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9400000039

第39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3)

在“三军配合,两翼钳制”这个战略构想中,毛泽东对华野在鲁西南的配合寄予厚望,特地电告陈、粟:“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于陈唐叶陶5个纵队是否能起大作用。”

到第三天,中央对“自请处分电”做出正式回复:“几仗未打好并不要紧”、“请安心工作,鼓励士气,以利再战”。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同一天,陈毅致电中央,对粟裕做出了极高评价:“我认为我党20多年创造的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彭德怀)、刘(刘伯承)、林(林彪)并肩前进……”

由于作战方向和重点发生变化,华野一分为二,陈毅、粟裕在鲁西南指挥的部队为西兵团(此后也称陈粟野战军),随谭震林留在胶东的部队为东兵团。

1947年8月8日,粟裕率领王必成纵队及特纵,准备渡过黄河,进入鲁西南。

打了败仗谁都提不起精神,加上远离老根据地,随粟裕行军的部队在纪律上都不同程度出现下降,各种消极埋怨情绪也开始抬头。

一些人甚至对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大形势也感到怀疑——怎么全国都反攻了,山东老家反倒保不住了。

一个顺口溜在行军途中不胫而走:“反攻反攻,丢掉山东。”

已提前一步进入鲁西南的陈、唐、叶、陶5个纵队也够呛,自“七月分兵”以来,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仗,就是整天被敌军追在屁股后面跑。

比之于正在行军中的纵队,陈、唐、叶、陶纵队的思想更乱,有的干部直接就说:“这样下去,只有拖死,与其拖死,不如打死。”

5个纵队中,宋时轮纵队已经被迫退到黄河以北,此次粟裕南渡,才重新加入行军队列。

思想混乱,当然可以进行思想教育,但在战言战,最有效的药方,无过于打一场解气的胜仗。

还没有渡过黄河,粟裕就下定了这个决心。

他所要权衡的,是过了黄河休整一下再打,还是渡河次日就打。

新科倒霉蛋

粟裕出发后不久,就接连收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急电,告知刘邓南进后处境日益困难,“情况异常紧迫”。

1947年8月30日,粟裕再次收到毛泽东亲自署名的急电:“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足之势”,毛泽东要求粟裕立即渡河,以全力配合刘邓。

刘邓的处境,让粟裕做出了选择。

在鲁西南作战,与以前的苏中、苏北,以及后来的鲁南、鲁中都不一样,因为已经离开了根据地,成了蒋介石所说的“流寇”。此外,还有一个“天时”作怪——雨季仍在继续,到处一片汪洋,机动作战不易。

不过这次对手出现的漏洞,足以弥补所有困难。

在对南麻、临朐两役进行检讨时,粟裕看似执拗,不懂变通,其实他的认识很认真很深刻,“过分乐观”也就是轻敌,确是失利的主因,抑或至少是主因之一。

正是因为有了轻敌这个前提,才会有急于求胜、情报失误、准备不足等漏洞,而这些漏洞中的任何一项,在粟裕以往的计算中是很少出现的。

骄兵必败是军事学上的一个大魔咒,什么时候你忽视它,就会在战场上受到惩罚。

7月以后,华野已远离了“骄”,现在这个魔咒将要应验在国民党军身上。

华野既成“流寇”,蒋介石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跃进大别山的刘邓成了他新的心腹之患。在国民党阵营内部,也普遍认为“山东共军溃不成军,不堪再战”,“鲁西南共军陷入绝境……四面被围,无路可走”。

国民党军在与华野打交道时向来比较谨慎,到了鲁南鲁中,更是一步一个小心,没有几个整编师在一起,绝不敢紧随追击,但是自从华野主力移师鲁西南后,他们就变得骄狂起来。

在鲁西南,有时一个团竟然也敢自成一路尾追,要说这些追敌是整十一师那样的精锐主力倒也罢了,让华野将士几欲吐血的是,里面很多还是杂牌部队,比如素为华野所看不起的“泥鳅部队”吴化文部。

把我整个华野当痴子、呆子、大傻子了!

当然,一堆杂牌里面还有亮着光的,比如邱清泉整编第五师(由原来的第五军改称)。

在实力确已大损的情况下,粟裕暂时不可能去碰最硬的,他只会先拣软的捏。

被粟裕选中的新科倒霉蛋是整编第五十七师。

整五十七师为日式装备,比较陈旧,本就属于二线部队。早在宿北战役时,它又被华野歼灭1个旅,实力更遭削弱,这样的“食材”,正合粟裕的胃口。

整五十七师早先傍着整五师一起追击,但是追着追着便放松了心情,逐渐与整5师拉开足有20公里的距离。

有20公里,够了。

可供粟裕指挥的机动部队,除华野西兵团的6个纵队和特纵外,还有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第11纵队,面对敌军的一强一弱,兵力上很充裕。

1947年9月6日晚,在南渡黄河之后,粟裕迅即下达作战命令,发起沙土集战役。

9月7日上午,华野集中3个纵队向整五十七师发起攻击,整五十七师见势不妙,急忙向沙土集收缩。

就兵力数量而言,解放军主攻部队是整五十七师的4倍,因此很快就将整五十七师包围起来。

沙土集是一座小集镇,有围墙和外壕,整五十七师进驻后又挖了一些地堡和掩体,但是这个地方好就好在,土质较为疏松,容易实施土木作业。

交通壕很快挖到地堡近前,就在总攻即将发起前,粟裕对战备情况再次进行检查,一看,他皱起了眉头。

鲁西南与鲁中山区不同,这里属于平原,更适合于炮兵作战,如果有一定数量的炮弹,攻击地堡不在话下,可现实情况是,特纵“车没油,炮无弹”,其他参战纵队除王必成纵队有一些迫击炮弹外,也是两手空空。

刘邓在大别山困难重重,缘于是纯外线作战,完全脱离了后方,陈粟要比他们好得多,尽管西兵团脱离了山东根据地,但还背靠晋冀鲁豫解放区,实际是半外线作战,并没有远离后方。

粟裕赶紧让留在黄河以北的后勤部送来炮弹,越快越好。

1947年9月8日晚,华野发起总攻。经过半小时的炮火轰击后,进攻部队用连续爆破的办法炸毁了地堡。

至9月9日晨,整五十七师遭到全歼,师长段霖茂以下8000余人被俘。

打败仗不怕,怕的是走过场,不好好总结。粟裕引以南麻、临朐战役为鉴,对沙土集战役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南麻、临朐时,没有配备预备队,这次他配了1个纵队做预备队,当时的阻援部队过少,这次他用了3个纵队加1个师阻援,阻援部队比主攻部队还多。

华野围攻沙土集期间,整五师虽欲出手援救,面对这么多阻援兵力却也无能为力。

沙土集战役是华野进入鲁西南后的开门红,也是这支部队在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打的第一个胜仗。这样的胜仗对于“以战养战”的华野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露,自此,人员、武器、弹药都得到了补给,仅从整五十七师缴获到的火炮就有20余门,轻重机枪数百挺,还有大批弹药和军需物资。

战役一结束,蒋介石就不得重新谦虚下来,从山东和大别山战场调重兵来援,刘邓、华野东兵团所面临的压力均因此有所缓解。

西兵团压力变大了。

中原逐鹿

蒋介石共调集了4个整编师增援鲁西南,让华野吃了大亏的胡琏整十一师即在其中。

仇人眼见,分外眼红,粟裕曾计划集中主力,歼灭整十一师于运动之中,但胡琏反应很快,在华野集结之前,即迅速加修工事,据险固守。

粟裕连攻两日,均攻不上去,只得停止攻击,退出战斗。

此后,除留两个纵队在鲁西南牵制外,粟裕率其余华野主力跨过陇海线,继续挺进中原,以进一步实施“三军配合,两翼钳制”计划。

1947年10月上旬,粟裕、陈赓会师。在中原战场上,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的太岳兵团,粟裕的华野西兵团,形成了“品”字形的战略格局。

中原鹿正肥,国共角逐的主战场已从山东转移到中原,中原战场的胜负,成为交战双方关注的焦点。

蒋介石要“确保中原”、“肃清中原”,毛泽东也要经略中原,他说:“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

一打下来,解放军很被动,其中又以刘邓最为困难。大别山战略地位重要是重要,但那里都是山区,不利于大兵团作战,更主要的是没有后方,粮草弹药的补充以及伤员的安置,都非常成问题。

粟裕和陈赓也是在外线作战,处境同样不容乐观。

自孟良崮战役后,粟裕一直想打大歼灭战。打大歼灭战,必须在兵力上首先占有优势,然而国民党军在中原集中了6个机动兵团,仅靠华野或三路大军中的任何一家,都难以单独取胜。

倘若三路集结,又往往失去战机,只能打中小规模歼灭战,而由于敌军增速很快,大多时候连中小规模的都打不成。

粟裕觉得,这一切急需改变。

当时毛泽东主张不要后方的战略跃进,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即缘自于此,粟裕的想法是,还是得有后方,否则难以在大兵团作战中占得先机。

战役规模上,因认为中原无大仗可打,中央军委主要强调打中小规模歼灭战,粟裕则认为,应该依托根据地,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这样才能确保解放军在数量和技术上迅速取得优势。

显然,粟裕的所思所想,跟中央的战略决策大不相同。为慎重起见,在起草好相关电报后,他又继续观察思考了40多天,最终才把这份分量极重的电报发出。

1948年1月22日,粟裕以“斗胆直陈”的措辞,向中央发出了电文,按照电报日期上的惯例称呼,该电被称为“子养电”。

中央收到“子养电”的时候,陈毅也在陕北杨家沟。

毛泽东电召陈毅到陕北,是因为继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后,他正在考虑第二步战略跃进。

毛泽东预计,5年内可以解放全中国。1948年是第三年,战略重点就放在跃进江南的行动上。

中央决定以华野为主,组建东南野战军,陈、粟分任正副司令员。毛泽东与陈毅还共同商定,先由粟裕率3个纵队于1948年夏季或秋季渡江南进。

陈毅兴致勃勃,赋诗一首:“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子养电”来了。

围绕“子养电”,中央军委进行了复议,复议的结果,决定维持原议不变。

5天以后,中央将“跃进江南行动”电传粟裕。

渡江南进,还是无后方作战,而且比刘邓跃进大别山走得更远。当收到中央命令的时候,粟裕又想到了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北上抗日先遣队。

当年那支本来很能打仗的部队,也是在做无后方挺进,行程2500多公里,到达皖南时已减员了一半,它后来的覆灭,几乎是可以预见到的。

这次渡江南进,华野要走的路程,比抗日先遣队还多一倍,估计减员也不会少于一半,沿途又得不到补充,前途如何,粟裕心里实在一点儿底也没有。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粟裕加紧完成渡进南进的准备,但他并没有放弃过个人的独立思考。

自此以后,粟裕经常手拿中央军委的电报默默沉思,他时而站在地图前比来画去,时而征询众人的意见,翻来覆去地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推敲。

1948年4月中旬,陈毅由陕北西柏坡南下,对华野各部进行渡江南进的动员,这时粟裕主持的渡江准备工作已经是“万事俱备,只待渡江”。

粟裕两次向陈毅谈及自己的设想,陈毅大感意外,迟疑地说了一句:“中央要你过江,你不过江?”

见粟裕仍然坚持己见,陈毅遂同意他将意见直接报告中央。

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斗胆直陈”,向中央军委建议,华野暂缓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规模歼灭战。

3天后,粟裕忽然接到中央电报,要他和陈毅一起动身北上。

军令状

1948年4月25日,毛泽东提议在阜平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是会上要讨论的首要议题。

4月30日,陈、粟到达阜平。

毛泽东有个习惯,会见党内同志从不迎出门外,但当获知粟裕前来时,他破例走出门外,并同粟裕长时间握手。

经过中央集体讨论,粟裕的建议最终以军委命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毛泽东不是一个轻易能被说服的人,而敢于对毛泽东反复提出意见并为他所接受的,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上,粟裕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会议结束,毛泽东突然告诉粟裕,陈毅将不回华野,今后华野全部交给粟裕一个人来搞。

粟裕听后感到非常意外,再三请求让陈毅仍回华野。

毛泽东表示,中央已经做出决定,陈毅去中原局,华野完全交给粟裕。

中央决议无法更改,粟裕只好提出了自己最后的请求:继续保留陈毅的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一职。

毛泽东沉思片刻,点头同意了,但是强调陈毅必须马上去中原局,不能再回华野。

1948年5月中旬,中央军委接连发出命令,任命陈毅为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即原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委,陈毅不在华野期间,其在华野的职务由粟裕代理。

这就是有口皆碑的粟裕“二让司令”。

中央同意了粟裕留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的建议,不过给他的指标难度不小——要在4~8个月内,歼灭5万~10万敌军,当时华野在中原的主力部队总共才10万,也就是说歼敌数要达到自身体量的一半甚至全部。

粟裕接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军令状,从这个时候起,他在战场上就只能胜,而且必须是大胜。

粟裕有此勇气,是因为他坚定地相信,打大仗、取大胜的时机已经到来。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雷雨顺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雷雨顺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李约瑟研究

    李约瑟研究

    李约瑟(JosephTerenceMontgomery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对中国文化做出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人生当自强

    人生当自强

    本书是五年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当自强》的第二辑。由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征集优秀中职毕业生的事迹,组织评选出“职教之星”,并将每位获得“职教之星”称号毕业生的创业与奋斗故事编写成案例。本书就是“职教之星”毕业生创业案例的汇编。
  • 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

    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

    父亲不仅写得多,而且所写的小说一经发表,就会立即引起轰动。在读者群中有《金粉世家》迹、《啼笑因缘》迷、“张恨水”迷。更令人吃惊的是,父亲能够同时写多部小说,最多时,可以同时撰著七部长篇连载小说;不但如此,他从不写草稿,都是在稿纸上一挥而就,早年用毛笔楷书,字迹工整,不潦草,很少涂改。四十年代以后,改用铅笔复写纸撰稿,一式两份,字迹端正清楚,看过他手稿的人,都激赏不已。
热门推荐
  • 至高王冠

    至高王冠

    战火蔓延至大陆每一个角落,北方的邪魔已不甘心沉浮在冰天雪地下,阴暗中邪魔歪道在酝酿武士挥舞手中的长剑守卫家园,枪手游荡在黑暗中,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笼罩在阴影下的人类看不到希望……穿越者伊文,为了守卫所珍惜的一切,不得不与命运抗争。传奇从荆棘小镇伊始……*****收藏!推荐票!我要QAQ*****
  • 幻曌

    幻曌

    赢家手握历史,传说叙述败者。强拳让人低头,执念却使你我挺胸。想做就去做,能爱就去追,那怕到生的尽头。日月当空,照一世幻。幻还是真,如梦似电。时代的蜉蝣,亦能见宇宙。<未能达到签约质量,全面大修中,抱歉..>
  • 请回答二零一四

    请回答二零一四

    时间是2017年,这一年少女时代十年了。成员们专注于个人活动,已经两年没有作为团体发专辑。十周年到来之际,泰妍询问了成员们的意见后,向公司递交了十周年纪念专辑的申请,却被公司以各种理由一再拖延。Jessica开了一家潮品店,但因不善经营濒临倒闭。Sunny已经做了两年电台DJ,对DJ的生活厌烦透顶,工作陷入了瓶颈,还要面对家里的逼婚。Tiffany无法忍耐尼坤的第三次劈腿,坚决的提出了分手,已经在美国的家里当了四个月的宅女。孝渊在感情经历了波折之后,封闭了自己的心,在没有日程的日子里,热衷于世界各地的旅行……这一年的韩流Star们,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子。
  • 超级科技

    超级科技

    "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让段可得到了外星科技的传承,从此,他强化,创业,低调的嚣张,却无意中沾惹上各种各样的麻烦……
  • 混元噬天

    混元噬天

    林轩因为修炼禁忌功法走火入魔发疯而死,万年后意外复活,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家人不知去向,挚爱不知所终,历史发生断层,像是有只无形的大手把一切遮掩,这一切的一切都像一个迷,为了弄清楚这迷一样的答案,林轩开始踏上征程,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 毛骗

    毛骗

    本书以雪地蓝狐为一个骗子组织为主线,他们大有行侠仗义之意,杀仁害奸。整部书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骗局。被传说成,骗子行走江湖的必备书籍,也称之为防骗的宝典。雪地蓝狐以一个时代的特色出现在小说里,与这个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她代表了这个时候骗子的特征。骗子也要有文化,行走在骗子的行当时,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甚至会比一个大学教授还要多,还要庞杂。
  • 女特工之易拉罐

    女特工之易拉罐

    她,“黑狐狸”第四成员,代号易拉罐,冰冷狠绝、话少、年轻貌美是她的代名词。他,逖羽集团公子,阳光帅气、多话、装深沉是他的代名词。她遇见他,从此生活不再黑暗。他遇上她,找到了命中克星。她为他而逃离组织争取自由。他为她倾尽所有,只为与她厮守。在生与死之间,她为他挡住那颗子弹后,便消失不见了。为她等候,为她心伤,为她找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直到她再次出现在他的眼前。四目相对,刹那芳华。
  • 思君万里余

    思君万里余

    南国皇后殷凰曾是南江富商之女,其父因储位之争被抄家治罪,身陷囹圄,其女殷凰被罚为奴却被皇子高瞡所救,因感其重生之德以身相许。高瞡后为帝,封她为皇后,殷凰更加感念大恩,死心塌地,恩爱缠绵。时为中原大乱,群雄逐鹿,南国风雨飘摇,城破,殷凰被北国之君秦域所擒,受尽牢狱之苦,又被抢占,一时间心死如灰……生存的欲望重新点燃了生活的斗志,正当殷凰适应了幽囚的生活时,秦域却告诉她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父亲的获罪是她一直视为恩人的高瞡一手策划,只因那家传的富可敌国的宝藏。
  •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汇集了作家赵本夫历年的中长篇小说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混沌世界》,中篇小说《在寂静的河道上》《杂木林的呼唤》《林楠子》等。
  • 淘宝网开店入门

    淘宝网开店入门

    本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淘宝网开店前期准备、淘宝网店注册及相关程序、淘宝网店的图片准备、商品发布的基本技巧、淘宝网店的装修知识、淘宝网店的交易流程、淘宝网店进货存货的学问、淘宝网店的客户服务、理性选择包装与快递、淘宝网店的营销与促销手段、淘宝网店的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该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方法切实可行,均是经验之谈,从而能让读者在淘宝路上少走许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