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0200000007

第7章 五言古诗(5)

前四句以景带情,扣题写月亮从露头到升起时的情景,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程。“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两句渲染清幽宁静的意境和氛围,可以想象到皎洁的清辉、潋滟的水波、参差的树影杂相交融的迷人景色,令人神往,可以洗涤人的心灵。“荏苒”两句则侧重在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人生苦短的感叹。就在这月亮的圆缺不断转换中,就在这澄澈月光的照映下,人们不断走完生命的历程,历史也就在不断演变,现实的今天很快就会成为人们缅怀的古代。人生如此短暂,而我们就应当珍惜今天、珍惜现代。于是思绪转向对友人的思念,感情抒发自然。情生于中必发之于外,于是诗人自己赏月联想到友人的漫步江畔与望月咏怀。“越吟”的典故运用精当,设想友人崔少府在思念故乡和亲友,当然也包括诗人在内。结句“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寄意幽微。对于这两句的深层寓意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兰杜之芬芳象征崔步府的美德名声随风远扬;有人认为是以风吹兰杜隐喻二者芳洁的情操。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共”字,此字一下,包括双方无疑,其意是说,你我虽远隔千里,却同心共月,心息相通。其志洁情芳,有如微风吹拂兰花杜若,馨香自在。

本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熔写景、说理与抒情于一炉,而且景因情择,情因景生,在情景交融的描写中,曲折细致地表达丰富细腻和深刻睿智的情感。另外,作者紧扣“玩月”二字展开联想和想象,布局谋篇,结构很美。在用典方面,巧妙化用王粲《登楼赋》中的“庄舄显而越吟”,谢庄《月赋》中的“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等词语典故,扩展了感情含量,同时增加凝重的历史感,加重了抒情的力度。

丘为

丘为(生卒年不详)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玄宗天宝二年(743)登进士第,累官太子右庶子,卒时年九十六岁。同王维、刘长卿友善。孝敬继母闻名于世。为人谦逊有礼。其诗多为五言,大致写田园风物。原有集,已佚,《全唐诗》存其诗十三首。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a,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若非巾柴车b,应是钓秋水。差池c不相见,黾勉d空仰止e。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f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g。

【注释】

a茅茨:茅草屋。b巾柴车:意谓乘车出游。巾,指给车子盖上帷幔。柴车,指简陋粗劣的车子。c差池:原意是参差不齐,这里指错过。d黾勉:勉力,努力,此有殷勤意。e仰止:仰望,向往。f契:契合,吻合。g之子:这位先生,指隐士。

【译文】

西山的绝顶有一座茅屋,从山下上去大约要走三十里。轻扣柴门却没有童仆答应,从门缝窥望只能看见桌子和茶几。看来主人不是乘坐柴车出游,就是到清澈的秋水旁去钓鱼。阴差阳错未能相见,我的殷勤来访和由衷向往只是徒劳而已。但是眼望草色在新雨的润泽下一片葱茏,风吹松树的声音进入傍晚的窗户里。这种幽静脱俗的美景与我的心灵完全契合,我忽然感觉心满意足无限舒畅和惬意。虽然没有宾主相欢的愉悦,但我却领悟了清净悠闲的深刻道理。兴致已尽我就走下山来,何必一定要等到见到主人才肯回去。

【评析】

描写隐逸生活或寻访隐士的诗在古诗中比较常见,但本诗读后却能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这种新颖别致的感觉主要来自构思的新颖别致。诗人去寻访隐者却没有见到,这是令人失望和沮丧的,但诗人却写出了独特的感受,写出自己的“得”,而且“得”还胜于“失”,难道这种感受还不新颖别致吗?

诗按照顺序依次写来,先写“寻”。一直到三十里路以上的山顶去寻访隐者,一是这位隐士是真隐,居住的地方竟在三十里以上的山顶,可见其远离世俗尘嚣,一也表明诗人的真心景仰。“直上”显示山路陡峭难行,居然不怕艰苦劳累。但上去之后,敲门无人,岂不扫兴?接下几句表现出扫兴的淡淡愁思。先猜想主人干什么去了,乘车出游或钓鱼都是隐居者典型的生活情调。徒自景仰羡慕却不能相见,白跑一趟。这是“差池不相见”两句的意思。如果没有这层铺垫就不真实了,不符合人之常情。因为主人不在,居所空无一人,给诗人观察鉴赏提供了方便,可以尽情大饱眼福。“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有声有色,宁静和谐,没有一点儿世俗的喧嚣,更没有官场的钩心斗角,一切都适意轻松,一片天然纯美,到处是勃勃生机,生命的律动与宇宙同韵。诗人被这种境界感染,不仅一扫“空仰止”的惆怅心情,而且欣然陶醉于“及兹契幽绝”的妙境,虽然没有得到主人的接待,却悟出“清”、“静”才是大美的禅理,使得诗意顿放异彩。最后用“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结束全诗,巧妙运用王徽之“何必见戴”的高雅故事,尤为耐人寻昧。《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徽之(字子猷)居山阴时曾在风雪之夜乘船至剡溪寻访好友戴安道,走了一夜才到达戴的门口,却不入而返。人问其故,则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之所以援引此典极其精当,因为他同样有“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的感受。

本诗结构紧紧围绕“寻西山隐者不遇”七字展开。前四句一一暗扣隐者、西山、寻访、不遇,并在情思表达上造成跌势。次四句在悠悠向往中,表达诗人既遗憾又仰慕的怅惘之情,紧接着又出人意料地借景生情,抒发诗人自己因为受到隐居者环境的熏染而产生超脱的幽情雅趣,并悟出“清净理”的心理感受,从而在“不遇”的遗憾中写出“有得”的心理愉悦,表现对于人生的一种理解和感悟。

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今湖北江陵)人,一说虔州(今江西赣县)人。玄宗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曾任右拾遗,终著作郎。因名位不达,挂冠归隐。与张九龄、王维、李颀、储光羲、韦应物等交游酬唱。其诗喜写方外之情和山林孤寂之景,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其诗曰“举体清秀,萧萧跨俗”。《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幽意a无断绝,此去随所偶b。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c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d飞溶溶e,林月低向后。生事f且弥漫g,愿为持竿叟。

【注释】

a幽意:幽居独处、远离世俗之意。b偶:遇,遇合,顺其自然。c际夜:正值入夜时分。d潭烟:弥漫于溪潭上空的水雾。e溶溶:浓密的样子。f生事:指人生世事。g弥漫:渺茫无尽,模糊不清。

【译文】

幽居的意趣始终没有断绝,此次出去游览也就是顺水泛舟。习习晚风吹送着缓缓行进的小船,在春花掩映中驶入景色怡人的溪口。正值入夜时分,小船又随溪流转入西面的山谷。举目远望,要隔山才能看到明亮的南斗。四周溪面上弥漫着浓浓的雾霭,林间的月光随着小船的前行悄悄地退向身后。人生万事就像这弥漫的雾气难以说清,我真愿意成为一个无忧无虑持竿垂钓的老头。

【评析】

綦毋潜是位热爱自然、厌弃钩心斗角之世俗社会的文人,他弃官归隐的举动就是很好的说明。本诗当是他归隐后所作,在描述若耶溪春天月夜的幽美景色中,寄托了诗人闲适隐逸的情怀。

开篇即以“幽意无断绝”挈领全诗,点明主旨,成为全诗感情之骨。正因有此幽意,才会随遇而安,泛舟也是漫无目的,顺水顺风信马由缰,这样才惬意。诗题中的“泛”字为全诗结构线索,小船任凭晚风吹拂,进入春花掩映的若耶溪的溪口。时光在流动,小船在漂行,南斗升起,月亮偏西,雾气在飞动,月光在后移,暗示泛舟时间之长,心情之欢洽,最后两句的感慨是即景而生,如此优美恬静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更加觉得世事的喧嚣,人心的浇薄浮躁,官场的明争暗斗实在无聊,产生“愿为持竿叟”的意愿也就顺理成章了。诗人用春江、月夜、花路、小舟以及夜色下溪水上飞动的雾气,构成一幅静谧灵动神秘的春花月夜泛舟图,表达了一种高雅圣洁的情趣,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常建

常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榜登进士第。曾任盱眙(今属江苏)尉.仕途失意.后寓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召王昌龄、张偾同隐。以山林、寺观为诗材,也有部分边塞诗,多为五言。盛唐人对他评价颇高,殷璠云:“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松际a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b花影,药院c滋苔纹。余亦谢时d去,西山鸾鹤群e。

【注释】

a松际:松树边上,际,边际。b宿:喻夜静时花影如眠。c药院:种芍药的庭院。d谢时:告别社会,犹言离开尘世。e鸾鹤群:与鸾鹤为伍。鸾鹤.古代多指仙人禽鸟,这里喻指高人隐士。

【译文】

清清的溪水深不可测,你隐居的住处唯有孤云。松林边际露出微微的月色,那清澈的月光也因为景仰您而照临。茅亭夜静好像花影都在梦中,种植芍药的庭院滋生着绿色的苔纹。如今我也要远离世俗的喧扰,隐居到西山去和鸾鹤为群。

【评析】

这是一首借赞美朋友居所表现隐逸情趣的山水田园诗,境界幽雅圣洁,光影迷离,有超凡脱俗之情味,在盛唐与《题破山寺后禅院》同样被广泛流传,都是常建的代表作品。

本诗题目很有特点,也暗示出诗之主旨,因此要先理清诗人与王昌龄之关系以及诗题的含意。常建与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同榜进士,古代称同年,是很重要的社会关系。及第后常建只出任过盱眙县尉,其后便辞官归隐。王昌龄仕途不顺,但一直坚持着。王昌龄在出仕前,曾经在石门山隐居,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县境内,即清溪所在地。常建任职的盱眙县离此不远,可能是在其辞职前后写的此诗。而当时王昌龄本人并不在。这首诗借王昌龄隐居之所的风光景色,衬托诗人自己的弃世隐逸之情。

开头用寄宿者的眼光观察环境。“清溪深不测”一作“深不及”,不是写水深,而是写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而不知最后之去向。王昌龄便隐居在清溪流入的石门山上,远望唯有白云漂浮,故有下句,实景中有意蕴,暗示出主人的孤高恬淡之品性。南朝齐时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阅,不堪持赠君。”其后“白云”便相沿成为隐士居处的象征。但这里用了“孤云”而不是“白云”,清人徐增解释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中间四句具体描绘老朋友隐居处的环境,想象当年的高雅清幽的生活情趣。“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可见茅屋的旁边有松树,月亮从树梢上渐渐升起,静谧深沉。月光下,庭院里的花影依稀,仿佛睡着,暗示无风,更增加宁静之感。栽植药草的院子里因为主人长期不在而生长了苔藓。松树、鲜花、药草都衬托着隐居者的高洁和对于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表达自己的意愿,看到此情此景,诗人也产生强烈的归隐意念,于是说“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常建辞官后归隐家乡武昌樊山,即西山。看来常建确实是位热爱自然厌弃尘世的清静高人,因此才能写出如此清静幽雅的诗章。

岑参

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称“岑嘉州”。玄宗天宝五年(746)登进士第。天宝间两次出塞,先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客死成都。以边塞诗闻名,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之一,与高適并称“高岑”。其诗雄奇奔放,擅长描写边地风光和戎马生涯,元辛文房赞其“诗格尤高,唐兴罕见此作”(《唐才子传)卷三)。长于七言歌行,今人有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

与高適薛据a登慈恩寺b浮图c

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d,蹬道e盘虚空f。突兀压神州,峥蝾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g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h,宫观i何玲珑j。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k。五陵l北原上,万古青漾漾。净理m了可悟,胜因n夙所宗。誓将挂冠o去,觉道p资无穷q。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歌德之勺

    歌德之勺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散文精选集《歌德之勺/张炜少年书系》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歌德之勺》分为“绿色遥思”“默默挺立”“人和芳草”“歌德之勺”“稷下之梦”“让我寻找”等六辑,以友情、爱情、成长、哲思、旅游等角度,收录张炜不同时期代表散文六十余篇。张炜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歌德之勺》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
  •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文学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多元发展,作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迅速分化,小说的叙事艺术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本书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主要探讨“文革”后中国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间的复杂纠结联系,即作家的不同文化立场如何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审美选择与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又以何种方式、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化立场的表达。通过对中国当代不同作家创作群体和代表性作家的研究,本书勾勒出了“文革”后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理清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的整体形貌与个体差异,并就有争议的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 当代文坛点将录(三)

    当代文坛点将录(三)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热门推荐
  • 系统君么么哒

    系统君么么哒

    我擦,玩个养成游戏而已,纯属恶趣味,为啥养成不了别人,反倒由别人养成自己了。就这么点积分,还不够老娘一个月的零花钱!为了回家,某宅女与某傲娇签订契约,他们斗智斗勇。亲,回家之路十分堪忧呐。“加油,回家的道路就在前方,奋斗吧少女!”“这句话你说过几遍了,貌似从开始你就一直这么说了吧。”某女挖鼻。“……”某系统。所谓女配,就是要卖的了萌,傲得了娇,耍的了帅,装的了白莲花,架得住御姐,冰山毒舌样样精通。
  • 异界王霸

    异界王霸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冷媚王爷的小宠妃

    冷媚王爷的小宠妃

    因你一笑,愿用生命守护…‘啊,那条蛇是你?’‘怎么不能是我?难道爱妃不喜欢吗?要不,为夫在变一次,让爱妃看清楚?怎样?’‘啊!不了不了!夫君变得我怎么会不喜欢呢?喜欢!’……
  • 爱妃来救驾

    爱妃来救驾

    他们本是现代社会的顶级杀手,金牌搭档,却因缘际会错杀了对方。什么?就算死了也还能穿越到古代去?居然还能做皇帝?那好吧,这样子的选择我喜欢。可是为毛醒来之后,他竟然变成了一个又胖又傻的傀儡皇帝?你这样还算好了行不行?总比人家一醒来就变成了傻皇帝的保镖要好吧?当帅哥变成胖大叔,当美女变成小萝莉,今生今世他们可否还能联手缔造新的传奇?当他终于狠下心来,将她强行扑倒之际,却发现腰间正抵着一把匕首。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我所欠你的,不过一条性命而已。从此以后,你的安全保障就全权交给本姑娘就是了。不过,请不要挑衅我的爱情,我怕你会承受不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七宝庄严经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七宝庄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失落天堂,迷失地狱

    失落天堂,迷失地狱

    一场诡异的大火不仅夺走了至爱的双亲,还模糊了自己的半边脸。她不禁要问老天为何要如此待她。轩辕集团的总裁看中她的才华,给了她另一种人生。为了查清楚当年的事情,她别无选择。冥王,那样一个俊美神秘的男子,为何独独对自己特别。那她,可以把他当成是今生唯一的依靠吗?
  • 洪荒之星空不朽

    洪荒之星空不朽

    “掌棋之人,舍我其谁?”静立亘古星辰之外,帝苍淡淡一笑。重生洪荒星空,化身星空巨兽,坐镇亘古星辰,眼观天地沧海,以天地为棋,随手落下一枚枚棋子,开创一个个时代,博弈纪元至尊,求取超脱,证不朽!【欢迎加入大帝的后宫:星空阁,群号码:424620844】
  • 邪王绝宠:皇叔矜持点

    邪王绝宠:皇叔矜持点

    一朝穿越,楚青歌成了青龙国的太子。说她胸无点墨、不学无术、是个十足的草包?说她胆小怯懦,谁都可以欺负?她倒要让这些人瞧瞧,她楚青歌是不是草包,是不是谁都可以欺负?和她作对的人,统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只是,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她好像拿他一点办法也有没有啊!而且,这个危险的男人,还老是对她有许多暧昧的举动。有没有搞错啊?她是太子,是男人的身份,他难道是想和她玩断袖吗?她可没这个嗜好!某男震惊不已:“你是女人?”某女昂首挺胸,一脸的不卑不亢:“我就是女人又怎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复仇公主杠上霸道校草

    复仇公主杠上霸道校草

    这是一个关于偶像tfboys和三位被人背叛的女孩的故事,内容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