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78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人们之所以看历史书,我想,除了历史专业的人之外,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部分人被历史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把历史当小说看,所谓“看热闹”,纯粹出于消遣。大部分人很可能是受了培根的影响——他在《论读书》(Of Study)一文中说:“读史使人明智。”(Histories make men wise)——想从史书中学些奇计阴谋,以便在激烈的人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诚然,历史中充满了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也不乏各种场合的人生角力,勾心斗角,拈酸吃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二十四史也是二十四部阴谋权诈史。所以要想从历史中学到些权谋,那是相当容易满足的。但我以为,读史的真正收获,并不在于学一些人生中常用的小聪明,培根先生之所谓“wise”者,在这里也许当作“博学有见识”解。读史书,历观朝代的兴亡、人事的变迁、恩恩怨怨、是非成败,见得多了,从中体悟出些道理来,提高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这才是上层境界。古人云,鉴往以知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本小书,是浙江文艺出版社“读史馆”丛书的一种,内容是春秋战国这一段历史。春秋战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圣哲迭现,英雄辈出。那个时代,周王室的权威几乎扫地以尽,难以维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统治秩序,只剩下“天下共主”的政治符号意义。秩序的崩溃,一方面意味着混乱、无序,大家渴望有英雄振臂一呼,来重新收拾局面,维系安定的生活环境。这是霸主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一些胸怀远略的大国之君,开始代天子征讨,主持诸侯会盟,成为天下秩序的维护者,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春秋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这就是所谓的“春秋五霸”。但“春秋五霸”具体指哪些人,历史上却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两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或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两种说法牵扯进来的共七位国君。其实,五霸的说法远不止这两种,牵扯进来的也远超七人,这其实反映了当时参与争霸的国君数量之多。我们熟知的齐桓公为五霸之首,但在他之前,其实已有郑庄公、齐庄僖公等所谓的“小霸”,召开地方性的诸侯会盟,维护王室威信。从总体上讲,春秋时期,虽然“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但春秋前期诸侯国之间进行的还是争霸活动,并不以灭人之国为主要目的。至春秋后期以至战国时期,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周天子连政治上“天下共主”的符号意义也所余不多,各诸侯国的公室也面临着来自卿大夫的挑战,甚至为卿大夫所取代,由“政在诸侯”演变为“政在家门”,甚至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局面。于是,晋一分为三,姜齐也被田齐所取代,季氏家臣阳虎也掌控了好长时间的鲁国政权。诸侯国之间,也由原来的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战争。战国中后期,演变成齐、楚、秦、燕、韩、赵、魏七国争雄的局面。最终的结局,当然是奉行法家政治的虎狼之秦一统天下。这是政治演变的大概。

秩序的崩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思想上、学术上的束缚解除,“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由官府垄断的礼乐也好文化典籍也好,开始流布到民间,一部分掌握文化的王官也沦落到民间,士的数量增多。自孔子始,开私家讲学之风,更进一步促进了士阶层的壮大。礼崩乐坏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士的思考,他们从不同的侧面为这个无序的社会开出药方,因而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主要的有儒、道、墨、法等家,还有拿不上台面的纵横家和成为绝学的名辩家,后世往往称之曰“百家争鸣”。这一时期学术自由度和活跃度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我国历史上都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为了在争霸战争或兼并战争中占有优势,各国开始了招纳贤才、发奋图强的活动,也积极探索新的制度或施政措施,整个社会孕育着新的变裂。反映在政治上,即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变法成功者,往往率先崛起,齐桓公的煌煌霸业就是最好的例子。反映在思想学术上,即是百家争鸣,涌现了一大批学术精品,如《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

本书力图满足读者“看热闹”和“明智”的两种需求,同时,笔者还有一点存心,那就是汲取古人思想学说中的人性光辉,涵养我们的心灵。在风格上,尽量写得轻松些。当然,限于笔者水平,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到底如何,还需读者评判。出于以上原因,选取哪个角度写作,便成了首要问题。从制度入手,或许历史演变的脉络更清晰,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一来,很少有人愿意去看枯燥的制度变革;二来,礼乐文明的崩溃与制度创新是个缓慢的过程,很难有清晰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各国情况并不同步。思量再三,决定选取代表性的人物,从人物入手,也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来兼具故事性;二来一切历史的演进,都由大人物推动,时代越往前,大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所占的地位越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我们常说“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本书共选取了十四位人物,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争霸风云”,取代表性的列国之君。齐桓公是五霸之首,开“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之局面,他的用人之道和把握战略机遇的能力及战略计划的实施,无不说明他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霸业洵非偶然。在宋襄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礼乐文明的背影,他固守仁义,坚持按规则出牌,结果一败涂地,送了老命。他的争霸悲剧,也是规则败给功利的悲剧,从深层次讲,甚至是我们民族的悲剧!晋文公是晋国百年霸业的奠基者,尽管孔子批评他“谲而不正”,但他从流亡公子在短时期内一跃而成为号令天下的霸主,他的用人之道和治国方略,自有其可观之处,更不要说他传奇的经历了。而从赵武灵王这位半拉子英雄身上,我们则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君主的缩影。在那个竞争更为激烈、时局更加激荡的时期,一着不慎,往往满盘皆输。在战国,半拉子英雄绝不止赵武灵王一个,类似的还有齐闵王等。

第二部分“济济多士”,则选取诸侯国六位著名的谋士。由于选了齐桓公,所以不再选管仲,因为此二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样的道理,选了孙叔敖就不再选楚庄王,尽管他的霸业毫不逊色于齐桓、晋文。孙叔敖作为千古循吏第一人,不仅治国有术,谋家有方,更令人钦佩的是他清正廉洁、执法严明、不阿权贵、体恤下民的政治品格。同样的还有子产和晏婴,子产不仅能把“国小而逼、族大宠多”的郑国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能在楚、晋两大国的夹缝中间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其胆略固足以雄视千古。但真正令人佩服的,还是他那“不毁乡校”的政治襟怀和“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政治品格。晏婴先后辅佐过三位性格不同、爱好各异的君主,不但能全身避祸,还能勉强支撑处于季世的齐国的大国地位和尊严,显示了这位“裱糊匠”的高明之处——尽管他不能,甚至任何人都不能挽救齐国日益没落的命运。伍子胥一身牵系楚、吴、越三国兴衰,他的传奇经历,正足以反映这一段历史,而他的悲剧性结局,多源于他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性格。在利口覆家邦的纵横家中,范睢显然是翘楚,比之人品低下不入流的苏秦、张仪,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是选取他的原因。当然,从范睢身上,我们也可以体味到人性的复杂。一生纠缠于个人恩怨之中,这不能不说是这位草根出身的英雄的致命之伤。至于屈原,时运不济的他无缘施展治国平天下的韬略,“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最终自投清流。他已成为千百年来无数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

第三部分“百家争鸣”,选取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四人,略述其身世及学说。墨家虽号为显学,实则战国后期几近乎绝迹,于中国历史影响不大,这是不取墨子的原因。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孟子,不少人误认为这位孔家店的二掌柜一开始即地位尊崇,其实不然,孟子的身后浮沉,几乎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学说演变的梗概。

对于选取的人物,可能见仁见智,秦穆公、魏文侯、商鞅、吕不韦、庄子等人物未入选,不能不说是遗憾,但限于篇幅,也为了这本小书尽早问世,只能留待日后弥补了。

同类推荐
  • 照影

    照影

    十年前,他离开洛阳。十年后,他重返洛阳。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自他来洛阳,这座因牡丹而闻名的北齐都城一颗也不得宁静。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偶然,还是有人在操纵一切。他,苏是年。因一个女人的死而背负一生的痛楚,此生只一愿,便无所求。而,另一个女人的出现,打乱了他剩余人生的意义。面对同一个敌人,他能保护好她,完成自我救赎吗?
  • 谋成

    谋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划越完善则成事机会更大,这成事在天则不可违,天道缥缈不可琢磨,只可善待,为自己结下善缘弥补天道,则谋成也。
  • 夫战者

    夫战者

    【白龙渊文学社】【编辑饶安推荐】或许不会荡气回肠!或许不会铁血感动!或许文笔糟糕!或许不知宗旨!但我所想所感,写出来这就足够了!这算是架空历史吧!一段莫名的历史,一些莫名的人物,更有一个莫名的主角!斗智斗勇,或许小智如流,也许大智若愚!写的不仅仅是军旅,也是与一个男人之间的了断!白龙渊读者交流群的QQ号:52827350!
  • 大秦帝国的崛起

    大秦帝国的崛起

    秦部族是一个苦难的氏族,也是一个英雄的氏族,更是一个具有悲剧命运,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氏族。这个源起于东夷族群,崛起于陇东,兴盛于关中,浴血于中原,用铜戟铁锤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的铁血民族,更多地呈现出的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阳极”,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创生进取精神。本书所描述的,正是秦人以这种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进取精神,获取族群生存权力的奋进历程。
  • 最强之兵器

    最强之兵器

    军事斗争中包含有各种杀伤力、破坏力的器械装置为之兵器。兵器可用来杀人,可用来救人,用发取决于使用者。那么最强之兵器又是什么
热门推荐
  • 落难校花奇遇记

    落难校花奇遇记

    一场雨中邂逅,让从不曾失手的苏醒不得不得女扮男装混进德轩学院去,目的就是为了找回丢失的一份重要文件,可这刚进学院半刻不到就惹了校园中的恶霸,屡次三番找“他”麻烦不说……,最后居然还想喜欢人家,那那那也得看看她那位肯不肯了。
  • 盛世医妃

    盛世医妃

    她穿越前是一名私家侦探,是发现暗恋的人魏之远一个惊天秘密,不慎滚落楼梯穿越。穿越后为石兰谷神医的唯一徒弟唐雪晴,医术高明。一次绑架,她遇见了他,遇到与暗恋的他长得一样的人东方野,可是物是人非,她渐渐死心了,只想隐身在深谷中,可是命运再次把两人纠葛的一起,他会再次背叛她吗?她陷入深深的抉择中,而他却深深的爱上她,可是二世的冤孽能最终修成正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通过列举家庭生活中亲子沟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阐明了父母的言语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书中用温馨暖人的亲切话语向天下父母们传递家教正能量,引导做父母的应当用积极的、正面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来终止亲子间的言语伤害,走出自己和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交流误区,从而促进亲子感情,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心灵距离,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最终培养出期望中的最优秀孩子。
  • 剑与剑侠

    剑与剑侠

    无休止的梦境困扰着原离歌,在他决定要一探究竟的时候却意外的失足掉落悬崖,当醒过来的时候惊悚的发现自己竟然成了一柄剑,还是没有剑刃的剑,他欲哭无泪,但也只能认命,老老实实的做一柄剑,可是却发现他穿了,竟然成了一把穿越的剑,穿越成剑!他要投诉!风十二感叹遇上原离歌就没什么好事,为嘛他这么倒霉,会被一柄剑威胁差点说出三围,为嘛要每月出血喂饱一柄剑,搞的手指肿成胡萝卜,为嘛整天被一柄剑K,他要投诉!
  • 不朽血帝

    不朽血帝

    僵尸,受日月精华的影响而诞生的生灵,他们以人类血液为食,吸收日月精华能成妖,《神异经》载: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两目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僵尸之间也有等级之分,多以其眼睛颜色划分,以次分为:白僵,黑僵,绿僵,毛僵,红僵,飞僵(魃),游尸,伏尸,不化骨。且看白起之子如何风起现代。
  • 妙手毒妃:王爷太腹黑

    妙手毒妃:王爷太腹黑

    前世她是二十五世纪最厉害的妙手毒医,不料被她最信任的人,与她最爱的人杀害!一朝穿越,她变成刚出生的嫡女娃娃。她父亲宠爱,母亲爱护。但一切都在三岁那年改变,父亲失踪,母亲早死,她又被测云力为零。贪婪的舅舅夺去家主之位,将她赶出府外!她改头换面,一手持银针,一手拿匕首,一覆起死回生,一覆尸横遍野。桃花朵朵开,一腹黑王爷:“娘子,别跑,你为夫病了!”“哦?我看你挺精神的。你得的什么病?”“为夫得的是……”“唔……你……”“为夫得的是心病,只有你能治好。”本文绝对虐渣。月月是新手,请大家多多指教!]
  • 魔风劫

    魔风劫

    {郑重声明本书是传统修真长篇小说—主角是男性}江湖世家公子家势遭变,因而走上寻仙问道之路,修真之路忐忑难行,最终走上魔修之路,虽与江湖再无干系却有江湖侠士之侠肝义胆,化身为魔走一条不同的修真之路。不管是新朋友老朋友,来过了请留下脚印,作者每天都会关注书评区的!让作者知道有人在看,书要慢慢养,让作者看到希望,写起来才会更为卖力,只有你们随意的留言涂鸦,才会让作者知道你们的存在!
  • 佛说法镜经

    佛说法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人

    梦人

    天地一念,入梦杀神。心、梦、神、魂,这是四界与人间的故事。入梦、觉梦、醒梦、梦化神,梦人四态。睁眼闭眼,入梦斩魂。
  •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