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2500000030

第30章 凡人篇(5)

李太医却因此心悸而死了,史称以命换命。

所以,刘太医一书中太医职业风险颇高这个说法有历史依据。书中也提到了刘纯作为太医院使不得不负责处罚“有罪”太医的例子。

太医院治疗的病人死了,主治太医就要受处分,甚至流放杀头。

比如,皇后不育,治了三年还是不育,皇帝震怒,让把太医杀了(这个事儿,没准儿皇上比太医责任更大),院使只好让锦衣卫去杀人。

比如,某藩王得了肝病,太医用清热利湿的方子,过了半年,藩王还是死了,皇帝震怒,让院使把太医杀了(皇上说不定还因此得个尊老爱幼的美名),夷三族。院使只能传达口谕,让锦衣卫去杀人。

最黑色可笑的是皇上要减肥(据说是仁宗),太医用发汗拉稀的方法,结果呢,过了几天皇上疲惫不堪,让把这个太医革职,院使只能传达皇帝口谕,送太医回家抱孩子。

……

既然刘纯没当过太医,这些故事也只能是村言野史了,听一听也就作罢。然而,书里面另有一段话颇值得回味。说刘纯总是奉命处罚这些太医,自己也觉得很不公平——有的病不是太医们能治得了的,有的治疗方法也是没法更改的,太医尽力了有什么责任呢?于是,刘纯和其他官员探讨是否可以和皇上商量商量,至少治死谁别让偿命不是?结果,刑部尚书答道:“老侯爷(书中刘纯封安亭侯),您说将官打了败仗怎么处罚?”

一句话把侯爷噎了回去。

如果医生对病人也能有将军上战场的心态,大概庸医杀人这类事情就要会少很多了。

当然,每个大夫要能顺利退休也是身经千战了。

要说此书,以此为例,也有合理的地方。

当然,有些看着就颇为传奇了。

比如,书中提到为了治疗****祖的疯病,用犯人进行人体试验。

****祖确有其人,是魏国公徐达之子,建文帝的兵部尚书。金庸在《碧血剑》中曾提到过他,甚至把建文帝的复兴宝藏都藏在了小徐的宅子里。****祖忠于建文,成祖惩处建文余党追上门来,小徐拿出朱元璋赐的丹书铁券闭门不纳,称“我父大功于国,子孙免死”。因为成祖当时地位微妙,瓜蔓抄抄得人心不稳,“软的更软,硬的更硬”,干脆便对徐未加惩处,以收买人心。

这样镇定清醒,意志坚定的一个人,真疯的可能性很小,为了避免家族迫害以后装疯的可能性倒是有的。所说刘纯治疗****祖是在仁宗年间,既然刘纯是死于永乐年间,这件事当然子虚乌有。

而且,所谓用犯人进行医学研究的说法,也不大可能。王莽解剖了一个叛逆,(匡章?)被作为反面教材教育了一千多年,名医王清任为了看看尸体的结构只能走盗墓贼的路子,这刘纯搞大规模活体实验的事儿(据说持续了六十六年,实验完了还剩五千犯人),据说还用了不少犯官制造花痴和阳痿,这些史书中均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怎么可能?!

虽然如此,我依然觉得此书中这一段写得饶有趣味,不在治疗,而在制造疯子。

书中记载,要治****祖的疯病,刘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疯子可以拿来研究,那怎么办呢?只好用犯人制造疯子。

装神弄鬼吓唬,看杀人,吓疯的倒是不少,不过大多事过境迁也就痊愈了,和****祖一疯十几年的情况不一样——废话,要是他装疯的话一直疯下去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刘纯想出了办法,主要是两招。第一招是击鼓传花,第二招是背书。

有看官说了,大伙儿上学的时候谁没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啊?谁没有背过书啊?兄弟似乎依然很正常嘛,这两样和疯病有关系吗?

本来是没关系的,让刘太医一搞,就有关系了。

先说击鼓传花,游戏规则和我们在学校里头玩的一样,问题是中彩之后的奖励不一样,学校是谁拿了花谁出节目,刘纯实验室呢?是谁拿了花就让身后的番子一阵痛打。

……

这招儿就够绝的了,还有比这更绝的。

刘太医选中的实验对象都是文盲,却要求他们每天背诵大段文章,背不下来,就让番子用皮鞭抽打。

而且是白天背书,晚上击鼓传花做游戏,轮流着来。

结果如何呢?开始有犯人受不了折磨,大喊:“打死我也不背书!”让刘纯当场派人打死一个,于是全体肃然。

那就只好背书了。

结果,半年以后,全疯了。

虽然故事几近传说,但能想出如此损招的,绝对是个人才,尤其是背书让人发疯,一般人绝对想不到书居然能有这样的功效。

看来,书这种东西,如果把握不好,实在是个很凶险的事情。

忽然想到,有记者问起“刘太医”书里若干不明之处,回答曰:“你不信不看我的书不就完了?”

看来,刘太医蛮善良的,不听劝的话,连后果都在书里写给您了。

乡下媳妇和大猪头

公司里有个安徽来的小友,风流潇洒而又头脑聪颖,到日本没几天就拉上个女孩儿开始过家家。上班带饭盒来,下班带玫瑰走,每日里煲汤烩面,在女孩子的精心调理下,只把个小家伙吃得满面生春,唇红齿白,看来比在他老娘身边还滋润。此情此景让许多的老哥哥暗生懊恼——当初咱怎么就想不到这等好办法,弄了个一箱方便面吃半年的惨状呢?要让我回十年以前再来一回……

算了哥哥,这种事儿讲究的是两厢情愿,小伙子有资本,换您,光有这心就您这一脸褶子怕也没人愿意跟您啊。

再来一回估计您还是半年吃一箱方便面,换个牌子罢了。

中国人的一大话题就是吃,于工作中休息时候,说说今天家里厨房有什么好吃的,也是一种消遣。听小伙子说到女朋友的好手艺,萨忽然想起我们旁边有个肉铺子很值得介绍——前田肉店,有的是猪蹄腰花,肚子肥肠,收拾得干净价钱还好,排骨才八十日元一斤,有没有兴趣?(有人不信,但星期天我刚带着佛山大学来的交流学者李锋先生去买过,价钱没有变,三百多日元,李先生买了两公斤回去,说是煲汤。好好的排骨不红烧了吃肉要熬汤,老广真是些古怪的家伙。)

有没有兴趣?当然有了!记得有位在波士顿的兄弟提到开车三个钟头上屠宰场买猪下水,对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中国人很少有不感兴趣的。

别看现在欧美人士吃个虾都不要脑袋,当年他们对这些东西也是吃得津津有味的。苏格兰至今还保留着一道名菜就是染色的猪膀胱,这个我们都不会做。不过是工业时代带来的快节奏生活改变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制作麻烦,花费时间甚多的吃食,就只有在对吃特别在乎的中国人的餐桌上还能找到了。

我们这位小兄弟最感兴趣的,却是猪头——才九百块日元一个大猪脑袋?!便宜啊便宜,什么时候去?看小兄弟跃跃欲试的架势,仿佛我们俩中间的桌子上,放的已经不是咖啡而是一盘肥腻腻,香喷喷的猪头肉了。

眼看小兄弟要进入日本人说的“无梦无求”状态,赶紧给拉回来,毕竟还得上班呢。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小兄弟又找过来——老萨,这猪头怎么烧啊?我们都没做过这么大的玩意儿啊。

哑然失笑,眼看着猪头变不成猪头肉,比看不着还让人难受呢。

其实国人爱吃猪头肉的虽然不少,但大多是从商店买来,自己并没有亲手在厨房整治过这个东西,看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有点儿头晕是正常的。

我母亲在河北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过一次这样的事情。

起因却是在承德见到一个乡下媳妇。

那时候城乡之间的鸿沟极深,所以娶有农村户口的媳妇,城里人颇有顾虑,而乡下媳妇进城,也不免有些委委屈屈。

这个乡下媳妇却是不同,待人总是落落大方的样子,看来日子过得蛮舒心。她老公是个很精干的个干部,两个人夫唱妇随,丈夫不卑,媳妇不亢,据说婆媳关系也很受大家的推崇。

而喜欢谈论家长里短的八姑八嫂们说起来,却讲这媳妇嫁进来之前也蛮受气的,最后是一个猪头解决了问题。

问起其中原委,原来是这样一回事儿。

这媳妇和她老公是自由恋爱,感情很不错,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未来的婆婆却不大同意。毕竟老人还想找个吃商品粮的儿媳妇,总觉得这样才稳妥。

于是几次冷落未来的儿媳,曲意逢迎也没有效果。

这个媳妇很聪明的,并不去“问个明白”,却让老公出面去做他妈妈的工作,自己对这些不满只当不见。

恋爱中的小伙子总是勇往直前,果然和自己老娘过上了招儿,说你看××模样又周正,脾气又温和,还有什么挑剔的呢?

老太太说这些都不能当饭吃嘛,她那个农村户口总是大问题。

小伙子说那怕啥,不就几十斤粮食吗?她脑子可聪明呢,有的是办法。这么聪明伶俐的人,以后日子还能过不好?

不愿意和儿子对着来,老太太说了,要真像你说的倒也不错,不过我得试试,看她是不是真的像你说的那么聪明。

过几天,未来的媳妇登门拜访,老太太便改了脾气,和颜悦色地聊起天来。中间老太太说,晚上全家一起吃饭,你能不能帮帮忙啊?

未来的媳妇受宠若惊,当然是满口答应。生火做饭,这种活计她是从小干惯了的,并不担心。

老太太朝门后头一指——好啊,那这个东西就交给你了,烧好了大家吃。

说完,自己坐炕里边抽烟去了。

媳妇兴冲冲跑门后头一看,顿时傻了眼——篮子里好大一个猪头啊,支楞着俩大耳朵。这十好几斤的玩意儿怎么烧?!

想问问未来的婆婆,却见老太太一只大烟袋抽起来仿若神仙,眼睛半睁半闭,对这边看也不看。

这才明白老太太是拿这玩意儿给自己来个考试啊。

这媳妇会做饭,但猪头确实没有烧过。

怎么办?要在自己村儿里倒也好办,找娘家妈问问,再不然给邻居家六婶说两句好听的,这猪头的烧法也就哄出来了。问题这城里头自己两眼一抹黑,连个熟人都没有,找谁去问呢?

那时候又没电话,难道拎着猪头去派出所,问人民警察?同志,您知道猪头怎么烧吗?

媳妇蹲下来对着猪头相了半天面,又站起来抱着自己的脑袋绕着灶台转了三圈。婆婆在屋里炕上暗中微笑,聪明伶俐啊聪明伶俐,看你怎么个伶俐法能对付得了这么个大猪头。

转了三圈以后,媳妇不转了,挽袖子抓起了菜刀。

婆婆吃了一惊,那时候吃肉不容易,好大一个猪头要让这媳妇乱来弄得没法吃她还真有些心疼。

只见那媳妇一手提了菜板菜刀,一手拖了大猪头,昂昂然出大门而去。

老太太感到奇怪,忍不住悄悄跟出去。

河北民风,媳妇们在街门口择个豆子,洗个菜很平常,一来在外头忙活不影响家里卫生,二来还可以看看街上的风景。街上的人看我,我看街上的人。中国老百姓其实蛮浪漫的。

却见那媳妇在门口放好案板,把大猪头放上去,抡起菜刀,对着这猪脑袋乒乒砰砰就乱剁起来。

老太太险些气昏——这媳妇哪里聪明伶俐,简直是胡来!猪头哪有这个做法的?!

心疼猪头,想出去制止,又琢磨应该让这媳妇吃点苦头……

正犹豫呢,街对面走过来一个挎菜篮子的大妈,对着这媳妇就开口了——哎呀,我说你这是干什么呢?猪头哪有这个做法的?!

媳妇马上放下刀,围裙上擦擦手,赔着笑道:阿姨,我这不是不懂吗?

大妈放下菜篮子,拎起猪头看看,说了,不懂也不能乱来啊,这样不是都剁坏了?

媳妇自自然然地接上话来——可不是嘛,阿姨,我这儿正发愁呢……那您说,这东西应该怎么做?

“先拿火筷子烧红了,把这些毛燎掉,然后把下巴剖开,这里,这里,这里,不能吃的脏东西切掉,然后拿个大锅焯一下去腥味,准备些调料,大葱,姜,大料……”

“要我说光焯不行,下锅时候弄点儿白酒烧滚了浇上味儿更好。”一个揣着手的大娘凑过来说。

“对,还有就是别急着放盐,先炖透了再下味。”又一个大嫂嘱咐。

“我们家婆娘烧这个的时候,起码放两头大蒜,家里有吗,要不先从我们家拿几头?”这是邻居二哥。

……

转眼间围了四五个人,一个个对着猪头评头品耳(没有足),七嘴八舌,倒把个眉花眼笑的媳妇放在一边没人理了,一个劲儿地在那儿问——“大妈,那您说这么大的猪头放多少盐合适呢?”

谁叫咱老百姓喜欢凑热闹还热心肠呢?

晚上,一家人吃完香喷喷的大猪头,老太太把儿子叫过来,悄悄说,我那儿还有两个翡翠镯子,过两天给××拿上吧。

……

回过神来,看见我们那小兄弟还眼巴巴等着呢。

赶紧一五一十地解释——“将猪头镊净毛,放入清水中刮洗干净,猪面朝下放在砧板上,在后脑中间劈开,剔去骨头和猪脑,放入清水中浸泡约两小时,漂净血污,入沸水锅中煮20分钟……”

没法不嘱咐清楚,我们这小兄弟也蛮聪明伶俐的,要是他也搬个大猪头在日本大街上拿菜刀乱剁,闹不好会被当做某种针对日本首相的示威抗议活动……

同类推荐
  •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 人生如春·夏·秋·冬

    人生如春·夏·秋·冬

    人生如春。人生的开始就像人们赞美迷人的春景那样开始了旅程。满怀着希望开始播洒幸福的种子,通过辛勤的耕耘来完成美好的心愿。本书撷取了必知的人生智慧,这些智慧蕴涵了成功者的经验教训,饱含了智者的睿智豁达。也有平凡人的深刻体验。是人们生活中的良好读本。
  • 我是你的眼

    我是你的眼

    这本《我是你的眼》一书,近15万字,像是作为老师,苦口婆心为你指点迷津;像是作为医生,向您道出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智慧和爱心;又像是作为一个智者,向你道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像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向你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总之,作者用一生的努力、拼搏、责任和智慧为你呈现出别样的人生,给你讲述一个个正能量故事,希望它能启迪你的人生,升华你的思想境界,助你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位医生的感悟与自白,不仅仅讲述他在行医过程中的感悟,也讲述了他对于生命的体会,对身体与疾病的关系的理解。
  • 名家散文:“跑了丫头”风情录

    名家散文:“跑了丫头”风情录

    本书属文学类,散文、随笔作品集。近20年前,作者离开上海闹哄哄的演视圈,成为美国加州“跑了丫头”(PaloAlto)地区的新移民,在这段漫长的岁月,如何化解乡愁,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受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找到自我的定位,如何体验在异国的爱情和婚姻,如何教育孩子,这些第一手的经验,都化为感性与知性融合的散文。本集是一个新移民在异乡的心灵成长实录,也是美国硅谷腹地风情原汁原味的反映。其次,作者在上海的弄堂出生,长大,本书也收入了一些交错着童年和现实,凭吊和感念的抒情性篇什。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工匠谈闻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工匠谈闻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云月归来风雨中

    云月归来风雨中

    高云海一直认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只要双方一起努力,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直到某一天,她突然失踪,然后被动离婚,他才知道,有时候爱情不是努力就可以。有一段时间,他也想放弃所有,可是他没法坚持下去,他有一个年纪还小的女儿,还有神经质的母亲,还有一个超自卑的妹妹,他需要照顾她们……好不容易要忘记曾给自己带来伤害的女人,她却突然出现。不过让自己受不了,她没有说要复合,自己却主动要求在一起;最令他无语,人家居然因为自己柔情而又再次离开自己,难道自己的爱情就那么让她痛苦?
  • 牛犇炒股

    牛犇炒股

    2015年,程序员牛犇为了实现给妻子更好生活的承诺,辞掉工作,投身股市,成为A股的专职散户。初入股市,得心应手,在其朋友圈中获得了“股神”的美誉,但波诡云谲的股市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在股海沉浮的牛犇的事业和爱情将会遭受怎样的巨变。
  • 孩子他爸,过来

    孩子他爸,过来

    关南第一次见这个雇主的时候,就知道这个雇主不好相处。他叫她关小姐,客气疏离。他对她不满意,“下一次,他让你做他妈妈,你也要答应吗?”她“治愈”了他儿子,才终于从“关小姐”荣升到“关南”。他帮她认清了前男友的真面目,她给他做相亲挡箭牌。她觉得应该扯平了的,但是为什么还越来越扯不清了呢?
  • 噬人贴吧

    噬人贴吧

    纸上的人儿不回来,空空的贴吧雪皑皑~~取材自真实事件,传说,当你遇上这个神秘的ID,听她唱起这首哀婉的童谣,你已经走不出这个噬人的贴吧~~
  • 天价弃妇,首席请止步

    天价弃妇,首席请止步

    她隐瞒新身份归来只为复仇,他却像狗皮膏药贴上她。他高高在上,是狂傲的商界天才;是所以女人的坟墓;更是她复仇游戏中的意外被他一次次相救,她无可避免的动心了,心动的同时,也是她毁灭的时候……她为了他,改变复仇计划,换来的却是他轻飘飘的一句:“月,我要结婚了。”结婚的对象却不是她。原来爱情,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根可有可无的线。接近她,不过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很痛,她却决绝的选择放弃,绝望的她,只有肚子里的孩子是好唯一活着的希望!同时,也是她与他斩不断的线!几天后,她对他说:“辰,我要结婚了。”结婚的对象却不是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来自地球的机甲战神

    来自地球的机甲战神

    路北一朝通过特殊通道穿梭到未来,这里修道和古武称雄,还有妖族兽族,可惜自己是个废柴,一朝发现获得超级能力,靠着地球的记忆和经历,驾驶奇异机甲纵横世界,在战火中成长,终成一代战神!
  • 锦衣卫六部

    锦衣卫六部

    锦衣卫六部办事,神鬼让道!定让世间魑魅魍魉服从管教!
  • 竞争力(企业版)

    竞争力(企业版)

    企业需要竞争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企业想要发展壮大,找出自己的竞争力,发展自己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企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如何能在企业中快速的露出头角,虽然没有捷径,但也是有经验可以遵循的。
  • 重生的鉴宝师

    重生的鉴宝师

    世界顶尖级别的古董鉴定师麟龙,因一场国际收藏阴谋,死于非命。重生后的他,成为了乞丐,并且前身留给了他一段暗恋的记忆,对方是个失明的女乞丐。没惹你,你杀我,这事没完,不管你的后台是谁,哪怕是有着不可触碰的势力,我麟龙,必然把他击垮。重生后,没了钱,没了势,不过麟龙不是屌丝,所以他不用逆袭,他需要做的,只是重头再来。天漏不好捡,小漏可常有,若想长线发展,铲地皮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是很苦。虽然倒斗的人腥气,但是必须要结交,万金难求之物,或许他可为你寻来。旧路不能丢,新路还要修,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我愿因今生罗刹手段,受来世阿修罗之躯”麟龙跪在九华山上的地藏道场中,对着一个身披袈裟的老法师,虔诚的祈愿。
  • 霸道少爷,轻轻吻

    霸道少爷,轻轻吻

    爱,爱的死心踏地,因某人的一句“我们分手吧!”原来爱是那么的碎弱,碎弱的,就因为一句“我们分手吧!”让对方的心碎了,她逼自己忘去那段回忆,她生活渐渐接入正轨的时候。他终于明白原来他爱的是她。“浅浅,你还爱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