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2900000004

第4章 碣石山下

奶奶去世那年,父亲正在迁安东关公益合药店当学徒。那是一九二四年秋天,直奉两军大战冀东长城一线后,直军吴佩孚的第二路军横扫迁安奉军张学良、郭松龄部,并北出冷口,直逼张作霖的势力范围。然此时直军将领冯玉祥却突然倒戈,并发动********,奉军趁势重入冷口,迁安的黎民百姓再遭战火,民不聊生。

公益合药店在迁安县城,算是一家较大的药店,除中草药外,时下新药也有。除此之外,掌柜的在县城北街还开了一处公益合粮店,但突遇战乱,药店也罢,粮店也罢,无不备受两军欺扰,苦不堪言。

父亲从小就跟一个长工学成了结巴,而且越来越严重,这让性格张扬、为人势利的爷爷,在众人面前显得很没面子,因此对父亲十分刻薄。渐渐长大之后,父亲日趋忧郁自闭,整天几乎像哑巴一样无声无息。父子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

奶奶去世的时候,十四岁的父亲刚刚高小毕业,爷爷即命父亲中止学业,同时托人在城里找到了公益合药店的大掌柜。

按公益合药店的规矩,凡学徒者,必先去粮店当苦力,三年之后视之聪愚再做安排。可一生虚荣的爷爷,硬是求人将父亲直接收在了药店里,因为在他的眼里,药店要比粮店更体面一些。

腊月里的一天,太爷进城赶集,顺便去了趟公益合药店。自光绪二十二年的那次乡试后,太爷就落下了腰疾,每年入冬时节尤其疼痛难忍。可太爷更惦念他的长孙,父亲从小就深得太爷的疼爱。

太爷进店时,父亲正在药店后院给掌柜的孙子洗尿布。看着父亲一双小手冻得红肿,且手背布满血丝裂痕,太爷不禁凄然。再查父亲所记流水账目,字迹隽秀且条理清晰,老人更不禁慨然。

回村后,太爷便将爷爷喊来,痛斥一番。之后,经过一年悬梁刺股的努力,父亲终于顺利地考上了冀东一带有志学子趋之若鹜的昌黎汇文中学。

建安十二年,即公元二〇七年,曹操北伐乌桓兵过冀东时,曾于碣石山上留下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而碣石山下,便是京东古城昌黎。

一九二六年初秋,父亲从滦河古渡乘木船顺流而下,至滦县后,改乘京奉火车及至昌黎。几乎与他同时进校的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人,即昌黎汇文中学新任校长徐维廉。

在新生训话的时候,父亲一定没有想到,自己一生的荣辱沉浮,都将与这位严肃的师长紧密相连。

那是一次终生难忘的训话。自尊心极强的父亲,在入校第一天就遭遇了尴尬。在宣布点名后,徐维廉开始依次叫到初一新生的名字,并一一示以关注。同学们或以“到”相应,或以“有”相应,十分顺畅。更有时髦者用英文大呼“I‘m here!”徐维廉不动声色,目光依旧。

父亲很快就陷于慌乱之中,他一直拿不准自己是该喊“到”还是该喊“有”,他没有把握轮到自己时,究竟哪个字能喊得更利索点儿,他不愿意给这些新同学留下难堪的印象,他更不希望那位本来就不苟言笑的校长,对自己嗤之以鼻。

“唐子清!”

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父亲骤然像被一颗子弹击中,浑身一阵痉挛,面色苍白而僵滞,下巴剧烈地颤抖,牙齿磕碰得“得得”乱响。一时间,所有师生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嘴上。父亲痛苦地发出一声低吟,从牙缝中挤出一个破碎的“到”,便精疲力竭地瘫倒在那里。

站在父亲身后的一位新同学,不禁笑出声来。

徐维廉沉默了片刻:“张师贤!”他竟能叫出发笑的那位同学的名字。

“你是哪里人?”

那同学脱口而出:“城东留守营人。”

徐维廉平静地问他:“这么说,你应该是这里的主人了。”

“主人?”那学生不禁困惑。

徐维廉提高声音依旧平静地说:“我查了一下这届新生的学籍表,知道诸位原籍大多并非本地。你们当中有人来自冀东,更有自京津、冀中、辽宁、山西慕名而至者,可谓五湖四海。今后,汇文就是一个大家庭,而昌黎本地的同学,更要尽地主之谊,待好远道而来的客人。记住了吗?”那位学生惭愧地低下了头。

张师贤与父亲从此结下生死之交,直到双双离世。

徐维廉,字万良,辽宁绥中人,一八九四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早年就读北京汇文中学,之后,靠勤工俭学考入燕京大学,专修历史。一九一七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一九二二年,被教会保送到美国密执安大学深造,并以全A优异成绩考得历史教育学硕士学位。一九二五年学成回国后,徐维廉谢绝了东北大学的高薪礼聘,于一九二六年受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之托,出任昌黎汇文中学校长。

在开学之后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秋游,地点即紧邻学校北侧的碣石山。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日,徐维廉带着全校师生来到碣石山上。放眼望去,但见云卷云舒,沧海桑田,师生无不感慨万千。张师贤兴奋地告诉校长,山下金色的稻海中,那片炊烟萦绕的村庄就是他的家乡四照各庄。马荫轩望着古刹中的壁画,连说后悔忘了带画板。更有一些好动的男同学,在董寿鹏的带领下,向主峰五峰山顶攀去。而此刻,唯有父亲却一直因语言障碍,显得孤独而索然。

在下山的路上,徐维廉很自然地与父亲走到一起。

“其实我小的时候,比你还口吃。”他说话的声音很低,低得像在自言自语。

父亲顿感惶然,他看了一眼校长,没有说话。

“后来我硬是给扳过来了,你信不信?”

父亲点了点头,依旧没有说话。

“你可以每天早晨到这山上走一走。你可以把山上这些大石头当作听众,读些诗文给它们听,一定要大声喊,让这里的石头都听得见。坚持这样试试,会好的。”

“谢谢校长。”父亲的回答流利得让自己吃惊。

从此之后,即便是风霜雨雪的日子里,每天凌晨后不久,人们都会听见汇文中学后山上,一个男孩子高声朗诵的声音。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一年之后的新生欢迎会上,父亲精彩的演讲,赢得全体师生一片掌声。散会后,徐校长对兴奋不已的父亲说:“还可以再慢一些。”

徐维廉的社会交往是广泛的。在教育界,他不仅与倡导职业教育的黄炎培关系密切,而且与推广平民教育的陶行知、开创乡村教育的晏阳初都有接触。担任校长以后,徐维廉一直希望把昌黎汇文中学办成一个培养有用人才的新型学校。从民国时期绘制的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学校当时不仅有图书馆、科学实验楼,而且有大面积的农业试验场。在这里,农民即老师,学生即农民。他希望从汇文中学走出的学生,少一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庸才,多一些质朴、诚实、勤劳、机敏的国家栋梁。

徐维廉是个典型的探索者。

汇文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徐维廉又是由美国基督教会培养选拔出来的一校之长,但徐维廉对外国人的态度却不卑不亢。“拿外国人的钱为中国人办实事”是他的基本观点。在美留学期间的亲身经历让徐维廉刻骨铭心。他看见一些美国孩子在中国人身后高声追喊“Qing,Qing,China man(清,清,中国佬)”不禁心痛。因徐维廉一贯西服笔挺面色威严,一些美国人有时错把他当成日本人。但每逢此时,徐维廉便会正色地告知“我是中国人!”

在汇文期间,有一次,徐维廉带学生们去北戴河郊游,在一处处外国人的休憩区,在一块块用中文书写的侮辱华人的警示牌前,徐维廉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要记住这里发生的事情,要敢于担当国家振兴的重任。”

“九一八”事变之后,汇文中学迅速成立了救国委员会,抵制日货,安置东北流亡学生。热河沦陷后,日寇占领昌黎,徐维廉在每周的晨会上,仍坚持悬挂中国国旗,高唱中国国歌,恭读总理遗嘱。“七七”事变后,徐维廉愤然辞去校长职务,远走湘赣川渝,投身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

徐维廉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

父亲先后在汇文中学度过六个春夏秋冬。此间,爷爷除象征性地给了些补贴之外,所有学费及生活费,父亲皆以勤工俭学解决。徐维廉很欣赏父亲的做法,因为他本人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完成的学业。

父亲有个同胞兄弟叫唐子洵,小父亲十一岁。父亲去昌黎上学时,叔叔才五岁。对这个从小就没了娘的弟弟,父亲一直疼爱备至,兄弟情义笃深。这在乡间和后来社会交往的朋友之中有口皆碑。兄弟二人一生中演绎了许多令人掩泣的故事,待我之后慢慢道来。

父亲念初三的时候,爷爷续弦娶了石岩庄的范氏,谁也不曾想到,那范氏从娘家偷偷带来了鸦片和烟枪,爷爷也从此学会了抽大烟。

最先知道这个秘密的是四爷。那天一大早,他去爷爷屋里借皇历,太爷建昌营的一个朋友病了,太爷想让四爷帮他选个日子探望病人去。

四爷的鼻子尖,那天刚迈进爷爷的屋门,他就闻到了一股十分奇特的气味,这气味头年上秋往天津油坊送花生的时候,他就闻到过,那是陪邻村的表舅去大烟馆。四爷不抽大烟,但那味他却记住了。

四爷不光鼻子尖,人更奸。他没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只是暗中观察,不露声色。但不久,一件意外的事情终于让他沉不住气了。那天,在老屋后的井沿上,叔叔用扁担勾住水桶,正在吃力地往上拔水。十冬腊月的天气,井沿上下挂满了冰凌,才刚八岁的叔叔忽然脚下一滑,竟连人带桶一同掉进水井里。幸亏四爷在附近壕坑里挖泥,听见响动,他赶紧和几个伙计连拉带拽把叔叔救上来。当众人把叔叔背到家里时,四爷竟然发现爷爷的屋门依旧紧关着。砸开门后,他看见爷爷和石岩庄那个姓范的女人,正慌乱将什么东西塞到炕上的被垛里,屋子里又弥漫着那股奇特的气味。

四爷一下子火了,他跳到院子里就扯着嗓子骂人了:“孩子都不要了,你们两口子也太损了!别抽上那玩意儿,就什么都不管了。”

聚了一院子的男女老少,从四爷的骂声中很快听出了端倪。一贯犯混的二爷听说此事,赶来后更是怒不可遏:“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一家几十口子再忙,也架不住养活两个抽大烟的。不过了!分家!分家!”他抡起小镐子,竟然把厢房里那口十二沿的大锅给砸了。

太爷一直正襟危坐在正房的火炕上,他微闭着眼睛,像是在打盹儿,雪白的胡须却不停地颤抖。直到院子里完全静下来后,太爷才低喝了一声:“把老三找来。”

一向忠厚的三爷,当天中午就从野河峪姑奶奶家搬回一口十二沿的大铁锅来。当天晚上,老院正点开饭的时候,太爷让人把一直溜边儿的爷爷叫进屋里。太爷慢条斯理地吃饭,始终没抬头看一眼爷爷。爷爷站在炕边,额头浸出一层冷汗。

碗筷收下去之后,太爷忽然睁大那双细长的眼睛,直直地盯住爷爷:“从今往后,你就搬过来住在我这儿,中不?”

“中。”爷爷低声应着。

“滚吧!”一声怒吼,将爷爷逐出了屋门。

从这一天起,爷爷就不得不每晚睡在太爷的屋里,石岩庄那范氏为此恨透了太爷。当然,大烟照例还是要抽的,范氏抽,爷爷也不曾断过,兄弟妯娌都心知肚明,家庭矛盾日渐深重。只因太爷压得稳,一家几十口子都还规矩,就连二爷也再不敢过分造次了。

叔叔就是在这种嘈杂声中渐渐长大了。在这个世界上,叔叔一直把父亲当作是自己唯一的亲人。他常一个人跑到村头,向远方张望。他希望有朝一日,哥哥能带他离开这座各揣心思钩心斗角的老院,他不想再见到继母那双发黄的眼睛。

高中二年级,爷爷不顾父亲的极力反对,为他订了婚事。那女人姓朱,县南关后人,过门时年方十九。

朱氏与我父亲的婚姻,从开始起就是一场悲剧。因为那时的父亲早已不是公益合药店的那个小结巴伙计了,而朱氏却从来没见过京奉线上的蒸汽机车,也没见过山海关前的惊涛骇浪。

自从成家之后,父亲即便是寒暑假日,也很少再回唐庄了。叔叔常问嫂子:“我哥怎么还不回来呀?”朱氏摇摇头,眼睛里一丝幽怨,一片茫然。

此时的父亲在昌黎汇文已与徐维廉无话不谈。在父亲的眼里,徐校长就是自己的人生楷模。所以多年下来,无论从思想品质到性格气质,甚至包括生活习惯,父亲都深受徐维廉的影响,两人情同父子,让很多旁观者钦佩不已。

一九八四年,在我去沈阳拜访徐维廉的长子徐志远先生时,徐叔叔曾感概道:“素心兄(父亲字素心)随我父亲多年,两人思维习性确实太像了。”

高中毕业的时候,父亲与张师贤等一批汇文学子,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燕京、清华等知名学府,这是徐维廉执教六年来,值得欣慰的回报。离校前,大家曾相约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以“新”字当头,激励自己,永不落伍。抗战期间,父亲在重庆创办的励新建设学园及后来在北京创办的新生学园,张师贤后来在天津创办的《新星报》,张肇珍在北京创办的新实书店等,都以“新”字言志,兑现了当年的诺言。

一九三二年九月十五日清晨,当父亲踌躇满志地迈进燕京大学校门的时候,街上卖报的小贩正大声呼喊着当天报纸的头条新闻,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在长春签订了《日满协议书》,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

同类推荐
  • 平安夜

    平安夜

    平谷因为杀人出走他乡,然而当他在一切慢慢平息后回到家乡时,却在回家的当天再次杀人。人物在一个圈子中不停徘徊、重复,却始终跳不出也避不开,这些被命运抛在路上的生命似乎只能陷于无望的游走与无尽的挣扎中。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他晚年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小说写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了农奴少女卡秋莎?玛丝洛娃后将她抛弃,10年后,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因被诬告犯了杀人罪而投入监狱。在法庭上,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发现被审判的罪犯就是玛丝洛娃,于是良心发现,决心要赎罪,为她上诉。上诉失败后,他随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并决定和她结婚。玛丝洛娃拒绝了他,但内心为他的行为所感动。最后,他们的精神都走向了“复活”。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把人的精神复活看作社会根本转变的起点,这种思想集中地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的描写表现出来。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楚留香受朋友焦林之托去寻找失散的女儿,却发现江湖各路人等都在因为玉剑公主与史天王的婚事而纷纷出动,极力阻挠甚至极力促成者都有……“午夜兰花”是楚留香系列中可谓最扑朔迷离、写法独特的一本,一开始,似乎永不变老、永不会死的侠盗楚香帅,就已经死了……在这个“推理故事”中,楚留香与他的朋友们,成了后人口中的传说!
  • 走火

    走火

    枪走火,弟弟打死亲哥哥,弟弟发誓照顾嫂子和两个年幼的侄子,怀着愧疚、赎罪的心情娶了大自己七岁的嫂子。然而,叔嫂的这段婚姻却遭到世人的猜疑和不接受。嫂子突然得重病,他动用单位公款被判三年徒刑。大墙外的嫂子遇到老同学,读书时这位同学追求过她,于是热心帮助她,两人走得很近。出狱后,物是人非,嫂子与他分手,他一如既往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一个美丽的姑娘爱他,鼎力支持他创办企业,他们的爱情纯洁、高尚、荡气回肠,意想不到的结局令人潸然泪下……
  • 溪风絮语

    溪风絮语

    马慧娟在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发现了美的挣扎,并用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是文学作品。遮住作者的名字,不管她的身份,读者仍喜欢她的作品,这就是一个作家。
热门推荐
  •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其实爱情的距离并不是一个白天到夜晚的距离,也不是两小孩儿个校门之间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夜凉如水,灯光如豆,失眠的姚雪站在窗前久久凝视着这个仲夏夜的城市。原本以为高考过后可以和床有个美丽的约会,但是一张意外的纸条却拨乱了她的心弦。
  • 臭丫头变身校花之偶像计划

    臭丫头变身校花之偶像计划

    明明是一个遭人骂的丑女,一次车祸变身美女,系统帮忙,开启偶像之路。
  • 狂性总裁

    狂性总裁

    客房内,正在沐浴的她突然被人从后面捂住了嘴巴,同情心泛滥,她让他躲在自己的浴桶里,等等!水里什么东西正顶着她,硬硬的?什么玩意?待那些杀手离开房间之后,她松了一口气,整个人往后一瘫,疼的皱紧了眉头,她竟然就这样失身了?被下药了就有理吗?她一定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 魔神婿

    魔神婿

    考古青年闯异界,本是神职身份,却修炼魔族功法。游荡在神魔边缘,让神族公主倾心,引魔族女王迷情,成神入魔,只在他一念之间!修武魂,炼真身,破天道,开混沌!用一双铁拳力压诸天神魔,以一己之力成就万世霸业,神魔慑服,众生朝拜……
  • 综漫之氷封暗影

    综漫之氷封暗影

    综漫一篇,主线绯弹男主伪娘,表示重写啊岂可修……其他乱入神马的,你吐槽你就输了。喵。
  • 浩瀚神则

    浩瀚神则

    人生如戏,命运如轴。三生崖下三生石,三生崖前红颜骷。牢记君言,莫忘初心。
  • 愿把余生交予你

    愿把余生交予你

    在第一眼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万劫不复的准备。可我以为我只能看着你,一个人躲在暗恋的角落里,小心翼翼的扮演优雅的路人,在你的身边来去自如却带着隐形。殊不知上天给了我莫大的机遇,和你在一起。但世界从来都是现实又无情,最终还是沉默在背影里,既痛又痒,望眼欲穿。但是,我是止不住脚的,朝你的北方靠近。你是于心不忍的,放任我蜗速来临。因为是他,所以愿把余生交予。
  • 土豪的页游级修炼系统

    土豪的页游级修炼系统

    “这位道友,在下用百颗极品金系灵石换你的筑基丹可好?”“我不要灵石,你有钱吗?”“啊?钱?什么钱?”“钱你都不知道,傻子么,金子、银子、铜板,我只收钱,要想换我的丹药,就把你的钱统统交出来,谁要你的破灵石。”这是一个靠“钱”修炼、升级的修士的故事。
  • 贤圣

    贤圣

    不知从何时起安静的宇宙中出现一种声音,世间生灵皆被一根无形之线所串联。世界将被牵引到何方,牵线之人又是谁,无人知晓。直至圣王战败而死,进入鬼道,开始修炼之路,那根错综复杂的无形之线才慢慢显现,整个世界也开始陷入不安之中。
  • 九天之上之真神界

    九天之上之真神界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家三个孩子在遇到两名被追杀的古代男子后意外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修真世界后发生的故事。女主以研入道,男主执剑成神,看二人如何执手与朋友们破除惊天阴谋,护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