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2400000010

第10章 递进的含义和特征(1)

第一节递进的含义

一、哲学意义上的递进

1.1递进是运动从哲学的角度看递进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范畴。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形而上学》中的论述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范畴篇》第十章中,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四种意义的“对立:(1)相关者的相互对立;(2)相反者的相互对立;(3)缺乏者和实有者的对立;(4)肯定命题与否定命题的对立。”(亚里士多德,2000,1997)

后来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他指出:“有些事物只是实现地为事物,如某一个本体,有些只是潜在地为事物,如具有某一个量,又有些则是潜在地与实现地为事物,如其它各范畴。离开事物就没有运动,变化常按照实是的范畴进行,各范畴间不相通变。每一范畴中一切事物之成是者,必于两个方式中择取其一,例如,于个体,其—类为‘正面形式’,另一为其‘阙失’;于‘质’,其一为‘白’,另一为‘黑’;于‘量’,其一为完整,另一为‘不全’;于空间运动,其一为‘向上’,另一为‘向下’,或是一物为‘轻’,另一为‘重’;这样,有多少类实是就有多少类动变。”(亚里士多德,-2000,2002:96)第五卷第十章中,亚里士多德在上面四种意义的“对立”上又加上了两种,即“生成和消解所从发生和所向演进的两端”及“一切事物的质性,其两极可涵融于同一事物中而不能同时出现的。”(亚里士多德,-2000,2002:276)这构成的亚里士多德的整个范畴观。其中从动态的角度看,运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空间就有事物,事物在时间中进行运动。在方位上的上下、前后、左右运动就是变化,在量上的增减也是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这些变化的最后结果要么是空间位置的移动,要么是由量的增减最后形成质的改变。那么在“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移过程中或是结果,在量的增减最后导致质的改变中就存在递进或递退,各种递进或递退最终构成一个递进范畴。不仅如此,递进内部还可再进行分类。

黑格尔说:“如果我们将定在的两个环节,某物与别物,分开来看,就可得出下面这样的结果:某物成为一别物,而别物自身又是一某物,这某物自身同样又起变化,如此递进,以至无穷。”(黑格尔,1659,2002:217)

由黑格尔我们知道递进之中也还有环环相扣的一面:A是B的基础B是A递进后的结果,B又是C的基础,C是B递进后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逐步递进。因此递进不仅存在于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中,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他又补充道:“置身于思考这种无限进展之所以单调无聊,是因为那是同一事情之无穷的重演。人们先立定一个限度,于是超出了这限度。然后人们又立一限度,从而又一次超出这限度,如此递进,以至无穷。凡此种种,除了表面上的变换外,没有别的了。这种变换从来没有离开有限事物的范围。假如人们以为踏进这种的无限就可从有限中解放出来,那末,事实上只不过是从逃遁中去求解放。但逃遁的人还不是自由的人。”(黑格尔,1659,2002:218)

不仅如此,递进的环环相扣无穷发展是客观世界无穷无尽发展的模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之一,递进也就是其本质存在。

1.2递进是发展对于递进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递进有不同的解释。社会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地进步的。人类每前进一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人类社会无处不存在着递进。没有进步人类就会停止,所以只要有进步的地方就存在着递进。事物的发展也就是一物成其为别物,别物又成其为别物,始终是两个环节的递进,以至无穷。

发展有平行的,也有不平行的,有按顺序的,也有不按顺序的。“离开事物就没有运动,变化常按照实是的范畴进行,各范畴间不相通变。”这正好表明:事物是可以有对立的,而这种对立又是不能同时出现的。那么递进则表示:两种事物可以是在等级上有所差异,前一事物是后一事物的基础或是铺垫。亚里士多德的动态发展观、黑格尔的物物相变相通的事物发展观为我们理解事物范畴的运动、发展和变化奠定了基础。这就是递进范畴的哲学基础。

二、逻辑学意义上的递进

传统逻辑同语法研究的密切关系是大家公认的。古希腊时代,语法学和逻辑学都是建立在希腊文的基础之上的。古希腊时期的语法理论和术语同逻辑理论和术语很难区分,甚至可以说逻辑学的理论支配了语法学的理论。例如柏拉图认为话是由名词加动词组成的。名词指某种动作或状态所陈述的东西,而动词则是对名词的陈述。正因为这一点,柏拉图把希腊文中在形式上属于名词一类的形容词归入动词一类,因为形容词同样可以作谓语。古希腊时代逻辑上和语法上把一个句子分为主词和谓词两部分,这是逻辑分析受语言的结构形式的影响,而语言的分析又以逻辑为基础的最典型的例子。理性语法(波斯塔-罗耶尔语法)甚至把语法范畴和语法结构同普遍的思维的逻辑形式联系起来,用普遍的逻辑形式来解释语言,而不仅仅是用逻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分析语言。(王维贤,1999:214)逻辑学是从逻辑关系、真值条件上分析表示递进关系的典型格式“不但A,而且B”的。逻辑学上把“不但A,而且B”所连接的两件事用符号标示为“不但A,而且B”,就是说,从A到B有递进的关系。A、B 所反映的事物或情况之间是共存的关系,但B的涵义应该比A多,或者B的要求应该比A高,整个句子的逻辑重点在于B。因此,A和B的位置是不可互换的。

三、语法学意义上的递进

事物或事件之间可以毫无联系,也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联系投射到句子中就体现为各种各样的语义关系。递进就是一种语义关系。因此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解释说“两件事情的加合,可以是平列的,也可以有轻重之别。要是分轻重,大率是先轻后重,就是一层进一层,我们称之为递进。”像“不但A,而且B”就是表示递进关系的一组连接成分,连接两件事或两种情况,在两件事或两种情况的加合关系中用以引进更进一层的意思。

刘叔新(1983;1984)曾指出:从许多迹象来看,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绝不贫乏。相反,可能相当丰富。除了本文提到的趋向范畴、态范畴和继续范畴而外,像句式(语气)范畴、体(aspect)范畴、单位范畴,是大家都感觉到存在的,而且大体上都承认其为事实。另外,还可能存在着极(程度)范畴、体量(包括集合体和独体)范畴和指示(包括逐一指、分指、统指、不定指、确指等)范畴。这许多还不大明确或很不清楚的语法范畴或类语法范畴现象,都值得发掘和考察。必须从现代汉语自身的特点出发,突破西方传统的语法范畴观念,来深入研究它们。研究成果能揭示现代汉语体系上的许多重要特点,从而丰富、发展关于语法范畴的一般理论。

四、语用学意义上的递进

表示两件事情或两种情况的递进关系常常用“不但A,而且B”为代表的连接成分来实现,这是因为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交际心理需要的选择。说话人认为后一件事比前一件事重要,B的涵义比A高,B的要求比A高,或者说B比A范围大等,特别强调B,因而用“不但A,而且B”等连结成分来实现这一交际目的。因此,篇章连接成分“不但A,而且B”表示的是一种语用进层义。

如果说话人不特别强调后者,则可以用意合法或用表示平列关系的连接成分“既…,又…”,“又…,又…”或“一方面…,一方面…”。

对于表示两件事情或两种情况的递进关系,也是可以用意合法来实现。例如:

(1)A:“……你们那里是出才子的地方。”

B:“出才子,也出佳人。”

例(1)中回答语如离开语境,单从句法语义平面上看是并列复句。但句子里的“出才子”是上文已出现的旧信息,“出佳人”是新信息,是对上面的旧信息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情况,这个句子在语用平面上,根据上下文,是一个意合的递进复句。

这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关联词语来印证:

(2)a.不但出才子,而且也出佳人

b.虽然出才子,但是也出佳人

c.一方面出才子,一方面也出佳人

d.因为出才子,所以也出佳人

比较:

(3)a.空气中湿度增高,东西容易霉变。(张斌用例)

b空气中湿度增高,于是东西容易霉变。

c因为空气中湿度增高,所以东西容易霉变。

e.如果空气中湿度增高,那么东西容易霉变。

f.只要空气中湿度增高,东西就容易霉变。

g.只有空气中湿度增高,东西才容易霉变。

f.不但空气中湿度增高,而且东西容易霉变。

例(2)因为“出才子”与“出佳人”都是好现象,与之相近的有“出优质物品”、“出伟才”、“出奇珍异宝”等等,如果是“出妖怪”、“出奸贼”、“出怪病”则是与之相反的现象,从总体上说是又出产一个类别,因此在语义上有扩大,在层级上有差距,也就是产生了递进。“才子”与“佳人”也可以并列,但不能是转折与因果。

而例(3)“空气中湿度增高”与“东西容易霉变”在语义上有密切联系,至于是没有实现的假设、条件,还是已经实现的并列、顺承、因果等等关系,但在语义都没有扩大,也不存在层级上的差距,因此不能形成递进关系,也不能进入递进范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递进的理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分析,我们这里要谈的递进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以认知为基础的语法学意义上的递进,当然在分析时,还要受到语用条件的制约。

第二节递进的特征

递进作为一种语义关系范畴,不仅有其句法上的特征,而且也有其语义上的特征。

一、递进的句法特征

1.1递进体的构成成分具有递进意义的句法结构体我们叫做递进体。递进体可以是短语、单句、复句,也可以是句群、段落、篇章等。递进体的构成一般由基事A和递事B两部分构成。还可以由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多级递进体:基事A,递事B,递事C(递事B成为兼事)等。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把多级递进体从递进体中分离出来做专门研究,没有特别强调的分析都是以最简式的递进结构体作为研究对象,即只有基事项A和递事项B构成的递进体。

1.2基事和递事的构成充当基事和递事成分的语言单位一般来讲是一致的,即具有共同性质的语言单位:词、短语、句子、段落。

1、由词构成的基事和递事

(1)我们拥有了一片热土——不尽的人才将在这里萌芽、抽枝、拔节、结果。(《大公报》1994、9)

(2)陈红深爱丈夫:我对他不但尊敬,而且崇拜。

例(1)“萌芽”是基事,“抽枝”、“拔节”、“结果”是递事,因为“萌芽”是基础,是后面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起点,没有“萌芽”后面的一切都谈不上,因此“萌芽”是基事。例(2)中“尊敬”是基事,“崇拜”是递事。因为“崇拜”在意义上程度更深一些,是“尊敬”的必然发展。这两例都是用词作为基事和递事的。

2、由短语构成的基事和递事

(3)伊拉克人会认为自己没有遇到好邻居,在对外打仗的时候它们不但不帮助自己,反而抢夺自己的石油资源...(网上例子)

(4)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老舍《骆驼祥子》)

例(3)“不帮助自己”是基事,而“抢夺自己的石油资源”是递事。因为“不帮助自己”仅仅是没有提供益处而已,并不造成对自己的损害,而“抢夺自己的石油资源”则是对自己有严重的损害,因此在程度上要深得多,是递事。这两者都是由短语构成的。例(4)“年轻力壮”是基事,指身体状况优良;“自己有车”是递事,指除身体状况优良以外还有财产。

3、由句子构成的基事和递事

(5)王孙待要向回退缩时,一看那房门是洞开的,由外向里看得清清楚楚,不但陈东海在这里,小南也在这里。(《美人恩》)

(6)不但马锐喷有烦言,街坊四邻也侧目而视。(王朔《我是你爸爸》)

(7)这个新秩序,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灾难,也给日本人民造成很深的痛苦。(《火凤凰》)

同类推荐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 对话:中国网络电视

    对话:中国网络电视

    前言在中国,做电视本来是广电系统的独家盛宴。近几年,各方力量都开始进入视频领域,这个领域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几年内,我们见证了在这个原本属于广电的视频领域,逐渐融入更多的行业,汇聚成一个“热闹江湖”的过程。我们花费一年时间,对进入视频领域的各方力量的“掌门人”进行了采访。他们的探索、实践、思考,体现了这个行业从萌芽、野蛮生长、混战到逐渐规律发展的过程,是“网络视频”或“网络电视”领域的宝贵财富。我们将这些思想汇集成册,希望能够成为这个行业发展到此阶段的一个见证。在本书的书名中,我们提到“网络电视”这个概念。目前在行业中,出现了很多……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热门推荐
  • 愿爱痴情郎

    愿爱痴情郎

    自小就没人疼没人爱的他,凭着一颗坚韧的心,背负着一身的罪孽,从死往生走,他时刻提醒自己,绝不可陷入“情”字之中。独身一人的他度过了多少清凄之夜,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后,他的个性有所收敛,也懂得为他人留有余地,只是他的心似乎是经久不变的冷傲。也永远都是那么的孤独。直到他遇见那个叫巫蕹的女人,在她的身上他似乎看见了同样孤寂的自己,心之最深处的某个地方似乎正在一点点变得柔软起来……然而世事难料,波诡云谲间,她真的值得他为她改变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电鳗风暴

    电鳗风暴

    是重生还是轮回,人生总有一搏,为了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写好一个故事!
  • 棋临异界

    棋临异界

    拥有绝世武脉,带着星罗棋盘降临异界,巧遇小师尊,戏弄仙子,情动妖女,且看他如何凌绝天地,成就一代霸主!
  • 将臣乱战记

    将臣乱战记

    据说是圣人干架,把空间和时间都给打碎了。“号外!号外!八月初三,长平之战,东汉关羽对战南宋岳飞!有意速来报名!”“隋唐李元霸摆擂啦!能接三锤送宝马一匹!”“秦王下令赐死杀神白起事件引发,收白起的最后时机,谁人敢来?”“李师师和陈圆圆于万花搂较技,百两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亲,有机会一亲芳泽的哟!”“宋玉又出巡啦!姐妹们,拿上瓜果去看呀!”……“唐伯虎!你够了啊!我就是个打铁的,你追着我干嘛?”陈默边跑便往身后怒骂道。“采花贼!给我把秋香留下!”身后以年轻男子双持毛笔怒气汹汹喝道。总之,世界都乱套了。
  • 山村僵神

    山村僵神

    在一个年代非常久远的古墓中,突然伸出了一双长着绿色指甲的双手,抓着棺材他坐了起来,抬头仰望着天空,注视着天“为何?为什么她走了我却活着!”为了逆天,为了让心爱的她复活。江臣不惜与诸天神佛为敌!可谁成想心爱的她复活后说了一句话让他心如死灰。。。。。。。。。想知具体情节,就请各位读者大大继续往下看吧!
  • 阴阳鬼视

    阴阳鬼视

    我叫吴宁性别:男是一名能看见鬼的医生你们肯定很想问为什么我是一名能看见鬼的医生我是一名专门给鬼看病的医生我的奶奶也是一位鬼医传人我从小不知道我有一个爸爸爷爷也去世了家里只留下了我和妈妈还有奶奶我出生在云留村
  • 三人行必有我爱人

    三人行必有我爱人

    一日丈夫回家见妻子嚎啕大哭便问:“老婆你杂地拉谁欺负你了”。妻子:“老公我我洗澡被人看了身子,我......我....我不纯了我”。老公一听那还得了:“是谁?连我王二麻子的老婆都敢欺负,看我不把他眼睛给挖了”。妻子:“还不是你大表姨家的二姑妈的三舅家的四婶婶的那个四岁小外甥…”。老公:“O__O"…………”。妻子:“老公,你说我是不是等他长大了我在去看一次他洗澡?”。老公:“@#&¥…”
  • 无鞘之剑

    无鞘之剑

    破碎之心.....破碎之剑.......
  • 80后的迷思与出路

    80后的迷思与出路

    面对三十而立的人生关口,我们是否还可以说:我很年轻!遥望明天,我们是否有信心成为父母和孩子的真正依靠?每个80后都想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结果却发现自己对未来充满恐惧,“三十而立”仿佛变成了“三十而栗”!怎么办?
  • 卿世倾城

    卿世倾城

    南宫韵墨,堂堂21世纪的跆拳道冠军,就这么糊涂的穿了!那个妖孽,说话好好说,别动手动脚的哈。【片段一】:南宫韵墨霸气道:“对我真心的人,我,南宫韵墨,一定会真心对待,对于那些小人,在这之前,好好留着你的命,等我来收。”且看,南宫韵墨如何和男主袖手天下,白头偕老,恩恩爱爱。【片段二】:周围一片白雪皑皑,梅花点上粉黛。洛潇凌吹着玉石笛子,笛声时高时低。南宫韵墨微微一笑,芊芊玉手弹奏着他送她的古琴。琴箫声无比清脆动人,默契。可以看出是一对相恋很久的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