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8500000003

第3章 前沿(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开始有了手机,也因此带来了更多的表达和沟通渠道上的变化,我们开始有博客,论坛发展到博客,又从博客发展到微博,这是一种完全的、全方位的个人面对社会诉说自我的平台。包括李阳的妻子,她最早的发布和求助也是在网络上,她所遭遇的一切引起微博网友的关注。由于信息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一定层面的女性意识觉醒和自我保护意识觉醒,这其实都是非常令人高兴的转变。

在去年,北京上线了包括71个政府部门官方微博的北京政务微博,在新浪有平台,其中包括市公安局的微博,有受害的女性在其中向平安北京求助。我们说北京人有句话,有困难找民警,实际上根据110出警记录,里面也有很多夫妻吵架,最后女性遭遇暴力威胁打110求助。110承诺24小时在市民身边,所以这样的求助也是有效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在进步,我们可能还面临着很多立法方面的缺失,可能还有更多的女性需要有更深入更自觉的主体意识的唤醒,但是我觉得作为记者我看到这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可喜的变化,还是很欣慰。

主持人:社会是进步的,包括我们说的立法预期这个也是社会进步,王行娟老师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下提议民政部门建立反家暴庇护所机制。目前国外的庇护所机制现状如何怎么运作的,中国应建立什么样的庇护所才能真正符合中国的国情?

王行娟:庇护所也是一个外来语,与反家庭暴力的概念同时引进的。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以后,湖北女企业家张先芬自己挨过家庭暴力,就带头搞了一个庇护所。她开了一个工厂,就把厂房中的200平米拿出来作为庇护所,受虐妇女来了后可以在这里吃饭住宿不收费。如果你想工作,可以在她工厂干活,按劳取酬。这个庇护所办了一年多,来了1000多人,最远的来自新疆。但是这个庇护所最终关闭了。原因一是不保密,一些施暴者找上门来吵闹,捣乱;二是社会上有非议,说她这样做是获取廉价劳动力,张先芬受不了,有口难辩,只好把它关掉了。

以后有的地方的妇联、企业家也办过一些庇护所,但是寿命都不长,一个是没有钱,一个是得不到支持。

王红旗:就是因为在她的庇护所里有工作可干,能有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其实我觉得这个方法真是挺好。

安顿:在我的采访过程中,常常会有一种很深的感受,就是爱莫能助。所谓爱莫能助是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和生存的内在逻辑,包括自我的需求,在9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人,我们聊到婚姻或者家暴,我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离开他?”她会问我离开他之后怎么办,实际上就是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如果娜拉不能生存她还要回家,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发现对于很多很多家庭婚姻当中的女性来说,她从心理到生理有一种惰性,这个惰性就会一直让她产生不断的自我暗示,让她开始产生恐惧。所以每次聊到最后就是两个人,我和我的受访者两个人一起陷入绝望。第一我知道我帮不了,因为如果是我我就会走,但是她不是我,这种时候她就会说因为你不是我,所以你没有办法理解我为什么不走,我们两个人开始在心理上对抗了。采访通常到这个程度只能是收集一个案例而已,很难起到对他有真正的帮助作用。王老师在红枫工作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呢?

王行娟:是的,我们有很多的无奈。但是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能够给她们很多的帮助。我可能不能给她提供庇护所,但是我可以给她指出并非只有默默忍受暴力这一条路。我会同她一起分析,还有什么方法是过去没有采用过的,还有什么路可以试着走一走,帮助她挖掘她拥有的资源,告诉她可以找什么组织或个人求助。比如说,我们跟众泽妇女法律服务中心主任郭建梅建立了联系,对于一些已经下决心要离婚的受虐妇女,转介到她们那里,她们会帮助她打官司,脱离暴力环境。我们还可以为受虐妇女提供有用的信息,告诉她可以运用哪些社会资源。

主持人:可不可以这么理解,红枫是受害女性心理上的庇护所,但是还需要有一些真正意义上受害者能够触摸着的庇护所,因为可能我们不管是从精力还是从财力各方面有些事情红枫还是做不到,有些事情可能需要政府部门来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场所。

王红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办法,要说整个路向,那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集合政府与民间的,甚至全社会的力量。因为社会救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梁景和:政府要这么做的话,要投入硬件建设。另外,到了庇护所,能够受教育,请王老师这样的专家给上上课。但又不是收容所,庇护所和收容所不一样,她要有事做。我觉得在时间上是要有限制的,不是无限的,是一段时间,它要有多方面的功能,最后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

王行娟:防治家庭暴力在全世界都是国家的责任。国家承担防治家庭暴力的责任,一个是用法律保护妇女不受家庭暴力侵害,惩罚施暴者;另一个是设置社会救助支持系统,对已经遭受暴力的妇女给予救助。设立庇护所,是整个社会救助系统中重要一环。2005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提出:公安、民政、司法行政部门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2007年,由妇联牵头7个中央部委包括民政部在内,联合签署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民政部门要受理受害人求助,提供庇护和其他必要的临时救助。世界各国的庇护所大部分是政府出资建的,有一部分是国家出一半钱,另一半由民间组织去筹集。

蔡鑫: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很难想象几乎完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庇护所,香港人口比北京少得多,类似的女性庇护机构接近于十家,这就是差距。现在我们的政府有钱了,希望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关怀这些受难的女性,真正维护社会公义。同时,民间机构需要大力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做女性服务工作,不能只是指望政府来做。

主持人:这个庇护所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和空间的概念,就是让施暴者有一个反思甚至检讨的余地,让受暴者有一个自强的外力,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在国外能够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庇护所,即使是到我们这里能不能像人家那样能够起到作用,那边有批评教育,有警示,对受害者能够起到应有的帮助,有没有可能矛盾激化了,最后婚姻就不存在了。从王行娟老师您的角度来讲有没有这种比较适合它生存的土壤?

王行娟:我觉得庇护所作为受虐妇女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给她一个安全的临时栖身之地,是特别需要的。中国法学会有一个调查,女性犯罪案件中,有40%是以暴抗暴。在辽宁省,有50%女犯致人重伤害或死亡,其中90%是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侵害所致。目前,我们社会无论是预防还是救助的机制,都不完善,主要是妇联组织和一些民间组织在推动,很零散,形不成完整的社会支持系统。今年3月的“两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在全国政协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民政部决定将救助的范围扩大到儿童和妇女,正在制定救助的制度,而且要在全国各地建立两个中心,一个是儿童保护中心,一个是妇女保护中心,妇女保护中心接收家庭暴力的受虐妇女。这说明国家在行动。

主持人:给我们全世界人民“打工”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今年“三八”致辞说,对妇女的暴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接受,不能原谅,不能容忍。三个不能,潘基文说的,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旗帜,我们可以打着他的旗号来呐喊。梁老师也说观念的变化要先于习俗的变化,然后包括有王老师奔走呼吁,各界关注,大家做一个预期什么时候红枫的这个机构没有存在的必要,什么时候庇护所这个事我们也没有谈论的必要,我们心目中的大同世界要多久能出现。

梁景和:我们现在的目标还是在搞男女平等,怎么才能男女平等,搞到一定程度才发现,只搞男女平等不行。但必须经过搞男女平等这个漫长的过程。

主持人:如果在相关的立法没有出台前,有关部门其实可以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从法律实践的层面既是对受害者的保护,也是对有家庭暴力倾向的人形成震慑。

王行娟:你说得对,应该有一个司法解释,或者是判例,作为各地法院判决的参考或依据。美国就是采用判例法来指导审判,一个判例出来了,以后同样的案件可以参照着进行。我们现在有的地方轻判,有的地方重判,不平衡,就是缺乏一个司法解释。有了统一的尺子,以暴制暴案件轻刑化就可能普及到全国。

蔡鑫:关于反家暴立法的情况,完全赞同王行娟老师的观点,现行反家暴法律是基本没有什么威力的。我的观点更极端一些,现行法律有不如没有,因为事实上起到了阻碍推出专门反家暴立法的效果。现行反家暴的《妇女权益保护法》和地方法规,在司法实践上效果极为有限,王老师都谈到了,一个是轻伤不立案,不公诉,受害者还要负担全部举证责任,公检法无法可依,打击困难,而法院判决时却可能因为是夫妻关系而从轻,这真是非常滑稽,家庭成为了暴力免受法律制裁的保护伞。很多立法界人士大概担心出台反家暴专门立法会导致家庭混乱,官司横飞,很多人进监狱。这实在是一种想当然的错误想法,按照这个思路,没有《刑法》存在世界反而更加和谐?这种观点实在不值一驳。专门法规的出台可以影响和促使社会风气改变,对家暴犯罪产生严正威慑,引导形成真正非暴力的家庭文化。

主持人:现在最高法偶尔出典型案例,我觉得可能也就具有一定的引导功能,大家可以参照,要不他没有必要非要这个典型案例。

王行娟:这反映了立法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所以现在一切的重心就是推动立法。

主持人:每天一小步最后一大步,希望我们的行动对那些受害者有所帮助,希望如此,最后结果肯定也会如此了。

王行娟:我是充满希望的,国家一天天在前进发展,而且我们的推动也不是说都没有效果,还是在发展的。

王红旗:我觉得,从更深的层面讲,“反家暴”不仅仅是一个性别平等问题,更是人格修养、人性美善问题,一个建构社会人文生态的问题。因为,当代女性家庭与事业双重角色的沉重负担,社会文化对“家庭暴力”本质认识的集体无意识,夫妻在家庭生活的重压之下,如购房买车、福利分房、评职、提拔、考博等等,由于性别平等观念的缺失,更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情感隔膜、灵魂疏离、无法沟通而导致家庭暴力的产生。

因此,首要的是要创建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家庭生活伦理关系。从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结构的深层,来一场男女两性共同参与的、彻底的改变男权文化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大变革”。其次,推进立法,建立“反家暴”官方法律救助机制。也就是说,要认识“反家暴”对社会、对女性的迫切性。要不断呼吁政府的、民间的、学术的、学院的、媒体的都来参与推进有关“反家暴”的诸项立法。庇护所,虽然只是整个救助系统的一种方式,但却是最基础、最实际的方式。一开始推进立法很难,但是庇护所的建立可能相对来说会容易实施。

让我们再次感谢王行娟老师!

女性博士后的社会选择与自我认同

于玉蓉

主持人(中央民族大学于王蓉博士):各位博士后同仁,我们今天的论坛是高知女性系列访谈之一,今天到场的都是来自各个高校和科研单位博士后流动站的工科研人员,主题就是女性博士后的社会选择及自我认同。

其实社会上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博士后”,有很多误读。实际上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一个深入研究的经历。国外的博士后制度是19世纪末建立的,而我国则晚了近一个世纪,到目前为止还不到30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很多政策和制度还有待完善。

1983年至198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两次致信******同志,建议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1984年5月,******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李政道先生,并仔细听取其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和方案,当即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次年7月,******批准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方案——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才正式确立。到目前为止,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

同类推荐
  • 灵山札记

    灵山札记

    我在岷山东麓的涪江河谷居住到四十年的时候,有朋友建议我应该走出去了。不是走到成都平原或华北平原,而是走到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流域,或者是巴黎和布拉格。我也想走出去。未必是定居。走走埃及,走走布拉格,走走巴登,走走彼得堡……换一种地理,感受一下另一种经度和纬度上的日照、湿度和风。也包括人文。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
  • 元曲之美

    元曲之美

    本书作者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并附有原作欣赏及曲人小传。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热门推荐
  • 杀鬼箓

    杀鬼箓

    杨崇轩从儿时起就受到邻居家张叔叔的影响,对传统玄学,道教文化颇感兴趣,因此得到张叔叔的青睐并有幸归入其师门。身为大学生的他为了师父的要求,在闲暇之余要做的就是降妖伏魔。常年化名为风巽子在网上关注灵异事件,一旦有真货出现便亲自到场解决,从不拖泥带水。其中也遇到不少同行,不少对手,也见识到山外有山的新世界。在这场旅途中杨崇轩不断磨练道法和心性,以期盼和师父达成约定的那一天到来。
  • 宫锦

    宫锦

    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十三岁,尤澜族惨灭,她身负血海深仇,被迫入宫,经历残酷生死;十四岁,她假扮太监,青灯古佛,孤月凝眉;十八岁她成为龙锦卫中出色的一代女间,在血雨纷飞里,以年华逐锦,书爱恨情仇;一个人要怎样抉择对与错,善与恶,回眸处,几分离乱,几分痴梦,叹尘路苍茫身如水,满眼烟花似旧年!********************************丝丝的新书依然是架空历史类故事,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书友们,也希望你们继续支持丝丝的新书,求点击、收藏、推荐~!4月的季度PK求票中!按下PK投票键,支持你们的承欢吧!
  • 天命之命之谜

    天命之命之谜

    人生就像火车上了过山轨道,有时候你只想单纯的约个炮,它却背后给你下了药。有为青年罗素,被无良老头坑到了一个前所不知的地方,就单纯的听他扯了半天的闲篇。看他怎样在这一无所知的世界闯荡,你既知天命,那我则逆天改命!
  • 如梦歌

    如梦歌

    虚云蓝蝶舞,通天塔顶开。如梦般睡去,两世亦多彩。苦寻归家路,何时能醒来!
  • 焰裳:遮尽天下

    焰裳:遮尽天下

    本是跨国医药公司董事长,一朝被杀,穿越焚影大陆。但是,穿就穿吧,你个怪老头干嘛和我打哑谜,说什么我本就属于这个大陆,我还说你属于地球呢。好吧,既然已经穿过来了,那就认命吧。看我如何将江湖朝廷齐齐搅得风起云涌,将绝世妖孽纳入怀中什么?说我扮猪吃虎?不不不,这叫卧龙浅眠说我草包无能?这个嘛。先跟踪我一晚上再说。说我是绣花枕头?来来来,跟老娘比比武先。说我纨绔乖张?既然如此,那就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纨绔乖张!本文简介颇无能。亲们看文呦
  • 谈钱不伤感情(财蜜eMook)

    谈钱不伤感情(财蜜eMook)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左小祖咒曾在《钱歌》里唱:“不借钱给朋友就会失去朋友失去钱,借钱给朋友又会失去钱失去朋友。”借钱这事儿愣是给中国人整到了“to be or not to be”的层次。 本期创刊号就将目光定焦在“借钱”这个千古无解的话题上。你可以读到把借钱当玩儿的牛人的故事,顺便恶搞下唐宋诗词缅怀一下流浪在外的欠款;你也可以听听“她理财”的财蜜们总结的借钱原则,咱们都是有原则的人,但有时候吧,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最后我们来分析下找银行借钱和找亲友借钱的利弊。
  • 长安

    长安

    江陵沈氏与洛阳王氏联姻,生女沈如。此女贤良淑静,嫁南平王郑源,虽无独宠,却夫妻举案齐眉,沈如觉得,此般生活甚好。相府嫡女沈如遭南平王休弃,生女长安。此女三岁才能走,五岁方能言,七岁仍说话不太利落,人称痴儿,郑长安觉得,此般生活甚好。若生活永远只停留在最初,便不会生出许多怨憎痴恨……
  • 残局浮生

    残局浮生

    这是一个讲天下残局和个人浮沉的故事。大唐在唐罗战败之后,李家皇权、武氏外戚与关陇军事贵族开始借助江湖及儒生势力争夺实际统治权,这个军事残局在各方野心与防范的操控下,硬生生变成了波诡云谲的江湖和儒林厮杀,一个个残局像多米诺骨牌般撕倒,那些本已不该再重现江湖的人、武学、兵器,乃至于鬼,都一个个重返人间,来告诉世人这残局的往事浮生。主角们是这个残局下的孤儿,见识了他们不该见的故事,结识了不该结的故人,在裹挟中各自修炼,各自寻路,最终却不可避免地在浮沉中分野,成一个个江湖浮生。
  • 涅槃之凤舞星月

    涅槃之凤舞星月

    善良并不能成为被欺负的理由,把人的心捥了,谁都能做出无心的事来,桦子相信自己有一千种一万种让玉攸生不如死的方法。见自己又失败了,玉攸恨得捏紧了拳头,见桦子走向自己,她好像看到了死亡,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地狱炼火向她席卷而来,她不想被焚为灰烬。所有医疗费我给你2个月的时间筹集,如果2个月你不能把钱还清,就替本尊工作一年,以工抵债。“夫人,你给为夫下了什么蛊?至此只知世上唯娘子,哪管身边风和月。”吻罢,他的头搁在她的秀发上磨蹭,闻着她阵阵发香,体香,他体内的荷尔蒙又开始发酵,“情蛊,”她扬起头朝他倾城一笑。他像是头发情的狮子,又捉住了她的香唇……
  • 霸道名模的专属设计师

    霸道名模的专属设计师

    夏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冷清的孤女,她不奢望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但她还是爱了,爱的不可自拔,可是到头来,却发现,那只是一场可笑的赌局。所以她选择离开,因为害怕面对真相的曝光。九年后归国,初见,他已是万众瞩目的超级明模,而她,却故意敛去光华,清淡如初。一个转身,他已消失于茫茫人海中,是故意装作不认识,还是从未入过心……冷清的孤女遇上万千宠爱的阳光校草,清淡一笑,迷了他的眼,刹那回眸,入了她的心。一个赌约,百天纠缠,他赢了赌,她输了心。牵绊过后,面对她的若即若离,他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他说:我们之间,其实只差了一个解释,九年过去了,难道你还不愿意给我个机会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