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1600000012

第12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重要功能(3)

三、舆论控制的实现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政府很难从制度和法律方面强控新闻媒体,在多数情况下,即使媒体出现重大报道失误,记者也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西方政府认为,利用新闻媒体控制新闻,比占有新闻媒体更为有效。美国福特总统的新闻官员说:“随着总统对新闻控制的需求日益明显,将公关策略与舆论议题相联系的必要性也日益明显。”政府为了控制新闻来源,利用包括家宴、鸡尾酒会等多种形式的记者招待会同记者联络感情,有意向记者渗透报道意图。政府官员掌握着主动权,决定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哪些新闻或不透露哪些新闻。政府新闻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表达决心或遗憾,为政府的政治行为辩护,往往能够左右媒体的观点。

西方政府有时通过提供不同版本的新闻来源的手法来调控新闻舆论。不同的政府发言人在不同的记者招待会上提供不同的说法,故意用矛盾、模糊的信息使媒体无所适从,从而遮蔽关键问题并转移公众视线。关于“烟草公司和检察官之间的一场谈判”,同天早晨的美国报纸有截然不同的报道:《华盛顿邮报》说,据可靠消息,政府“将不干涉”这次烟草谈判,由双方达成最后协议。而《纽约时报》则声称,据“克林顿政府高级官员”说,“如果谈判双方不能达成最后协议,白宫可能会主动参与”。《华盛顿邮报》上的新闻是总统助理拉姆.伊曼纽尔提供的消息,而《纽约时报》是另一新闻官员布鲁斯透露的消息。这是克林顿的新闻班子有意策划不同的版本,用以误导媒体、混淆视听。

西方政府也不能总是把没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强加给媒体,于是主观策划、巧妙设置政府记者招待会的议题,通过政策议程引导媒体议程,通过主动配合媒体参与新闻传播以干预媒体的报道,进而隐蔽地渗透新闻舆论以影响公共舆论。每天上午,英国政府、英国国防部在伦敦举行一个小时的记者会,下午在布鲁塞尔总部举行记者会,晚上在华盛顿分别由白宫新闻发言人、美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和五角大楼新闻发言人举行三个记者会。这些记者会每天总长达六七个小时。CNN24小时滚动播出,BBC播出所有的记者会。这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控制了CNN和BBC的报道时间,并通过他们支配其他新闻媒体,影响舆论走向。

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往往借助传统指令性权威、单一新闻来源的方式影响新闻舆论,而这种舆论控制的力度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出逐步减弱的趋势。中国目前存在三种新闻舆论环境,即以党报为代表实行喉舌功能的传统主流媒体制造的舆论场,某些自称“新主流媒体”的商业媒体制造的舆论场,混杂各种声音的网络媒体上的舆论场。传统主流媒体如不遵照新闻传播规律,它所制造的舆论场将会被其他的舆论场逐渐边缘化。在当前媒体商业化和文化产业化大潮下,政府应该通过政策议程的设置,使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政府策划的重大议题进行报道,从而调控媒体议程的设置以完成公共议程的设置,最终实现舆论合力。

新闻与舆论关系密切,新闻界往往被称为“舆论界”。舆论是新闻的来源和归宿,新闻是舆论的重要媒介,两者结合于新闻信息传播。新闻舆论是舆论的的一种类型,是指以新闻媒体为工具形成的社会舆论。新闻舆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新闻媒体为政府推出的舆论,二是新闻媒体对政府转述的社会舆论。“新闻扩视”理论可以解释新闻产生舆论的动因。在李普曼的《舆论学》一书,他用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论证媒体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他认为,一生都被束缚在洞穴里的人,会把他们所见的影子想象为真人;在封闭的社会中,每个公民所作的决定很少超出他们的直接经验,他们的行为不断发生错误。但是,现代人并不是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他们借助新闻媒体,在连绵不断的新闻透视镜前,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大,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正是媒体这种扩视功能使他们犯的错误越来越少。

新闻产生舆论是新闻传播中的必然现象,政府记者招待会更是新闻与舆论紧密结合的典范。任何一条新闻,只要具备一定的价值,都在相关的社会范围内迅速引发舆论,这是新闻内在价值对社会意识激发的结果。政府的权威性、媒体记者的集体性,以及公众的广泛性,决定了记者招待会必然迅速产生强烈的新闻舆论反响。新闻的舆论反响,是媒体的整体报道在一定时空段上蕴育出的社会意见。媒体提供最新或最近的新闻事实,为公众提供较为权威、全面的信息来源,塑造当日或当时的舆论意见。媒体对同类内容的报道量越大,报道时间越长,产生的社会舆论反响就越明显。每一条新闻的微观舆论效果都是整体舆论反响的递进因素。政府记者招待会处于政府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甚至运用权势进行强控的新闻舆论的控制手段之中,其会议的特殊性与新闻的新近性相结合,使新闻舆论的自为性、隐蔽性、强制性、多样性等特征凸现,并经记者的集体采访和众多媒体的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连续向社会公众提供相似或渐进的观点,通过新闻手段逐渐从新闻舆论走向公众舆论,最终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

四、有限的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社会事态中的偏差行为进行披露、建议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是新闻媒介的一项基本功能。其理论基础是把媒体视为公众利益的代表。从公众的立场来说,新闻舆论监督是公众意见的媒体表达,也是代表公众对政府进行的舆论反馈和批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与记者招待会的公开性相结合,使之发挥更大的功效。具体说,为促使政策更有效地执行,政府需要运用记者招待会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建立双向交流机制。政府要做到信息透明公开,树立政府权威和媒介公信力,实现社会稳定和政治巩固,需要利用记者招待会向公众提供信息并接受其监督;媒体需要借助记者招待会沟通政府的便捷渠道以及自身优势提供及时、准确和充分的报道,确保信源(政府)、信道(媒体)与信宿(公众)这一传播链的畅通;与此同时,公众的需求和意见需要通过媒介反馈给政府,主要表现为记者招待会上记者就公众所关心的事件而提出的相关问题。在这一机制中,媒体借助了公众的力量并代表公众对政府实施舆论监督。它不但可以协助政府宣传和解释国家政策,还可以帮助政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媒体一方面扮演着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公共通道角色,另一方面又以独立的姿态作为制约、监督力量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政府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面对记者、面对公众的新闻传播,其显著特征是以一对众,具有开放性。记者招待会大多公开举行、多种媒体参加并公开报道。政府发布的信息是有关国计民生的政策问题,记者提出的大多是公众关注的社会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与敏感问题,记者招待会正是在双方的互动交流中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被问到一个关于退伍军人管理局的问题,使他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在2003年3月18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新华社记者向******提出了关于******工作、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建立清正廉洁高效政府等问题,切中了公众关心的要害,履行了新闻媒体新闻舆论监督的职责,同时也配合了政府执政,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平台。记者开门见山的提问,可以使政府负责人绕开正式的官方渠道直接接触到公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诚然,政府希望通过记者招待会发布对己有利的信息,而媒体需要依赖政府的信息作为争取媒体受众的新闻来源,两者在记者招待会上主要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但是,媒体拥有经济独立和宪法保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批评、监督政府,自称是与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部门平行的“第四权力”,代表着公众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这就引起了媒体与政府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交锋。在历史上,西方媒体曾有为公众利益而与政府斗争最终获胜的记录。美国《纽约时报》登载五角大楼关于越战的秘密文件,《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但总的来看,媒体与政府相较还是处于弱势。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拒绝公布有关“水门事件”的文件和录音。2001年11月,布什总统下令禁止向媒体公开历届美国总统的文件记录。1993年10月,在俄罗斯总统与议会的冲突事件中,《独立报》发表了对政府不利的言论,叶利钦总统立即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并大段删除了该报准备付印的文章。西方的新闻媒介常常以‘公共通讯工具’、‘超党派’、‘超阶级’自居,其实,他们无法挣脱与一些党派、经济财团和政府机构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与记者招待会主体政府相较,作为客体一方的媒体确实很难把握和控制记者招待会的议题和现场,只能努力在代表公众实施舆论监督和保持与政府良好关系之中寻求平衡。因此,媒体对政府的监督通常并不以反对国家的社会制度为前提。相反,它的一切行为,是以改良现行社会为目的。媒体舆论监督的底线是维护他们与政府的共同利益,政府召集的记者招待会更是如此。因此,在政府利益与公众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媒体很难、也不愿放弃这一底线以捍卫公众利益。

实质上,在记者招待会上,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实质上处于大合作、小交锋的状态。合作是主流,而交锋则体现在媒体在记者招待会上能够迅速实现的舆论监督功能上。这种交锋并非不可调和,其表现形式是相对的和间接的。因为,政府和媒体在记者招待会上各有所需,即使两者的利益目标出现矛盾,也可以通过利益的妥协来实现,其手段之一就是尽量在两者间寻找其利益目标的切合点。也就是说,媒体以其设定的目标衡量政府,不断地对政府进行新闻舆论监督,促使政府改变政治现状与权力结构,同时也在监督的过程中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政府则在和媒体的交锋与磨合中,为达成执政的更佳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正因如此,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的政治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强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2004年4月16日,******看望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时说,“党和政府重视舆论监督,人民群众欢迎舆论监督,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政府记者招待会的新闻舆论监督及其带来的相关政策调整并不意味着政府执政能力的下降,反而促使政府向其最佳目标稳健地迈进,同时促进了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从控制手段的实际效力看,社会控制通常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两大类。行政控制、法律控制等属于“硬控制”的范畴,具有强制执行的效果,而新闻舆论监督则属于“软控制”的范畴,仅能以舆论压力施动于被监督者,而不能直接实施制裁或惩罚。对于政府记者招待会而言,新闻舆论监督“软控制”的特征更为明显。因为:(1)媒体的监督对象是权力的执行者——政府,媒体根本不可能对其实行强制性的“硬控制”监督。(2)记者招待会举办与否完全由政府决定,选择哪些媒体参加也多由政府指定。(3)记者招待会具有广泛性和公开性,一旦记者和政府在现场直接冲突,其矛盾很难调和。这一点限制了记者提问的尖锐性,转而更多考虑提问的策略。美国历史上有数起政府取消记者招待会,或驱逐触怒总统的白宫记者事件。威尔逊总统就曾下令禁止在记者招待会上冒犯他的《纽约先驱报》记者进入白宫,但在白宫记者协会的交涉下,新闻秘书塔玛尔蒂说服总统收回命令,并设法让这位记者“不大显眼地”回转白宫例行记者招待会,防止总统与新闻界出现严重的关系破裂。

因其传播的广泛性和公开性,媒体所形成的社会制衡力量对现实公众影响深远。当它代表着舆论的时候,这种监督的力量会显得强大。媒体在理论上应代表舆论,但是否真正代表舆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舆论监督是自然存在的公众集合意见造成的某种效果,而媒体监督就不能不带有媒体自身的主观意图,以及媒体背后政治、经济势力对其的操纵。因此,政府记者招待会上,媒体的舆论监督属于软监督手段,不能代替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也不能直接解决任何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其监督作用是有限的。

同类推荐
  •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各类大专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然则不少学校教学混乱、各执其词、鱼龙混杂、莫衷一是。教师队伍后继乏人,即使一些老牌院校亦显青黄不济之象。有感于此,遂执拙笨之笔,集散乱之思,拾荧光之火,尽绵薄之力。斗胆放异响之厥词,虚心集八方之斥讨,微心可鉴!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从历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安全用电应从学生抓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学生,可以依靠学生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热门推荐
  •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本书以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为切入点,描述并分析谷歌的全球战略以及它与美国政府、股东、用户之间的微妙关系。谷歌的特殊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和美国其它大企业一样,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美国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国际市场上又往往能够代表美国,推广美国的思维和文化。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谷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力量、政治格局甚至国际关系。这就让谷歌和政府之间有了一种既合作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本书试图揭开这些微妙的关系,让读者看到谷歌一些“不听话”举动背后的真正原因。
  • 宫心计:二嫁为后

    宫心计:二嫁为后

    那天,他挤在拥挤的人群里,看着他身披大红凤凰嫁衣,被另一个男人用最矜贵繁琐的礼仪迎进朱红宫门,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万人景仰的一国之母。耳边,是她绝情森冷的话语,从今往后,我当我的皇后,你做你的逍遥王。你我情义两断,互不干涉。三年后,他亲率十万大军攻破皇城,登基为皇。他一步步走进她,笑得嘲讽而阴狠:你不是喜欢当皇后吗?我会继续让你位居六宫之首的。她是南凉国史上最传奇的女子,出身将门,却两度封后。第一个皇上爱她如命,六宫中仅有她一人,恩宠无数。第二个皇上不顾朝廷重臣反对,独排众议迎娶她,并二次封她为后。荒谬的是,按辈分来算,她是他的弟媳,他是她的大伯。另有传说,他会举兵反谋反,取代他弟弟成为皇上,也正是因为她……他似爱她极深。可是大婚后,即使再度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她却卑.贱如蝼蚁……如果我说伤害你便是我爱你和保护你唯一的方式,你会不会信?当你终于可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时,你便再也不是原来的你,身边亦不再需要我,就这么恨着吧!只是,你从来不知道,我也不会告诉你,比起尊贵的一国之母,我更喜欢当逍遥的逍遥王妃。——绿琦当我终于摆脱一切以为我们可以重来时,却发现你眼底强烈而深沉的恨意。于是,我终于发现这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甘愿为你奴,甘愿为你仆,默默偿还我曾赋予你的伤,也为心底那小小的奢望。后来,当为你和别的女人所布置的一片喜庆艳红映满我的眼时,我才知道,奢望终究只能是奢望。——景瑞
  • 逆袭总裁

    逆袭总裁

    女主角是长孙月琴,她是个善良的人常常被欺负,这时一个意外那个男生帮了她就这样她们成了男女朋友。可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后来么。。。。。。你们自己看吧(么么哒~~)
  • 最佳闺蜜:天降男友

    最佳闺蜜:天降男友

    【更新时间不定】早上刚起床,一通电话就来了,暮雨烟接通电话发现是闺蜜打来的。和闺蜜约好一起吃饭,随便看看她的未婚夫,没想到闺蜜竟然说:“这是我未婚夫,送给你了!”于是乎她暮雨烟就莫名其妙的多了个男朋友……闺蜜这么好,连未婚夫都送,是不是应该考虑给她颁个最佳闺蜜奖?最好再送一个能砸死人的奖杯?
  • 叫我孔夫子

    叫我孔夫子

    这究竟是什么鬼地方啊!没有老爹的疼爱!没有熟悉的朋友!没有便利的网络!没有快捷的交通!有的只是思想迂腐,男尊女卑的社会!最可恨的是她竟然缩水了!成了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娃!不过就算身体缩水,老爹在自己脑子里装的那些高科技不会缩水。让你们瞧不起小孩,瞧不起女人!看本小姐怎么狠狠敲打你们这些古代人的脑袋,对你们进行严格的再教育!搞好教育,人才兴国!从现在开始,请叫我孔夫子!
  • 末法道人

    末法道人

    李正宇,出生在岭南山区的小村庄,因母女鬼魂缠身而沾上阴气,频频撞上鬼怪之事。偶然得识道法高人,走上了修法之路,从而改变了一生。茅山邪降,蛊毒巫术,密洞探宝,风水奇闻,山精妖魅,小城诡事,人间悲剧......种种抓鬼奇历、阴阳诡异之事纷至沓来。
  • 腹黑总裁:慢慢盼君倾

    腹黑总裁:慢慢盼君倾

    美艳动人的她一副御姐气质,实则是个软妹子,娇小可人的她天生萌妹样,却是大姐头附身,看她和她如何施展36计玩转职场?他谦谦君子,财貌双全,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实则腹黑不已,算计成性的他在人生道路上是否能一直这么顺利呢?他布下天罗地网,只为她倾心。原以为这是一场他所控制的爱情游戏,却忘记了自己也是剧中人,最后不愿放手的倒成了他自己。现代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帷幕正在上演
  • 紫藤架下

    紫藤架下

    传说,青花瓷中最难烧制的釉色是天青色。传说,只有在雨过天晴时才能烧出真正的天青色的瓷器。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日复一日烧制着瓷器的人,要等多久才能在釉色成形的时候遇上雨过天晴呢?而一个人又要等多久,才能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在上元节,她的一颦一笑都在他的眼中;在御花园,千古一帝茅塞顿开,逐渐欣赏起这个小姑娘;在乾清宫,她洁身自好,从不招惹是非,但在忍无可忍之下,出言讽刺,惊起大浪。谁又是她的真命天子?推荐《笑看大清》http://novel.hongxiu.com/a/75838/《扑流萤(清穿)》http://novel.hongxiu.com/a/80707/
  • 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

    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

    刘芳主编的《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内容涉及神舟家族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高技术企业集群

    高技术企业集群

    本书首先建立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的分析框架;继而综合参考国内外学者相关论述,得出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形成及演化机理;最后探讨了诸如政府治理、信任机制、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品牌化、国际化等高技术企业集群的问题。通过对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第三意大利等世界知名高技术企业集群地的介绍和分析,为我国治理高技术企业集群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