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8800000021

第21章 汉代的感生神话及其他(4)

观其书名和内容性质,大略和徐整《三五历纪》相近,或以为便是徐整所作(如茅盾先生),这自然不排除有此可能。但此书唐宋以前的重要古籍都未见征引,独见于《绎史》和明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广博物志》卷九引此,文字又不大相同,云:“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或所见是《五运历年记》的别本。为了慎重起见,只好暂认此书是后起之作,时代和撰者俱不详。这个巨人尸体化生万物的神话,世界上好些古老民族的开辟神话中,也是所在多有。例如印度神话说,自在以头为天,足为地,目为日月,腹为虚空,发为草木,流泪为河,聚骨为山,大小便利为海;北欧神话说,奥丁杀霜巨人伊米尔,以其肉造成土地,血造成海,骨骼造成山,牙齿造成崖石,头发造成树木花草与一切菜蔬,髑髅造成天,脑子造成云;等等。其设想世界的构成,虽然托之于“神”,于“巨人”的“化生”,而其中心思想,无非讴歌人创造世界的伟大。而盘古的“垂死化生”,则更是将这一思想形象地显现出来。

盘古创造人类的神话,部分已见于上所引化生万物神话中,而“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这就算是创造了人类。然而这似乎是有损人类尊严的,人们决不愿意做盘古的“身之诸虫”,所以这种说法不为大众所接受,终于沉湮了。另一种说法见于六朝梁任昉的《述异记》。《述异记》综合记叙了当时流传的各种有关盘古的传说,不少是涉及盘古“垂死化生”的,其中有“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的记叙却是关于创造人类的。言“盘古氏夫妻”,是说盘古氏兄妹自相婚配而为夫妻,然后才有人伦的开始。然而这种说法,却早已为伏羲兄妹结婚的神话所代替[5],也沉湮而不闻了。有人说:“伏羲、庖牺、盘古、槃瓠,声训可通,殆属一词。”[6]此说如果能成立,则槃瓠神话演而为盘古神话,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神话演而为“盘古氏夫妻”神话,看来便都很是自然的,毋烦多论了。

《神异经》、《十洲记》、《洞冥记》

汉人志怪著作中被疑为六朝人伪撰而托名的,主要有《神异经》、《十洲记》和《洞冥记》三部。

《神异经》和《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但《汉书·艺文志》杂家类仅列《东方朔》二十篇,二书均未著录,可知并非朔撰。《四库提要》以为《神异经》“词华褥丽,格近齐梁,当由六朝文士影撰而成”;但仅凭格调文词以定真赝,颇难服人。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六说:“汉人驾名东方朔,作《神异经》。”比较合乎事实,却仍旧是推想,而无佐证。《左传·文公·十八年》孔颖达正义说:“服虔案:《神异经》云,梼杌,状似虎,毫长二尺,人面虎足猪牙,尾长丈八尺,能斗不退。”服虔是汉末灵帝时的人,服虔所引《神异经》,见今本《神异经·西荒经》,文字大略相同,这就可以作为此书为“汉人驾名”的坚证。东方朔为人滑稽诞谩,《汉书·东方朔传赞》已云:“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班固时已如此,可知服虔所见《神异经》之得“驾名”于东方朔就很自然了。从时间推断,此书大约为东汉人所作。《十洲记》既然和《神异经》同托名为东方朔作,性质也同属于地理博物类,则作者可能也是东汉时代的人,为了论述的方便,我将它们合并在一起,想来不会有多大差误。至于东汉初年郭宪的《洞冥记》,虽然也有好些人疑心不是他所作,但也提不出直接的证据,只能从他的品格(《少室山房笔丛》:“以直谏闻”),或从当时的文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词句褥艳,不类东京”)来表示怀疑,但这却不能剥夺他的著作权。《隋书·经籍志》杂传类有《汉武洞冥记》一卷,题“郭氏撰”,当即此书,今本作四卷,唐时多人都信此书为郭宪所作,包括鼎鼎有名的《史通》作者刘知几,只是到了后来才有人怀疑。郭氏好方术,序又自称“宪家世述道书”,和作《洞冥》的主旨正合,不应疑其伪撰。清代王谟编辑《汉魏丛书》,虽仍不信此书为郭宪作,但他说此书“殆即祖述《神异经》、《十洲记》而作者”(《洞冥记跋》),除去“祖述”不论,倒是说到了此书的内容实质。现在就把三部书有关神话方面的情况大略谈淡。

《神异经》书凡九篇,其格局体例,大致是模仿《山海经》,分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荒,再加上中荒,略其山川道里而记其珍怪神灵异人。其中神话材料片断很多,如像《东荒经》的沃椒山,即郭璞《玄中记》的沃焦山,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就要说到;《东南荒经》的尺郭,“朝吞恶鬼三千、暮吞三百”,有点像是《述异记》所记的食子的鬼姑神,还有朴父夫妇,“并高千里”,由于“天初立时”,“导开百川,懒不用意”,罚他俩裸体“并立东南”;《南荒经》火山中生不尽木,不尽木中有火鼠,其毛可以织为火浣布,又有柤稼树,生甜梨,“实长九尺”,食其实者“寿一万二千岁”,就是《山海经》常提到的甘柑;《西荒经》的河伯使者,“白衣玄冠,从十二童子,驰马西海水上”,“所之之国,雨水涝沱”;《西北荒经》有玉馈之酒,“取一尊一尊复生焉”,有脯名曰“追复,食一片复一片”,很有点像经常出现在《山海经》里的视肉;《北荒经》有横公鱼和磎鼠,都是奇异的生物,类乎《山海经》所写的奇禽异兽,而于人有益;《中荒经》的九府玉童玉女,像《山海经》司幽国的司士司女,啮铁兽,像《拾遗记》卷十记的铁胆肾兽:凡此种种,都可视为有民间传说的凭依,并非出于向壁虚构。以其设想新奇,后世注家及文人诗文中,也常引用到它。此书最引人注目者,是关于与西王母为偶的东王公这个配偶神的创造:

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噫嘘;矫出而脱悮(误)不接者,天为之笑。(《东荒经》)

有注云:“华云言笑者,天口流火炤灼,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华”据说就是张华,此书如成于汉时,张华为之作注自然也有此可能。李白诗已用此书的正文及注为典了。“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短歌行》),用的便是正文;“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梁甫吟》),既用正文也兼用注。东王公这个配偶神,大概是根据《山海经》西王母的形象而模仿创造的:西王母“蓬发戴胜,豹尾虎齿”,东王公就“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西王母有“三青鸟”,东王公就“载一黑熊”。可见模仿之迹。汉代石刻画像和砖画中有东王公、西王母画像,都作王者形象,并未作“鸟面虎尾”之状,益足证其为模仿之作。此书又记有东王公和西王母相会的一段神话,却是设想新奇,富于艺术魅力:

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中荒经》)

六朝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所记的童谣,什么“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大约就是本此而来:“金母”,即西王母;“木公”,即东王公。

东王公又称东王父,汉人托名东方朔撰的《十洲记》里,也大略记了他的行迹,“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十洲记》全书所写,是十洲三岛上的仙灵奇物。十洲是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沧海岛附在聚窟洲后面;三岛首昆仑,次方丈洲,扶桑附在方丈洲后面,次蓬丘即蓬莱山。《云笈七签》卷二六的《十洲三岛》便是如此分法,也不知何所取义。大概是沿袭旧说,人为地加以安排区分。通行本《十洲记》的排列顺序与此略异,以昆仑殿在最后。此书所记各洲异物,涉及于神话者,有祖洲的不死草、炎洲的凤生兽、聚窟洲的反魂树等,而续弦胶及猛兽二物,更具有神话意味。

凤麟洲,多凤麟。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使力士掣之,它处乃断,所续之处,终无断也。武帝天汉三年,西国王使至,献此胶四两。时武帝幸华林园射虎,而弩弦断。使者时从驾,又上胶一分,使口濡以续弩弦。帝惊曰:“异物也!”乃使武士数人,共对掣引之,终日不脱,如未续时也。

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猛兽一头,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黄。帝见之,问使者:“此小物可弄,何谓猛兽?”使者曰:“猛兽一声叫发,千人伏息。”于是帝使使者令猛兽发声,试听之。使者乃指兽命唤一声。兽唇良久,忽叫,如天大雷霹雳。帝登时颠蹶,掩耳震动,不能自止,侍者及武士虎贲皆失仗伏地。诸内外牛马豕犬之属,皆绝绊离系,惊骇放荡,许久咸定。帝忌之,因以此兽付上林苑,令虎食之。于是虎闻兽来,乃相聚窟积,如死虎伏。兽入苑,径上虎头,溺虎口,去十步已来,顾视虎,虎辄闭目。帝恨使者言不逊,欲收之,明日失使者及猛兽所在。(以上二条,略有删节。)

《洞冥记》又称《别国洞冥记》,或《汉武洞冥记》,凡四卷,所记都是汉武帝时的逸闻琐事及遐方远国之事,神仙家的气味颇为浓厚,诞谩夸饰,殊少可观。聊举二三段略接近神话的如下,以为研究参考[7]:

黄安,代郡人也,为代郡卒,自云****,不获处人间,执鞭怀荆而读书,画地以记数,日久地成池矣。时人谓黄安年可八十余,视如童子。常服朱砂,举体皆赤,冬不着裘,坐一神龟,广二尺。人问子坐此龟几年矣。对曰:“昔伏羲造网罟,获此龟以授吾,吾坐龟背已平矣。此虫畏日月之光,二千岁即一出头,吾坐此龟已见五出头矣。”行即负龟以趋世。人谓黄安万岁矣。(卷二)

有掌中芥,叶如松子,取其子置掌中,吹之而生,一吹长一尺,至三尺而止。然后可移于地上。若不经掌中吹者,则不生也。食之能空中孤立,足不蹑地。亦名蹑空草。(卷三)

有丹虾,长十丈,须长八尺,有两翅,其鼻如锯,载紫桂之林,以须缠身,急流以为栖息之处。马丹尝折虾须为杖,后弃杖而飞,须化为丹,亦在海傍。(卷四)

除以上所说三部书外,汉代还有一部叫做《辛氏三秦记》的地理书,这书早已佚亡,《汉唐地理书抄》有辑录。辑者王谟在跋语中说:“按隋、唐志均不著录此书,然自《三辅黄图》及刘昭《后汉书·志》注、郦道元《水经注》、贾思勰《齐民要术》、宗懔《荆楚岁时记》……凡六朝人著书,已相承采用;且所记山川都邑,皆秦汉时地理故事,并不及魏晋,此书必汉人所著。辛氏在汉本陇西大姓,特失其名为可惜耳。”其说看来是可以相信的。从所辑的数十条佚文看,非常富有神话色彩,如“陈仓山神鸡”条、“龙首山黑龙”条、“白鹿原狗伽堡”条、“骊山神女”条等都是。最有意思的,是关于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书抄》辑录了下面两条佚文:

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悬船而行,两旁有山,水陆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垂耳辕下。

龙门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又林登云: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两条佚文,内容大同小异,大概是由于不同书籍的征引。后一条引林登所说天火烧尾化龙事,富于哲理,益人心志,更是难得。唐李白《赠崔侍郎》诗说:“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便是用此典故。

注释

[1]见《中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版,第2编第220页。

[2]见《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社会科学研究》1979年第1期。

[3]见该书第8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版。

[4]《唐书经籍艺文合志》有卢求《成都记》五卷,已佚,或即此书。

[5]汉代壁画和石刻画像中,多有蛇身人首的伏羲女娲交尾图像。

[6]见常任侠《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说文月刊》第1卷第10、11期合刊。

[7]其中“掌中芥”条,清代李汝珍曾将它写入《镜花缘》。

同类推荐
  • 秦学术史探赜

    秦学术史探赜

    《秦俑·秦文化》丛书总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西北黄土地上,揭开了一处古代宝藏。这便是后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由兹伊始,便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秦兵马俑旋风。国外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兵马俑的代表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五大洲。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中外观众每年200余万。以兵马俑命名的现代生活用品、食品也投入市场。古代优秀文化有力地冲击着现代文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古文化现象中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有人便说这是一种“秦俑效应”。“秦俑效应”的深层影响,还...
  • 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为什么说国学不应只是一种文化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此,了解先进文化、学习文化知识,是落实胡总书记这一指示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环节。
  • 守望

    守望

    范康在《守望》中记述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会组织建设、职工权益保障、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的体会和思考,是他的个人见解,有的观点不一定新鲜,也不一定实用,甚至不一定正确,但他二十多年来坚持学习思考、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称道。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祈财民俗

    祈财民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财神众相、祈财话语、招财诸术、送财习俗等。
热门推荐
  •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修仙:你弱爆了

    极品修仙:你弱爆了

    有莘瑶光自穿越以来,便遇各路奇葩,修仙路上爆笑不断,求不坑爹啊。
  • 宠妻成瘾:邪魅丑王爷

    宠妻成瘾:邪魅丑王爷

    她牵连被贬,成为月揽国的含香公主。怎耐公主也是被欺的命,就因为对方长的丑,所以别的姐妹不愿意嫁,所以就要她“自愿”下嫁吗?嫁也可以,不过在嫁之前,以前欠的账,是不是要连本带利的讨一讨?在他冲界之际,这个该死的女人居然来打扰他,这就算了。居然还乘机拔他衣服?哪家女子如此胆大,待本王恢复之时,必要你付出代价。
  • 超品护花

    超品护花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咳咳!叶叶沾我身。没错,此乃种田文,首先提醒看官慎入!地球天地灵气尽失,夏夜师父存留的修炼资源耗尽,同时,带着师父交代下来的任务走进了都市......高冷校花、极品老师、妖娆杀手、清纯萝莉......让我们且看夏夜如何在都市混得风生水起。夏夜:“喂喂!那个谁!站住,对对,就是你,听说你有个很漂亮的未婚妻?”
  • 寿衣

    寿衣

    堂姐送我一件礼物,我打开后,竟然是一件死人才会穿的藏青色寿衣,我急忙扔进了垃圾桶,可是,这件寿衣却总是悄无声息的穿在我身上……
  • 七彩集

    七彩集

    他总感觉头上悬着一把刀,随时能将他斩成两半。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卷入了怎样的大漩涡,因为美女不请自来。他身在七大超级宗门,却随时可能与天下为敌,为何他就是那天弃之人。他身负奇异的修行功法,又有剑灵阵灵相随,却不得不深深隐藏,以免暴露,成为众矢之的。看仇晓晨如何与众美女挣扎求生,在夹缝中生存。看仇晓晨如何用智慧与智慧抗击天下围攻,解开天弃之人的秘密。[少升级系统,多智慧取胜]
  • 哑舍之朱雀羽

    哑舍之朱雀羽

    它们在岁月中浸染了成百上千年。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每一件,都属于不同的主人,都拥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件,都那么与众不同,甚至每一道裂口和缺口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谁还能说,古董都只是器物,都是没有生命的死物?这是一本讲述古董故事的书,既然它们都不会说话,那就让我用文字忠实地记载下来。请聆听,它们与他的故事。那么,现在开始。欢迎来到哑舍,请噤声……嘘……
  • 三千道尊

    三千道尊

    一把剑改变一段人生,一把剑书写一段传奇,一把剑成就一位至尊......大道三千,承载于三千道剑之上。天地之变每一个时代皆以诸天万界为孕养之体,亿万生灵大道为养料,凝结出三千道剑,得其一便可得一大道之路。莫孤云本是一平凡之人,因得一道剑而踏上修行之路,战遍万界诸雄逆天斩道以一道而合三千大道,成就无上三千道尊!
  • 云鬼归

    云鬼归

    魂归。归魂!昔日之恩怨,吾等慢慢算来!!!
  • 倾我所有只为你

    倾我所有只为你

    唐清你知道我为何而来唐清我愿为你倾我所有“我找了你十年,也等了你十年”“可是我真的不记得你”“没关系,我娶的人只能是你”“因为……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