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1900000014

第14章 对偶与阴阳(2)

所谓“句句相衔”是指,《周易·乾卦》中有:“乾,元、亨、利、贞。”《文言》解释:“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这里出现系列的句与句之间的对偶,前四句彼此相对,后四句亦然,前后四句又彼此相衔,形成有对比有呼应,彼此相衔的结构。所谓字字相俪是指,《周易·乾卦·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是两两相比,成双成对。所谓“宛转相承”是指,《周易·系辞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简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此段文字从两个方向展开,如两条递进的平行线,每条线内上承下接,两条线之间彼此对偶。所谓隔行悬合是指:《周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段文字先是两句相对,接着这两句并流而生新句,也生新意;接着又有两个对偶句,与前边两句对偶,而此两句对偶新生的新句与前一新句形成对偶,从树梢向主干观察即可以看到此种结构。一般的修辞学在讲对偶时,忽略了上述文字而只讲“四对”,这是不全面的,“句句相衔”、“字字相俪”、“宛转相承”、“隔行悬合”,这是刘勰给对偶形式的概括性很强的描述。刘勰以《易传》阴阳思想给对偶做出了哲学解释,并借此思想更加深入地看清了对偶中的形态。初步看来,他理解的对偶是两两相对,但又不可无衔,在整体上要形成有机体、生命体,并且富有形式感。

如果说这四种形态是描述性的,发生学的,那么“四对”是对对偶体式的更加抽象的划分。《文心雕龙·丽辞》:“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文章主要包括“言”、“事”、“理”三个要素,正对、反对是从“理”与“义”的角度而言,因为涉及到“理”,所以有“正”、“反”之分,“言对”是纯粹语言的对偶,“事对”是具体故实的对偶,而文学艺术中的“理”并非抽象哲理,往往与具体语言和事件浑然一体,所有事对中也有正反,言对中也有正反。刘勰此段文字是讲文学的基本构成因素内部的对偶。其基本原则是:是以言对为美,贵在精巧;事对所先,务在允当。若两事相配,而优劣不均,是骥在左骖,驽为右服也。若夫事或孤立,莫与相偶,是夔之一足,趻踔而行也。若气无奇类,文乏异采,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必使理圆事密,联璧其章,迭用奇偶,节以杂佩,乃其贵耳。类此而思;理自见也。

言对需要精巧,事对需要允当,在对偶中一定不可钻形逐貌,沉迷辞藻中,因为根据刘勰的对偶理论,对偶是相对相生的,正如阴阳两物,既有对立,也有交互共生,所以,对偶必然从形式走向精神和气质,即在语言的精美对仗之下,还要文气充沛,生机盎然,反对“气无异类,文乏异采”,而达到“理圆事密,联璧其章”。

刘勰的对偶思想是在阴阳思想指导下,结合文学具体情况而产生的,见解宏深,论证严密,切近真理,他所主张的对偶是精密有致的语言艺术,具有华美的形式感,但这些形式使得文章更加气运连绵,光彩焕发,而不是适得其反。对偶作为修辞形式,同时又是思维方式,也是文章的精神,此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初唐四杰对偶思想与唐代诗学变革

《易传》贯通寰宇,横跨古今的宇宙观,以及微妙精深的阴阳辨证思想于初唐四杰的对偶修辞影响很大。没有这一思想的进入,对偶将永远停留在琐碎的辞藻追求中。四杰给唐代诗坛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之一,就是将这种修辞重新与阴阳辨证思想联姻,作为一种审美智慧,运用在观照世界、形式构成和遣辞造句中。

对偶艺术发展到唐代更加纤细精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龙朔诗人大行雕刻柔媚之风。初唐四杰在实践和理论上批驳、抵制了这种诗风。这是两种政治力量的对比,也是两种文化取向的较量,四杰出身寒微,但有经世致用的政治理想,受河朔文化影响,以恢复王道政治为己任,有着比较独立的人格精神;龙朔文人以文章显贵,身处显要、侍奉人主,缺乏实际才干,也无积极进取、安邦济世的宏图大略。在文化方面,龙朔文人以文章为能事,尚文轻儒,“强调‘缘情体物’而忽视‘明道讽谏’,和许敬宗‘颂体诗’一味阿谀颂美,与其人格上的柔媚无骨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文根源,即缺乏儒家所强调的忠直骨鲠的精神。”初唐四杰重视儒学,重视复兴古道。在文学观念上,四杰与龙朔文人不同,我们看杨炯《王勃集序》则能知道四杰看待文学的眼界是宽广的,是复古的:大矣哉,文之时义也。有天文焉,察时以观其变;有人文焉,立言以重其范。历年滋久,递为文质,应运以发其明,因人以通其粹。仲尼既没,游夏光洙泗之风;屈平自沉,唐宋宏汨罗之迹。文儒于焉异术,词赋所以殊源。逮秦氏燔书,斯文天丧;汉皇改运,此道不还。贾马蔚兴,已亏于雅颂;曹王杰起,更失于风骚。

王勃、杨炯声气相投,文学观念一致,他们期望恢复孔子、屈平的风骚精神,期望文儒合一的文化盛况,而风骚的结合,则是儒家之道与辞藻情思的两者兼备。显然是针对徒重文辞,汲汲于骈俪的龙朔文士而言。另一个重要思想是杨炯、王勃的“文”道观,与刘勰类似,他们从泛文学概念来讨论文,认为文章绝不是辞藻之绮错,而是来于精深的文化传统,来于敏感的心灵,来于人对世界的宏观的把握和精微的感悟。正如杨炯所说,王勃的出现矫正了前代人徒事华靡,不学经典的弊端:“梁魏群材,周隋众制,或苛求虫篆,未尽力于丘坟,或独徇波澜,不寻源于礼乐。会时沿革,循古抑扬,多守律以自全,罕非常而制物。其有飞驰倏忽,倜傥纷纶,鼓动包四海之名,变化成一家之体,蹈前贤之未识,探先圣之不言,经籍为心,得王、何于逸契,风云入思,叶张、左于神交。故能使六合殊材,并推心于意匠。八方好事,咸受气于文枢。”王勃沉浸于典籍,又留心于文辞,以包罗古今的雄心,通变的精神,开创其体;同时,以纵横宇宙的文心,在创作中博览摄取,所谓“八纮驰骋于思绪,万代出没于毫端”,值得注意的是,四杰对“文”与“儒”的结合是有章法可循的,也是实有成效的,而不停留在观念领域。他们大多精通《易》学,将《易》中的文学观念、《易》的方法论,尤其是阴阳辨证思想运用在了具体的文学创作中。

正是由于文化取向、人格特征、文学观念的根本性不同,导致了以上官仪为代表的龙朔诗人和初唐四杰处理对偶的不同态度。我们以王勃和上官仪为例作对比。杨炯在《王勃集序》有一段文字,针对龙朔诗风和上官仪的六对、八对而发。他说:“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长风一振,众萌自偃,遂使繁综浅术,无藩篱之固,纷绘小才,失金汤之险,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词林增峻,反诸宏博,君之力焉。”对于对偶本身,王勃、杨炯并不排斥,而是反对“纷绘小才”之下的“绮碎”、“纤微”、“繁综”,也就是说,缺少宏大的视野和深厚的学养,而留恋于繁琐密匝的对偶。龙朔年间,上官仪显贵,上官体流行,关于对偶,在理论上也颇为完善。《诗人玉屑》卷七引《诗苑类格》:

唐上官仪曰: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三日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日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

又曰诗有八对:一曰的名对,“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是也;二曰并类对,“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是也;三曰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是也;四曰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延一介心”是也;五曰联绵对,“残河若带,初月如眉”是也;六曰双拟对,“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是也;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是也;八曰隔句对,“相思复相亿,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是也。

上官仪在音韵和意象的对比照应上都很精致,沉浸在声律韵调的形式感中,迷恋于辞藻映带的绮错交合中,对偶在这里几乎是纯粹形式主义的,“那简直是在做文字游戏了”。之所以说上官仪是在做文字游戏,是因为其对偶停留在文字表面,纤细的形式中缺乏贯穿整体篇章的精神气质,更没有将对偶所能携带的阴阳辨证精神运用到艺术思维和表现中。上官仪对于对偶的理解是片面的,也是肤浅的。

从整首诗或许更能发现上官仪的对偶特征。《早春桂林殿应诏》:“步辇出报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清歌、晓树、春堤、流莺、芳草、露文、雪华,彼此映照,色彩斑斓,写出了春天草长花开,莺啼蝶舞的生气四溢的景象,对事物情态的描述详尽,却又是程式化的,创作者好像随时隐蔽起来的一丝细线,耐心地贯穿起雅致的景色。物色的表面关系是上官仪所关注的,对世界的悉心参悟,对动静刚柔的敏觉在此缺场。《王昭君》是一首感怀之作,由于局限于文字上的对偶,使悲愁的表现形式化,诗歌写道:“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使还,泪尽白云天。”玉关、金河,琴悲、笛怨,对偶工整而有格调,模式化的景色写出了程式化的情思,雾掩、风惊句纤巧地表达了物理情态,该诗不失为一首别致有趣之作。但从整体来看,作者似乎在对偶中寻找词语带来的趣味,虽然也去呈现光、色、影等物色关系,但只是肤泛的趣味,不能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因而缺少思想力和个性。

上官仪对偶的精心运用,使得其作品词语纤巧化,思想苍白化,当对偶只作为着眼于文字的修辞形式时,其程式化力量将使作品细碎、支离。对偶更多地是一种思维方式,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总结中国诗歌特点:“从立意到韵律,重视对偶性思维。一般来说,对句性的表现手法,无论哪个国家的诗歌中都不罕见。然而在中国诗,它可以说作为中国人思维的本质而植根于对偶的意识,并且由于与‘作为中国语之基础单位的二音节结构’,和‘作为古典韵律的基础单位的平仄二分对立’、‘一字一音节的汉字表现’等特点结合在一起,使之超出了仅仅作为表现手法的领域,而成为生理性、体质性的东西。”上官仪只局限在字辞映带假对,给对偶注入强劲生机,或给对偶召唤回深厚文化内涵的是初唐四杰。松浦友久对于对偶的理解无疑是准确的,如果探讨过四杰的对偶思想,将会得出更精深的结论,事实上,对偶和平仄与阴阳思想之间的关系根深蒂固。

同类推荐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文字学方面最具权威的古典著作,是我们研究中国汉字、了解中国文化的必备工具书。这本《说文解字全鉴》收录了大量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汉字,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力求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汉字,将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呈献给广大读者。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楚辞选评

    楚辞选评

    本书是对伟大诗人屈原作品的研究和介绍。其方式是除对各篇作品作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具有较高的学习及研究价值……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热门推荐
  • 大卫·科波菲尔(下)

    大卫·科波菲尔(下)

    作者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主人公大卫的一生,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
  • 鬼婴

    鬼婴

    张大财主见了麻依依和小蛛之后,吃了一惊,他没想到两位高人竟然是两个小姑娘,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通常情况下,高人都是一些胡须花白的老人,怎么有可能是两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呢?
  • 宫斗群资料宝典

    宫斗群资料宝典

    本书主要写的是宫斗群所需要的资料,资料是上网找,而移植到本书内,这样查找宫斗群资料会更简便。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
  • 瓶子的爱

    瓶子的爱

    瓶子,也像瓶子,装满了,没有塞子,就洒了。摔了,就碎了。光照过去,就透了。瓶子啊瓶子,要么喝掉你,要么赏着你,要么修补你。
  • 天眼·天王神墓壹

    天眼·天王神墓壹

    陕西农民无意中挖出了六壬极乐盘,一个普通人为什么会破解金盘机关?十三道金环拼出的神秘地图代表什么?湖州毗山慈云寺后殿为何长年紧锁,里面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洪秀全陵墓究竟在何处,传说中的太平天国财宝到底藏在哪里?
  • 逆光之处是暖伤

    逆光之处是暖伤

    她在一个晚上帮了他,却不想从此与这个邪魅的男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她与她在福利院相识,她伴她身边无怨无悔,她把她当成最亲的人,可她为一个男人致自己于死地。她本是一个普通的被抛弃的孩子,怎料一朝进军演艺圈成为优秀演员,认识了对自己一辈子都重要的人。她以为自己不会爱,永远都不会爱,怎知他的出现早已打破了她原来的生活。。。。。
  • 骨荼经

    骨荼经

    她很清楚,他的’两不相欠,永不相见‘,总有一个要死,她还是不忍心死的人是他,而她不是梅华,不是重甜甜,只是重无,以她的生,以她的死。
  • 穿越兽世养个美男做兽王

    穿越兽世养个美男做兽王

    马洋怎么也没想到会发生踩踏事件,而且被踩踏的的对象还是自己π_π,再次醒来马洋震惊发现自己从姓马,变成了一匹小马驹。还是可以变身的小马驹作为一只穿越马,自己怎么也要发挥穿越特长,建一个王国玩玩但马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面对的是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哦,错了,是前有穿越姐,后没准有穿越哥的局面人家穿越姐虽身穿,但种植,养殖,烧陶,建房子,样样抓,最最重要的是——能生叫咱一个高三狗肿么比QAQ马洋: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 大唐仙计

    大唐仙计

    天下分治数百年,群雄并起,谁与争锋?逞凶纳良,攻城拔寨,唯谋略者得天下!
  • 心医集

    心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