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3600000077

第77章

王翦告老归田之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当你不去强求,反而容易拥有。始皇帝对王翦的离任,开始过意不去。作为补偿,他委任王翦之子王贲为伐魏总指挥,全权负责攻打魏国的一切事宜。

始皇帝并不指望王贲能灭掉魏国,他只是希望藉由这个任命,安抚王翦那颗受伤的心灵,让王翦安心养老,他会妥善对待王家的子孙。除此之外,秦国的主力部队正在伐楚,为了防止魏国在后面扯后腿,始皇帝也需要用战争拖住魏国,使其不能轻举妄动。

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因素,王贲再次获得扬名立万的机会。有的人生来注定要做大事,你给他展示的舞台,他就能创造出奇迹,王贲显然就是这样的人。在秦国上下还为王贲连破楚国10城津津乐道的时候,他又要震惊世人,魏国即将坍塌在他的脚下。

正史对王贲实在太吝啬,关于他的记载,史家格外珍惜笔墨,翻遍《史记》和《资治通鉴》也只能找到零星的数笔。很多王贲的详细情况,我们没有确切的依据,只能用大致的猜测,而王贲伐魏时领兵的数量,就是其中之一。

王贲灭掉魏国,究竟用了多少兵?我的结论是灭六国中最少的,远远低于十万人。

一,楚国地大于魏、人众于魏、兵强于魏,始皇帝也不过小气的派出20万人伐楚。而且发兵之前,还要先通过军事会议进行商讨。王贲攻魏前没有任何增兵记录,他应该还是率领着破楚时的南郡人马,数量理应不多。

二,史官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并非盲目,他们也要遵循一定的制度和规律。纵观历朝历代的正史,大规模的战争都会提供人员参与的数据。但凡超过十万人的战争,很少出现记录不详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王贲的手下少于十万人的原因。

三,秦国虽然有很强的侵略性,欲平天下而后快,但是在战争中从不冒进,历来稳扎稳打。所以不可能出现同时主攻两个国家的情况,更何况是魏、楚这两个大国,秦国更会谨慎处理。既然攻魏和攻楚有侧重,出动二十万而伐楚肯定是主攻,王贲部队的性质只是牵制魏国而已,数量自然不会太多。

四,单就执行骚扰任务来说,格外注重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王贲如果率领着庞大的军队,肯定有行动迟缓的弊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他的攻击目标直接选定魏都大梁,部队没有随时可以撤退的把握,他也不会深入魏国腹地。

分析到这里,必须要赞叹王贲胆子够大。手里只有区区几万人马,老老实实的在魏国边境捣乱多好?他偏要出风头,到未来的七朝古都大梁去看看风景。我们仔细咀嚼王贲的行为,却深谙兵法要义。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王贲要辖制魏国,实在没有比进攻大梁更好的办法了。攻魏之必救,使魏国疲于应付他的进攻,当然没有精力南下助楚。计划虽好,实施起来却有个条件,王贲的军队素质必须过硬,否则就是自己送死。

几年的战场历练,让王贲收获了足够的信心,天下没有他不敢闯的龙潭虎穴,但大梁也让他见识到什么是天高地厚。

勤劳质朴的河南人民,用他们善于创造的双手,建筑了一座战国最坚固的城池。中原地区有着交通发达,物产丰富的优越地理条件,不足之处也在这里,由于没有天险,往往缺少足够的军事屏障。

魏国只有通过加强城防,来解决这个问题。大梁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拉车和操练。城墙依托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架构起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王贲以攻城战而闻名,可面对着魏都大梁,他也变得束手无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贲领兵太少,根本不可能进行攻坚战。此时已是七、八月份,正是大梁的雨季。瓢泼般的落雨,每日下个不停,更是给王贲的作战带来困难。为了防止营地被积水冲淹,他只有率部到黄河上游的高地驻扎。

几天来,王贲都冒雨站在黄河岸边的高地上,凝望雨幕中巍然不动的大梁,思考着破城之计。大雨使黄河汛情严重,水位居高不下,激流不断的冲刷着黄河两岸的堤坝,发出震天的轰鸣声。目视眼前的一切,王贲难免感慨起来:如果水再大些,就需要泄洪了,否则一旦决堤,就是水灾泛滥,瘟病横行。

王贲突然愣住,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水淹大梁?势必会祸及百姓,有伤天和。他拼命想把这个念头排诸脑后,但人最不能抵御的就是诱惑,想到破魏的大功就摆在眼前,他传令三军:“筑堤,蓄洪。”

秦军苦干数个昼夜,将奔涌的黄河水积存数丈高,随着简陋的堤坝不堪重负,洪涛倾泻而出。泛滥的河水将大梁城的威严一洗而尽,任它城坚池厚,也无法抵抗黄河的咆哮。

公元前225年,魏王假投降了,他无法忍受在房顶度日的生活。粮食被洪水淹没,三餐无以为继,不论是为了百姓还是他自己,抛弃帝王的尊严都是最好的选择。

难怪史家不愿意为王贲歌功颂德,当大梁百姓惊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时候,活命者未知几何?魏人不死于刃,皆失于水,都是王贲在造孽。大梁从此跟水患结下不解之缘,千百年来,洪灾不断。到了明朝,李自成也搞过水淹开封,把王贲的混蛋样学个十足。开封被历代称为风水宝地,莫非是总遭大水的缘故?

都城大梁被毁,魏国失去他们的政治核心,成为一盘散沙。王贲率部扫平魏地,在魏国东部地区设置砀郡。就在大梁风生水起的时候,秦、楚战场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同类推荐
  • 重生纪晓岚

    重生纪晓岚

    此纪昀非彼纪昀,他博览古今,通晓政变;他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他想位极人臣,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他有着他的念想,他能否改变和绅,将大清朝带入空前焕荣,真正的四方来朝,不受外国欺掠?且看他怎样在乾隆年间叱咤风云!【红尘书友会:75340820】
  • 白马上的三国之陈到传

    白马上的三国之陈到传

    一个聪慧少年生逢汉末,亲眼见到,壮志被现实淹没,初心被黑暗打磨。残酷的乱世中,道义太过脆弱,真爱太过奢侈。若是不甘在湮灭中寂静死去,便在涅槃后青史留名。只可惜史册太短,容不下那么多英雄,民间传说中胜过赵云的陈到,在记载中却无赫赫功名,《三国演义》之后,这名神秘名将终被时光的尘埃掩过。而今,浓雾既散,透过这名忠克勇将的视角,我们逐渐看清了这汗青中模糊的白马旧影,竟然亦是残酷乱世的一个缩影……名将,也是凡人,他们会快乐,会流泪,会兴奋,会痛苦,会不凡地建不世伟业,会平凡的在历史的微光中归于寂寥……生死相随义所至,白马依稀将军影!
  • 宋器

    宋器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种!穿越在哪里,有的选乎?没得选!南之乎穿越了,没穿在王侯将相家,没穿在地主富豪家,甚至没穿在普通寒门……他压根就没穿在什么家里,而是穿在了牢里!打听一下才知道,原来自己穿在了水贼贼巢,和自己关在一起的、回答自己问题的,正是被贼人抓来准备杀了造反的朝廷命官……天哪!生存或者毁灭……
  • 罗生传

    罗生传

    一个农村的口头传说,一个家庭贫寒的孩子努力读书的故事!结果......
  • 历史年鉴之1911

    历史年鉴之1911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热门推荐
  • 体玄真人显异录

    体玄真人显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昂羊传

    昂羊传

    故事为主,装逼稍微有点......又名《雷神前传》这里有年轻的雷神(当然不会让你们猜出是谁的)、疯狂的生物学家那沙、各系的元素领主......邪神和他的绿央军团、还有脱离了正确时间线的我我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在时间的长河里随波逐流。因为那沙我得到了火领主的力量,我成为了无敌的存在,可惜很久之后我才知道。不过有得就有失,我的后代们......
  • 新编妇女生活大百科

    新编妇女生活大百科

    俗语说,好女人是一所学校。对于女性来说,发现自我,认识自己,使自己在更高层次上成为一名好女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而对于男性来说,不懂得女性的男性不可能是完全的男性,因此,了解女人,认识女人,研究女人,从而发现女人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做到尊重女人,关心女人,便是本编写的目的。本书从女性的角度,对女人一生的生理变化以及恋爱、婚姻、家庭、教育子女、避孕优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广博的知识性,是一部值得所有女人和男人仔细研读的好书。
  • EXO之爱的相遇

    EXO之爱的相遇

    沐兮第一次写小说,文笔不好如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请各位评论小说群;600058189EXO之爱的相遇
  • 异国宝藏

    异国宝藏

    盗墓世家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得到了散落在古书里的羊皮碎片,从此开始了寻金之路,一路上过关斩将,盗墓进穴,寻找那传说中的异国宝藏。欢迎进群,225100306一起聊天。
  • 大阴界

    大阴界

    在第三界,也就是凡间、仙界之外的阴界大陆,存在着一片广袤的水陆相间的生灵活动生存之所。在这个大阴界之中,存在四个国家,分别为主导这个大陆的阴帝国和附属的三个修罗门王国。曾经辉煌一时的远古巨兽,居然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濒临灭绝之危机。而拥有先天镶兽龙魂的华宗,在凡间殒命后,借助地魂附体,来到大阴界,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奋斗历程,演绎出一段段传奇和经典......
  • 张三丰轶事

    张三丰轶事

    古夜郎的高山大川中,行处多有神秘遗迹,而兼有相关的故事,那些留下遗迹的,是神耶仙耶?不尽信然也!只有故事本身的乐趣,值得分享,本书以轻松的笔调,将带读者朋友们一起寻幽探胜,于云水湖山处再觅仙踪……
  • 海豚会唱歌

    海豚会唱歌

    是谁的歌声经久不息地回荡在我的耳畔,那样清澈,那样细腻,仿佛是你在我耳边呢喃。海洋的颜色淹没了渐渐沉寂的心跳,那声音却像穿透了海水,穿透了时空,穿透了僵硬的身体,来到了我的心底。亲爱的,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我。
  • 只为彼岸终之歌

    只为彼岸终之歌

    听闻天中有万千神佛,皆可开天裂地,斩断三界。眼见下界有英雄红颜,是非曲折,万变不离其一。却见天道不公。人与人为何不同,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我们所见的是什么。我们接受的又是什么。没有什么是知道的,只有心中的唯一才是正确的。不知最后的尽头是何?那首最后所吟唱的歌还存在啊?
  • 花之血

    花之血

    《花之血》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伊朗,故事的无名叙述者和她的父母正在波斯的一处偏远村庄过着简朴而快乐的生活,然而,父亲的意外去世迫使14岁的女主人公和母亲来到伊斯法罕,成为织毯匠叔叔家的仆人,又被迫接受了一份为期三个月的婚姻合同,她必须在贫困与羞辱中挣扎求生,然而她却从伊朗的民间故事中获得安慰与激励,最终在叔叔的指导下掌握织毯技艺,并承诺为自己和母亲赢得尊严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