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2200000007

第7章 一代明君唐太宗(7)

平定王世充时,李世民和秦府记室房玄龄微服拜访一位名叫王远知的道士。王远知装神弄鬼,故作姿态:“列位之中有圣人,是不是秦王驾到?”李世民据实相告,道士又说:“太平天子,要珍惜啊。”这句话李世民一直记在心里,他这时已经萌生了想当“太平天子”的念头了。

唐初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使秦王李世民威望骤增。武德(621)四年七月,他返回长安,身披黄金甲,后面跟随着二十五名威震天下的大将,铁骑万匹,军乐鼓吹,盛极一时。十月,高祖给秦王加号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天策府可置官属。计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军咨祭酒二人;典签四人;主簿二人;录事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功、仓、兵、骑、铠、士六曹参军各二人;参军事六人。

对此,太子的东宫集团感到严重的威胁。武德五年(622)十一月,刘黑闼起兵反唐,太子中允加太子洗马魏徵向李建成建议:“秦王功盖天下,殿下只是因为年龄的原因位在东宫,到目前还没有很卓越的军功威服海内。现在刘黑闼以残存的势力起兵,也就是几千人,钱粮都很缺乏,如果以大军征讨,无疑摧枯拉朽,这是殿下树立军功确立威望的好机会,还能乘机结纳山东豪杰,巩固太子的地位。”这时,秦王征讨刘黑闼已经陷入了胶着状态,刘黑闼屡仆屡起,山东各地也叛降不定。李建成要求出征,剿灭刘黑闼,唐高祖也马上批准李建成出征。过去,每次重大战役,都是李世民挂帅的,现在改换李建成,任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并受李建成节制,唐高祖的用意也很明显,就是想压抑日益强大的秦王府,以加强东宫的实力地位。

唐高祖的三个儿子,各自拥兵,构成三大集团势力,即太子东宫、秦王府、齐王府。在太子与秦王的争斗中,齐王李元吉的归属十分关键,他加盟哪一方,就会加强谁的力量,将呈现为二比一的形势。结果是东宫和齐王府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王府,这对秦王府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平定刘黑闼之前,李世民和李元吉并无矛盾。自从李元吉跟随李建成讨伐刘黑闼,很快就被拉拢过去了。李元吉性情豪爽,勇猛有力,在统一战争中也立过战功。然而,他骄逸放纵,名声欠佳。他认为投靠李建成对自己有利。当时对李元吉有很多不公正的评价,主要是说他有自己的野心,也想当皇帝,想利用太子除掉秦王,再除掉太子。这种说法不能成立,这就同当时秦王说太子谋害自己是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一样荒诞。

由于东宫与齐王府的联合,秦王府已处于不利的地位。武德六年(623)下半年,李世民屯守并州,再也没有从前那样显赫的军功了。年底回长安,又遭到了冷落与排挤。李元吉曾经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甚至自告奋勇要为哥哥杀死李世民。在李世民随唐高祖来到齐王府第时,李元吉主张派刺客暗杀,但是李建成认为这样做会使父皇很伤心,极力制止,李元吉只好作罢,愤愤地说:“我这是为你考虑,秦王死与不死,与我有什么相干!”

秦王府和东宫之间,彼此采取种种手段,打击对方,壮大自己。无论是在后宫、外朝还是在地方上,几乎都分为两派:一派支持李建成,一派支持李世民。唐高祖的态度倒是明确的:既然坚持嫡长制,那就要维护李建成的皇太子地位,不准许李世民染指。但唐高祖试图摆平三个儿子之间的关系,对于李建成与李元吉的某些暗算李世民的不轨行为,也加以制止。

武德五年(622)以前,因李世民的军功卓著,秦王府远比东宫和齐王府威风。但是,在以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李世民既无新的战功,又屡遭兄弟的倾轧,秦王府逐渐地处于劣势了。就军事实力而言,东宫加上齐王府要比秦王府强大许多。李建成与李元吉私募骁勇,多达数千人,而李世民府中的勇士仅有八百余人。从政治影响来看,李建成是皇太子,每当唐高祖外出时,总是由他留守京师。妃嫔、大臣以及各地都督,依附于东宫的相对多些。

形势不利,李世民及秦王府僚属都深怀忧惧。房玄龄主张策动政变,率先夺权。这个见解完全符合李世民的心意。据说,李世民曾与灵州大都督李靖商量,李靖表示不同意;又和行军总管李商量,李也反对。二李主张后发制人,待李建成打上门来再收拾他们,这叫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认为,只有果断地先发制人,才能转危为安。他们三人密谋策划,商定诛杀太子和齐王的手段步骤。李建成觉察了秦王不轨的苗头,经唐高祖的同意,将房、杜逐出秦王府,长孙无忌就和舅父高士廉以及秦王府将领侯君集、尉迟敬德等继续进行策划,秦王府夺权战紧锣密鼓。

武德九年(626)夏,突厥数万骑兵入塞侵边。按过去的惯例,应该由李世民督军抵御。这次李建成提议李元吉和李艺出征,目的在于防止李世民掌握兵权。李元吉故意要秦府将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琼等一道去,想借此机会把秦王府精兵转到自己手里。然后,伺机除掉李世民。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等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形势危急,祸在朝夕,唯一的出路是先下手为强,不能再犹豫了。李世民面对即将发生的骨肉相残的局面,考虑的当然要比别人多些。他并非犹豫不决,而是要保证胜算,不出一点纰漏。他找了不少府僚商量,还秘密地召回房玄龄和杜如晦商量发动政变。房、杜虽然早就主张占据先手,但他们并不同意实行这种血腥的杀戮手段,他们主张,最严厉的处置,也就是把太子和齐王贬为庶人,并流放边地,没想到秦王要把他们赶尽杀绝,因此不肯做这等乱臣贼子之事。李世民竟勃然大怒,要尉迟敬德拿他们先开刀。

秦王府决定在玄武门设伏兵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玄武门即宫城北门,是中央禁卫部队屯守之所。当时负责门卫的将领是常何。常何虽然在武德五年跟随李建成讨平刘黑闼,但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李世民还收买了玄武门的其他一些将领,如敬君弘、吕世衡等。在京师整体力量对比中处于劣势的李世民,在关键的玄武门地区,却拥有绝对优势。

六月三日,李世民完成了政变的部署,便向唐高祖密奏太子与齐王“淫乱”后宫,并企图谋害他。他说:“我对哥哥、弟弟没有任何过失,我实在想不出他们为什么要谋害我,很可能是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吧。我很快就要被他们杀害了,不能再侍奉您老人家,但是我到了阴曹地府,也不愿见王、窦等贼子。”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要为王世充等人报仇,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无异于诬蔑,但李世民的本意并不在此,他是在向唐高祖强调自己在唐帝国建立过程中的功绩,也等于向唐高祖宣布,大唐的建立也没有您老人家什么事,是该交权的时候了。听了秦王的“密报”,唐高祖不禁愕然,决定第二天召开特别会议,邀请几位核心大臣参加,要太子、秦王、齐王前来对质。他要借这次会议,彻底解决这几个弟兄之间的矛盾冲突。

六月四日,唐高祖李渊召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到会,为了使会议不那么紧张,唐高祖特地选择在游船上进行。三个儿子来到之前,唐高祖和大臣们一直在太极宫中“泛舟海池”。他们没有预料到事态的严重性。当然,他们更不清楚李世民已经通过常何的关系,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十人伏兵于玄武门。

后宫张婕妤探知李世民的动静,立刻向李建成报告。李建成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主张动员府兵,李建成说京城准备严密,秦王不会有什么作为,不妨觐见父皇,当面揭发秦王的阴谋。李建成早就对京城的军事力量做了准备,而且旧属常何在玄武门,不会发生问题。所以,李建成没有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就和李元吉一道入朝。行至临湖殿,才觉察情况不对,正想拔马回东宫,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尉迟敬德带领七十骑奔驰而来,射杀了李元吉。

知道玄武门兵变,太子和齐王被困,东宫与齐王府精兵两千人结阵猛攻玄武门,由于张公谨闭关,不得进入。原来屯守玄武门的一些将士采取观望的态度,认为“事未可知,暂且观变”。但是,玄武门屯营将领敬君弘早已被李世民所收买,这时奋不顾身、英勇作战。正当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经与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筹划,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率领家丁吏卒,还有监狱的囚徒,急忙赶到,与秦王合并一处,玄武门始终掌握在李世民手里。

东宫、齐王府的部队攻玄武门不下,转攻秦王府,秦王府震恐。就兵力而言,李世民的兵力处绝对劣势,而且将领大多集中在玄武门,秦王府处虽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守卫,毕竟力量单薄,万一失守,全局皆输。这时,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展示在东宫、齐王府将士面前。那些将士看到自己的主人已经死难,再无斗志,纷纷溃散。

战斗临近尾声,李世民令尉迟敬德向唐高祖报告。敬德全副武装,手握利刃,突然来到唐高祖身边。请求(实际是命令)唐高祖写手敕,宣布军队归秦王指挥。唐高祖慌忙问裴寂等怎么办。在尉迟敬德刀斧的威逼下,萧瑀、陈叔达进言:“建成、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攻取天下的大计,也没有什么军功。现在嫉妒秦王,施展奸谋。秦王把他们诛灭了,是为国家立功。秦王军功卓著,天下归心,陛下应该立秦王为太子,让他主持朝政,以使天下太平。”唐高祖只好同意,并写了“手敕”,命令所有的军队一律听从秦王的处置;同时,派黄门侍郎裴矩到东宫晓谕诸将卒。东宫、齐王府知道大势已去,更知道秦王对于失败者的狠毒手段,于是纷纷逃离长安,隐藏到外地。事变最终平息下来了。

六月七日,唐高祖下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诏文说:“皇太子世民文德武功,统一宇内。朕付托得人,如释重负。从今后军国政事,不分大小,一律先由皇太子裁决。”这就表明李世民实际上开始执政了。

过了几天,唐高祖提出:“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表示了要早些退位的意愿。八月,正式传位于太子。李世民即位于东宫显德殿。次年正月,改元“贞观”,大唐帝国开始了“贞观之治”的新时期。

十一、不拘一格选才东宫

唐太宗李世民刚执政时,形势十分复杂,问题堆积如山,由于他采取了正确的政策、策略,迅速稳定了政局,为“贞观之治”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妥善处理政变后的遗留问题。玄武门事变以后,东宫、齐王府余党纷纷逃亡。对于东宫和齐王府的敌对势力,李世民实行高压政策。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株连被杀,两个兄弟被灭门了。高祖眼看着自己的十个尚在少年、幼年的孙子被杀,却不能施救,心中之悲凉可想而知,这也是他想提前传位的原因之一。原秦王府诸将还建议诛杀李建成、李元吉的部属百余人,并且抄家灭族。尉迟敬德坚决反对,他说:“有罪的只是太子、齐王,二人已死,如果打击面扩大到身边许多人,不利于安定团结。”唐太宗同意尉迟敬德的意见,下诏:“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其余党羽,一概不问。”就是只问建成、元吉罪,其余人一律不涉及。诏令虽下,一些地方并没有认真执行。太子和齐王余党隐姓埋名躲在民间,仍不敢出头。那些企图侥幸获名得利的,争相到官府告密,以求封赏。李世民根据谏议大夫王珪的建议,于七月下令重申:“六月四日以前,事连东宫及齐王,十七日前连李瑗者,并不得相告言,违者反坐。”制止民间举报太子和齐王的余党,违反者治罪。采取这些宽大政策,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敌对情绪,争取了多数,稳定了人心。

唐太宗还对东宫府属中杰出人才加以提拔任用。李建成曾延揽了一批骁勇的武将,这些人忠心事主,很讲义气。如将领薛万彻,带兵攻玄武门和秦王府,失败后与数十骑逃亡于终南山。唐太宗派人请他回来,说他忠于自己的主将,这不是罪过。又如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李建成被杀后,他仍然不肯放弃抵抗,叹道:“生时享受他的恩惠,现在他死了,我决不逃亡!”率兵攻玄武门,杀死屯营将军敬君弘。现在,他前来请罪,唐太宗就好言抚慰,授以左屯卫中郎将。冯立激动地说,要以死报答皇上的宽宏大量。唐太宗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原东宫党羽的转化。

同类推荐
  • 郑子瑜传稿

    郑子瑜传稿

    本书记录和评论了郑子瑜一生坎坷的经历以及对华夏学术诸多方面的原创性贡献。全书共六章。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蒋介石宋美龄在重庆的日子

    蒋介石宋美龄在重庆的日子

    抗战初期,蒋介石国民党对日作战是积极的,正面战场的忻口、凇沪、徐州、武汉等会战就是证明,宋美龄也亲上前线慰问伤兵,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做出了特殊贡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宋美龄则从自已所代表的美英派大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向蒋介石施加影响,对外外交折冲,继续推动抗战。蒋介石、宋美龄这对抗战期间的“第一夫妇”;就是在重庆这座中国的战时首都,度过艰难的抗战岁月,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

    帝王是历代牛人中的牛人,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每一位帝王的身上都笼罩着传奇色彩。帝王头上闪耀着让人仰慕的历史光环,同样也有着被人津津乐道的另一面。本书作者用全新的视角、理性的思维、翔实的史料和过硬的考证,寻根究底,探幽发微,从容揭开帝王们的神秘面纱,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帝王鲜为人知的另一副面孔。
  •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天断之路

    天断之路

    这是一个人族与妖族共存的大千世界。千年前灭世之战,圣人陨落,帝级不显。而今,一个少年被卷入了这个世界,一个个色彩纷呈的故事由此展开!………………好吧换种说法:玄幻界?黑科技?无限流?热血文?玩梗吐槽?……尽在天断之路!“嗯……要不要开水晶宫呢”
  • 武道仙尊

    武道仙尊

    这是一个仙神、妖魔并存的世界,《武道仙尊》邀你修道成仙,得永生,……内容提要:仙器落凡尘,深藏万千年。一日得见天,卷走中华魂。踏上修仙途,行走风浪尖。杀妖魔,斩鬼雄,逆天行,我自逍遥天地间。(老书已完本,更新稳定,请放心收藏!)
  • 惑情

    惑情

    “女人是我的宗教”,在有限的青春里,我不停地去追逐那生命里奢侈的爱情,不曾料到:一段情,一道伤,真心付出却始终没有一个结果。我不懂,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够在一起?爱了,恨了,相爱的人也就散了;哭了,累了,两颗心同时都碎了;飘摇了,动荡了,似乎终于解脱了;坚强了,振作了,最后还是分别了……冰雪聪明的乔敏,善良美丽的雨心,妩媚动人的姚洁,娇小可爱的若雪,到底谁才是我的归宿?在这物欲横流的大都市,曾经相爱的两个也许早就迷失在欲望的另类国度。
  • 爱情中的心理学

    爱情中的心理学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对恋爱、婚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从而帮助读者提高对爱情的正确认识,获得完美幸福的爱情和婚姻。
  • 不欲成道

    不欲成道

    学会数理化,走遍异界都不怕。石聂,莫名来到异界降生,受到召唤指引,得到不属于他的传承。独一无二的传承,因何被众人嫉恨而又希冀?通俗的科学知识与玄道奇术结合,又会创造怎样的精彩?天地格局的变化,谁才是真正的遁去的一?
  • 枭雄进化论

    枭雄进化论

    一个原本平凡的少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他不按常理出牌,对待朋友关怀备至,对待敌人心狠手辣绝不留情。
  • 悲与欢梦的交织

    悲与欢梦的交织

    一个普通少年成长的历程,拥有着同甘共苦的友情,追逐着触手不及的亲情,享受着若即若离的爱情。想挣脱却又逃不开命运的摆弄。没有无敌的宝物,没有超好的运气,唯一依靠的只有自己坚定不移的决心。
  • 狼狈的自由

    狼狈的自由

    人们歌颂自由,不是向往无拘无束,只不过憎恨压制罢了。一个地下世界组织的厮杀游戏,几个人的征战之旅。
  • 冷漠王爷妃本轻狂

    冷漠王爷妃本轻狂

    她是相府不受宠的嫡女,却因一纸婚约命丧黄泉。她是冷酷杀手,从不相信爱情,却因一次意外丧命,当她成为她时会有怎么样的遭遇。当她成为她,遭遇炎王府的冷漠王爷,会发生什么样的妙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易经天下

    易经天下

    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即梁太祖!曾是山东一方霸主的当朝太尉王师范因极力反对朱温阴谋篡唐,以致引来杀身之祸,王氏全族二百多口全被围杀于太尉府内!但,事后并未在遍地死尸中发现尚在襁褓之中的王家单脉独子!……天下武功,皆出易经!夏朝连山,商朝归藏,周朝周易!叹兮,叹兮,三部绝世易经,只存周易于世!世间万事,阴阳相通,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变幻无穷!且看本书主人公——王怀安,如何参悟周易内中玄机,存活于乱世之中!(易经天下书友群:17740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