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2400000007

第7章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综述(3)

2.8关于递进句和相关句的区别研究关于递进关系和邻近关系的区别,高葆泰(1981:96-104)有过论述:递进关系不同于并列关系和连贯关系。递进关系的特点是后面的小句比前面的小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典型格式是“不但A,而且B”;并列关系和连贯关系的复句后一小句都不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小句之间也不用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尚且…,何况…”等。

关于递进句和相关句的研究,景士俊(1991)从关联词语和语义角度研究了递进句和并列句、转折句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郭志良(1999)认为种属关系性进层复句、总体与个体或整体与部分关系性进层复句、累积关系性进层复句等可以分化出转折复句;而范围关系性进层复句、纵向序位关系性进层复句中顺进复句不能分化出转折复句等。

邢福义(2001)分析了“不但不p,反而q”、“更”字等句式与转折句的关系,从逻辑与句法关系,小句之间的语义关系角度对这一句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人耳目一新。

三、总结

3.1成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总结递进复句研究的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范围的不断明确王维贤《语法学词典》把递进复句定义为“递进是小句间关系的一种。指小句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常用关联词语“不但A,而且B”等连接。”这个观点在语法学界基本上是达成共识的。这个观点的一致性,是有其背景和道理的,因为从《马氏文通》在虚字卷的《推拓连字》里论及递进复句开始就是以“推开上文而展拓他意也。”,后来的《新著国语文法》设立了复句系统,并且单独设立了“进层的复句”,归入等立复句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范畴论》中在离合关系中设立递进句,并定义为“两件事情的加合,可以是平列的,也可以有轻重之别。要是分轻重,大率是先轻后重,就是一层进一层,我们称之为‘递进’”。

因此“一层进一层”是递进的基础与共同点,也是递进范畴的基本点。至于其间还存在分歧,那是由于人们对“一层进一层”各人的理解不尽相同造成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景士俊(1991),他认为递进关系有两种句义,一种是进层义或者叫做递进义,另一种叫做补充义。在一般人看来补充都是作为说明,有的甚至归为解说关系。

2、研究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改进三个层面的理论、“两个三角”和“三个充分”理论、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变换分析法等等方法的运用。

邢福义(1991)的研究有更多的理论概括和思考,提出了“语义关系具有二重性”等重要观点。王维贤(1994)用三个层面理论分析复句;从历时角度进行研究的如曹小云(1998)、卢卓群(1999)等。

3、研究角度的不断更新王维贤(1994)从句法语义上进行分析;吴春仙(2001)从语义逻辑角度进行分析;周换勤(1995)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徐阳春(2001)运用语言学和逻辑学兼顾的方法,分析递进句式;张斌(1987)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赵淑端(1985)认为递进存在着说话人的心理关系。

4、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过去人们注重宏观上的分析说明,自邢福义开始注重对递进复句进行微观地分析研究,使得对递进复句研究的内容不断地深入。

3.2局限性递进复句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以上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1、尽管都认为递进关系是一层进一层,但如何算进一层,又怎样判断,进一层里面是否再分为并列、转折、递进、因果等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2、对递进复句的研究目前还主要处于观察、描写阶段,个别先生进入了解释阶段(如邢福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立体的语义系统。特别是从真实文本出发,用动态的视角,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着手来研究汉语的递进范畴在复句、句群以至篇章中的表现的很少。

3、多限于句际之间的研究。缺少句内和句段之间的递进研究。

4、限于有标记递进复句的研究,主要是:

1)认为递进可以有关联词语连接的,也可以无关联词语连接的,即有意合法的递进复句。以王维贤《现代汉语复句新解》为代表。

2)认为递进复句需要有关联词语来连接,不能靠意合法,以吕冀平(1983)为代表。

我们认为,对递进程度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来鉴定。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全面考察递进复句,并关注其与“左邻右舍”的关系,最终建立一个递进度的连续统。这些工作目前笔者还没有看到相关的研究或是报告。

第二节现代汉语层递研究概况

层递属于修辞学范围,由于对修辞部分的层递格的研究扩大了我们对递进范畴的研究范围,所以也纳入了我们的研究领域。层递不仅涉及复句内部,而且也牵涉到了句际、段落之间的递进,更为突出的是涉及到了单句内的递进。例如陆稼祥、迟太宁(1990)《修辞方式例解辞典》从构成成分把层递分为四类:短语层递,小句层递,句子层递,段落层递。其中的“短语层递”,就是单句内的递进。因为层递短语在句子里面可以做各种成分。在分析时,对层递的意义分类有两种:递升式层递和递降式层递。

一、层递和递进的区分

1.1关于层递层递是用三个或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层层递退的意思。运用层递可使事理说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给人深刻的印象。层递可分为递进和递退两类。

递进又称阶升。就是按照逐步升级的方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由先到后的顺序逐层排列。如:

(1)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杨沬《坚强的战士》)

(2)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陌上桑》)

递退又称阶降。就是按照逐步降级的方法,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重到轻、由高到低、由深到浅、由远到近、由后到先的顺序逐层排列。如:

(3)时间是宝贵的,过去了永不会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要珍惜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2层递和递进的区分就最一般的情况而言,层递与递进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层递是一种修辞格,递进是语言单位间的一种语义关系。两者有一定的交叉关系,但区别是存在的。关于层递和递进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刘小南(1983)进行了论述。他认为,递进有两种形式,有等次的递进和无等次的递进,只有有等次的递进才可以和层递具有同一性。无等次的递进是层递和递进的差异所在。但是他只是把递进中的层递和非层递区分出来,而并未分析层递是否都是递进。实际上层递并不一定表示递进关系,也有其他的关系存在,比如选择、转折等。

二、层递和排比的区分

2.1层递和排比的设立现代最早研究修辞格的专著是唐钺(1923)的《修辞格》列“阶升”和“趋下”。阶升是“讲话作文时,把吃紧的话搁在最后,轻的话搁在最前,中间以次渐重。”趋下与阶升相反,不是“依次渐重”,而是“以次递轻”。中国第一个真正创立科学的修辞学体系的人是陈望道。陈望道(1932,2001)的《修辞学发凡》把辞格分4类38格,第一次把层递和排比分列了出来。

2.2层递和排比的区别80年代以后的教材著作在处理层递和排比两个辞格时,看法仍然不统一。有的着眼于两者的不同,设两个辞格,有的则把层递作为排比的一种。前者如王勤(1995)的《汉语修辞通论》,后者如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设立两个辞格的,也总是在教材中说明他们的区别和联系或专门写文章来说明两者的区别。例如有人认为:“层递句主要是依靠意义来决定的,而排比句则强调结构的相同或相似”。有人则认为:“两者都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并列语句,这些语句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而且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各个语句之中往往有共同的词语出现,但是组成排比的各项只要在语义上是同一范围、同一性质即可,排列上不强调次序的先后;层递则强调内容上的层层递进,要求构成它的各项遵守一定的排列次序,或由小到大,或由轻到重,或由大到小,或由重到轻,逐层地循序递升或递降”。

潘晓东(1984)认为:“排比的句式非常整齐,几个词组或小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或相近,这是排比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而构成层递的词组或小句,形式上有时不太整齐,有时和排比一样,整齐划一。所以如果只看两者有共同点的形式,就容易混淆。”但是,“排比和层递各自在内容上有根本的区别点:排比句之间的语意是平列的,而层递句之间的语意是有层次等差的。三个以上的词语或句子(小句)按照语意的大小轻重、程度深浅、数量多少、时间先后等顺序逐层依次排列,构成层递,这是层递的本质属性,这就是它的区别特征。凡是有这个本质属性或区别性特征的,不管形式是否整齐,就是层递。”刘小南(1983)依据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标准,认为层递和排比的区别除了意义之外,形式上仍然是有区别的。他认为“排比对语言结构的要求是相同或相似,层递对语言结构的要求是整齐而匀称。固然,相同、相似的结构必然整齐、匀称,但是结构不相同、不相似的,只要语言的字数分布在各个部分里的数量大体相同,也可以构成整齐、匀称的条件而成为层递。”这样层递和排比显然是可以区分开的(他认为不存在兼而有之即既是排比又是层递的说法。认为只要是具备了整齐匀称的形式,在内容上又是层层递进的就属于层递,而不可能是排比),同时,层递和递进句也是可以区分开的(在意义上取得了按程度轻重的有等次的递进,但形式上并未取得层递的整齐、匀称资格。

尽管如此,一般的看法仍是:排比是侧重形式的辞格,而层递是侧重意义的辞格。

三、关于层递项的问题

3.1层递项关于层递格式之争的一个问题就是层递项的问题。层递项就是形成层递辞格的几个构成单位,包括词、短语、小句、句群、段落等。

3.2层递项的数目有人认为只要两项或两项以上就行,有人认为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才可以。前者的观点还是源于陈望道先生。陈先生《修辞学发凡》认为层递成立的条件之一是“要说的有两个以上的事物”。后来史尘封(1995)的《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对层递定义为“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句子,语义上由低到高,或由弱到强,或由高到低,由强到弱,范围由大到小,这种层层推进、节节递升或递降的修辞格,我们称之为层递。”后者的观点如张弓(1993)(《现代汉语修辞学》。张弓认为“要有三层以上的事件(起码三层)”。唐松波、黄建霖(1989)主编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也论述“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按事物的深浅、高低、大小、轻重等顺序连续排列,表达层层递进的意思。”关于两项还是三项的问题,刘小南《论“层递”》专门有论述,他说“陈先生的看法是对的,是符合客观的语言实际的。两个事物只要按大与小、长与短、宽与窄、多与少等比例有等次的排列起来,就会显示出事物的逐步升级与逐步降级的趋势,是可以获得层递的表达效果的。”持三项以上观点的大约是从排比分离出来的观点,而持两项以上的观点的则主要是从层递的区别特征来鉴别的。

四、层递研究述评

4.1层递研究的成绩

1、打破了只在复句内部研究递进的局限,扩大到了单句内递进和句际之间的递进和句段之间的递进。

2、揭示了层递的特点:即层递具有渐进性和层次性。层递,主要表现语义上的变化,或渐次增强,或渐次减弱。语义上的增强和减弱,是由语言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语言结构上的变异,具有渐进性,而不是跳跃性。这既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它易于为人理解和接受。

3、区分了相关的辞格:如对层递格和排比格进行区别。

4、区分了层递格和递进复句。

同类推荐
  •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根据作者四十多年会务文书起草、审核、制发经验而写成,全书按照文稿在会议中的地位、作用设计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五章:主题性会议文书、辅助性会议文书、记录性会议文书、礼仪性会议文书、服务性会议文书。《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系统介绍了会议文书的规范写法、常用结构和可借鉴的最新例文,例文多为2008年以后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企业、院所会议使用的文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
  •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为全面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的阅读理解应用文书的能力、沟通讲话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建构应用文写作知识体系,使财政干部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岗位职责,提升财政公务活动的执行力,以适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财政部2010年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通知》(财预[2010]58号)精神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岗位培训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财政干部的认知规律、应用文写作教学规律和基层财政工作实际编写本教材。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热门推荐
  • DNF之穿越梦境

    DNF之穿越梦境

    梦里,他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有采蘑菇的女精灵,有会魔法的红兔子,有会唱歌的美人鱼,有冷艳的冰雪公主,还有一个无影剑传说。精灵森林、天空之城、天帷巨兽、万年雪山、地下之城像一幅幅画穿梭在他的梦境里。一样的地下城,不一样的体验,没有夸张的剧情,没有惊天的阴谋,一切似水般平淡,在这个宛如童话般的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这个梦不要醒来,永远永远永远……
  • 火影忍者之雷君

    火影忍者之雷君

    腹黑·孤僻的高中生邓泽宇因为一本书意外来到火影世界,然而他凭着神眼,纵横忍界,幻瞳大陆,神界~~~混沌初开三大神眸,雷霆查克拉修炼法,紫霄之雷,孤独外表下渴望家庭温暖的心~~~这不是一本扮猪吃老虎的小说,也不是一本色情暴力的小说。三大神眸,天罚之眼,涅槃之眸,弥天之眼。
  • 尘世妖姬

    尘世妖姬

    你信吗?总有一天,我所守护的净土,我所期望的生活必能够包容住我的内心。恨我所恨,爱我所爱。    ——默蝶<br/>作者QQ929787650来访请注明《妖姬》读者。<br/>本书群:84339766欢迎大家加入!<br/>
  • 联盟英雄附我身

    联盟英雄附我身

    平凡而又略微腹黑的大学生,一夜间,有了英雄联盟的系统。它可以让人使用联盟英雄的相应改动技能。有了异能的他,与恬淡的警花,活泼动人的女孩儿,冷艳的系花,又有怎样的交集?系统的任务是啥呢?这个动不动就要击杀宿主是什么鬼?在系统的“指引”下,冒着生命危险的人,理解了生命的平凡与可贵。看我如何在潇洒都市中,建立势力,创建“法则”,完成任务!
  • 化鲲

    化鲲

    绪:何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时代,看拥有鲲鹏血脉的墨邈,如何在这强者如林的急流中逆流而上一跃化鲲
  • 重生之再证仙道

    重生之再证仙道

    林薇薇无法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场景,这个场景太过熟悉,她曾经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里回想了无数遍,是心魔幻境?还是回到过去重新得到生命?前世就是在这个秘境,她得到了一枚空间规则戒指,她以为自己就是坊市小说里的女主角,有空间有神兽有功法,从此一飞升天,谁知一开始就是一场阴谋,断绝了她的成仙之路。仙路漫漫,重走一遍。曾经错过的这次要仔细欣赏,曾经丢弃的这次要好好珍惜,曾经的错误,这次要睁大眼睛看个清楚。。。
  • 偷心的人——约定

    偷心的人——约定

    坐在樱花下,我看着漫天飞舞的樱花,我不禁想到那个初夏,那个叫宁浩的男人,不,那个时候,他不是宁浩,而是让人见了他都要退避三舍的人,人们都说他手段狠辣,做人从不留情面的。可,就是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走在一起。没有过多的恩恩怨怨,有的只是纯粹的爱情,男女主角身心俱净,满满都是爱
  • 魔法少女奈莲

    魔法少女奈莲

    女主是奈叶的妹妹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写文)
  • 少爷的萌宠恋人

    少爷的萌宠恋人

    D市豪门叶家父子在私人海滩散步的时候,救起了因为海难而被冲到岸边的女孩,女孩长得跟叶家夫人秋漫曾经对不起过的大学闺蜜一模一样,秋漫将失去记忆的女孩留在叶家,取名秋韵。秋韵长得像天使一样,性格人见人爱,叶家人,叶家的家庭医生李清,还有松云高校的同学都很喜欢她,秋韵不仅长得可爱,还是个全能天才少女,不过性子迷糊了一点,特别爱吃巧克力,特别会撒娇。叶俊宇在与秋韵的相处中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她,就在这时,一直寻找秋韵下落的秋韵的青梅竹马、G市豪门司空家族的司空翔出现了。他想要唤起秋韵的记忆,默默守护在她身边。
  • 校草独家爱:宝贝别想逃

    校草独家爱:宝贝别想逃

    他是帝都大学的高冷校草,是每个女孩的梦中情人;而她是一个呆萌的转校女。第一次见面,她骂他不要脸,第二次见面,她初吻被夺,她恼羞成怒,而他却说:“做我的女朋友吧!”但某女却说:“你这人到底要不要脸啊,我都说了,我不喜欢你,更不想看到你”。当她来到帝大时,发现他居然是她的同班同学。一场邂逅从此展开..........这本书已经弃,各位大大不要入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