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4000000042

第42章 抗战归来(5)

1937年7月初,****中央特意为《新华日报》未转载《论持久战》一事致电长江局,要他们尽快刊登,但王明又借口文章太长而拒绝。后来中央再次去电说文章太长可分期刊登,王明等仍然不予刊登。

从6月中旬到9月,《新华日报》发表了大量有关保卫大武汉的社论、文章和新闻报道。主要的社论就有《保卫大武汉》(6月12日)、《总动员保卫大武汉》(6月14日)等十几篇,9月26日起更连续发表了《挽救武汉危机的关键》、《抢救武汉必须真正动员民众!》、《克服困难抢救武汉》、《争取更大的胜利来稳定保卫武汉的战局》等社论。

王明抵制******《论持久战》的发表,既与他在长江局闹独立性的政治态度有关,也与他认识不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有关。

1938年7月7日,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周年之际,王明在《新华日报》发表了《过去与将来》一文,提出“要以三年血战,粉碎日寇的侵略”。1939年7月7日,在抗战爆发两周年之际,王明又在《新华日报》发表了《坚持抗战国策克服投降危险》一文,作出了抗日战争大约四年左右的论断。他的“根据”是:“因为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没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能坚持四年之上而不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经济破产的。”

1938年夏,王明还专门写过一首攻击******《论持久战》的诗,诗中说:

四亿弗凭斗志衰,空谈持久为何来?

一心坐待日苏战,阶段三分只遁牌。

当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事实已经无可驳辩地证明了《论持久战》的正确之后,王明在《****五十年》中还说:“在延安发表该文后,******又将此文送往武汉,要求在《新华日报》上刊登(该报编辑部在我的领导下进行工作)。我和秦邦宪(博古)、项英、凯丰及其他同志一致反对这篇文章,因为该文的主要倾向是消极抵抗日本侵略,等待日本进攻苏联。这个方针既同中国人民的民族利益又同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相矛盾。”“所以,我们决定不在《新华日报》上发表《论持久战》一文。”

王明等单纯强调保卫大武汉的方针受到了中央的批评。1938年6月,洛甫、****、康生、王稼祥、刘少奇、******致陈绍禹、******、博古、凯丰、叶剑英电,对保卫武汉的方针问题指示说:“保卫武汉重在发动民众,军事则重在袭击敌人之侧后,迟滞敌进,争取时间,务须避免不利的决战,至事实上不可守时,不惜断然放弃之。”******等关于保卫武汉的指示是正确的。事实证明,与日军进行阵地战,企图通过某次战役扭转战局的观念是不符合实际的。

1938年8月,日军大本营正式下达了进攻武汉的作战命令。到10日,武汉外围战斗基本结束,武汉三镇已陷入敌军包围之中。

10月7日,****中央又发出《中央关于目前日寇进攻武汉时各政治机关宣传鼓动工作的指示》,提出各政治机关在宣传中应注意:“现在不应强调保卫武汉,因过分强调,武汉一旦失守,则会产生悲观失望及一切不正确观念,现在如强调武汉之保卫,则失守后我们宣传鼓动与巩固抗战情绪,则会感受很大困难。”“立即加紧说明我们应争取防御武汉之持久,但应强调武汉假如失守,中国仍能继续抗战,加重说明中日战争之持久战。”

10月25日,武汉沦陷,中国抗日战争也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王明****错误在此时也随着****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而基本被纠正。

七、武汉全家大团圆

自1938年12月王明就任****长江局书记以来,虽然犯有****错误,但是,他一心扑在抗日事业上,精力旺盛,积极工作,日夜操劳。在他整日繁忙的公务之余,也享受了一点家庭的欢乐。这就是他同12年未见面的父亲和兄妹,从未见过面的继母和岳父母相逢在武汉,实现全家大团圆。

王明的父亲陈聘之是位曾为革命做过贡献的人。1936年国民党反动派把在宁夏作战被俘的上千名西路军的红军战士运到安徽省,押在立煌县监狱。安徽省委的何叶邦和湖北省委的郑位三请陈聘之出头营救这些红军同志。陈聘之慷慨应允,不顾自己的安危,四处积极活动。好在他是金家寨的老户,大家都了解他,他和保长们熟悉。他一次又一次请保长吃饭,借口被押在监狱中的红军里面有自己的亲戚,一个个往外保释,先后共保释出30多名红军战士。这些红军战士在监狱中受到种种折磨,出狱时披着长发,蓄着长胡须,虱子满身,破衣烂衫。这些红军战士出来后,很快归了队,又参加了新的抗日斗争。

王明自从1925年离开金家寨后,无论在苏联期间还是在上海期间,一直没有给家里写过信。1938年初,王明在武汉给家里写过一封信。但由于交通不便,家里迟迟没有收到。后来,王明在武汉工作的信息传到金家寨后,其弟陈绍炜和陈一新就前往武汉寻找王明,找了一二个月,最后在日租界中街89号原大石洋行的武汉八路军八事处见到了王明。

王明把陈绍炜安排到八路军办事处对门的供应处,做采购员,名义上为副官。因陈绍炜说家里没有接到王明的信,所以王明就又派他回家,征求父亲是否愿意来武汉的意见。不料,陈绍炜赶回金家寨时,父亲陈聘之一行已经走了。

陈聘之见到王明信后很为高兴,迫切希望见到12年未见到的儿子,于是带着王明未曾见过面的继母黄连舫、女儿陈觉民、女婿汪惠生、外孙女汪向荣、儿媳李敏以及四弟陈云溪夫妇、陈一新的爱人赵文媛等人,迅速赶到武汉。以后,王明大姑的儿子、他表弟付少庵也到了武汉。他们去武汉后,陈聘之夫妇住招待所,其他人都住在八路军办事处。

在抗日烽火中,王明全家相聚在武汉,这确是一件幸事。目前,保留下来的一幅全家照片,就是这次大团圆的真实记录。

为纪念这次难忘的团聚,王明曾赋诗一首,题为《久别重逢》:

(一)

一别家园十数春,

那知今日又逢亲。

见儿慈父不相识。

请坐连忙问姓名。

(二)

几度锒铛作罪囚,

为儿辛苦为儿愁。

发须斑白母何在?

背父沾巾泪涌流。

据陈映民回忆说:“我们兄妹相见,互相才第一次晓得彼此不约而同走到革命的路上来了。因为我文化不高,不适合搞城市工作。我就向董老提出要上延安党校学习,经党委研究同意,同年四月份我到了延安,在中央党校文化班学文化。在这里我的名字由陈映民改为王营”。

当王明热衷搞保卫大武汉时候,敌机不断轰炸武汉三镇。王明对弟弟陈绍炜说:“父亲胆小,介绍你们去新疆吧,那里有八路军办事处,由毛****、陈潭秋负责。”于是,1938年春,王明父亲兄妹一行去了西安。陈聘之、黄连舫夫妇,陈觉民、汪惠生夫妇及孩子汪向荣最后去了新疆迪化。他们拿着王明的信来到迪化八路军办事处,经办事处与盛世才方面商量,把汪惠生安排为迪化县县长,陈聘之为县供销社副经理。陈绍炜、李敏夫妇在西安与父亲分手后去了延安。陈绍炜在延安入了陕北公学,参加了共产党,并改名为甘宁。

不过,团圆中也发生一段插曲。四叔陈云溪因与王明政见不同,王明拒绝给他介绍工作,把他斥责了一顿后,撵回家乡。

王明一家在武汉的团聚,也使孟庆树产生了强烈的思亲之情。虽然孟庆树曾给在安徽寿县的父母写信,希望他们来武汉,可是他们迟迟不启程。一直等到陈聘之一行都离开武汉后,孟庆树的父母孟募州夫妇、弟弟孟侃夫妇和两个孩子孟雅和孟凡松,堂妹孟荣、养妹孟庆田,舅舅及其孙女张思等一行才抵达武汉。

王明岳父母一行,大约是1938年初秋来到武汉。当时战局吃紧,他们呆了不长时间就离开了武汉。孟侃夫妇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孟凡松,同孟荣、张思等直接去了延安。孟庆树父母、孟雅、孟庆田等,是从大后方转道去延安的。

据孟雅回忆说:“我们从武汉上车,在湖南湘乡遇到李克农的家属,邓颖超的母亲、******的父亲,在贵阳遇到王若飞的舅舅黄齐生。”“1940年辗转到重庆,住在红岩村。”1943年才到了延安。

孟募州夫妇和孟雅到延安后,就一直和王明夫妇生活在一起。

同类推荐
  • 女皇武则天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个富有传奇故事的女人,她的精彩人生不在于她遭遇的浪漫爱情故事,而在于她以女人的柔弱身体支撑起了一片中华的政治天空,创造了震惊男人群体的伟大历史功绩,以赫然在目的成就,得出了女人也可以成为政治家的结论。武则天的故事很多,比如她以颠龙倒凤的手腕,塑造了阴盛阳衰的典型;她以移情太子、羡色投资的方式,驾驭了唐高宗;她有短暂的尼姑生涯,却终成一代帝王;她以控制男人、大兴面首的雅致,想与男人们一较离低;她留下的千年无字碑,将自己的功过潇洒地转手抛给剐人,任凭后人评说。
  • 鬼谷子全书(第九卷)

    鬼谷子全书(第九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命运是一个残酷而又温柔的诗人,他一边谱写着人世间最曼妙的诗章,一边又在安排最悲惨的命运。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命运喜欢给他们各自安排截然不同的人生。于是有人在乱世之中仍能游刃有余,有人生来含玉,一生快活;也有人从一出生就带着苦,带着痛,带着悲。命运是这样顽皮,那个被他赋予可怜人生的人却偏偏拥有一颗玲珑如玉的心。
热门推荐
  • 殿下,他在星空之上

    殿下,他在星空之上

    “重生实体······莫晚宿主,欢迎来到九域系统。”一代军火商人莫晚在十分不知明的情况下重生,这让她各种吐槽无奈,可是更坑爹的,是这个九域系统。时空任务,城域护战,单项PK,还有种种大乱斗······原来一个系统创造的生活,也是这么多(水)姿(深)多(火)彩(热)。被誉为无用花瓶的军火殿下和寒冷似铁的苍穹之王,他们最终会通向哪一条奇葩之路?可是为什么,她通过层层时间流域,看到的,却是如此景象······
  • 绯色倾城

    绯色倾城

    一层秋雨一层凉,月下空舞空人心。凄然一笑,红颜陨落,雪纷飞,香魂不再…时光来去匆匆,大雪纷飞的夜晚,女皇横空出世,杀皇帝,夺嫡位,控制傀儡…且看她如何逆袭她被定格了的命运。一代毒女,伴随而来,“我待你不薄,你为何…””有权才可以活下去,不是吗?”她剑指玉顔,淡然一笑,“我,没想到,是你!”眉心一点红,眼神已无生机。染蓝桃花,染红了谁的心?
  • 绅士修成记

    绅士修成记

    一个少年处处被人羞辱,却不能反抗,一个外星人,找到他,和他成为了合作伙伴。
  • 有些秘密,藏于心底

    有些秘密,藏于心底

    如果你的不接受只是因为你是我的老师,那么等我成为了老师,成为了你的同事,请你不要再拒绝我。十七岁的林曦高考志愿上尽是师范类院校,为的不过是四年之后能够重新回到这里,用一个新的身份,重新认识顾维宁。而此时顾维宁心里想的是,如果林曦后悔想复读,那他一定立即从一中辞职,还真是个令人头痛的学生呢。
  • 最催泪的爱,最感人的情

    最催泪的爱,最感人的情

    倾听别人的故事,打开自己的心扉。最美的爱情故事,每一篇都带给你真挚的感动,令人久久难忘。并以此关照人,抚慰人,呵护人,爱人。这是一本让你感动落泪又难以释卷的书,珍藏一生时时感动。让你感受人世的情,人世的暖,人世的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媛来

    快穿之媛来

    艾媛从父母遗物――一个吊坠中发现了一个系统。为了实现复活父母的愿望,她与系统达成协议,开始了她的穿越旅途。
  • 拜金女的中毒生活

    拜金女的中毒生活

    从前他们是不认识的后来变成了同桌。父母介绍老朋友认识对方孩子竟然是他!我原本以为他生性冷淡更不愿多纠缠。后来他却。
  • 追忆似水流年之黑白指尖

    追忆似水流年之黑白指尖

    莫依依生孩子难产而死,灵魂误打误撞落到隔壁病房车祸身亡的丑女莫一一身上。叶鸿灏为莫依依的死难过不已,却在一次宴会上见到和莫依依长得一摸一样的简非离时,不顾一切将她当成莫依依。重生后的莫一一得知叶鸿灏移情简非离,心碎不已,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夺回自己拼了命生下的儿子叶思依,于是扮作女佣混入叶家,因样貌丑陋受尽各种冷嘲热讽和侮辱!母子连心,在叶思依的依赖维护下,最终叶鸿灏察觉出那个奇怪的女佣的灵魂竟然是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莫依依!只是误会太深,时过境迁,叶鸿灏后悔不已!而此时,莫依依身旁早已有了一个为她遮风挡雨,能力毫不输于自己的明治轩!且看单身母亲如何夺回自己儿子跑路!
  • 无劫剑仙

    无劫剑仙

    无论是夏君、商主还是周王,或骄奢淫逸,或纸醉金迷,或英明神武,或荒淫无道。虽可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却都不过是上天的傀儡,要你兴则行,要你衰则衰,要你亡则亡。这一世,他一人一剑,仰望苍穹。他说,我要这天,再也无法左右我的命运,即使需要一剑将它捅个对穿。剑自逍遥九天外,三界红尘第一仙。少年从踏上修仙之旅的第一步起,便注定会迈向那无量无劫的三界第一剑仙,将所有的一切都踩在脚下。
  • 白谷集

    白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