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4000000009

第9章 留苏受宠(4)

被打成“江浙同乡会”骨干分子的孙冶方,详细叙述了“江浙同乡会”的由来:

“在我们同期毕业的同学中,除了回国工作的以外,大部分升到别的学校学习,极少数的人留校工作,我和云泽(乌兰夫)同志以及一个后来成为托派分子的秦树功被派到东方大学当翻译。继续学习的学生只发给津贴,有些到军校学习的,按红军士兵待遇,津贴特别少。我们做翻译工作的拿工资,有近百卢布,生活较好。因此在暑假开学前,有几个去初级军校的同学提出,在星期天敲我的竹杠,叫我买肉买菜做中国饭吃。这天,除约好的几位军校的同学外,董亦湘也来了,军事学院的陈启礼、左权同志也来了,挤了一屋子的人,把同房间的乌兰夫同志都挤了出去。正当我们热热闹闹地做饭时,中山大学学生公社主任王长熙从窗外经过,听到里面说话的都是江浙人,因此回校后同别人讲起,某些人聚集在某人房间呱啦呱啦讲的很热闹,像开‘江浙同乡会’似的(其实,其中陈启礼、左权两同志是湖南人)。这话传到中大支部局中国同志那里,便添油加醋,说成是董亦湘等在我房里成立了‘江浙同乡会’。”

把流言“添油加醋”当成证据,这是古今中外搞诬陷的惯用伎俩。盛岳这个王明教条宗派的“干将”对此并不忌讳:

“教务派被打败了,阿古尔受到了撤职离校的纪律处分。然而俞秀松、董亦湘等形成这一派系的中国学生核心人物还在中山大学。……流言说,他俩组织了一个江浙同乡会。这个说得煞有介事的同乡会,为陈绍禹及其战友提供了用来反对俞秀松、董亦湘及其追随者的有力武器。因为组织这种团体违背了党的组织原则,而无论如何这种据说是有的组织可以被扣上封建性团体的帽子,因而陈绍禹等人要求对它进行彻底调查。而我当时并不相信他曾正式存在过。不过,在权力斗争中,夸大其词的方法可谓屡见不鲜”。

“江浙同乡会”被炮制出笼后,应王明等人的要求,中大支部局开始调查“江浙同乡会”事件,而且请来苏联格伯乌(K·P·U)人员参加调查工作。他们轻信王明等人的汇报,并不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在第一次调查后就认定,“江浙同乡会”在中国学生中确实存在,并决定要严加惩办。

王明等人制造了“江浙同乡会”事件后,虽然得到了苏联方面的支持,但他们并不满足,还要借此事件提高他们在中国党内的地位。于是,他们又找到当时在苏联参加****六大筹备工作的向忠发汇报说,有人在中山大学组织了“反革命”的“江浙同乡会”,应当引起中国共产党的高度注意。

听了王明等人的汇报后,向忠发不作调查,就来到中山大学就所谓的“江浙同乡会”发表了讲话。

向忠发认为:“江浙同乡会”是“****小组织”,“他们的组织在党内秘密,有中央的组织,亦有各地支部的组织”,“他们与******有勾结,受******的经济帮助,还听说与日本领事馆有勾结”,“他们以后的出路不外:1.公开的反革命,投向******来屠杀工农;2.走到小资产阶级反动政党(如第三党)里去,反对C.P;3,留在党内捣乱破坏。”因此,必须“消灭其组织”,“对组织中领袖和中心人物予以严厉的制裁”,对积极分子应“开除党籍或留党察看”。

向忠发来中山大学讲话后,不但引起了学生中的极大混乱,人人自危,也使学校的处理手段更加严厉。在有格伯乌参加的第二次会议上,决定开除12名中国学生的党籍、团籍,并有四人被逮捕,一批学生遭到株连。

王明等人制造“江浙同乡会”事件,是在米夫的支持下进行的。米夫和王明一方面要利用“江浙同乡会”事件,打击中山大学内的反对派,巩固王明教条宗派在中山大学的地位;另一方面要通过“江浙同乡会”事件,扩大王明在中国共产党内的影响。

1928年6月,****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下在国外召开的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政治书记处第一书记布哈林和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中山大学校长米夫一直参加了大会的组织工作。由于“六大”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文件的起草、翻译及服务工作需要一批人员,所以决定从中山大学抽调一部分人参加大会工作,这为米夫扩大王明在中国党内的影响创造了条件。在米夫的安排下,王明担任了“六大”秘书处翻译科主任。

参加****六大是王明第二次参加党的代表大会。虽然他这次也不是大会正式代表,仍以工作人员参加大会的工作,但王明利用大会第二天(6月19日)通过的“中央指定的中山大学和东方大学参加大会的学生全部给以发言权”的机会,开始在会上进行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夸夸其谈。

可是,王明的表演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引起了广大代表的抵制和反感。在6月23日大会主席团召开的第四次会议上,主席团讨论后决定:“鉴于中山大学和东方大学被指定参加大会的学生发言不切实际,主席团经过讨论决定:仍允许他们发言,但须告诉他们不要只重复理论,分配他们去各省代表团工作。”6月26日的主席团会议又作出决定:“中山大学和东方大学学生发言有时间就讲,没有时间就不再发言。”给洋洋自得的王明等人泼了一瓢冷水。

不过,有米夫这个靠山,王明就敢于表演。王明又抓住所谓的“江浙同乡会”在“六大”做起文章。

据参加****六大的张国焘回忆:“****六次大会开会的时候,向忠发、陈绍禹等,逢人便说:‘中山大学,问题大得很,里面有一个国民党的江浙同乡会的小组织,参加的达一百五十多人’”

******也指出:米夫在****六大期间,“对向忠发极力地捧,利用他放炮,要他反‘江浙同乡会’等。在‘六大’会后,有的代表没有走,还召集了几个报告会,王明还报告了反‘江浙同乡会’的斗争”。

王明把反“江浙同乡会”作为自己的功绩到处宣扬,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中山大学的广大同学对这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行径义愤填膺,纷纷向****代表团和苏共中央反映申述,要求澄清事情真相。

****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是在1928年7月11日****六大闭幕后,在19日召开的六届一中全会上,由参加会议的布哈林提议设立的。之后,由****驻共产国际代表瞿秋白、张国焘和****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驻农民国际代表邓中夏、余茂怀(余飞)、王若飞等五人,组成****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是瞿秋白。

****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组成后,负责协调共产国际对中国党的领导,也参与对中山大学的管理。接到中山大学同学的申述之后,****代表团负责人瞿秋白广泛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又派****代表团成员邓中夏、余飞前往中山大学调查真相。

可是,米夫、王明控制的支部局竟然不与合作,邓中夏和余飞与他们发生了争执。****代表团又经共产国际秘书长柏金斯的同意,前往苏联格伯乌机关去查阅有关“江浙同乡会”的材料。但是,格伯乌机关只让****代表团看了一次材料,便又以被开除的中国学生陈启礼、左权、尤赤、胡士杰、郭景惇等不服上诉为理由,拒绝****代表团再次前往查阅材料,使****代表团的调查工作无法深入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团于1928年8月15日写信给联共中央政治局,表示了****代表团对苏联当局处理“江浙同乡会”的不同意见。同时写信给****中央,指出在一些江浙籍同学中,对某些问题意见一致,并不能说就是有组织的派别活动。

在广大同学的愤怒反对和****代表团据理斗争之下,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联共监察委员会和****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组成了三方联合审查委员会来审理“江浙同乡会”事件,并于1928年秋,作出了并不存在“江浙同乡会”反动组织的结论。

后来在延安整风时,博古曾把这场因“江浙同乡会”引起的调查和抵制调查的斗争,称为王明宗派“反对中国党的第一战”。

“江浙同乡会”事件从出笼到利用向忠发以及米夫、王明亲自散播,又依靠苏联格伯乌的参与和镇压,使这场事件远远超出了中山大学内部中国学生的纠纷范围,不但在莫斯科的东方大学、列宁学院以及军事院校学习的一些中国学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而且在中国共产党内也造成了不良影响,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也参与了这一事件的处理。虽然最后的审理作出了并不存在“江浙同乡会”的结论,但是,“江浙同乡会”事件不仅影响了中国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破坏了同学之间的团结,使一部分同学因此遭受打击和迫害,而且在以后仍然产生着消极的影响。

俞秀松后来被打成“托派”的证据之一,就是他“组织‘江浙同乡会’”;在三方联合审查委员会已经作出了不存在“江浙同乡会”的结论之后,王明教条宗派在反对“第二条路线联盟”斗争中,仍然给一些反对他们宗派活动的同学扣上“江浙同乡会”残余的帽子;甚至一些苏联的历史学家在今天,仍然认为中山大学的中国学生“存在着按省籍关系结合而成的不同派别”。

实际上,被诬为“江浙同乡会”主要成员的周达文是贵州人,陈启礼、左权是湖南人,而张闻天、沈****和博古等虽然是江浙人,却和“同乡会”的人观点不同。可见,并不是什么“按省籍关系结合而成的”派别。

王明对于自己策划了“江浙同乡会”事件并不隐瞒。在《****五十年》一书中,他承认自己“积极反对托陈分子组织的所谓‘江浙同乡会’,并在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按照大会主席的决议作了《关于江浙同乡会的问题》的报告”。

六、“第二条路线联盟”

王明教条宗派虽然有米夫为其撑腰,又得到了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但在中山大学广大学生中间仍很孤立。在会议上、墙报中、饭堂里,同学们激烈批评米夫、王明的派别活动,王明等人也制造出一顶顶的帽子扣在广大同学身上。

他们认为,中山大学存在着“江浙同乡会”、“江浙同乡会残余”、“工人反对派”、“先锋主义派”、“托洛茨基派”等各种各样的“反动派别”。这些“反动派别”在****代表团的支持下,联合起来反对以支部局为首的“布尔什维克路线”,形成了反动的“第二条路线联盟”,必须对“第二条路线联盟”进行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从而使中山大学里的一批党团员遭受打击迫害,以瞿秋白为首的****代表团主要成员也横遭诬陷。广大党团员为了维护党的独立自主,同王明教条宗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一)“工人反对派”

中国大革命运动失败以后,由于中山大学的第一期学生已经毕业,在中山大学学习的国民党学生也纷纷离校回国,在校学生急剧减少。虽然环境险恶,按照原定计划招收的第三期学生还必须照常入学。

这时中山大学的办学宗旨已经发生了转变,强调招生时产业工人不得少于一半,而且****中央为了在“白色恐怖”下保存革命力量,也有计划地把一批大革命时期的工人骨干送往中山大学学习。所以,第三期学生中有很大一批是出身于工人的同志。例如。后来被王明教条宗派称为“工人反对派”代表的李剑如,是上海三次工人起义的骨干;余笃三是武汉工人运动积极分子;吴福海也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法国的一批华工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了中山大学学习。

这批工人出身的学生进入中山大学学习,使中山大学内反对王明教条宗派的斗争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他们有丰富的实践斗争经验,对王明教条宗派自以为是、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夸夸其谈最为反感,所以他们逐渐成了中山大学反对王明教条宗派的公开代表。他们“经常到大会上发言,公开批判支部局的错误行为。而且他们因为是工人出身,成分好,米夫一派不敢过分打击他们,所以胆子特别大,拥护他们的人很多。”

这批工人出身的学生进入中山大学,确实给王明等人的宗派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成为他们宗派活动的一个障碍。因为共产国际此时特别强调产业工人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共产国际就把工人出身的向忠发推选为****中央总书记。在关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指示中,共产国际都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化的意义。因此,如何对待这批工人出身的学生,王明等人也颇费脑筋。

“他们披着天衣无缝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外衣,就足以使党支部局和学校当局陷于极大的窘境。”

王明教条宗派在这批工人出身的同学进入中山大学之初,也力图把他们拉过来控制为自己的势力。可是,由于学校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引起了广大同学的普遍不满,王明教条宗派依仗米夫的撑腰,利用中山大学支部局的权力发号施令、颐指气使的行为也引起了这些同学的反感。“王明经常以‘领导人’自居来参加‘中大’的大会、师生员工大会等,发表长篇大论,手捧经典著作,言必称马列主义,引经据典,以未来的‘中国列宁’的姿态出现在‘中大’同学的眼前,使人厌恶”。③特别是王明教条宗派对待****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轻蔑态度,更使这些工人出身的学生不满。他们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瞿秋白、邓中夏等代表团成员有着特殊的敬重和爱戴,经常向瞿秋白等代表团成员反映情况和请教问题,对于王明教条宗派的派别活动也逐渐了解。

同类推荐
  • 胡同往事

    胡同往事

    《胡同往事》作者以胡同为坐标,用大量的照片和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诸多名人与胡同的不解渊源。作为北京街巷概称与代表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北京城的交通网络,关系到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托,北京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并从而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时代变迁,政局嬗替,世事沧桑,人情冷暖,风风雨雨,恩恩怨怨,几多生死,几多悲欢……既在这个舞台上不停顿地上演,又在这个舞台上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记。
  • 洛克菲勒回忆录

    洛克菲勒回忆录

    《洛克菲勒回忆录》是一部独特的家族史,作者戴维·洛克菲勒违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传。作为美国第一家族的后代,戴维有机会可以接触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最有权势的家族、影响整个欧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届美国总统,参与了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访问。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当梦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一条鸿沟,多少人望而却步?然而,一个女子,她用身体与灵魂追寻着了无数人未完的梦,将那些最美的梦,尽数变成了她真实的生命。她是三毛,一个拥有不羁灵魂的女子,一个勇敢的逐梦人。她如同一只追梦的精灵蝴蝶,敏感、纤弱、勇敢……所过之处,皆是花海。你是否也和我一样爱上了那个超然脱俗的女子——她是三毛,为爱奔走,为自己而活,浪迹天涯,精彩一生……
  • 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Ⅱ

    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Ⅱ

    本书介绍了董卿、李湘、刘纯燕、陈辰、陈晓楠、经纬、李思思、沈星、谢楠、杨舒、瑶淼等女主播的经历,展现她们身上的正能量,阐释了女人美丽一生的智慧法则和人生启示。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任务者美工

    快穿之任务者美工

    林宁,她是小说作者,也是美工大触。糊里糊涂的就成为了任务者,为了归家之路,她只好穿越三千世界拯救漏洞世界!
  • 不负吾痴心汝十年

    不负吾痴心汝十年

    由一块玉而引发胥事孽缘。漫漫长路,哭或笑,我陪你。君薄,我最爱你的那几十年,能否不负?对不起,我终究注定负你。「原创作品禁抄袭(认真脸)」
  • 佛说菩萨逝经

    佛说菩萨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在这里

    我,在这里

    笨蛋,你说过要等我。——对不起,无限延期。笨蛋,在我这你永远无罪。——对不起,我违背不了自己的心。
  • 我该拿什么去爱你

    我该拿什么去爱你

    各位读者,看官,首先谢谢大家对鄙人的支持与抬爱,此书是鄙人初涉网络文学的第一部作品,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或者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以便鄙人及时改进。拜谢!
  • 战爱

    战爱

    我们,一群12,3岁的少年经历了历时五年的太空历险,回到地球拯救人类
  • 幸福中诚惶诚恐

    幸福中诚惶诚恐

    记得欧文说过:“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最求最大的幸福,那便是自己的一生。人生匆匆几十年,恍如天地间的沧海一粟。可以追求的也只有幸福。幸福如履薄冰,透明的世界里仿佛促手即化,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的纠结仿佛命运的安排,在尹家的平台里享受到可以享受到的任何荣誉,或许命运就是吝啬无比,最容易得到的同样也是最容易失去的。手里握着幸福的缆绳却惶恐的惧怕它滑开,为了拥有这根缆绳,他们选择了放弃、争取、思考、領悟。在经过风吹雨打之后选择更多的便是人生的理智。明白了手中握着的不是有形的缆绳而是无形的幸福,属于自己的就不会轻易溜走。同样幸福也会悄悄来到自己手中,心甘情愿的让自己握住。真切的幸福将她们拉入了理性的围墙,围墙内的院落才是可以阻碍风雪的吞没。不再是诚惶诚恐的未来!诚惶诚恐之后,幸福是否依然眷念于身?叶欣桐曾经告诉过我:曾经相遇过,彼此相爱过,幸福回来过。
  • 爱上腹黑皇帝:我的皇后生涯

    爱上腹黑皇帝:我的皇后生涯

    一场跨越千年的邂逅,一段苦苦隐忍的爱情。二十一世纪的女盗墓贼在一次盗墓行动中灵魂被牵引到了一个没有历史记载的王朝,附身在刚自尽而亡的皇后身上。原以为可以大肆享受一番,没想到整日除了要处理三宫六院的繁杂琐事以外,还要面对‘绿茶婊’的各种装逼做作无下限。好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是,原来最最奇葩的还是那个皇帝,一边宠着绿茶婊,一边又对她深情款款。她甚至都怀疑这皇帝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症?
  • 天空上的星

    天空上的星

    年龄职业差算得了什么,既然爱,就勇敢爱。青春只有一次,如此美丽的年纪又怎甘心错过如此优秀的你?
  • 撕葱侠

    撕葱侠

    朝九晚五的程序猿王聪在一次醉酒之后,机缘巧合被神秘组织选中,通过实验,竟意外获得了强大的战斗力。从此生活开始颠覆,一切的不可思议在他身上开始变成现实:遭遇邪恶组织,变异生物……在追寻实验真相的过程中,也邂逅的诸多红颜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