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1900000018

第18章 太一与章法(1)

文学是性情的产物,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文化的延续和显现。作为语言文字形式不仅表情达意、记录事实、说明道理,而且形式本身具有生命感和美感,是作者文心所系。所以,结撰成文应该斐然成章,姿态摇曳,曲折有致,以其形式的魅力更好地表达思想,更直接地感染人。这种对文章整体形式的讲求,便是对章法的讲求。古人于章法用力很多,有许多精彩之论,尤其是在对制艺写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源远流长、造诣极高的史传文字和大家古文,去发现和整合文章写作法,形成具体可行又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章法。章法即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个人性灵的片面强调,写作文字只求表达内容,形式上直截了当,了无曲折,很多文字不似古人文字味道醇厚,引人入胜,再加上对八股文和八股文文法的有意识清除,写作者在文章章法方面与传统切断联系,而另一方面,西方的逻辑代替了章法。

逻辑与章法有一定联系,但二者相差十万八千,逻辑关乎推理与线索,章法则是字、句、段等因素的连接关系,以及表现出来的形式之美;逻辑往往是单线的,严密的,章法则是空间的,有生气的。严格来讲“章法”这一词,是中国文化土壤上生长而成的。在这样的写作中,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篇有篇法。而我们这里所说的章法是指文章的整体结构布局,不过文章的整体结构根植于字与字相接,句与句勾连,段与段交错,所以文章的章法是从整体上来看待形式细部各个环节关系的处理方法。

一、太一与八股

论及章法,起承转合之法和八股文法影响最大。前者最早当见于元人杨载《诗法家数》:“律诗要法:起、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涛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中有兴起,有应接,有比照或规避,最后一句作结,以求无穷之意。八股文法与此类似,启功先生在《汉语现象论丛》中对八股文法有简洁的介绍:“这种文体中首先是‘破题’、‘承题’、‘起讲’三个小部分,这三小部分合起来也被统称为‘冒子’,只是为说明题意。重要的在后部,逐条逐项去发挥,把这个主题从上下、前后、正反、左右,讲得面面俱到,常常要说好多条,但常用八条。”文章的几部分构成之间也基本上是接应、转折,以及比类、呼应。起承转合常用以论诗,但也论文,八股文法针对文章,但也被引入诗论,两者总是纠合在一起,蒋寅先生讨论了启承转合与八股文章法的复杂关系,认为:“启承转合之说,即使不是从经义作法中直接移植过来,也是在其理论框架中产生的。”“杨载、范德机最初用起承转合四字说明诗的篇章结构,不过是受经义章法的启发,从人们熟知的经义作法中提取出一种关于结构的原则。”在理论上我们姑且可以看成是八股理论启发人们有起承转合之论,但八股理论又是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两种概括性极强的理论能风行长久,而用这理论看前代文字时,后起理论与前代创作经验又常有符合。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叙事角度来讲,诗人写一个孤寂的冬季,人烟灭寂,只有一位老翁乘了孤舟,垂钓江水之上。故事没有复杂的情节和人物惊天动地之行动,却是逐步展开和呈现,给人渐渐袭来的震动,在叙述中也有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从抒情的角度来看,作者的体验由景及人,先对景色作描写和体验,接着写人烟的孤寂,接着转到写孤独漂泊在江水中的老翁,让我们体会到人生的孤高,最后点明题旨,从而上升到一个境界。诗歌中间有承转,结尾是意义和境界的提升。从理的角度而言,“千山鸟飞绝”是“无”意,“万径人踪灭”也是进而写“无”意,第三句则是突转,写“孤”意,而“孤”与“无”是有联系的,因为“无”而衬托出“孤”,第四句则写“独”意,“孤”与“独”有所不同,“孤”是从他与周围关系的隔绝而言,“独”是从他自身的感觉而言,“独”的感觉比“孤”更加内在,体现着主人公的独立天地间,洒落无依赖的自我风采。在这个意义上最后一句是与前面句群的“合”,也是在伴随着“合”的提升。

再如八股文法的破承起讲,提比后比之类,它甚至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启功先生举过一段导游词,指出其中暗含的八股:

今天游“燕京八景”(破),“八景是本市的名胜古迹,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承),“它们有的在市内,有的在近郊,游起来很方便”(讲)。a景、b景(提比),“太液秋风不易见,金台夕照已迷失”(小比),c景色、d景(中比),“卢沟加了新桥,蓟门换了碑址”(后比),“今天天气很好,六景全都看了”(收)。

这段缩略的导游词乃平常家语,但也具八股元素,也有将八股法引入诗法的,如乾隆五十四年叶葆编《应试诗法浅说详解》中即以八股论诗,可见八股文法概括性之强和适用范围之广。起承转合与八股文法作为可资操作的具体方法,也是中国文学重要的结构方式,曾经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否定。任何方法论必定有其局限,均不能涵盖生生不息的创作实际。如果破除偏见,我们可以发现八股文法和起承转合毕竟触及到了中国文章结构的文化特质。而这种文章结构恰好是对中国古人宇宙发生哲学的摹仿。

概括来说,该结构体现了三个思想倾向:其一,由一生多;无论是起承转合,还是八股文法,第一句在“起”或“破”之后,衍生丰富多变的内涵。其二,对立中运动、发展;八股文中的对偶、以及由“承”和“转”形成的对立关系,开拓了意义界域,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看本书中“阴阳与对偶”章。其三,反与复的思想。该种结构首尾呼应,形成和谐、完整、意味无穷的境界。上述思想可以看作是中国儒家、道家太一宇宙论在文章领域的反映。儒家、道家在解释世界时,都用到太一或太极,认为世界由此化生而成,而两两对立或相辅相成是其动因,也是其存在形式。《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元气分化为天地,天地又生金木水火。《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界由一而生乃至于无穷。郭店《老子》中有不见于传世本的章节,其中也包含类似宇宙论:“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凔热。凔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李学勤先生认为这段话是对《老子》的引申:“太一生水,是道生一;水辅太一而成天,是一生二;天又辅太一而成地,是二生三。天地相辅,于是成神明、阴阳、四时、寒热、湿燥,所以太一是万物母。”至于是否对《老子》的引申,值得商榷,但两者在表达万物由一而多,在对立关系中产生整个宇宙的观念上是相同的。在“太一”或“道”,或“一”,在《老子》、郭店简看来,它们在发生上与天地万物有先后关系,但发生后世界浑然为一,所有的事物均是“负阴抱阳”而不离“道”或“太一”。因而在空间上,“道”和“太一”成为万物之本。

八股文章摹仿了世界的化生过程,破题之后,一切逻辑都要受题目的影响,文中的对偶,阴阳对立,虽然有几句但可以触及到更大的领域,篇末的“收”,是对前文的回应和总结,形成浑圆、飞腾的结构。起、承、转、合也是如此,整篇文章就是动态的世界。所以,有人曾经有论,如佚名《诗文秘要》:

(八股)因天地人之理而生焉者也。仰以观于天文,而天示我以法象矣;俯以察于地理,而地示我以脉络矣;统以观于人文,而人示我以形骸矣。故日星者天之大文也,山川者地之大文也,形体者人之大文也。子不知文,独不知天乎?破承小讲,浑然一太极也。出对分比,则两仪分焉。由两仪而生四象,故因有四股。由四象而生八卦,故因有八股。

这段文字看似荒唐,其实不无道理,从八股文的思路来看,确实后边的一切变化和延伸都是以破承小讲为基点,一个道理需要横说竖说,分开论述,这些两两对偶的八比可以看作是它的分化,也因为有对偶的存在,使道理向更浑圆、全面的方向推行。正是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八股文的内容能涉及到很多方面,从而达到代圣立言的目的。太极就是那理,八股就是法象,法象纷纶全由太极而生。

蒋寅先生就这段文字有论:“中国人生就这么一种泛宇宙论的结构观念,认定世界上万事万物本质上都有着与宇宙,与自然之道相一致的结构。所以,将八股与八卦联系、对应起来,实在不能说是《诗文秘要》作者的想象力过于丰富,他只不过道出了中国人对这一问题的固有看法而已。”我们不能认为古人的这种联系是不负责任的,出于惯性的,而应该看它是否有道理存在,中国人所理解的宇宙和自然之道本身就不是物理意义的,而是文化意义的,常以阴阳变化、盛衰更替来概括自然规律。与其说是万物本质与宇宙、自然之道有相一致的结构,还不如说中国文化赋予了他们结构一致的想象和解释,即以阴阳变化来解释世界所有。

这一思想在《礼记·礼运篇》中也有体现:“是故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将“礼”的根据归为“太一”,《吕氏春秋·大乐篇》也将根本归于“太一”:“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生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礼”与“乐”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国古人将阴阳变化、宇宙节律作为“礼”“乐”的主要准则,用它来建立礼乐,解释礼乐。而它在中国文学领域的影响也在所难免。需要注意,这里的太一给世界带来了天然的合理性。

太一思想笼罩下的文章章法论也具有一定的真理性。

中国文论史上,关于“法”的争论从未有停止过,本书《中国诗****演进》有专门论述。文法(章法)是否存在?如何处理文法与个人灵心的关系是其争论的焦点。其中李梦阳、何景明之间的关于“法”的理论交锋,与本节话题关系密切,在争论中,李何在理解《易传》思想上有所分歧。大致说来,李梦阳主张的法是“物之自则”,他说:“今人法式古人,非法式古人也,实物之自则也。”针对何景明提出的舍筏达岸,他说:“夫筏我二也,犹兔之蹄,鱼之筌,舍之可也。规矩者,方圆之自也。即欲舍之,乌乎舍?子试筑一堂,开一户,措规矩而能之乎?”后学对李梦阳的态度是难以理解的,相反,觉得何景明所说的“推类极变,开其未发,泯其拟议之迹,以成神圣之功”,以及“领会神情,临景构结,不仿行迹”是中肯之论。其实,李梦阳严守法度文学观念渊源深沉,可以独立成家。他在文学主张上,反对韩愈及唐宋文,在伦理上肯定人情欲望,但在哲学上是糅合理学家对道的新认识的。他在《空同集》卷62《答周子书》中说:“六经何者非理”,他也赞扬杜甫诗歌“头头是道”。而这“道”这“理”,不应该是文人“合道”,难怪他说:“今之人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那么道和理从何而来,即要有“美恶”,要关注现实,也即“道”或“理”源于文章内容本身。而文章的规矩,李梦阳认为也当源自自身。他承认形式有一种自身的普遍的法度,他说:“《再与何氏书》:“古人之作,其法虽多端,大抵前疎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必一虚,叠景者意必二。此予之所谓法,圆规而方矩者也。沈约亦云:‘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即如人身,以魄载魂,生有此体,即有此法也。”文章的规矩正是阴阳辨证,疎与密,阔与细,实与虚,是它们的交错构成文章的法,当然也包括文章的章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些“法”是不变的,而这些“法”又蕴藏在古人经典中,起承转合和八股文法的基本原则与李梦阳之法相类。

同类推荐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为了更好地出发

    为了更好地出发

    本书是一本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题,总结了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同时收集了其他一些地区在类似领域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全书分为总论篇、魅力北湖篇、实力北湖篇、生态北湖篇、开放北湖篇、幸福北湖篇六部分,共38篇报告。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灵界恋空

    灵界恋空

    灵界初开,诞生混沌,混沌之上,又是何物?神之纹章,散落于世,得之其一,便为强者;三份热血,三段恋情,三个人的追求,三个人的蜕变。夜,凡,天三兄弟将在这浩瀚灵界中创造怎样的奇迹?拭目以待吧!
  • 牵不到的幸福

    牵不到的幸福

    幸福的童年,和顺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变故零落成伤,世人的冷眼热讽让我的灵魂压缩,变得那样的卑微,如同我的身高,矮人一等。那样的我遇见如花的你,懵懂的爱恋,想牵起你的手,告诉你对你的渴望,却总也鼓不起那样的勇气。步入大学的你我,千里的距离在电话响起的一刻,缩减为零,你来到我面前的告白,结束了我四年的相思,忐忑的牵着你的手,我的卑微让我看不到携手到老的希望。眼泪与短暂的幸福相伴,当你放手的那刻,没有怨恨,绝望的我再也没有勇气牵起你的手。看到你结婚,看着你幸福,每日的梦境,梦境中你的笑容,依旧让我的灵魂颤斗,想牵你手的执念还是如此之深。我看不上我的卑微,也没有了未来............
  • 末世之红色军团

    末世之红色军团

    莫名其妙的系统,让沈明有了一个红警基地,而这个基地,制造的单位都是各种妹子。身体脆弱的沈明,在末世中,只能依靠红警妹子进行探索,于是,红色军团成立了!(等等,我不要妹子的身体!我要终结者样子的身体!)
  • A级宠溺:腹黑老公约不约

    A级宠溺:腹黑老公约不约

    “叶迟,你别以为七年了,你就能逃掉了。”七年后,他将她堵在机场,看着她身边的女儿,强迫她直视自己。他是商业帝王,亦是道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首席。她是叶家的私生女,也是被他花了一个亿买回家的小丫头。“小爵爵,约吗?”那天十八岁的成人礼,她拿着Durex穿着性感跑去他的房间,却被他赶了回去。她日日夜夜想着如何吃了他,可真到了那天到来后,她却带球跑了!他冷笑,叶迟,别以为你跑了就不用为这件事情买单了!
  • 伤感爱青泪成河

    伤感爱青泪成河

    幸福的味道有时就像那花蕊般的甜蜜酝酿已久的毒液!而那残留下的分泌出来的毒汁就是那青春走过的痕迹,被遗忘、被伤害、被停留、被无情、被谁轻轻践踏呢?雁过留声没有停下脚步!在哪里?在那心灵的爱上。而我的忧伤,是谁敷衍了那寸履的三圣石的三叶草?原来是在那梦碎不醒的残骸,在葬失我们的似水年华·····是么,一切都消失在了秋夜的雨季。对么,抹杀在了冰寒雪季(血祭)。
  • 元界神古

    元界神古

    少年天生不凡却甘愿在这尘世中平凡,然而来自爱人的逼迫,环境的残酷,世界的变化,少年终是踏上了强者之路。在不断的接触到强大的核心和各种诡异的事件后。解开了少年这份不平凡的意义。逆转千万年的回归,只为阻挡一个人的步伐。犹记得那一句誓言”我将与你再战一世。“
  • 修仙创世记

    修仙创世记

    地球远古时期,灵气浓郁,修仙盛行,仙人辈出。一少年偶然间踏入修仙门派,求长生仙途却一路不惜舍命斩妖除魔,历经种种爱恨情仇如此纠缠折磨,看诸友悲欢离合那么缠绵不舍。这是敌是友究竟如何评判?是非善恶到底怎样分说?贪爱痴欢终归该怎么割舍?人族的起源和前途难道就那么的曲折莫测?看稚嫩少年,如何助同门探险地苦修身结道侣,识尸鬼辩妖魔护人族斗外敌,闯诸界探究竟朝圣贤进星际。因为他,一场惊天的宇宙灭世阴谋被挫败;因为他,一个惊世骇俗的宇宙创世秘密被发现,而他也终于一步一步地寻获到这一切的答案和意义。且从封神之前说起……
  • 我的闹心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闹心老妈(老妈真烦)

    最近,老妈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林呱呱,你真不叫人省心啊!”我特想知道自己怎么不让她省心了。经过悄悄观察和琢磨,我发现老妈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不是担心我被人骗走了,就是担心我变成了坏孩子;不是担心我不会过马路,就是担心我的成绩不拔尖儿……
  • 缘起三生:我的呆萌仙妻

    缘起三生:我的呆萌仙妻

    Cindy是一名死神使者,却常怀悲悯之心,痴迷于人间的繁华,羡慕凡人有那么可歌可泣的爱情。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死者忠诚的狗咬到,死神印记消失,死神手册也随之丢失。由于不熟悉人类的社会生活,前期吃了不少的苦,庆幸的是遇见了原本应是顾氏集团继承人的顾杨。但是外表俊朗的他还是招来了一群追求者,其中一个女孩是中国最大的时装设计杂志总裁的女孩穆雪漫。顾杨的叔叔顾震在父亲顾天病危时候意图夺取顾氏集团,顾天莫名猝死之后,Cindy为了帮助顾杨,违规开启死神之力,换回了顾天一天存活时间,将顾震的阴谋打破。虽然Cindy无法再次成为神职,却用生活中的点点暖意融化了原本冰冷的男生,收获了人与神的爱恋。
  • 二少爷的传奇

    二少爷的传奇

    一个别人眼中花天酒地的王爷家的二公子,一场蓄谋已久的惊天阴谋,看他如何一步步巧妙地化解,成为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