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8900000081

第81章 梁启超(4)

流质

梁启超一生,时人常批评其多变,甚至有人讥其投机。梁也承认自己本性“流质易变”,但绝非如别人所说的投机政治。1903年,梁在《政治学大家伯论知理之学说》一文中说:“不惮以今日之我,与昔日之我挑战。”

一次,楚中元问梁启超:“梁先生过去保皇,后来又拥护共和,前头拥袁,以后又反对他。一般人都以为先生前后矛盾,同学们也有怀疑,不知先生对此有何解释?”梁沉吟了一会儿,然后以带笑的口吻说:“这些话不仅别人批评我,我也批评我自己。我自己常说:’不惜以今日之我去反对昔日之我‘,政治上如此,学问上也是如此。但我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决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靡的投机者。……我为什么和南海先生分开?为什么与孙中山合作又对立?为什么拥袁又反袁?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

梁启超的朋友孙宝瑄是这么认识梁启超的多变的:“盖天下有反覆之小人,亦有反覆之君子。人但知不反覆不足以为小人,庸知不反覆亦不足以为君子。盖小人之反覆也,因风气势利之所归,以为变动;君子之反覆也,因学识之层累叠进,以为变动。其反覆同,其所以反覆者不同。”

郑振铎在《梁任公先生》一文中对梁启超的“善变”表示了深深的理解:“他之所以’屡变‘者,无不有他的最坚固的理由、最透彻的见解、最不得已的苦衷。他如顽执不变,便早已落伍了,退化了,与一切的遗老遗少同科了;他如不变,则他对于中国的贡献与劳绩也许要等于零了。他的最伟大处,最足以表明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

康梁

梁启超17岁中举,为主考官所赏识,称之为“国士无双”,并将堂妹许配给梁,可谓少年得志。梁此时对训诂词章之学有所研究,心中自得。18岁时,他结识康有为,与康长谈八个时辰,感觉如“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故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乃至夜不能寐。于是他尽弃原来所学,拜在康的门下,成为康的大弟子,而此时康有为不过是一介监生。

康有为在长兴里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梁启超也到该学堂学习,他说自己“一生学问之得力,皆在此年”。日后又言:“启超之学,实无一字不出于南海。”

梁启超的弟子周传儒则认为梁在学问上并没有追随康,他在《回忆梁启超先生》一文中说:“梁重墨学,不讲六经,说明梁与康有为名义上是师生,而在学术上没有追随康氏。康有为讲今文经学,重《公羊传》;梁喜《左传》,平时不大讲三世说,也不谈《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据此可见,梁任公与康有为思想有差异。”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先后流亡到日本。在日本,康有为手捧自称是光绪皇帝缝在衣服里的“诏书”,继续宣传他的保皇保教主张。而梁启超在对戊戌变法的失败进行反省后,随着与革命党人的接触和对西方资产阶级著作的大量阅读,政见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先的保守转变为激进,与从前“若出两人”。梁对康的保皇保教思想颇不以为然:“孔学之不适于新世界者多矣,而更提倡保之,是南行北辕也。”

梁启超弟子杨鸿烈曾讲述,梁启超的家眷亦随梁同在日本,十余年里,梁多赖卖文为活,生活相当艰苦。康有为虽有保皇党捐得百万美金巨款,但对梁的接济,却不充分。这使梁精神上感到不快,为他们两人间日后情感恶劣,种下一个原因。

受孙中山等人的影响,梁启超一度倾向革命。梁与孙中山准备联合组党,当时拟推孙中山为会长,梁启超为副会长。梁顾虑康有为,问孙道:“如此则将置康先生于何地?”孙曰:“弟子为会长,为之师者,其地位岂不更尊?”梁启超欣然同意。

1899年夏秋之交,梁启超拟《上南海先生书》,联合韩文举、欧榘甲、唐才常等人,劝康有为隐退,书中云:“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恩师。”此书呈康后,各地康门弟子哗然,称上书的十三人为逆徒,呼之为十三太保。康有为见书大怒,对梁严辞批评,并命梁启超赴美洲办理保皇事宜,梁虽不情愿,但不敢有违,最终还是打点行装而赴命。

1900年,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在汉口“勤王”,不幸事泄被杀。梁启超潜入上海策应,但亦无法补救。此时,康有为急电梁到港相见。梁到康有为寓所,康责问梁等十三人上书之事,认为梁倾向革命,便是忘了光绪皇帝的救命大恩,做出忘恩负义之事。康愤慨道:“你应当记得百日维新之时,守旧党要杀我们而甘心,湖南举人曾廉上书,举劾我们反满,大逆不道,应处以极刑。若非光绪皇帝全力卫护,我们早被杀头,那有今日!当时你口口声声颂扬皇帝恩德,现在却要革他的命。”康越说越生气,顺手拿了一个夹着报纸的报夹子,向梁掷过去,口中大叫:“你的命是光绪皇帝给你的!”虽然康一击不中,梁却大惊跪下,俯首认罪,从此确定了保皇的路线。

清政府倒台前,梁启超认为康有为所坚执的“虚君共和”这一政治理想已经不符合中国的未来走向,故劝康道:“藉连鸡之势,或享失马之福,则竭才报国,岂患无途”,否则“趋舍异路,怆悢何言”。

随着革命的发展,康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梁启超在致康有为的信中说:“大抵与师论事,无论何人决不能自申其说……师平昔事无大小,举措乖方之处,不一而足,弟子亦不能心悦诚服,无如何也。”此后,因对共和与帝制的政见不同,二人发生冲突,梁启超甚至公开发表文章,批驳康有为的学说,师徒关系严重恶化。

戊戌变法之败,是由于袁世凯向荣禄告密,故康有为视袁为不共戴天之人。辛亥革命后,康有为回国,仍坚持“由帝制以先求小康,用帝制宜仍扶清室”之主张,袁世凯数次召见,均不往。而梁启超却支持袁世凯,接受袁之延纳,先办《庸言报》于天津,兼任进步党党魁,后又跻身名流内阁,欣然就任司法总长。康愠怒,致书梁,称袁氏旧隙固不足论,而其人非可恃,政实不足为谋。梁答复曰:“先生此语不惟不知项城,亦并不知启超。”康见函大为不怿,旋复大笑,戏撰一联曰:“既不知袁世凯,复不知梁启超,无知人之明,先生休矣。一败绩于戊戌,再败绩于辛亥,举大事不成,中国殆哉。”

自是,师徒之间遂绝音讯。袁世凯称帝,梁启超由津走沪密谋倒袁,与康有为同居租界,而相避不面。袁去世后,梁启超自云南返回上海,由人劝梁前去拜谒康,重修旧好。梁至康宅,叩头执弟子礼,向康赔罪,但康端坐不动,面有愠色。

康有为支持复辟,而梁启超反对,认为世界潮流不可阻挡,复辟不可能成功。梁启超说:“我敢说,已经挂上的民国招牌,从今以后千千万万年再也不会卸下,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康在《上海周报》上发表《为国家筹安定策者》一文,公开主张清帝复辟时,梁立即发表《辟复辟论》进行驳斥,明确指出康是“党袁论”、“附逆论”、“筹安新派”。

1917年,康有为支持张勋复辟,梁启超立即随段祺瑞讨伐张勋。他不仅代段起草了讨逆宣言,而且以个人名义发表反对通电,斥责康为“大言不惭之书生,于政局甘苦,毫无所知”。据说通电写好之后,有人担心会破坏康、梁的师生情谊,梁启超却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师弟自师弟,政治主张则不妨各异,吾不能与吾师共为国家罪人也。”康门弟子闻言,愤而告康,求鸣鼓攻之,而康无语,既而长叹:“《论语》云’回也非助我者也‘。这句话,我今日才到底明白了。”

梁启超反对张勋复辟前,周善培规劝梁说:“事情有该自己做的,有该听别人做的。讨袁,革命当该做,我们也应当做;讨张复辟只该革命党去做,不必我们去做。”周反复劝说良久,但梁启超却执意讨伐张勋。梁、康从此决裂,康有为当着梁启超学生的面痛骂“梁贼启超”,并指斥梁曰:“鸱枭食母獍食父,刑天舞戚虎守关。逢蒙弯弓专射翌,坐看日落泪潸潸。”“鸱枭”、“獍”为古文中食父食母的怪兽。

张勋复辟失败后,康有为被通缉,而梁启超入段祺瑞内阁任财政总长。梁请同门罗瘿公至康有为处为其解说,说:“’书生‘一语实指刘廷琛等,卓如非忘旧者,愿资吾师旅用,请允一见。”康曰:“彼新贵,吾已累囚,不交涉逮捕已拜其赐,他何必言。”

康有为曾问周善培:“我真佩服你,言必称赵先生(指赵熙,周善培的老师)。你为什么那样服从赵先生呢?”周知康恨梁启超常不顺从他,便答复说:“赵先生只同我讲学问,学问的道理是方的,我无法违背他,只有服从他;你同任公变法以前也是讲学问的,变法以后,就专讲政治,政治的道理是圆的,你有你的办法,他有他的办法,自然他对你就有从有违。还有一个重点:我做官是做的我的官,不是替赵先生做官。我做了六年官,赵先生从来未向我要过一个钱、荐过一个人。你对任公是否如此,请你反省一下。”康有为闻言嗒然。

20年代,通过刘海粟等人从中斡旋,二人关系有所缓和。1922年,康有为原配夫人在上海逝世,梁曾亲往吊丧。1927年,康有为七十岁生日,康门弟子齐集上海祝寿,梁虽然因事不能亲至,但却托人送来寿联和寿文。梁所撰的寿联曰:“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在联中,梁启超投康有为所好,将康有为比作孔子。在寿文里,梁启超深情地回忆起早年在万木草堂学习的经历,感谢先生的教诲之恩,并高度评价了康有为对当时及以后的影响。

是年3月31日,康有为在青岛逝世。梁启超闻讯之后悲伤万分,痛哭数日,汇去几百块钱,作为赙礼,并披麻戴孝,率清华院全体同学在法源寺开吊三日。每当来人行礼,他始终站在孝子位置,答礼不疲。弟子晚辈徐志摩、张君劢、胡適等人行磕头礼,梁也如礼答之。梁启超平时喜打麻将,但康有为去世后一个月他没有再打牌。4月17日,梁启超联合康门弟子,在北京设灵公祭,含泪宣读悼文。在悼文中,梁启超肯定了康有为早年的历史贡献,但委婉地批评了他在复辟帝制上的错误。

梁启超挽康有为:“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卒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仅动吾党山颓木坏之悲。”“西狩获麟”,典出《春秋·哀公十四年》,梁在下联中引用此典,将老师康有为比作孔子。

梁启超评价其师康有为曰:“先生最富于自信力之人也。其所执主义,无论何人不能动摇之。于学术亦然,于治事亦然。不肯迁就以徇事物,而每镕取事物以佐其主义,常有六经皆我注脚,群山皆其仆从之概!”又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曰:“有为太有成见,启超太无成见。”

诤友

梁启超和周善培相识于1889年10月初,当时研甫督学约定在武昌会合,梁、周都乘坐招商局的官舱由上海至武昌。时梁年少新进,盛气凌人,旅途相遇,目中无余,而周善培自认是无名小卒,不敢同梁攀谈。过了九江,梁启超主动找周谈天,周不愿与他多谈。此后,直到周的《力书》写就,梁写信给周,表达愿意订交之意,二人开始交往。

1899年,周善培到日本,与梁启超在东京见面。见面唏嘘感慨良久,周提出梁启超等人对政变应负责任的意见,梁诚恳地深自引咎。同时周提出二人订交的条件,彼此多规过,少奖善,梁当即表示接受。以后往来三十二年,梁启超便是周善培平生最能受直言的朋友,周亦用他的直言劝诫过梁无数次。

梁启超对周善培极致倾仰,以之为当今豪杰,曾先后两次致函孙中山,推荐周氏。第一书云:“今有四川豪杰来此间,弟欲约其与兄相见。”第二书曰:“今日寄上一书,想已达。有四川一豪杰周孝怀,弟欲与之同见足下商量一切事务,何时可约见,请即回示为盼。”

一次,周、梁彻谈三天三夜,周善培劝梁启超少谈保皇的空话,多研究如有第二次变法的机会,如何以前事为戒,订出如何有次第的办法;同时还劝梁少讲公羊学,多研究周礼,因为中国原有一套整个的政治制度和方法,都在周礼上。梁启超听从周的规劝,日后果然少讲公羊,但仍放不下保皇的招牌。

1912年,周善培听说袁世凯召梁启超去北京,便与老师赵熙乘船去横滨,劝梁启超慎重其事。周善培说:“对德宗(光绪皇帝)是不该去,对袁世凯是不能去。”梁启超对周吐露真言,称他并不想去北京,但康有为催促他尽快成行,他不能违拗恩师的意愿。

同类推荐
  • 高晓松口述:与青春私奔

    高晓松口述:与青春私奔

    文艺男中年高晓松亲口讲述激情澎湃的青春年华,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高晓松亲口讲述,那些最香艳的情爱、最受老天眷顾的创作、最顶天立地的责任、最温暖的家……如今的你是否还能想起曾是同桌的你,是否还能记起睡在上铺的兄弟。在那些青春无悔的日子里,邂逅恋恋风尘。如丧的那些过往,让人回忆起一阙歌、一首诗,甚至是曾经的一霎那……
  • 温州女老板

    温州女老板

    22个人物,22种人生,22段故事,22种精彩。北大教授郑学益、著名企业家南存辉辉、温籍女歌手白雪、知名用家吴玄等倾情推荐……
  • 警察日记

    警察日记

    幸福背后是他们心血的流淌、安全背后是他们泪水的挥洒、正义背后有他们生命的付出、知他们者,知道他们的辛酸、不知他们者,看到了他们的荣耀。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崇祯王朝

    崇祯王朝

    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揭开三百多年前明朝败亡的历史真相,再现那段血雨腥风的动荡往事。比历史好看的小说,比小说丰富的历史。国家一级编剧赵云声先生最新力作,一个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一段让人唏嘘的帝国往事。时代的兴亡是一面镜子,值得人警惕省思。
热门推荐
  • 一念元素

    一念元素

    为了追寻传说中的最神秘的光之元素,人们在近百年内不断努力,他是茫茫人海中随波逐流的一叶孤舟,少年林浩带着从小以来的梦想,踏上了无尽的追梦旅途...
  • 星魂大陆

    星魂大陆

    夺宝奇兵,意外穿越,苦修炼,寻星路,灭魔种,称霸大陆……
  • 锦绣江湖之画中仙

    锦绣江湖之画中仙

    一幅画,缘起,不知道是不是命运捉弄,再相见已是陌路。一家酒家,看人间悲欢离合,消千古情愁。
  • 成功绝非偶然(职场篇)

    成功绝非偶然(职场篇)

    本书讲述了如何顺利进入理想的公司,如何与上司和睦相处,如何提升职场能力。
  • 颜未满

    颜未满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十五豆蔻年华,倾茗于否?乱世沉浮间,茗雨倾烟,墨痕纵点江山,究竟是他许她一世柔情,还是她负他一世心疼?容颜未满,一见如相逢,弹笑间,尽为冥冥。
  • 都市之成长记

    都市之成长记

    父亲的逝去给他带来了一连串的事件,是祸又或是福?当孤单的孩子追寻父亲的脚步成长,是一串故事,有他的,也有父亲的,还有国家的。成长,并不会因为成年而结束,有了独自生活的力量,也并不意味着已经长大。本书推到重开,也是定在十月一号开始。主角职业改为教师。书名(都市掌控者)
  • 西域贡女

    西域贡女

    大唐开元二年(714年),隶属大唐的西域诸国遭到黑衣大食屠戮,几近灭国。康居国国王咄曷,派出使者向唐朝进贡,乞求大唐发兵。康国向唐朝进贡的物品除了珠宝以外,还有一宗宝物:十二位绝色美女。这些美女是康国王的乐坊精心调教出来的,各怀绝技。她们的任务就是哄得大唐皇帝高兴,以此期望唐朝皇帝李隆基发兵。此女史称“胡旋女”这些康居女从锡尔河出发,背负使命,奔赴大唐。在两年的跋涉中,她们一路遭遇到黑衣大食无数次的追杀,康居的八百勇士被全数杀光。她们遭遇到狮群和狼群的袭击,十二贡女人最后只剩下八人进入唐朝国土。
  • 星球主宰

    星球主宰

    2012,并非地球的末日,而的地球的新生!从天而降的诡异绿光,将彻底改变这个星球的命运…..疯狂扩张的草原丛林,巨大凶猛的变异生物,超级科技的生化武器,神秘高等的域外文明,同时出现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这时人类才发现,自身竟然成了多余的存在!韩骐,一名普通的年轻人,如何在颠覆的世界中生存?如何一步步地从食物链的末端成长为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男人?一切答案尽在《星球主宰》!本书已经正式签约,小龙保证稳定更新和完本,绝不太监和烂尾!请大家放心收藏,踊跃投票!本书QQ群273728387,喜欢的朋友可以加进来,多提意见哦~
  • 天才地师

    天才地师

    掌风水秘术,青云直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少年梁辰偶得风水地师传承,逆天改命,步步生莲,继古今往圣之绝学,揭秘天地玄机之妙柄。
  • 杳杳钟声,宛宛飞花

    杳杳钟声,宛宛飞花

    皇帝宠妃黛妃娘娘生有一女,名为杳杳,号柔晴,众公主中明眸皓齿的美人儿,自幼受皇上和黛妃宠爱,与皇上亲姐姐昭和公主所生的江宛郡主交好,一同在宫中长大。而当皇上知晓杳杳的亲兄长陵宏或与宫中的玉妃有私情时,大怒而责罚陵宏,连黛妃和杳杳一并失宠,杳杳被皇上指婚于江家,昭和公主离奇死亡,江宛郡主莫名失踪·····且看柔晴公主杳杳如何改变自己命运,寻觅自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