我们关闭营门不出,养精蓄锐,可以挫败他们的锐气。分兵攻汾州、隰州,骚扰他的心腹之地,他们粮尽无计可施,自然会退军。我们到那时再战,目前不宜速战。”双方对垒相持五个月后,宋金刚终于因军粮困乏,不得不后撤。李世民率军追击,至吕州追上了宋金刚部将寻相。大败寻相,又继续追击,一昼夜走了二百多里,打了几十仗。到高壁岭,总管刘弘基等认为士兵饥饿疲惫,应当在此停留扎营,等到兵马粮草都齐备了,然后再进击。李世民说:“宋金刚已经穷途末路,军心涣散。机会难得,转瞬即逝,一定要趁此机会消灭他。如果我们停止不前,让他有时间再从容布防,又得从头开始,岂不是前功尽弃?”于是,催马追击。唐军在雀鼠谷追上宋金刚,一天交锋八次,都打了胜仗,俘斩敌军数万。接着,李世民带兵赴介休城。这时,宋金刚尚有两万部队,出西门,背城而阵,欲决死战。李世民命李、程知节(程咬金)、秦琼在东,翟长孙、秦武通在南,对宋军进行钳制,他本人则亲率三千虎贲冲其阵后,结果,宋金刚大败而逃。李世民追出几十里,来到张难堡,宋金刚收拾残兵,继续与唐军对抗。

宋金刚手下将领尉迟敬德、寻相等率余部八千来降。敬德是朔州人,武勇善骑,是一位杰出的骑兵将领。李世民得到尉迟敬德非常高兴,引为右府统军,并让他仍然统领他带来的八千旧部。有人担心敬德会叛变。李世民不以为然说:“我对敬德推心置腹,敬德一定不负我心!”

宋金刚溃败,刘武周大为惊恐,便带了百余骑弃太原北走,投奔突厥。宋金刚收拾残部,准备再战,但部众都不肯跟随他与唐军作战,于是宋金刚也和一百多骑兵逃往突厥。不久,宋金刚打算跑回上谷,被突厥捉回,腰斩。

刘武周当初南侵犯唐时,他的内史令范君璋曾规劝道:“唐主以一个州的兵力,直取长安,所向无敌,这是上天相助,不是人力。晋阳以南,道路狭窄险要,孤军深入,后无援军,假如进军攻战不利,怎么回军?不如北面联合突厥,南面与唐结交,在此一方称王称霸,才是长远之计。”刘武周不听,留范君璋守卫朔州,自己率军南侵。刘武周失败后,流着泪对范君璋说:“我没有采纳你的意见,以至于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刘武周策划从突厥逃回马邑,事情泄露,被杀。突厥可汗任命范君璋为行台,统领刘武周的余部。

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李世民圆满完成使命,收复了并、汾旧地,消灭了又一个可能与李唐争天下的强大敌人刘武周,为巩固初生的唐朝政权立了殊勋。战役结束以后,李世民留将领李仲文镇守并州,自己则引军凯旋长安。

同类推荐
  • 智慧之光: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五位传奇人物

    智慧之光: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五位传奇人物

    这是一部解密中华古典超级智慧的力作。书中介绍的十五位传奇英雄,运用他们超凡的智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他们有的善于洞察天下大势,顺势而为;有的善于抓机,乘时而进;有的善于借助外界势力,借势而发;有的善于用人,集众人之智,成就大业;有的善于出奇,以奇制胜;有的善于因祸为福。转败为功;有的善于使反间计,离间敌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善于忍耐,在忍耐中寻找机会;有的放弃虚名,务实求真,创立伟业;有的功成身退,青史留名;有的弃政从商,成为巨富;有的则集几种智慧类型于一身。
  • 墨迹

    墨迹

    曾子墨的自传《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一书,清晰地回溯了她在华尔街从事投资银行的巨大成功,进入全球顶级企业并被认定:“不惜代价,一定要雇用”、“因为子墨,我们乐于接受中国女孩。”书中幽默地展现着一个中国女孩的智慧和努力,参与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操盘新浪上市。在金融事业的巅峰之时,曾子墨毅然放弃令无数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加入了自己一无所知的电视媒体行业,几年后,曾子墨在凤凰卫视独树一帜,她的感悟深刻而令人震撼。
  •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

    他,让三洋、索尼等国际大公司感到恐惧,他,一个近似狂妄的技术奇才,他,在漫漫熊市吸引“股神”入股比亚迪,他,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流而上,他,仅一年时间身价暴涨百亿,成为中国新一代首富……他就是王传福,曾经一文不名的农家子弟,26岁时却成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2002年,他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坐拥3.38亿美元的财富。2003年,王传福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誓言要成为汽车业领军人物……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公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
  • 曾国藩发迹史下

    曾国藩发迹史下

    讲述曾国藩仕途初期,九年内连升十级的谋略与细节;由于这段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回避,百余年来,一直讳莫如深。本书作者耗费21年心血,搜阅近千万字珍稀资料,第一次全面揭开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将仕途上升期曾国藩独有的“光屁股精神”阐述得淋漓尽致……
  • 我歌吴斌

    我歌吴斌

    本书在第一时间,联合浙江省内诗人群体,推出赞美最美司机吴斌的诗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人间大爱真情。
热门推荐
  • 黑夜的惊叫

    黑夜的惊叫

    入夜的巨响,午夜的旋律,黎明的呐喊,是谁在那里?是谁要做什么?诅咒?宿命?命运?使命?亦或者是不可以抗拒的力量?不好意思,我不相信那些东西——因为我来自——Theearth!
  • 厚爱

    厚爱

    这是中华民族苦难的年代也是英雄倍出的年代。在这个动荡、血腥的年代,和平时期的平庸、安逸全部被挤压到了最小的空间,每个中国人都被迫面临选择。而爱情,这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在民族大义和人类尊严的背景下,则变得更加奢侈,更加难言。
  • 末世之涅槃重生

    末世之涅槃重生

    林依娆,一个被娇生惯养的千金大小姐,她自私任性,唯我独尊,为了爱人不惜和家里反目。她,倾尽一切,把自己的爱人,打造成光芒万丈的集团总裁;欧阳锋,一个落魄豪门的私生子,在众人眼里,他,刻苦上进,是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他与她,是校园里的一段佳话,他与她,是上流社会的宠儿。当他成为林氏集团的总裁之时,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但,痛彻心扉的变故,就发生在2017年12月21日……天下群:305970682书中任意人物名
  • 管思集

    管思集

    这本集子时间跨度很大,缘起一年前,偶而翻阅办公室抽屉中保存的几份自己曾经发表论文的昔年报刊,发现若干旧作,试重读之,自觉尚不无可用之处,且多为我近30年新闻工作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学习心得,重读每一篇文章,其背后丰富多彩的新闻故事仿佛情景再现。窃以为拙作亦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宁波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宁波报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尤其是一些新闻采访、编辑实务方面的粗浅研究,对于新近踏入新闻这一行业的年轻同事而言,说不定尚有可借鉴之处。同时对自己来说也是投身新闻事业近30年来辛勤笔耕所洒下的汗水和心血之结晶,于是悉心收集、整理,散见于各种新闻理论报刊的文章,集腋成裘。
  • 灵魂盏

    灵魂盏

    灵魂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是归奈何桥?还是终归三界?灵魂,一个永恒而神秘的词汇,萦绕在科学的边缘,几千几万年,却仍然那么不可思议。让人看得到,却又不知道该不该去相信,去面对。
  • TFBOYS之心之梦

    TFBOYS之心之梦

    经过漫长而又痛苦充满艰辛的爱情道路上男,女主角们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惊心动
  • 异世之帝国鹰犬

    异世之帝国鹰犬

    兰亚帝国皇帝:“卡普兰爱卿是朕最贴心的臣下!他从来不会对朕的命令有什么反对的意见,有什么事情交给他去办也都能做的妥妥当当,包括一些见不得光的事……”卡普兰领地上的百姓:“卡普兰大人是整个帝国最好的领主!他各方面都做得十分完美!只是大人对皇帝太过忠心了!——哪怕是皇帝胡来的时候……”光明神教的教皇说:“卡普兰就是异端!虽然他在忠于国家这一点方面做的无可挑剔,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讲他简直是地狱里出来的魔鬼!如果说兰亚帝国的皇帝是笨蛋,那么他就是恶棍!屠夫!疯子!**养的!……”……卡普兰?德都瓦泪流满面:“你们以为我伺候一个昏君容易吗?在伺候昏君的同时还要让帝国强盛起来那就更让人纠结了!我也想造反啊!……”帝国忠臣养成系统提示:“养成系统宿主一旦有叛国的行为一律抹杀!”
  • 凌步夜行

    凌步夜行

    清朝末年,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于登科,把自己的家败了精光,落魄不堪,一次偶然遭遇,使得身不由己,卷入一场江湖纷争,闯进别人早已设置好的圈套,引出一段尘封的恩怨,这期间无意中得到一枚能感应宝物灵气的鳖宝,成了别人眼中的香饽饽,一路上种种奇遇接踵而来,山洞寻宝险象迭出,遭受鳄鱼、水猴子的暗中袭击,阴魂在前引路,看到空中能飞的鱼,众人在经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遭遇中险些性命难保,对自己心仪的姑娘痴心不改,为了救他的性命,甘冒奇险,在海上遭遇东海鲛人的奇袭,龙卷风的摧残,一路上和一些亦敌亦友的人勾心斗角,突破种种磨难,终于从一个落魄纨绔子弟,成长为有胆有识独当一面的江湖豪侠。
  • 我的桃花期

    我的桃花期

    一个无所事事的少年,二十几岁没有牵过女孩子的手,叫一个女朋友是他长这么大最大的愿望。虽然他不是很迷信,但是他相信缘分,用大学生活费省下来的2000块钱到月老庙捐了香火,然而...从这一刻起,他的命运似乎有了很大的转机。
  • 俾睨武道

    俾睨武道

    时代天魂,武道纵横!这里万族林立,神魔之体问鼎天下,这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少年林凌自小被封印,受尽欺辱,当一双神秘的眼瞳觉醒时,曾经的强者,古老的神话,神秘的遗迹出现在他双眼!他看到了逝去的时光,看到了远古神魔的秘密,他看到了古代顶阶功法,他看到了死去的强者,强横的炼丹手法,所有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强者,通通被他看到了....借着古代强者的指点,他从渺小蝼蚁的世界底层,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俾睨天下之路,开展波澜壮阔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