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9400000027

第27章 棋逢对手(2)

这是张灵甫特意使用的一种战术,叫作“宽大正面进攻”,也就是看上去不分重点,但又似乎处处都是重点的全线进攻。

重点当然有,只是藏在了里面,不为外人所知而已。

当天,远在沐阳的粟裕做出了反应。此时他已握有山野、华野指挥权,麾下拥有足够的机动兵力,乘薛岳暂时还无法发动大规模进攻,粟裕立即调兵遣将,亲率重兵回师南下。

粟裕的兵力将远远超过张灵甫,张灵甫的机会,是在粟裕援兵到达之前,就攻入涟水。

他抓得住这个机会吗?

整七十四师有三个主力旅,依次为第五十一、五十七、五十八旅,其中,第五十八旅在淮阴之战中受损较重,被张灵甫作为了预备队,基本完好的第五十一、五十七旅成为进攻部队。

城内的李士怀像成钧一样,也搞不清张灵甫的主攻方向,它给指挥员造成的最大困难,就是无法调整防守重点,哪里都要防,哪里都要兵。

战前,李士怀把防御重点放在了城西,连筑三道工事,轮到南门,就只能派一个营,这一个营的人散布在足足4里长的战壕里,真是勉为其难。

涟水全城只有一座渡口,就是南门渡口,李士怀在渡口安排了1个排,外加3门迫击炮。

李士怀不会想到,城南正是张灵甫选择的主攻方向,他没有按照粟裕最希望的程序走,而是再次复制了“淮阴之战”的模式。

擦肩而过

1946年10月22日,第五十一旅占领涟水城南的老黄河河堤,建立起炮兵阵地。

一般部队开炮时,上来总是要进行试射,以调整炮距,有人戏称为“下请帖”。“请帖”一来,你可以从容应付,比如隐蔽部队,因为猛烈的炮击会安排在后面。

整七十四师不同,一上来连前奏都没有,“请帖”也不发,便进行长时间猛轰。一顿炮击之后,应该是步兵冲锋,但他们不出步兵,还是轰,继续轰,炮弹不停地落在阵地的前、后、左、右。

在确证已对防守阵地进行覆盖式炮击后,张灵甫才实施了两次小型进攻。

两次进攻都被打退,但这些只是试探性的,张灵甫借此摸清了北岸虚实,并选准了突破方向:南门渡口。

更大规模的炮战开始了,张灵甫实行单点突进,集中全师火炮,盯住渡口猛袭,以掩护五十一旅的突击强渡。

一位在城内亲眼目睹这一情景的新四军老兵多年后仍不能释怀。他说,这是他在解放战争中所见到的最猛烈炮击,以前没有,后来也从未见过。

整七十四师计有各种火炮300多门,而南门渡口才200平方米的面积,炮弹如雨飞来,地堡、胸墙全被炸翻在地,凌空飞溅的泥沙把战壕都给堵塞了。

南口渡口的大地和天空,仿佛被卷进了一个疯狂的大旋涡和大风暴中,又好像火山突然爆发,世界即将沉陷。

此轮炮击过后,防守渡口的那个排伤亡殒尽,当剩余的伤员抬起头来时,他们看到老黄河的河心里,已经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登陆橡皮艇,艇上全是戴着暗绿色钢盔的国民党官兵……

实施强渡的是第一五一团,登岸之后,先头部队像一股冲决了河堤的洪水,顺着突破口漫溢过来,随着突破口越撕越大,新四军的防守阵地很快就被淹没了。

驻渡口的那个排只活下来一个人,一个返回城内报告的战士。

李士怀把预备队紧急派到渡口增援,但还没接近渡口,就受到浓密炮火的拦阻,根本过不去。

涟水之战的开篇,几乎与淮阴之战一模一样,接下来张灵甫要做的,就是下令给第五十一旅旅长陈传钧,让他连续作战,以扩大既有滩头阵地,向纵深推进。

在陈传钧的指挥下,第一五一团先头部队连夜向两翼展开,师属工兵团则迅速搭起浮桥,以供后续部队推进。当夜,第一五一团全团通过浮桥到达了滩头。

彻夜的炮击,不可能不惊动城外的成钧。在仍然无法判断张灵甫主攻方向的情况下,他决定还是先保涟水要紧。

白天,成钧已经向城内调去了独五团,深夜他又将第十三团派去进行紧急增援。

那边,李士怀早把独五团派到南门进行反击,而当他的告急信送到成钧手上时,十三团也已经出发了。

1946年10月23日晨,独五团向滩头的第一五一团发起反击,双方练上了,城南上空浓烟蔽天,炮声震地。

十三团见状急忙跑步前进,到达城边后,唰地摆开队伍,加入反击。

新四军两个团的反击,并没能把第一五一团赶下河滩。经过激烈厮杀,第一五一团逐渐占据上风,两团均被其击退。

到上午11点,第一五一团全部控制住了第一道河堤。

此时李士怀团已伤亡大半,整个团都被打残了,驻守南门的那个营只剩下50余人,增援的两团被击退后又立足未稳,如果第一五一团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冲过第二道河堤,然后直叩城门,胜利就属于张灵甫,攻取淮阴的那一幕也将完全复现。

天平已经倾斜,可惜的是张灵甫一方自己没有珍惜。

在前沿进行指挥的陈传钧看到第一五一团伤亡也不小,谁的兵谁心疼,攻占第一道河堤后,他便没有立即发起连续冲锋,而是决定按部就班,先巩固阵地,再发起下一轮攻势。

一五一团花了点时间,对原有阵地工事进行改造。这是整七十四师的拿手好戏,一个严密的火力网很快就构筑出来。

可就是这一点点时间,把张灵甫给生生耽误了。

独五团和十三团退守第二道大堤,他们同样筑起防线,将一五一团压在了第一道堤岸下的沙滩阵地上。

一个最有利的战机由此擦肩而过。

犹豫是指挥者的大敌。抗日先遣队时期,就是刘畴西一再犹豫,走走停停,反而把部队带入了绝境,这个教训粟裕永远都记得,而且他自己后来再没犯过类似错误。

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善战之将,平时有哪个不爱兵,可作战时如果有太多的恻隐之心,就会耽误事。粟裕在大兵团作战时就曾有过一个规定,即当激战正酣时,不允许各级部队长报送伤亡数字,以免部队长一时心软手抖,作战命令执行不下去。

当然,要是按照军校课本或操典,陈传钧所做决策无可厚非——登陆作战,无论兵力多寡,夺取登陆滩头阵地后,一定要先预先巩固,站稳脚跟后再向纵深发展。

然而陈传钧忘了,他的上司张灵甫背水作战,本来就是在冒险,既然要冒险,就不能事事求稳妥,或拘泥于军事公式。

张灵甫功亏一篑,事后把陈传钧叫去狠狠地训了一顿,当着面对他说:“五十一旅不行!”

张灵甫认为陈传钧指挥有误,倘若换成淮阴之战中的第五十八旅,情况也许就不一样了。

一切覆水难收。

一步之遥

1946年10月23日下午,一五一团完成工事,开始进攻第二道河堤,这时双方又都各自添加了力量。

成钧终于搞清了张灵甫的主攻方向。见李士怀团伤亡惨重,他下令李士怀收容部队向西南收缩,正面阵地由独五团和十三团接替,同时再调十四团入城防守,准备一旦城破,就地展开巷战。

成钧纵队主力西移城内,使得进攻茭菱的五十七旅变得相对轻松,张灵甫于是从五十七旅中抽出一七一团,用于南门主攻。

双方的战线一下子都缩短了,大家的锋芒和争夺的焦点,全部集中在南门一线。

七十四师的突击战术很有特点,主要表现为步炮协同相当紧密。与常规攻击方式不同,该师炮兵没有预先射击的铺垫阶段,开炮的时候,步兵也开始攻击前进,当步兵到达一定位置时,炮火再转向纵深及两翼,以便最前沿的步兵发动冲锋。

步兵也不是一窝蜂上,而是编成一个个冲锋组,每组不过4~5人,呈“梅花”或“三角”队形。别看一个组没几个人,但是他们手里握的是汤姆式冲锋枪及手榴弹,开道火力已经足够。

许多冲锋组形成一个冲锋批次,前面的一批垮了,后面的一批马上跟上,一批接一批,反反复复进行,到最后,防守部队就看不见具体的人了,眼前只有一片由暗绿钢盔汇成的狂涛巨浪。

这是一种具有极度疯狂力量的冲锋,没有亲历的人,很难体会出它的可怕之处。战场上存活的新四军老兵承认:“要想阻挡住这样的冲锋,几乎是不可能的。”

1946年10月23日晚上8点,七十四师突破防线,冲过第二、第三河堤,直奔涟水城内而来。

涟水河堤高于城墙,河堤一旦全部失守,城内就很难防守。十四团在城南的防线被冲垮,再反击,反击部队又被击溃,部队开始出现混乱和溃散,有人干脆丢弃枪械,往后逃跑了。

阵地中央出现了一个大缺口,缺口上方的城墙上已是空空荡荡,七十四师的突击分队借助夜色掩护,翻过城墙进入城内。

这是七十四师攻城的惯用战术,曾在淮阴一战中成功实施,张灵甫似乎已经看到了淮阴南门被突破的那一瞬间。

失败的阴影,逼向了坐镇城北的成钧。

因为缺少睡眠,成钧的脸早已异常苍白,当听到防线崩溃的消息时,他的脸立刻紧绷起来,冷汗不断地从额角和鬓边涔涔渗出。

纵队的4个团已经全部用完,成钧手里没有预备队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不会惧怕失败,他害怕的是当失败降临时,却没有用于还击的任何力量,那是一种足以碎胆锥心的痛楚和悲哀。

仿佛神从天降一般,一股灰色人潮进入涟水,挽救了这座城和这座城里的人们,也挽救了这场战役。

时间是晚上9点。

成钧纵队原属山野编制,服装为草绿色,穿灰色的是华野。

粟裕指挥的南下援兵到了,首先到达并入城的是第六师先头部队——饶守坤旅。

生力军的到来,把城内守军从失败边缘拉了回来。

两军合兵一处,先将已入城的突击分队予以歼灭,打破了张灵甫里应外合的计划,接着冲向南门,将阵地中央的缺口重新封闭起来。

在向南门出击时,成钧与饶守坤挨在一起,用望远镜紧张地观察着战场变化,直到确认摆脱险境,他们才同时长舒了一口气。

成钧握着饶守坤的手,久久不肯放开,一再说:“谢谢你,谢谢你们!”

饶守坤精神抖擞,指挥全旅继续收复第二道河堤,但这时七十四师再次崭露出其凶猛的一面。

七十四师官兵多数使用汤姆式冲锋枪,反正黑夜里也不用瞄准,可以闭着眼睛连续不停地朝前进行射击,又是据堤阻击,也就相应把这种美械近战武器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

饶守坤旅反复冲杀,都被强大的火力网所挡,难以冲进战壕,且部队也遭遇了很大伤亡。

1946年10月24日拂晓,饶守坤被迫停止进攻,将主力后撤整理,成钧也急忙收容溃散的十四团,以做巷战准备,但是直到当天上午,十四团仍未能全部收拢,城南的中央防线重又变得薄弱异常。

七十四师的机会来了。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但是七十四师又与之失之交臂,而这一次要为此负责的,恰恰正是张灵甫自己。

张灵甫曾经责怪陈传钧不能一鼓作气,现在他的气也不是很足,因为部队伤亡实在太大了,尤其是后来加入南门主攻的一七一团更是叫苦连天。

张灵甫决定缓一缓,让部队喘口气,他把一七一团抽回整理,用一七○团进行替换。

如果张灵甫知道城内守军的情况比他更糟,他会怎么想呢?

“更糟”是指张灵甫临阵换防之前,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1946年10月24日上午10点,不仅成钧已将十四团收容完毕,华野主力也陆续赶到涟水,并及时弥补了城南防线上的全部漏洞。

增援部队源源不断,接踵而来,一共达到了28个团,统率他们的是主帅粟裕,后者在盐河北岸建起野战司令部,与张灵甫展开了面对面的交锋。

张灵甫临阵换兵之后,即下令一五一团、一七○团轮番冲击涟水防线,但时机已过,防线很难被突破,双方形成了拉锯战。

与此同时,粟裕也调兵遣将,他派第十纵队、淮南第六旅向茭菱镇袭来。

驻守茭菱镇的原为一七O团,被张灵甫调至南门主战场后,接替其防务的是整二十八师所属的第一九二旅。

整二十八师还不算弱旅,尤其在两淮战役中表现很顽强,新四军俘虏它一个,往往要付出伤亡三四个人的代价,但这还要看什么场合,以及跟谁比。

跟七十四师比,它又显得弱了。这支部队怕打苦仗,在战斗中老是担心伤亡,进攻压力一大,防守的阵地便会出现动摇。

茭菱镇在七十四师右侧,一旦有失,七十四师的右翼会直接暴露出来,并可能导致整师被包抄。张灵甫急忙做出调整,一边从正在全力攻城的一七○团中抽出部队,撤回南岸,以巩固后防,一边让作为预备队的第五十八旅做好准备,随时接替一九二旅防地。

张灵甫的调整,正在粟裕意料之中。

1946年10月24日晚,粟裕下令全线反击,华野第一师、第六师主力奉命出击。

两个师联手上阵,兵力优势得不能再优势,张灵甫的北岸河堤防线悉遭突破,直至被压至河滩阵地。

距歼灭仅差一步之遥,但就是这一步,迈过去却比登天还难。

阻挡华野进攻脚步的,是七十四师出色到近乎完美的步炮协同。

一五一团的炮兵观察员不断呼叫炮火拦截,南岸炮兵根据观察员所指示的坐标方位,迅速变换射击方位,向华野进攻部队进行齐射。

炮弹准确地落在进攻部队的前方和两侧,部队无法前进,粟裕被迫鸣金收兵。

这次炮击,使华野蒙受了重大伤亡,比如在饶守坤旅的伤员中,就有接近2/3的人是被炮弹所伤。

经此一战,七十四师的五十一旅、五十七旅均疲惫不堪,很难再发起有效进攻,张灵甫决定投入新的攻击力量。

坚决守到底

1946年10月25日,张灵甫从茭菱镇抽出第一九二旅,用于渡河作战。

此时第十纵队等部正直奔茭菱镇而来,张灵甫将第一九二旅抽出,是利用了中间的时间差,同时也因为他事先已经对兵力做了调整,有备无患。

同类推荐
  •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本书内容包括:乱世出英雄、驼峰山义结十兄弟、陈桥黄袍加身、建霸业南征北战等。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李大钊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李大钊

    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林伯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它以贴切的比喻、形象的语言,充分说明李大钊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所起的重要作用。西方资本主义侵入,对于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存发展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是空前复杂、严峻的。它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猛烈地冲击着闭塞的宗法的封建统治秩序,使中国的社会不能不进入空前的社会大变动中,进入新旧大更替中。这一切,也使这个民族的仁人志士,不能不为自己的民族免于灭亡的危机、并重新屹立于世界而前赴后继,不息奋斗!李大钊,就是奋进在这一历史潮流中的杰出人物。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曾国藩全鉴

    曾国藩全鉴

    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名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洋务之父、最后一位理学大师,是近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智慧、思想体系,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本书收录了曾国藩的《冰鉴》《挺经》《曾国藩家书》这三部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并附录了曾国藩小传,力求站在历史的高度,全方位、多视角真实地解读曾国藩治国、治军、治家、治学、修身的超人智谋,以供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热门推荐
  • 空元天帝

    空元天帝

    千世轮回转,缘逢灭魔心;万法皆一律,一元化乾坤;逍遥常自乐,奈何人已兮!花香首作,望各位提点,如有不足,定当改善!
  • 妖怪休想逃

    妖怪休想逃

    一个混吃等死的小屌丝一群来自远方的高大上人物一次奇妙的任务一个热血的故事
  • 会长大人有问题!

    会长大人有问题!

    穿越前的王垣,喜欢对美女评头论足,为人好色,自私自利,因为怕惹麻烦所以很少与人结怨;对于乐于助人嗤之以鼻,遇到危险的事向来都是敬而远之......某天晚上,王垣像平常一样回家,走在路上突然遇到了一起杀人案,本着不要多管闲事的原则赶紧回家,却因为自己独自一人居住而被杀人狂盯上......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临死前,回忆起过去的种种,一阵迟来的懊悔涌上心头,血液渐渐的流逝使他的意识逐渐模糊,即将昏迷的前一刻,王垣用最后的一丝的力气说出了一句话......
  • 异世田园

    异世田园

    隔着探视窗,周雨面无表情看着眼前的女人,淡淡道"“欠你的,还清了!”说完便转身离去。“对不起,对不起。。”女子喃喃道。。”周雨涉嫌故意杀人罪和连续杀人罪,被处枪刑。。。“异世,周雨再次醒来却成了一个十岁女娃,!家破人亡,沦为难民,被分到小村庄。。。看着怀中熟睡的小虎子,不由勾唇浅笑!小村庄也好,大城市也罢,有你就好!!
  • 我的微战国

    我的微战国

    喜欢读《三国演义》的人,一定会喜欢上日本的战国!因为在那里,你不仅会找到和三国英雄相似的英雄,而且由于年代的不同,日本的战国可以说是一部高科技的三国。日本的战国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大量火器的运用使战争更加残酷。原腾讯游戏频道小编带你重回日本战国时代,一同经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英杰的辉煌人生。
  • 巡狩大明

    巡狩大明

    宅男段飞穿越到了明朝中叶,成了个不入流的小捕快,凭借平日饱览群书阅尽美剧的识见,他连破大案,成了名噪一时的“神捕”!破案?那是家常便饭!!
  • 雨阳气候亲机

    雨阳气候亲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来迟的幸福:那片属于我们的天空

    来迟的幸福:那片属于我们的天空

    她,被老妈赶回中国,到新学校读书;他,在她第一天上学时开车差点撞到了她;她,被父母强行带到了他家住下;他,一直小心地照顾好她;她,老和他作对;他,也一次次地和她吵架……他们的缘分从校门口开始,一切从那时开始……
  • 复仇公主的复仇计划

    复仇公主的复仇计划

    三个女生,家族的背叛使她们走上了复仇的道路。从7岁到国外接受了魔鬼般的训练,10年后她们重新回到了这里,开始了她们的复仇计划,但是她们又遇上了三个帅气,的男生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顶级透视眼

    顶级透视眼

    找工作找上车祸,谁知竟然意外获得透视异能,从此打牌、赌博、缉毒、鉴宝、行医……事事顺利,财源滚滚。名车豪宅信手拈来,美女不招而至,逍遥似神仙,人生何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