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8200000017

第17章 历史遗痕(1)

张飞庙

张飞庙可以说是蜚声中外,家喻户晓。千百年来,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张飞庙原位于云阳长江南岸飞凤山麓,与老县城隔江相望,始建于蜀汉末年,是为纪念三国名将张飞而建的祠宇。1700多年来,她屹立在长江之岸,默默地向人们讲述历史,讲述那逝去的鼓角争鸣与铁马金戈……张飞,字翼德,刚强自理,勇冠三军,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死后被封为桓侯,为古今世人所敬仰。然而,他生于河北,死于阆中,为何竟在千里之距,万里之遥的云阳长江边上建庙立碑呢?

相传,关公被东吴杀害后,性子暴躁的张飞急着要杀到东吴为义兄关羽报仇,竟命令手下在一夜内办好全军所需的白旗白甲,违令者斩。部将张达、范疆走投无路,便暗杀了张飞,割了首级投奔东吴。行至云阳,听到诸葛亮已同东吴讲和的消息,便抛首级于长江。据说,精忠刚毅的张飞死不肯入吴境,夜托梦于渔翁求其代葬。第二天,老渔翁果在长江里打捞上一颗人头和一罐金子,便用此金建造了张飞庙。

张飞庙临江而立,矗立于巨大的岩壁之上。庙前石壁上“江上风清”四个大字,赫然夺目,为清末云阳人彭聚星所书。

在所有对张飞庙的赞誉之词中,有两句最为出名。一句是巴蜀胜景,一句是文藻胜地。

巴蜀胜景指的是张飞庙的精美建筑和幽雅环境。经过历代的修葺扩建,张飞庙内部的建筑空间结构美妙无比,汇集了历代建筑艺术之精粹。结义楼庄重高敞,正殿富丽堂皇,望云轩幽静雅致,杜鹃亭气宇轩昂,助风阁粗犷峻伟,得月亭卓立精巧。园林点染其间,铺排有序,门前小桥流水,潺潺有韵,构成了一组完美的古建筑群,为世上所罕见。

张飞庙的主要建筑和雕塑群是围绕着张飞的传说和其独具魅力的性格来布局建造的。在结义楼天井,可见刘、关、张三人高举酒杯,仰天长望,沥血祭天,慷慨悲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沿石阶而上便是祭祀张飞的正殿,正中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匾额“力扶汉鼎”,其下是高大威猛的张飞塑像,两旁是一组雕塑群。这一组塑像把张飞“怒鞭督邮”、“义释严颜”、“长坂退敌”等传奇佳话塑造得栩栩如生。在整个正殿,张飞爱憎分明的性格,赤胆报国的精神,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英雄气概都得到了形象的再现。

张飞庙不但建筑独特,而且蕴藏着深厚的古代文化内涵。其中收藏的书、画、雕刻则有“文章绝世,书法绝世,雕刻绝世”三绝之誉,素有“文藻胜地”之称。张飞庙内现存石碑和摩崖石刻计有360余幅,木刻书画200余幅,书画作品远自汉唐近至明清各代,名家荟萃,实为罕见。其中以木刻颜真卿书《争座位帖》;石刻苏轼作前、后《赤壁赋》大字长卷;石刻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黄庭坚书《唐韩伯庸幽兰赋》;郑板桥书写的诗文和竹石、兰石绘画等最为著名。此外还有翁同龢、刘墉、张船山、竹禅、彭聚星等人的木刻字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将张飞庙打造成为“文藻胜地”,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清代住持僧瘦梅上人,另一个是清末曾在京城为官的云阳人彭聚星。

彭聚星在任学部主事时,收集了大量的名家字画拓本,告老还乡之后,他与当时住持僧瘦梅上人请来国内顶尖的金石篆刻名家姚仁寿与何今雨二人,耗时几年才将这些拓本一一篆刻完毕。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张飞庙的工作人员曾把那些碑刻用石灰刷白,将刻着苏东坡、郑板桥诗文的木牌翻过面来刻下毛主席语录,这才保留下了这些稀世珍品。

在云阳人心目中,张飞早已不仅仅是一位名人,而是一位神,一位菩萨。每当新船下水首航前,船老板都要到张飞庙祭拜,祈求一路平安,顺风顺水。老百姓在逢年过节、张飞庙会或是重大事情前,都会去张飞庙上炷香、系上一根红绳,希望得到张飞的庇佑。

2001年6月5日,张飞庙以其精美、独特的古建筑以及它所蕴涵的浓郁的三国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质,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年后,因为三峡工程的修建,张飞庙与爱它的云阳人一起踏上了迁徙的路途。2002年10月8日,张飞庙正式闭馆搬迁,这是我国首次尝试将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体搬迁。

张飞庙的新址位于盘石镇龙安村,依旧保持了依山、坐岩、临江、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的地理特征。完成张飞庙古建筑群落的解体、搬迁、复建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一丝一毫都不容马虎。一组数字说明了它的工程难度:要搬迁构件10万件,古建筑1604平方米,石刻178块,木刻193块,摩崖石刻7块,可移动雕像43尊。另外,张飞庙的100多棵古树都要移栽到新址,相对位置也不变。2003年7月19日,“迁旧如旧”的新张飞庙隆重开馆。当天大雨倾盆,雷声震天,数千民众冒雨前来参加开馆仪式。在今人感天地泣鬼神的文物保护努力中,新张飞庙重新与游人见面。

数千年的岁月流光,不知道淹没了多少陈迹往事,张飞庙以其本身所蕴涵的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已经成为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不可磨灭的亮丽景点。

万里长江第一寨——磐石城

在云阳新县城,有一处雄伟壮丽的旅游景点——磐石城。它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是宋末元初的一座著名的抗元军寨,因其位于状如磨盘的陡峭巨石上,又称为磨盘寨,以雄、险、奇而闻名遐迩,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寨”。沿着新县城登云梯拾级而上,制高点就是磐石城,民间又称为磨盘寨、石头城、大石城。寨城平面呈椭圆形,建造于天然巨石之上,长轴大体沿东西向,前后城门分别为长轴的两个端部,相距约420米,南北两面为陡峭绝壁,相距约130米,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前寨门石壁上书有“磐石城”三个大字,不知为何人所刻。磐石城内至今保留有不少历史文化遗存,包括寨门、警楼、炮台、暗堡遗址和高达8米的城垣等防御工事。清人许缵曾所书的《磐石城记》摩崖石刻,详细记载了磐石城始建至清的历史沿革。

磐石城四周都是绝壁,只有前后寨门与外交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唐代诗人杜甫曾以五言绝句《江晓》描述了磐石城的险峻。

磐石城因其险要、奇特、壮观的地理位置,素有“夔门砥柱、东川屏障”之称,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唐、宋以来,各个朝代相继调兵遣将驻守磐石城。

磐石城有前后两道寨门,每道门又由两道卡门组成。卡门顶建有敌楼,设有炮孔、射孔和观察孔。山寨围墙砌在高100余米的四面绝壁上,围墙通高2米,厚约0.5米。据历史记载,磐石城南北两边都曾设有炮台,寨内配置有武器库、弹药库、防炮洞和粮仓、蓄水池等设施,整个山寨进可攻、退可守,即使大兵压境,也可安然无恙。1206年,成吉思汗用了18年时间完成了部落统一,创立了蒙古汗国,旋即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三次大规模西征。与此同时,蒙军长驱直入,近逼四川。1235年蒙古军队攻破剑门,成都一带50多个州县,望风归附,南宋王朝岌岌可危,朝野一片恐慌。

但是,骄横的蒙古人万万没有料到,在云阳他们却遭遇了顽强的抵抗。

1242年,主战派的余玠,出任四川最高长官——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采纳了播州人冉氏两兄弟的建议,在四川境内依山据险,修筑了山城,建立了云阳磐石城、合川钓鱼城、万州天生城等八大山城防御体系。余玠派部将吕师夔率部驻扎在磐石城,与万州天生城互成犄角,以抗击元军。

磐石城三面临江、四周陡峭、雄峙一方、易守难攻。这些十分有利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了余玠创建的抗元山城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山上的军民在吕师夔的带领下,在这儿英勇抗击元军达11年之久。

在抗元斗争的厮杀声里,在虎踞龙蟠的磐石城上,一次次升起连天狼烟。面对凶悍的蒙古军队,云阳军民誓死奋战,依托磐石城的防御设施,缓解了蒙古军队入侵的进程。使其攻陷夔门,拿下巴蜀,进而从四川发动全国战争的愿望一时落空。

天险不足凭,虽说当地军民誓死奋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元军的入侵,但最终没有能够挽救已经病入膏肓的南宋王朝。

一将名就万骨枯,千古传说百事师。而今硝烟早已散尽,呐喊已然远去,唯有小路依旧、山城依旧、故事依旧。清雍正乾隆年间,作为具备防御功能的磐石城日渐被废弃。乾隆三年,涂氏怀安公从谭氏家族手中以重金买下磐石城,迁涂姓族人300余户入城而居,重新修筑了前、后寨门和城墙,在其上修建了涂氏宗祠,以及庙宇、学校、赌场等,磐石城成为一座民用城池,达到了鼎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因磐石城居高临下,东望三坝,西及巴阳,视野较为开阔,国民政府在此布置了一个炮兵团,磐石城再次成为江防要塞。

据文物专家们考证,磐石城自建寨以来,历朝战乱均留下大量痕迹,是反映人类争斗和发展的一本较好“教科书”。只可惜,后磐石城古军事遗迹遭到了破坏,城墙、虎头石等多处历史遗迹被毁。

1987年,磐石城被列为云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磐石城被四川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磐石城被重庆市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磐石城虽说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因为交通不便,距离老县城30多公里等原因,多年来一直躲在深闺少人识。如今云阳新县城迁于磐石城下,给磐石城带来了旅游发展的大好机遇。每年都有数十万名游客登上磐石城,俯览两江,观看新城美景。

磐石城下有一晚清梨园,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园内古树与嶙峋乱石相依绕,顽强生长,独成风景,与上面的军寨景色相应,浑然协调,古色古香。每当梨花盛开的季节,前来休闲赏花的人络绎不绝。

为了保存历史遗迹、发展云阳旅游,2002年,云阳县将磐石城龙脊岭文化旅游长廊项目列为“新城五篇大文章”之一。2003年6月7日,居住在磐石城内的12户农民搬出了磐石城,修复工程也全面展开。

根据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修复方案,整个磐石城修复工程将投资2500万元,原样复建城门、城垛、箭楼、瞭望台、射击孔等军事遗迹,新建古军营帐、观光宝塔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整个修复工程将于2009年全部完成。

2003年12月14日,磐石城修复工程一期竣工。“战旗猎猎,烽火看台”,曾被改为民居的古军寨逐渐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如今,古军寨轮廓已经初步显现在世人面前,并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吸引了大批慕名前来参观者。重庆市文物局已经向国家文物局报送了推荐磐石城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材料。待修复工程全部完工后,磐石城将成为继张飞庙之后的又一颗三峡库区明珠,与张飞庙比翼齐飞。

彭氏宗祠

宗祠又称宗庙、祠堂,是我国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一种家族文化。云阳县彭氏宗祠古建筑群位于里市乡黎明村,由“彭氏宗祠”和“彭家老屋”两大建筑群组成,是云阳县的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氏宗祠规模宏大、工艺精湛,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对研究巴渝地区古代的建筑文化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清乾隆中叶,彭氏宗族的“老祖宗”彭光圭,因为家乡湖北省武昌府大冶县水灾连连,无以为生,听说渝东一带富庶无比,便独自一人经利川来到渝东,先后在万县龙驹、奉节安坪经营餐饮,后辗转来到云阳县抚南乡,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办了一家酿酒作坊,娶妻李氏,生了宗仁、宗义、宗礼三个儿子,后购得当地刘姓老屋,才得以安居乐业。

彭光圭手头有了钱,与中国古代的所有农民一样,开始买地,亦农亦商,购得田谷百余石。他自己虽然没读过书,没有文化,却十分热衷于教育,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儿子送到私塾就学。彭光圭去世时,家庭虽然谈不上富足,但他勤劳向上的奋斗精神和对教育的重视,给彭氏家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到彭宗义时,因其克俭持家,家道渐丰,年收入增至4000余石,为其耕种的佃户多达100余家。公元1844年,家道中兴的彭氏家族遍请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开始修建彭氏宗祠,到1866年,耗资巨大的彭氏宗祠才基本完工,前后耗时20多年。

彭氏宗祠现存全部建筑为清代建筑,坐西向东,复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61平方米,由前门厅、正门厅、享殿、戏楼、天井、城墙、围墙、厢房、箭楼及四角炮楼组成。箭楼居两院正中,正方形平面布局,木结构九级楼阁式,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上三层为木结构,下六层四周石砌墙体,进深10.5米,全楼通高37米。

彭氏宗祠是一座典型的城堡式建筑,整个建筑是祠堂与坞堡相结合的群体建筑,它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结构严谨,设计巧妙,形制庞大,为四川、重庆两省市现存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是研究晚清民居建筑风格和造型艺术的重要文物史料。

彭氏宗祠兴建之初是用来追祖德,报宗功,敦睦族谊,加强宗族凝聚力的,是彭姓同宗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据说,每次祭拜时人数多达几百人,以致100余平方米的拜殿都难以全部容纳。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带三只眼看国人

    带三只眼看国人

    《带三只眼看国人》作者以省为划分标准,对各个省的文化,人文,性格,习俗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述与批判,既有对该地的介绍褒扬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其在历史,性格,文化,习俗上的不足,全面地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各个省市的热爱和期望,本书针对多年前作者引起轩然大波的《丑陋地理志》进行反省,是作者的一部"忏悔"之作,内容上更丰富,更客观,弘扬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 思想课堂-经济笔记

    思想课堂-经济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文字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文字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金龙魔尊

    金龙魔尊

    “等着我,总有一天,我会站在和你一样的高度,和你并肩看这云起云落.....”叶子恒坚定对着远处大喊。这是一部为了男人的诺言努力奋斗的故事,有甜美的爱情,温暖的亲情,肝胆相照的友情,同样充满了阴暗,狡诈,背叛。看叶子恒是怎么披荆斩棘一路向那不可能顶点一点点靠近。
  • 陌世琉璎

    陌世琉璎

    仅仅一夜便恍如隔世,她,十八岁,在一次偶然中陷进历史的夹层。在这里,她经历了爱,恨,情,愁。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她,又该何去何从......
  • 医妃治病:王爷乖乖躺下

    医妃治病:王爷乖乖躺下

    一朝穿越…一道圣旨把她指给当朝最无能的“病”王爷…洞房花烛夜,某王把她压在身下,她惊,他不是身怀绝症?难道他不怕就此一命呜呼?“王爷,你干嘛呢!”“洞房…”“你有那个能力?”话一出口,她便后悔了,虽说他有病,可这话未免也太伤人自尊心了,特别是个直直的男人…果然,某王脸都黑了,转而邪肆地笑着说,“本王行不行王妃要切身体会体会才知道…”“喂!你…唔…”可恶!结果,某人被折腾地连连求饶,“呜呜呜,不要了…放过我吧!你行,你很行,你非常的行!”某王挑眉“迟了…”天哪!一刀杀死她吧!某人心中哀嚎,他丫/的骗子!【男女身心健康,一对一宠文】
  • 都市抓鬼人

    都市抓鬼人

    叶风原本是一名以抓鬼为生的抓鬼人,却因为一次抓鬼的经历让他接触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异能者,抓鬼人,鬼捕阴差,黑白无常,闫罗十殿,鬼怪妖仙,该出现的不该出现的都出现了;有那莫名其妙寻仇的牛鬼蛇神,更有那暗箱操作的BOOS大靠山;难不成哥前世是一枚大人物???五岳震魂钟,秦陵不死印,西湖玲珑塔,田横轩辕剑...神器镇妖魔,八方四海平;什么!这东西竟然是神器,吓!!!年兽想作乱,夕王要复活;赶快的,十二生肖呢!!!兄弟,你们哪玩去了,急!!!在这神仙消失的年代,在这妖魔宠宠欲动的年代,我能做的就是守护我要守护的,寻找我要寻找的;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入凡子书友群:309418640
  • 爱你的回忆

    爱你的回忆

    初三毕业前女孩的点滴,真实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 十年懵懂百年心

    十年懵懂百年心

    讲述周明帝建武十三年,宫廷斗争使得云罗一夜间家破人亡。云罗也因此身受重伤,昏睡了整整八年。八年后,云罗终于醒了过来,却因为寒毒深入骨髓,丧失了记忆。重生后的云罗和自小被人遗弃的东方弃相依为命,渐生的情愫却在遇见另一个男子之后发生了改变——临安城为人行事狠辣无情的太子燕苏,会是她在懵懂过后的心之归宿吗?
  •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长篇历史小说《中华演义》,记叙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间的风云历史;小说按时序将这期间发生的千余件史事﹑六千余名人物的历史故事确凿无误地进行记述,绝非杜撰臆造。这众多的史实中,有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有太平天国﹑捻军及各地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成败,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护国”“护法”运动的求索与实践,有“国﹑共”两党的诞生和先后两次合作﹑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血泪史实;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旭日喷薄于东方……因为,这些既可独立成章的史实﹑却是互为因果;所以,本书采用了小说的笔调﹑以时间为主轴进行记叙,一气呵成﹑有机融合,避免枯燥乏味。
  • 乱古末世

    乱古末世

    乱古末,万族现,诸天万族的无数天才妖孽纷纷出世,天地乱世的大时代正式降临,争霸路上,究竟谁能笑到最后,睥睨天下。让我一起在乱古末世中一起寻找答案吧。
  • 宿命难为

    宿命难为

    陈家村被猫妖所灭,陈扬藏躲在茅坑之内侥幸逃生。后拜在当地门派,经过精英选拔大会进入到一流门派闲云阁,此时陈扬发现自己竟然是一个天生的用剑高手,而且还拥有着罕见的不死之身和人格能量。因一次巧遇,陈扬碰见一远古妖兽,妖兽用气息炼化陈扬身体……随着陈扬实力的增强,接触到一个个惊天的秘密,整个修行世界也因此风雨动摇起来。新人新书,还请多多支持,点一下收藏,万分感谢
  • 花落谁来拾

    花落谁来拾

    虐心的感情纠纷,林若和言能不能走到最后,被抛弃的女子能否重拾爱情的人性,开启新生活?一切都是谜,揭开离婚女人林若外表那层坚强的面纱,透视她那脆弱的内心,一个人的爱可以使她的世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