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4000000002

第2章 国内求学(2)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陈聘之先后任赤色互经会主任、专用公司经理、运输公司经理等职,成为革命干部。红军走后,他又回到金家寨,为维持生活,曾开过糕饼店,自做自卖,小本经营,以后又当了几年乡村教师。

陈聘之一生没有固定职业,当过革命干部和乡村教师,做过小生意,有时也失业在家。但他主要职业是当乡村教师,前后有一二十年以教书为生。他虽然做过几次小生意,但多是与人合伙开的,自己无多少资本,并且都是以劳动为主。因此,土地改革时,王明的家庭成分未定为“小商人”,而是定为贫民。

由于土改定成分的档案资料,县和村均没有保留下来,所以土改时担任王明家乡村长的刘世香的回忆,就成了确定王明家庭出身的重要材料。

刘世香回忆说:“金家寨只有一条街,分为上码头和下码头。陈绍禹家住下码头。土改时,我们是金寨一区城关老成街,还有一条新街。我是村长,他家定为贫民。”

把王明家定为贫民成分,符合王明家的实际情况,也反映了当时王明家乡乡亲们的看法。王明家乡的知情者桂仙武回忆说:“他家那时不是农业人口,在街上做小生意,但没有资本,靠拿佣金生活,只能算一个贫民。”朱少轩也说:他家是“贫民一类。”

根据1950年8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的《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来看,王明家庭也应属于贫民成分。

《决定》第七条“贫民”款中规定:“工人农民外,一切依靠自己劳动为生活,或大部分依靠自己劳动为生活,或依靠少数生产资料自己经营以取得生活费,上面这些人凡没有固定职业而生活贫苦者,均叫做贫民。”该条的第2点“说明”又进一步具体规定:“工人农民外,如独立生产者、自由职业者、小贩、不雇用店员的小本经商者及其他一切劳动分子,只要是不能有固定的职业而生活贫苦的,均属于贫民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土改中将陈聘之划为贫民成分是合适的。

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固然会对一个人的生长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不一定起什么决定性作用,革命者的路是自己走的。我们之所以花费这么多的笔墨来辨析王明的家庭出身,还是因为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认识不一,甚至“文革”中出现不顾历史事实,硬说他家是地主成分的现象。为澄清事实,略作辨析,也有必要。

二、念私塾

王明,原名陈绍禹,字露清,乳名禹子。

王明在少年求学时曾使用过“陈露清”这个名字,但这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在王明到外地求学以后就再没有用过。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以后,王明起了个俄文名字,叫克劳白夫。回国后发表文章时,曾使用过绍禹、韶玉、慕石、石、兆雨、玉、慕等诸多笔名。王明是他1931年到共产国际后使用的笔名,尔后长期使用,广为流传,逐步代替了本名陈绍禹。马马维奇是他60年代在苏联发表文章的俄文化名。按理本书应在1931年前用陈绍禹的名字,1931年后再称为王明。但为了读者习惯,本书一律称其为王明。

王明家境贫寒,小时长得又小又瘦,但人却聪明、机灵。1909年,5岁的王明就由当过私塾先生的父亲启蒙,教习识字。按照古老的传统,王明首先由“百家姓”学起。严厉的父亲规定他每日学五个字,而且不仅要会读,还要用毛笔一笔一画的写清楚。到7岁时,他已经学完了《百家姓》和《三字经》。

王明在家跟随父亲学习两年后,陈聘之见其聪颖过人,便在他7岁时,克服家庭经济困难,咬紧牙关送他去念私塾。

王明先进了叔外祖父喻南森办的私塾馆。在上第一堂课时,喻老先生为测验王明认字的程度,就让他上台读书,结果他把《百家姓》读的一字不差,深得老先生的赞赏。

有一次喻先生讲《论语》,当讲到“宰予昼寝”,被孔子批评为“朽木不可雕也”时,王明和几位同学听后颇不赞同。于是,时年9岁的王明便写了一首打油诗质问孔夫子:

先生非朽木,学生岂粪土?!

这大热天气,谁不打中午?!

“打中午”是金寨一带的土话,意思就是睡午觉。王明这首打油诗在同学中传看时被喻先生发现,他拿去看后大笑说:“写得好!这大热天气,不打中午还了得?!”

王明这首诗歌处女作,后来被夫人孟庆树收录为《王明诗歌选集》中的第一首。

王明也遇到过一位粗暴的私塾先生,此人姓杨,绰号杨扒皮。他动辄惩处学生,常常用竹板子打学生,甚至把讲台桌上的铜尺、刀子、剪子等扔向学生。为发泄对他的不满,1914年,10岁的王明写了一首题为《杨扒皮》的讽刺诗:

先生是牢头,学生是罪囚;

这样蛮打骂,一定要复仇!

不巧,这首诗在同学间传看时恰好被这位好动武的杨先生发现,他立刻将王明痛打一顿,并按着王明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后来还把讲桌上铁压尺扔去打王明的头,结果打在小腹上。这种严酷的师教使王明无法忍受,他大哭大闹跑回家,20多天不去上学。杨扒皮的蛮横早有公愤,借王明罢课之机,学生和家长纷纷表示不满。大家声言,如果再如此对待学生将都不送孩子们来上学。杨扒皮也怕丢了饭碗,于是,到陈家认了错,算是结束了这场风波。

以后,王明又跟毛树棠、漆陶庵等先生读私塾。

1919年漆陶庵出题,王明作了首七律《霜寒初重雁横空》:

玉露生寒草木黄,

横空列阵雁飞翔;

羽毛更益三分雪,

骨骼初经九月霜。

秋去春来无定处,

关南塞北有家乡。

临风一字成人字,

望美人兮天一方。

其中“羽毛更益三分雪,骨骼初经九月霜”两句颇得漆老先生欣赏,并在这诗句上批写了“聪明”二字。

旧时的私塾,主要是学习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必须能背、能写、能解。这对于勤奋好学、记忆力甚强的王明并不很困难。教私塾的喻南森、毛树棠、漆陶庵等先生旧学根底深厚,对于学生要求严格,也使王明获益不浅。王明读书用功,加之记忆过人,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常常受到先生的表扬。这七八年的私塾,使其增加了历史知识,学会了写文章,练就了一笔好字,为其古文知识打下深厚的基础。

不过,聪明伶俐的王明也很骄傲。知情的刘世香回忆王明少年时的生活情况时曾说:“陈绍禹这个人,聪明有能力,但也很骄傲。”

这个评价也比较符合王明的性格特征。

每年清明时节,父亲母亲都要领着王明和弟弟妹妹们去扫墓祭祖。据同乡人回忆,王明在七八岁时就能读由文言文写成、大量是引经据典的祭文,深得父母喜爱。在下码头一带,陈聘之的文化也算上等了。因此,过春节时,乡亲们纷纷请陈聘之写春联。王明先是跟随父亲研墨铺纸,后来就在父亲的指教下挥毫写对。到9岁那年,王明就可以独立帮助乡亲们写春联了。

据王明妹妹王营回忆:“从九岁起,每逢过年前腊月二十三日左右,他就要忙着给别人写春联,一直写到大年卅日。请他写春联的人很多,我们住的那条街的人,几乎全部是找他写。因为他字写得又好又快,许多老夫子写的都不如他写的好看。那时他的个子比桌子高不了多少,写春联时只能跪在凳子上,另外一个人在旁边牵着纸张,磨着墨。他肯帮助别人,对求者从不拒绝。加上人小有才能,街坊邻居都很喜欢他。一到过年就要给绍禹买点小礼物或送几文压岁钱。”②

写对子容易作对子难,但少年时的王明即可以提笔作对。有一年除夕,理发工人徐从丙请他作对子。王明得知徐从丙的住房是地主肖殿香的碓房,便站在凳子上挥笔写道:

“不羡他良田万顷,暂住我破屋两间”。

字里行间很有些少年豪气和阶级情意。

1919年,金家寨小名流——李少山先生拟作一对联,但出了上联,对不了下联。征对者十余人,均没对上。李少山自以为这将成为绝对,但15岁的王明却巧妙地对上了。

李少山出的上联为:

山海关虎啸龙吟,漫道风云难际会;

王明对的下联为:

子午谷鸟飞兔走,须知日月易蹉跎。

山海关位于河北辽宁交界处,号称“天下第一关”;子午谷在陕西省秦岭山中,三国时的魏延曾建议孔明由此地奇袭魏军,《三国演义》中对此有记载。据王明自己回忆,当时李少山见他能如此工整地对上此联,拍案大叫说:“小朋友,对得好。你这鸟兔日月之类,当然在我意中。不知为什么我未想到子午谷这个地名,所以未对成,真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遂叫上一席菜,宴请王明。饭后还送冬瓜饯和天冬饯各一斤作谢。

王明在私塾学习了七八年之久,打下了较深厚的旧学基础。刻苦的学习为其著文写字积累了功底,使其后来以文思敏捷、书法过人见长。但是,儒家经典的熏陶,也使唯圣、唯书、唯有读书高的古训深深植根于王明的头脑之中。

三、入小学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在文化教育界也刮起了兴办新式学堂的新风。大约在1919年夏,王明离开私塾,来到当时属于河南省固始县远东南区的志诚小学学习。

据王明家乡的几位知情者回忆,王明上小学学习,是一位叫做晁三的地主接济的。由于王明小时聪明伶俐,小有才气,得到了这位晁三老爷的喜爱,便认王明为干儿子。当时上小学学习,也需要一笔较大的费用,这对于生活艰辛的陈聘之家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富裕的晁三见陈家无力供王明入小学读书,便以干老子的身份资助王明上学。

志诚小学位于现在的金寨县,当时是一所有300多名师生的规模较大的公立学校,在这一带比较著名。志诚小学校长李少樵,是位开明人士。他聘请了一些比较知名的教师来校执教,詹谷堂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

詹谷堂,学名生堡,1883年生于金寨县一个贫穷的私塾先生家庭。21岁中秀才,22岁便在家乡开乡馆执教。

詹谷堂学识渊博,思想激进,敢于冲破封建的禁锢。他破例吸收女生入学,免费让穷家子弟上学,教学内容也不拘经典八股的束缚。这些开明措施,深得民众欢迎,四乡后生纷纷慕名而来,乡绅富户争相聘请。

1914年秋,詹谷堂受聘来到志诚小学,担任国文教师,对在此就读的王明产生了一定影响。王明在私塾时打下了较深厚的古文功底,到志诚小学后跟随詹谷堂学习白话文,文化水平又有了进一步提高。王明后来白话文写的通畅,与此不无关系。

1921年秋,詹谷堂在志诚小学成立了进步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1923年6月初,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2月又担任了金寨县第一个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成为金寨县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虽然这时王明已离开了志诚小学,但王明在志诚小学的一年间,清新的校园环境和詹谷堂等进步教师的教育影响,对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有一定的影响。

王明少年主要是在私塾和小学中度过的,他这时还基本上没有离开家乡。外面的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对这位闭塞的乡村少年还没来得及产生很大影响。

四、上“三农”

中国的政治舞台自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就没有平静下来。

清朝统治被推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袁世凯篡权、军阀混战、段祺瑞执政……走马灯式的政权更迭及划地为界的军阀割据,显示着中国政局的动乱,也宣告了封建一统天下的动摇。剪掉了象征封建统治的辫子的中国人,虽然还拖着沉重的无形辫子,但人们终究从封建统治下获得了一定的自由,资产阶级倡导的民主、科学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都开始在这个古老的社会激荡。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起点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对包括王明在内的一代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0年夏,王明考入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三农”。

“三农”是1919年3月由安徽省教育界进步人士朱蕴山等人创办的一所新型学校。校址设在六安县,是当时安徽省著名的中等专业学校。在新校址落成庆祝大会上,音乐教师还作了一首《校庆歌》:

“欢喜,欢喜,欢喜!吾校有根基。校舍幢幢起,望岳依城临沛水。农村实习所,宽阔天与比。冈陵上,田野中,亭台下,池沼里,开展天然利。……”

“三农”是一所四年学制的中等专业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和同等学历的私塾生。第一年是预科,第二年开始分农、蚕、林等科。由于“三农”是省立学校,实行公费就读,所以,王明等家庭困难的学生都很愿意报考“三农”。

“三农”校长沈子修、学监桂月峰和文读朱蕴山都是老同盟会会员、激进的民主派、安徽省著名的教育人士。他们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决心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按照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办学,遂邀请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出任教员,使“三农”开办后就在安徽省教育界刮起了一阵新风。当时,来校任教的名师有:国文教师钱杏邨(阿英)、英文教员苏章之、数学教员晏荣伯、经济学教员李晴峰、体育教员沈硕亭、农林业管理教员江伯良、村政建设教员乐天宇等等。由于学生踊跃投考,教师认真执教,短短几年,“三农”就成了安徽省的著名新型学校。

“三农”开学不久,学校就成立了教职工会和学生自治会,并分别加入了省教职工联合会和省学联。学校决定重大问题时,都要征求这两个组织的意见。学校提倡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师长的新风。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他生在乱世,背负收复河山的梦想,带领岳家军驰骋沙场,尽忠报国。一腔热血却壮志难酬,正当壮年,却首奸臣迫害致死。本书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民族英雄岳飞为收复失地、匡复国家而奋斗的精彩人生,让青少年了解岳飞赤胆忠心,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树立学习的榜样。
  •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精选了贝多芬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名人传记丛书——拿破仑

    名人传记丛书——拿破仑

    拿破仑出生在战乱的地中海小岛——科西嘉岛上。拿破仑从小在法国读书,他经济困难,倍受歧视,但他顽强不屈,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大学提前毕业,在炮兵团表现卓越。每当法国危难时,他都挺身而出,成为一代名将,当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一次次远征,威名传遍世界,他是个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个伟大的政治家。拿破仑无论成败,都是个奇迹。
  • 原来袁世凯

    原来袁世凯

    他推崇西方文明,却拥有十房妻妾;他倡导教育改革,却相信儒学在控制民众方面的道德力量;他力行维新立宪,却出卖戊戌维新派;他掌握大总统权柄,却又迷恋皇帝宝座;他签订“二十一条”,却提倡国货,实行“国有主义”;他背叛共和,却推行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教育制度……袁世凯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激变与冲突,中与西、新与旧、强与弱、保守与进步、封建与民主……功与过,是与非,本书以详尽、充实的史料,一分为二,冷静客观的视点,抽丝剥茧,剔抉真伪,为你呈现袁世凯的历史真容。
  •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我很瘦弱,但我的心很坚强;选准努力的方向会使成功更容易些;随意做的事有可能会成为你一生的负担;不要做你不喜欢的事,那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身边都是科学家,那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科学家。
热门推荐
  • 韦小宝自传

    韦小宝自传

    俺,韦小宝,历史上有无此人已不可考,多半由金庸老先生杜撰所出,所以俺的出世多亏了这位金大侠。俺一直以为韦小宝是金庸老先生笔下最重要的人物。俺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恐怕在二十世纪所有小说人物中可比的不多。在《鹿鼎记》中,金老爷子将中国封建时期下层社会对一个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全都附加到俺身上,金老爷子没用儒家思想教化俺,没用道家思想洗涤俺,只用中国古代市井文化熏陶俺,让俺有了些流氓性质,有些了小人手段,有了些英雄气息,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俺这个不学无术的中国人的本性。
  • 死亡的追逐之梦

    死亡的追逐之梦

    这个高中生风绝在放学时捡到一个诡异的一块钱硬币,就在这时遇到了人们的追杀,最后他们成了丧尸,自己却成了主角?这到底怎么回事?
  • 坡塔拉耳环

    坡塔拉耳环

    魂穿异界,砸蛋系统加身!第一次砸人物蛋,砸出个火影里的‘李洛克’!第二次砸物品蛋,砸出个龙珠里的‘坡塔拉耳环’!这不就是七龙珠里,孙悟空和贝吉塔,合体用的那个耳环么!小李,我的第一次,可给你了哦!【叮!系统确认第一次合体成功,直播功能正式开启!】……PS:蛋种类:人物蛋、财富蛋、物品蛋、宠物蛋、事件蛋、气运蛋……详细介绍,请看正文!交流群:290638820(更新通知等最新消息,群内首发)
  • 娘子一媚乱天下

    娘子一媚乱天下

    她本是现代安分宅女,穿越后却成了众星捧月的三小姐!身边美男成群,恶狼扑羊,桃花满天飞!一朝额现奇花,她是祸国妖女?我妖你个头!这世上哪来的妖女?惊天之密,错综复杂。好在她遍地桃花,美男护身,可这一身的桃花债她该怎么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潘多拉密码

    潘多拉密码

    虚拟现实世界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在虚拟世界面前你是抢占先机,还是被时代抛弃,看完本文后相信你会对未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 横行在球场上的大佬

    横行在球场上的大佬

    踢球我欢迎,打架我奉陪。他叫刘芒,也是流氓。足球史上最为臭名昭彰的球员,没有之一。十足的英格兰足坛恶汉。在他退役表演赛上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流氓,但我不是坏人,我不奢求原谅,只希望能够大家记住我认真踢球时候的模样。当足球评论员们翻开他足球履历的时候,不由惊呼,不经意间刘芒已经留下了一连串后辈难以企及的记录。
  • 今献备遗

    今献备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凤相聚绝世爱恋

    龙凤相聚绝世爱恋

    她,是一代天骄,黑道上的女王,却因背叛穿越到异世。他,是雪王朝的战神,是战场上的神话。他与她,龙凤相遇,重重的阻碍没有奏效,重重的阴谋没有达成,他和她终于创造出绝世爱恋!
  • 玄天一斗

    玄天一斗

    大陆初成而五帝破空,,百年后人族日渐兴盛,又百年,天降大劫,生于人性之恶侵扰天道,遂有暗魔,五帝灭魔,炎帝赴义,以无尽寿命为代价封印暗魔,终始天道之光重现。人族开始为求自保,修炼玄气!而今大陆玄气炫丽斗艳,人们追求无上力量。在一个小城里,一个孩子带着不凡和传奇来到世上!不念超脱轮回苦,但求沙鸥斗玄天!
  • 造神系统

    造神系统

    六神齐聚,天下归一,吾以枫神之名在此立誓,吾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华夏万世之基!吾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今邀诸君共战,诸君安敢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