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2800000002

第2章 前言

本书是“中国电影民俗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本学科的概论,集中阐释了“电影民俗学”的概念和范畴;建构“中国电影民俗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展相关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等问题。

这部分内容以第一章的理论研讨为主,在其后各章中,则结合具体影片实例,从创作实践的角度对上述理念予以求证和延伸。

第二部分由第二至六章组成,分别从武术、戏曲、饮食、五行八作和方言等角度,就民俗文化与电影的关系作了专题研讨。这部分有两个特点:

①对相关民俗的历史沿革作了扼要述评,以方便读者了解必要的民俗学知识。

②以点面结合的方式,从数千部华语电影中精选了几十部影片,并对其中“民俗元素”的运用状况作了深入解析。

这部分内容侧重对具体案例的考察,应当说对电影创作实践很有裨益。

第三部分由三个“附录”组成。

首先,就“电影民俗学”作为一个学科能否成立的问题,用“争鸣”的方式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客观的论辩。

其次,由于本学科是建构在“电影学”和“民俗学”基础上的一门交叉学科,所以需要读者具备一些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本学科的精髓和价值。然而,实际的情形往往是隔行如隔山。因此,为方便读者起见,作者特意花了两个暑假的时间,在收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悉心撰写了“电影学”和“民俗学”概述,俾使学业有别的读者诸君都能在较短时间内系统了解相关知识。

需要说明的是,“电影民俗学”作为一个学科,从完整性或系统性来说,还应包括:传统建筑与电影、民间文学与电影、江湖社会与电影、传统陋俗与电影、传统观念与电影等一系列相关内容,但囿于本书篇幅和出版时效,目前只好割爱,待日后再版时补充完善。

此外,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多数人对“民俗”的理解仅局限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民俗事象(硬民俗),但事实上渗透、延续在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源远流长的观念、情感、审美取向等等,亦属民俗之有机构成(软民俗)[1],而且“硬民俗”和“软民俗”是骨骼/血肉和灵魂/思想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这两者常常呈现为相互依存、难以分割的状态。

例如:拿“封建宗族观念”这种软民俗来说,它并不只是一个凭空存在的抽象概念,而总是依附于祠堂、家谱、祖坟等各类“物质民俗”,并渗透在婚丧嫁娶、岁时节日、宗族礼仪等多种民俗活动当中。这种状况在《湘女萧萧》(1986年,谢飞导演)、《菊豆》(1990年,张艺谋导演)、《炮打双灯》(1993年,何平导演)等影片中均可见到。因此,本书虽没有将“软民俗与电影”单列为一章,但读者在阅读其他章节时,如果留意的话,几乎随处都能感受到相关信息。之所以要在这里特别强调“软民俗”的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①电影是一门以“视听形象”见长的艺术,因此,就大多数创作者而言,对于究竟应当如何表现那些“无形”的思想观念,通常都会感到格外棘手,而本书谈到了大量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值得格外关注。

②一些常规的电影读解思路,大都仅仅把民俗元素作为影片“叙事”、“造型”的辅助手段来看,顶多再考虑一下对塑造人物的价值,但实际上凡是创作态度比较认真的此类影片,其中的民俗元素几乎都具有某种隐喻功能,往往蕴含着一些可以意会但不便言传的“意念”,有时甚至可以用来直接象征影片的主题。例如:贯穿于影片《活着》始终的“皮影”,便以举重若轻的姿态,不动声色地隐喻了“人如傀儡”这个极为沉重、残酷的题旨;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壁垒森严的“大宅院”,则无疑是封建礼教的物化载体与象征……因此,每当我们看到影片中的民俗元素时(硬民俗),不妨就便联想、分析一下它是否具有某种“隐喻功能”(软民俗),这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创作,显然是个大有裨益的好习惯,若能持之以恒,当会受益良多。

最后,本书作为建构“中国电影民俗学”的探索之作,不尽完善乃至荒谬之处在所难免,所以肯望各位方家不吝指正,来函请发至:sbg2002@126.com,本书作者将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认真沟通交流。

同类推荐
  • 紫砂器投资收藏手册

    紫砂器投资收藏手册

    什么是真正的紫砂器?怎样鉴别不同时代的紫砂器?哪些紫砂器具有收藏价值?如何发掘具有投资潜力的紫砂作品?针对目前困扰着众多紫砂器爱好者的这些问题,本书作者结合自身三十佘年的紫砂器收藏经验,并以作品实例分析的方法作了详尽的阐述;书中的“收藏提示”更是紫砂器领域的收藏秘笈,精彩的作品点评则可引领读者明晰紫砂艺术的真谛。书中还辑录了各时代的名家名作,特别是介绍了一些极具潜质的当代中青年紫砂艺术家及其佳作,便于广大紫砂器爱好者发现新的投资收藏热点。
  • 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悦耳的弦音——小提琴(课外雅致生活)

    悦耳的弦音——小提琴(课外雅致生活)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兵器和乐器的收藏艺术

    兵器和乐器的收藏艺术

    早期的时候,没有发现古人佩剑的实物资料,但从剑鞘的形制大约能看出古人是如何佩剑的。甘肃灵台西周墓中出土了一件带鞘的短剑,鞘是镂空的,上面装饰牛、蛇等动物花纹,在鞘的前端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小穿孔,这两个小孔应是穿绳系剑用的。在洛阳中州路春秋墓小山土的一件牛象牙剑鞘的一侧,凸出一块来,上面有三个小孔,这些小孔也是用来穿绳系剑的。看来,早期的剑多是先用小绳系住剑鞘,然后再以小绳的另一端系在腰间。最早的王彘,发现于春秋晚期,剑鞘上有了王彘,就不必再用小绳系挂了,可以将腰带穿过王彘彘的孔眼,直接挂于腰间。这种佩剑法在战国直至秦汉时期都非常流行,现在还能见到许多以王彘佩剑的实物图像。
  • 茶具收藏艺术

    茶具收藏艺术

    “言茶必曰唐”,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茶饮之风也随之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种社会大氛围的影响之下,古人对专用茶具的呼唤也日渐迫切。中国茶具首次从食、酒器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体系,为品茶文化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星辰炼道

    星辰炼道

    灵潮回溯,天才辈出,本应是个道业鼎盛的大兴之世,然而,星海深处,暗藏的神劫亦乘此复苏,席卷诸天万界。无数世界被侵占,无数种族被灭绝,修炼者的尊严被践踏,道统失去传承。穿越到星辰大世界的周逸飘无意中获得无道传承,得到无上好处的同时也将自推到了大劫风暴的中心。是拿起手中的剑迎难而上,保护身边的人,还是退缩一隅,苟延残喘!
  • 重生魔妃攻略

    重生魔妃攻略

    因得到皇帝宠爱,所以嚣张跋扈,行事随心所欲被满朝文武称为一代魔妃的方灵殿下被人阴谋害死了,哪料的世事无常,一缕香魂幽幽渺渺,机缘巧合之下居然重回少女时代。好!既然有重活一世的机会,我就要弥补前生所有的遗憾!满朝文武?那群酸儒生呆莽汉连给本姑娘舔靴子的资格都没有!害死我的幕后黑手?很好,这次不把你泡制的生不如死我就不叫方灵!至于皇帝?哼哼……小屁孩儿我要让你跪着给我唱征服!妖孽,妖孽才是王道。
  • 冰战

    冰战

    激起你睡梦中的力量吧,看清楚现在的苦楚吧,和我们一起战斗超越最顶端的神话
  • 神探密码

    神探密码

    神探学园,天下无敌;死亡电影,震惊世界。震惊世界,怪物降世;创游世神,阴谋重生。阴谋重生,神话创世;人肉电脑,毁灭人性。毁灭人性,对抗神话;天下无敌,神探学园。
  • 麻姑

    麻姑

    麻姑是家喻户如晓的神话人物,是地道的长寿女仙,也是永远十八九岁的,美得让吕洞宾垂涎,漂亮得让苏东坡有“回眸吾飘浮”之感的“天仙妹妹”。人们耳熟能详的“麻姑献寿”之说,即来自麻姑为王母娘娘献寿。长篇小说《麻姑》在解释长寿仙子为什么叫“麻姑”的同时,为你讲述了一个麻姑由人到神,既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的神奇故事。
  • 异世灵灾

    异世灵灾

    哇,洪水,哇,地震,哇,天雷,哇UFO……
  • 冷面BOSS独宠杀手妻

    冷面BOSS独宠杀手妻

    沐紫馨,孤儿,五岁被组织捡回,六岁接受训练,十岁在赌场上杀了第一个人,十七岁提到她的代号雪狐令人闻风丧胆,二十三岁黑道赫赫有名,登上杀手榜第一以后,无人超越。冷羽轩,掌管着羽晟集团,视女人如衣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和他在一起的女人,不超过三个月,就被out了。而杀手和boss,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亿万契约老婆

    亿万契约老婆

    她,是富商的私生女,自小被孤立,为救命悬一线相恋四年的男友,甘愿付出一切。他,是叱咤商场的天之骄子,为人冷漠无情,却与她频频相撞,最后堕入爱河。“你就这么爱他?即使现在和我做着最亲密的事情,心里想的,眼里看的全都是他?”他的愤怒转化成残酷的虐待,她明知自己早已对他弥足深陷,却倔强的死不承认……
  • 锦城戏梦

    锦城戏梦

    关于友情、爱情,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对现实的迷茫,对生活的火热,奋斗,只是为了一个梦,一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梦。人性的欲望和贪婪!梦想是美好天真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撕心裂肺的,看得见看不见的爱情隐隐作痛,诉着青春的朝气。我们穷的只剩下时间去计较大学里无关紧要的得失,竟然一直在忽略,爱是什么?爱有值不值得这个说法?在现实中伤痕累累,虚幻一个精神支柱以弥补精神上的空缺。光阴流逝似水流年,用奋斗去丈量理想的距离,也是对时光的悼念,对梦想的祭奠。
  • 正一法服天师教戒科经

    正一法服天师教戒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