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6700000080

第80章 川端康成(日本)

传略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著名作家,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3岁丧母,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抚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

川端康成从小身体孱弱,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但这种过分的保护不但没能改善他的健康,反而形成了他极为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川端康成的生活方式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岁时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抚养,一连串的遭遇使他的童年悲凉忧郁,也对他成年以后的心态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16岁时,川端预感到祖父将不久于人世时,就决心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记录下来。于是他写起了《十六岁的日记》。他还在中学读书时即倾慕《源氏物语》等日本古典小说和散文等,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极大。上中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把过去所写的诗文稿子,装订成册,最初的写作欲望已经萌发。

中学时代,他的投稿经常是石沉大海,令他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创作天分。在1916年作为中学四年级生,在大阪《团栾》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小说《肩扛教师的灵柩》,还经常给《文章世界》写小品、掌小说。《文章世界》投票选举“十二秀才”,川端康成名列第十一位,这给了他很大的鼓舞。

1920年9月,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改革和更新文艺,复刊了第六次《新思潮》,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处女作《招魂节一景》,比较成功地描写了马戏团女演员的悲苦生活,受到文坛老前辈的称赞。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文艺年鉴》上,标志着这位文学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坛。

以后,由于恋爱的失意,他感到幸福的幻灭,经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到伊豆汤岛,写了未定稿的《汤岛回忆》。此后他为了诉说和发泄自己心头的积郁,写出了短篇小说《林金花的忧郁》和《参加葬礼的名人》。这一时期,他以自己的恋爱生活的体验为素材,写了《非常》、《南方的火》、《处女作作祟》等一系列描写孤儿生活和爱情波折的小说。这种哀伤的调子,以及难以排解的寂寞、忧郁的心绪,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成为他的作品的主要基调。川端本人也说:“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的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吧。”

1924年大学毕业后,川端康成踏上社会,正式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他积极与横光利一等人发起新感觉派文学运动,并发表了著名论文《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和创作了《感情的装饰》、《春天的景色》、《浅草红团》等少数几篇具有某些新感觉派特色的作品,并无多大的建树,他甚至被称为“新感觉派集团中的异端分子”。后来他公开表明他不愿意成为他们的同路人,决心走自己独特的文学道路,他的名作《伊豆的舞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孤儿的经历使川端康成养成孤僻的性格,但是在一次去伊豆旅行中,偶遇一年少的舞女,两人平等对待,产生了纯洁的友情,也激起了川端感情的波澜。这段经历促使川端写成成名之作《伊豆的舞女》。

1926年,除了发表了《伊豆舞娘》,他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剧本《疯狂的一页》被拍成电影。

1934年,开始写《雪国》连载,3年后出了单行本,并获得第三届文艺恳话会奖。

1936年,因为对于战争的反抗而宣布停笔不写文艺时评类文章。

1941年受关东军邀请访问中国满洲等地,访问结束后他自费留在中国,并将妻子一同接到中国,两人前往北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到日本。第二年,川端康成编辑了《满洲各民族创作选集》。

1944年以《故园》等文章获战前日本最后一届菊池宽奖。

1949年,另一部重要的小说《千只鹤》开始连载,1952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歌舞伎。

1961年,川端康成前往京都写作《古都》,同年获得文学勋章。

1968年10月17日,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二位后第三个获此奖项的东方人。他在瑞典科学院领奖时朗诵了散文《我在美丽的日本》,抒发了自己对于日本这个民族的审美体验。

1970年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川端很受刺激,对学生表示:“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1972年4月16日,三岛自杀之后17个月,川端康成也选择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

“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川端康成之死川端康成的少儿时期,2岁丧父,3岁失母,8岁祖母身亡,12岁姐姐离世,16岁祖父逝世,他不仅接二连三地为亲人披孝送葬,而且辗转寄食在亲戚家中,也不断地碰上亲戚的丧葬。

川端康成回忆给祖父送殡的感受时说:“在给祖父送殡时,夸张点儿说,全村五十家都因可怜我而掉泪。送葬的队列从村中通过,我走在祖父棺木的正前方,每当我走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站在十字路口的那些妇女便哭出声来,总听见她们说:真可怜哪,可怜呵!”人们大概没想到,他们的怜悯,也给少年川端造成了一种伤害。“幼年的我,一被人说成可怜,一般是很扫兴的,同时便有某种不理解,某种羞耻,某种恼怒。但因为既不能辩解又不能抗议,所以,被看做可怜的我,便暂时留在了别人那怜悯的眼睛里,而真正的我却悄悄躲在一边,等待这种什么也说不出口的短暂时间过去。大人们怜悯之心的温情,小孩子自然是明白的,但在心中却反而留下了冷冷的阴影。”

川端康成喜欢清静,对佛教情有独钟,晚年的业余爱好是书法,汉字写得活灵活现,而内心却异常地矛盾。对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所带来的荣誉和不断涌来的慕名者,心里十分厌恶,这与他幼年的心理封闭有关。他抱怨说:“家里并不是旅馆,我也不是为客人活着的。”他对因自杀身亡的古贺春江的口头禅极为赞赏,“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1972年4月16日下午二点四十五分,川端对家人说:“我散步去。”这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这年1月中旬,川端康成在玛丽娜公寓的四楼购置了一套房间,做工作室,每周三次带助手去写作。)他离家后,直到晚上未归,家人吩咐川端的助手岛守敏惠去公寓寻找,岛守在九点四十五分到达工作室时,发现川端已身亡。

他死亡时间是下午六点,公寓管理人员说,川端下午三点到了公寓。助手去公寓时,只见他躺在盥洗室的棉被上,口含煤气管,已没了气息。枕边,放着打开瓶盖的威士忌酒和酒杯。没有留下遗书。但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荣誉1968年,川端康成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

“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安德斯·奥斯特林最后宣读了奖状题词:“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心怀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川端康成在瑞典文学院礼堂作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获奖纪念讲演,他通过禅宗诗僧希玄道元、明惠上人、西行、良宽、一休宗纯的诗,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的小说,《古今和歌集》、《伊氏物语》、《源氏物语》、《枕草子》的古典传统,以及东洋画、花道、茶道的精神,深入细致地介绍和剖析了“日本美的传统”。其后川端两度赴美在夏威夷大学和它的分校分别作了题为《美的存在与发现》的讲演和在出席旧金山举办的日本周活动期间作了题为《日本文学之美》的讲演。这三篇讲演稿也是三篇美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日本文学的传统美,成为川端康成的日本美论、日本艺术论,构成了他的独特的美学理论体系,在川端文学中独放异彩。

川端康成在《夕照的原野》一文中这样叙述自己面对荣誉、地位的心情:“荣誉和地位是个障碍。过分的怀才不遇,会使艺术家意志薄弱,脆弱得吃不了苦,甚至连才能也发挥不了。反过来,声誉又能成为影响发挥才能的根源……如果一辈子保持‘名誉市民’资格的话,那么心情就更沉重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

名言1. 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2. 我在根底上是东方人。

3. 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4. 女人在未坠入情网前,是不知道男人下流的。

5. 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6. 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不会泯灭。

7. 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8. 一切艺术都无非是人们走向成熟的道路。

9. 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10. 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丽。

11. 人们在庭院的草坪上放焰火。少女们在沿海岸的松林里寻觅秋虫。焰火的响声夹杂着虫鸣,连焰火的音响也让人产生一种留恋夏天般的寂寞情绪。我觉得秋天就像虫鸣,是从地底迸发出来的。

12. 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

同类推荐
  •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是林徽因私人书信、文学名作、建筑论文的首次独家荟萃。在书中,林徽因以诗情画意却又极端冷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切感受,展现了她在文学、建筑上的真实才华,诗情画意与热情洋溢中,是她最真实的心灵告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的。
  • 走进耶鲁

    走进耶鲁

    苏炜的散文,无论是记人或叙事,均坦诚投入。本书是他对耶鲁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随笔集。书中既有他在耶鲁讲学的一些趣事,又有校园文化留给他的思考,还有对一些名家著作的读后感。耶鲁对他来说就如同枕书而眠的梦乡,另他深深依恋。这就是缔造了300多年传奇历史,以“光明与真知”为校训的学术圣殿——耶鲁大学,让我们跟随一个很“美国”的中国人一起走进耶鲁,探寻一个旅美作家的生活点滴……
  •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有这样一扇门,通过古典传世名画,引领我们走进古代那些才情女子的世界。在那里,这些女子,摧毁了某座城市的意志,却成就了那一段古都里垂暮的爱情。
  •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北京有多少个部队大院?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仅在城区一条著名街道的几公里地段内,就有六七个紧挨着的、分别生活着几千上万人的部队大院,一个大院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部队大院戒备森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民道、官道,都是学问;家事、国事,皆有文章。作者从军35年,主要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常年生活在北京某部队大院。本书就是他品读人生、总结军旅生涯的心灵体悟,第一次原生态地展现北京某部队大院生活的小说集。不同于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号召,本书着眼于个体生命的细致把握,展现新时期下部队大院人们的生活状态。
  •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热门推荐
  • 天下盛欢

    天下盛欢

    她是游戏里的异数。想混个峨眉派,结果游戏半个月,连入门条件都达不到。其实她只是不想被束缚而已。——好好一个武侠游戏,为什么满是数据流?于是她不紧不慢,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步伐,用心领悟属于自己的武道。当一切化成最大的惊喜,且看她如何把江湖搞得翻云覆雨!
  • 重生最强农民

    重生最强农民

    2012,原农学院博士王平穿越到了1979。土地下放、联产承包刚开始,改革开放随之而来,王平立志做一个最强农民!从一个生产队的小社员开始,联产承包,种子科研、有机肥产业链、食品工业,商业布局,王平建立起一个史无前例的粮食帝国,强家强村,最终强国。
  • 城堡里的女王(跃龙门系列)

    城堡里的女王(跃龙门系列)

    官希娅用钱买下了丈夫,想拥有他的孩子,给出的报酬是,让他鲤鱼翻身,拥有一切,成为站在最高的人,离婚,转身离开。因为这一辈子能够跟他厮守,跟他在一起的人另有其人。她只是为曾经的过错做出补偿,不该拥有那份爱,计划完成,心却受伤,那道伤永远也合不上了。那份深埋的爱,像是卡在喉咙里的药丸,越咽越苦……
  • 在那时光深处里

    在那时光深处里

    三年前,因为误会,安如初离开了肖念,三年后,安如初留学归来,成为服装设计的天才少女,两人相遇后,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男主傲娇高贵冷艳美,损人不偿命,非我族也!女主语不惊人死不休,貌美一枝花,非我类也!本文身心健康,甜蜜宠溺苏死少女心。小剧场大放送......肖念:如果我知道我知道失去你会这么痛苦,三年前就不该放你走!安如初:如果我知道最终牵我手的还是你,当初就不应该挣脱你的手!
  • 商痞

    商痞

    《商痞》这部作品是作者沈海冲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时下比较受读者欢迎的小说题材往往都和官场或者商海有关,而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大都自己没有官场或商海的经历;而《商痞》一书却不同,作者自己就是商海中人,并且在商海中已有十多年摸爬滚打的经历。作品借冼惠明、于亚菲、李婷、赵怀恩、魏国良等人物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道出了作者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阴谋、陷阱、诱惑乃至忏悔的思考和探究。二十多年前的海冲,为了青年人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以他的敏感的心、敏锐的眼记载和谋划青年人的精神家园。二十多年后的海冲,历经市场经济和商海浮沉,不断开发自己的精神家园,拿起笔写下他对商海、对官场、对人生的感悟。
  • 仙与人

    仙与人

    仙,生命的巅峰。人,生命的奇迹。古往今来,修仙者不知几何,但是人真的能成为仙么?
  • 我的幻想之树

    我的幻想之树

    本来因该死去的叶青在另一个世界活了,而且变成了精灵,更有一颗种子在他的面前,而有人告诉他将这颗种子种出果实,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而这颗种子则是幻想之树,吸收人类的幻想而长大的树,所以叶青在这片幻想空乏的世界,开始了植树的生活。(萌新作者求支持。)
  • 醉花落

    醉花落

    平平淡淡的校园生活,轰轰烈烈的青春邂逅,仅此,而已。
  • 印天行

    印天行

    当我开始想知道死亡时是什么感觉时,我却发现我已经站在了生死边界……
  • 噬天刀

    噬天刀

    大家好,小枣我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写手,这是小枣写的第一本小说。但是小枣在这里保证,不管如何小枣都会将这本小说给写完本,第一卷已经结束,第二卷即将开启热血激情的篇章,还望大家继续支持小枣,小枣会在码字中进步,进步中完成这本小说。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