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400000007

第7章 利立浦特游记 (7)

农民和劳工的孩子则被养在家里,因为他们的本分就是耕种田地,故而他们的教育对公众来说无足轻重。不过养老院将赡养他们中年老多病的人,这个帝国没有乞丐这一行业。

在这个国家,我共住了九个月零十三天,我愿讲讲自己在那儿的日常生活,感兴趣的读者也许乐意听听。我天生大脑就极具机械才能,另一方面也是生活所需,我用皇家公园中最大的树木为自己打造了一套相当好用的桌椅。雇了两百名女裁缝给我缝制衬衣、被套和桌布,她们把几层能够找来的最牢固厚实的布料缝在一起,要知道该国最厚的布也比我们的细麻布还薄。通常来讲他们的亚麻布每匹长三英寸宽三英尺。为让女裁缝们给我丈量尺寸,我躺在地上,一个女裁缝站在我脖子那儿,另外一个站在我的腿肚子边儿,每人手里各拉着一根粗线的两端,让第三个女裁缝手持仅长一英寸的尺子来丈量粗线的长度。

接着量了我右手的大拇指,她们就不再量其他了,因为按照数学方法来计算,大拇指的两周相当于手腕的一周,以此类推,她们又算出了脖子和腰围的大小。我又把我的一件旧衬衫摊于地上给她们做样本,结果她们做出了一套非常合我的身的衬衣。同时有三百个男裁缝受雇给我缝制外衣,但是他们给我量尺寸又用另一种方法:我跪在地上,他们在我的脖子上竖搭起一架梯子,其中一个人爬到梯子上去,把一根带锤的线从我的衣领那儿垂到地上,这恰好是我的上衣的长短,不过腰身和手臂则由我自己来量。我的衣服全在我的住处制作(他们最大的房子也无法放下这么大的衣服),做成后颇有英国的太太小姐们做的百衲衣之风,只不过我这衣服只有一色。

我的日常饮食由三百名厨师负责,他们一律举家搬到离我的住所很近的小茅屋里。每位厨师负责做两道菜。进餐时,我一手抓起二十名服务员放上饭桌,下头还有一百名等候,有的端着一盘肉,有的扛着一桶葡萄酒或其他酒类。我用餐时,就像我们欧洲人从井中拉上吊桶一样,桌面上的侍者就用绳子以巧妙的办法把食物拉上来。我一口能吃一盘肉,喝一桶酒。他们的羊肉赶不上我们的好,但牛肉却味道极美。有一次我吃到一块很大的牛腰肉,足足嚼了三口,不过这种情形很少。我将那些肉一股脑吞下去,连骨带肉,就跟在我们国家吃百灵鸟的腿肉一样,仆人们见了惊讶不已。他们的鹅和火鸡,我通常一口一只,我应该承认它们的味道远胜我们。至于他们的小家禽,我随手用刀尖一挑就是二三十只。

皇帝陛下听人报告了我过日子的情形,有一天就带着皇后、年轻的王子公主们来跟我共同体味用餐之乐(他喜欢这样说)。我请他们在设于桌面的御椅上就座,面朝我,卫队守于近旁。财政大臣福林纳浦手持他那根白色权杖,也侍奉一旁。我发觉他常常从一旁酸溜溜地看着我,我假装没发现,只是吃得比平常要多得多,其一是为了我亲爱的祖国的荣誉,其二也想让朝廷惊叹一下。我直觉相信,利用皇帝陛下这次光临寒舍,福林纳浦会又一次算计攻讦我。这位大臣一向暗里针对我,表面上却爱我有加,他本性阴暗乖僻,他这么做绝非正常。他向皇帝报告说,目前的财政状况很不景气,他往下的拨款不得不大打折扣,国库券的价值比票面价值低百分之九方能流通,我花了皇帝的一百五十多万斯布卢格(他们最大的金币,和我们缝在衣服上作装饰用的小金属片一般大),总之,为江山社稷着想,陛下最好寻个适当的机会把我弄走。

在此,我必须维护一位品质高尚的贵夫人的名誉,因为我,她蒙受了不白之冤。谁能料想到财政大臣竟会猜忌自己的妻子呢,这全因有小人挑拨离间,胡说这位夫人爱上了我。这丑闻在朝廷里一时传开,说有一回她曾秘密到过我的住处云云。对此我必须郑重声明,这完全纯属造谣、一派胡言,这位夫人只不过爱用至诚和友谊对待我罢了。我承认她常到我的住处来,但一直都正大光明,马车里总有三四个人同往,通常包括她的妹妹、小女儿,或者一些极好的闺中密友。这事儿在朝廷的其他贵夫人身上是司空见惯的。我还可以找我身边的仆人证明,他们什么时候看到我门口停着马车却不知来者何人?每次客人来访,都先由仆人通报,我照例赶去门口迎接,我行过见面礼,再小心地把马车和两匹马(倘使有六匹马拉车,车夫就要放开其中的四匹)放在桌子上。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我在桌子周围设置了一道活动的桌边,大约有五英寸高。通常桌上同时有四辆载满宾客的马车,我就坐在椅子上把脸靠近她们。

我跟客人一起谈天时,车夫就缓缓赶着其他的车子在桌上打转。在这些愉快的谈话中,我度过了好多个下午。我要向财政大臣和他的那两个告密者(我将说出他们的名字,让他们走着瞧好了)克拉斯特利尔和德隆洛挑战,我要他们拿出证据,除了我曾提过的瑞尔德里沙内务大臣曾外,他还是奉皇帝陛下的特遣,还有什么人私下来找过我。我自己的名声受点损害都是小事,要不是此事关系到一位夫人的名誉,我才不会唠叨这么半天。当时我的爵位是“那达克”,而大家都知道财政大臣则只是一个“克拉姆格拉姆”,他比我要低一等,就像英国的侯爵比公爵要低一等一样,但是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比我要高得多。这些谗言都是我后来偶然听来的,至于如何偶然听来这里就不多赘述。总之,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因为这些谣言,财政大臣都不给他夫人好脸色,对我就更坏了。幸运的是,他最终幡然醒悟和夫人重归于好,但我却永远失去了他的信任。他深受皇帝宠信,这样不久我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下滑了。

第七章

有人欲控告作者犯了叛国罪——他得到消息,逃往布雷夫斯克岛——他在那儿受到欢迎。

在叙述我离开这个王国的情形之前,我似乎应该把一桩两个月来一直在针对我进行着的阴谋告诉读者。直到当时,我对朝廷里的事情还是一向不熟悉,我身份低微,也没有知道宫廷之事的资格。我曾听说、也曾在书本里读到过不少关于君王和大臣们的性格描述,但我却万万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遥远的国度里,君王和重臣也那样可怕,我本来还当这个国家所奉行的政治原则能不同于欧洲国家呢。

当时正我准备去朝见布雷夫斯克皇帝,忽然一位朝廷中要人(某次他曾极大地触怒了皇帝陛下,我帮过他的大忙)夜里坐着暖轿悄悄来到了我的住处,不通报姓名就要求见我。他打发走了轿夫,我将他连人带轿一齐放进上衣口袋,然后吩咐心腹仆人,再有人来就说我身体不适已经睡了。闩上大门后,我把轿子放在桌上,照例在桌边坐下。我们彼此寒暄过后,我见他面容愁苦,就询问原因。他表示让我耐心听完他的话,因为这事关系到我的生命和名誉。他一走,我立即用笔记下了他的讲话,大意如此:

“你知道么,”他说,“为了你的事,国务会议的几个委员会最近召开了一次秘会,皇帝两天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你应当明白,从你初来这里起,斯开瑞什·博尔戈兰姆(现任“葛尔贝”,意思就是海军大将)就与你为敌。他为什么仇恨你我弄不清,但自从你打败布雷夫斯克立下奇功后,他就更恨你了,因为这把他这个海军大将比得黯然失色。他和财政大臣福林纳浦(人尽皆知他因为夫人的事对你怀恨在心)狼狈为奸,串通陆军大将利姆托克、侍卫大臣拉尔孔以及大法官巴尔墨夫,联名起草了一份弹劾书,以叛国罪和其他重大罪行指控你。”

这段开场白几度令我忍不住要打断他,因为我明白自己有功无过,可他请求我先别插话,然后接着说:

“为报答你对我之恩,我想方设法冒着杀头之祸打探到事情的始末,并弄来了一份弹劾书的副本。”

“对昆布斯·弗雷斯特林(巨人山)的弹劾书

Ⅰ第一条 吾皇陛下卡琳·德法·布鲁恩在位时曾制定法令:凡在皇宫范围内小便者,一律处以严重叛国罪。当事人昆布斯·弗雷斯特林借口扑救皇后殿下寝宫火灾,公然违反该法令,竟以尿灭火,并伴有擅入皇宫内院起卧之举,实属居心不良、罪大恶极。当事人不仅违犯该项法令,并有越职擅权之举动等等。

Ⅱ第二条 当事人昆布斯·弗雷斯特林完成俘获押送布雷夫斯克皇家舰队至吾皇家港口之任务后,吾皇陛下又命其继续夺取布国的残余船只,将该帝国削降为省,任命一总督统治,逃亡该国的大端派,及该国死守大端派邪说者,一律斩尽杀绝。弗雷斯特林却以不愿违心摧毁一个无辜国家的自由与生灵为狡猾借口,对吾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的旨意阳奉阴违,假仁假义的要求取消执行此项任务。

Ⅲ第三条 布国使臣来吾朝求和时,明知此乃与吾皇陛下公然为敌、公开宣战的敌国使臣,伪善之徒弗雷斯特林却胆敢公然帮助、教唆、慰问并款待来使。

同类推荐
  • 异海2

    异海2

    20世纪80年代,一个立下战功的军人吴××接到国家指派的神秘任务:化名曹沧,参与一个中美合作的物理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尝试进入另外一个空间——异海。随着中美联合实验在诡秘异海的展开,一系列离奇惊险的状况不断发生,苏联也派遣了核潜艇尾随中美联合科考队进入了异海。三个国家的科考人员,面对诡异的异海,不得不选择合作,却又各怀心事,暗中谋取自己国家的最大利益。当这些科考人员渐渐产生友谊,准备共同完成实验的时候,他们发现,异海已经有人先行一步。更多神秘事件的谜团慢慢浮出水面:末日黎明计划、罗布泊实验、彭加木失踪事件、大西洲和平行世界异海的关系、人类的真正“祖先”……
  • 小说选刊(2012年第9期)

    小说选刊(2012年第9期)

    《小说选刊》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创刊于1980年,《发刊词》系茅盾先生亲撰,刊名题字亦为茅公手笔。《小说选刊》创刊以来以精心遴选全国各地文学期刊之优秀作品并从事全国中篇小说评奖的基础性工作,为文学界和广大读者所看重。
  • 我要结婚

    我要结婚

    夏小汀,三十岁的白富美,三年前,男友以莫须有的理由与她分手,三年后,功成身就的前男友回来欲与她重修旧好,她却不再相信他;倪安安,三十岁的物质女,立誓非豪门不嫁的她终于邂逅多金男,却差点沦为小三;夏小苓,夏小汀的堂姐,在与极品老公离婚,摆脱极品公公婆婆后,对感情和婚姻充满怀疑……一个偶然的机会,三人听说了“我要结婚”服务中心,于是三个恨嫁女便进入到这个中心,开始了她们一波又一波的择爱之旅。三个女人一台戏,在她们的择偶旅程中,将会有怎样的惊涛骇浪和喜怒哀乐?一场爆笑+感动的择偶大战,即将开战!
  • 原来的世界4

    原来的世界4

    离真相越近,似乎离现实就更远!白晓杨和张幺爷他们被困在天坑内。阴险狡猾的邱仁峰,企图伙同国民党的一支残余部队携财宝潜逃至缅甸,白晓杨被挟持为人质。日渥布吉意识到事态紧急,打算和张幺爷一起回卧牛村,取出张幺爷无意中掩埋在菜园地里的神秘器物。
  • 见习魔法师之毕业生(下)

    见习魔法师之毕业生(下)

    有着海盗和魔导一族血统的马其雷,作为莫达山区选送到巴斯洛魔法学院的工读生,作为会魔法的人间凶器,带领着他梦幻的无敌宠物——胖小福,开始了他在继承巴亚克王国巴奈公爵前的魔法学习之旅……
热门推荐
  • 大罗武祖

    大罗武祖

    炎阳大陆,强者为尊。武修者,拳可破天,腿可裂地,练到极致之时,举手抬足之间可翻江倒海,开山破石,移星易宿,重开一界纪元。灵修者,吸天地灵气,纳万物精华,可缩地成寸,一步万里;可御剑飞行,杀敌于千里之外,亦可操纵天地元气,变化莫测。败落家族弟子萧湛机缘巧合中获得先祖传承,从此扶摇直上,驰骋九重天,威震三千界。
  • 新婚时代

    新婚时代

    她做了他三个月的情人,愉快分手以后再见面,他却成了她的姐夫,在酒会上,他目睹了她在男人当中游刃有余。“真没看出来,我曾经的情人,现在的妹妹,竟然是如此有心机的人,为了接近我,可以不择手段。”厉景琛眼底淬着危险的笑意。她浅笑妍妍,眼眸里升起冷意,“我也没想到厉先生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我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女人,竟然能令厉先生费劲心思毁了我一生的幸福。”她以为这个男人对她只不过是一场无聊的追逐,她更没兴趣在他身上多做停留,只是当两人牵牵绊绊,一颗心早已步步沦陷,更没想到她曾经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伤痛竟然是这个男人一手制造的。面对残酷的真相,她究竟是去是留?
  • 邓肯

    邓肯

    本书主要以伊莎朵拉·邓肯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内容包括走出旧金山、不懈地追求、艰难中行进、红色的邓肯等部分。
  • 异瞳妻回眸:夫君,请深爱

    异瞳妻回眸:夫君,请深爱

    她看似是圣族众弟子中最出类拔萃的,被赫赫有名的毒神看中,收为徒弟,实际早被毒神擅自养在禁地多年。他是圣族唯一的继承人,做梦都想拜毒神为师,却又不好意思开口。初次见面,他笑里藏刀。“恭喜你啊,成为了毒神的徒弟。”第二次见面,他拔刀相向。“本少主最近修为又增进了不少,你陪本少主好好切磋切磋吧!”自此,他便经常找借口靠近她,终于有一天,她怒了。“寒倾,你烦不烦,你到底想干嘛?”“想和你一生一世。”“滚,我才不要,你有自虐倾向,我没有!”“由不得你!”(男女主身心干净)
  • 漆黑的双貌鲁鲁修

    漆黑的双貌鲁鲁修

    皇历2005年,紫瞳的白鸟魔王复生。随后,银发的古代王自遗迹中醒来,双星闪耀,恶鬼互喰,魔人乱舞,W的公主现世,魔性之物们为史上最大的舞台而讴歌。当黑色之王举起叛逆之旗,一切魑魅魍魉都将聚集于那极东之地……PS:原创主角,后宫向,考据向
  • 无极神魔

    无极神魔

    废材!什么是废材?难道废材就不肯能统领神魔两道了吗?废材,就不肯能成为神仙了吗?废材,不是绝对的!让你看看,穿越过来附着到,废材身上的方炎如何逆袭成神!
  • 创神宙宇之剑侠传说

    创神宙宇之剑侠传说

    混沌众神的相互争斗,使得神界支离破碎,新的盘古世界被建立,创世天神分别为这个新世界创造了五大种族:仙、人、巫、影、幻。教义圣灵又开始了他们在各个种族里的传教旅程,最终引导了五大种族建立起了他们各自的强大文明帝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的接触,教义的相争,资源和权力的掠夺,引发了整个盘古世界所有种族的争霸,历经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争霸角逐,和平持续了近千年,然而种族使命又开始了他们统治世界的野心,酝酿了千年的计划终于要在人世间揭开它真实的面纱了,第三次的争霸角逐即将拉开帷幕。
  • 人间荒冢

    人间荒冢

    我是一名警察,从警五年一直没有遇过什么大案子,直到有一天,那个从柜子里冲出来的女尸的出现,让我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最初的时光

    最初的时光

    我们一起在时光中磨合成长。你抹掉我的生涩胆怯,我抹去你的嚣张戾气。你越来越温暖担当,我越来越沉静从容。不经意间,岁月成为了最好的陪伴。她在绝望中挣扎,在生活中反抗命运。一切,有你真好。
  • 上课记2

    上课记2

    2012年末,王小妮辞去教职,离开讲台。这本书是她2011和2012两年的“教后感”结集,也是《上课记》唯一的续集。《上课记》倾向于记录和感受,在执教初期,王小妮对她的教师身份还有诸多新奇和困惑,这些情绪真实地呈现在她的文字中,是《上课记》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课记2》比前作更为成熟,她对教师身份和学生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更为冷静和内敛,惊讶渐少而悲悯之情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