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3600000088

第88章

蒙恬在秦朝如日中天,秦朝已经久无战事,所以对匈奴志在必得,始皇帝派他出战,可见对他取胜抱有强烈的信心。另外,三十万秦军将士也不是随便能交给任何人的,除非始皇帝对他有绝对的信任。

蒙家圣眷正隆的还不只蒙恬自己,他的弟弟蒙毅也是秦朝炙手可热的人物。受皇命官至上卿,出入皆与始皇同驾,风光一时无两。蒙恬和蒙毅兄弟俩,一文一武,相辅相成,一个参处国家政事,一个负责对外用兵,还特别被始皇帝授予忠信荣誉勋章,满朝无有敢与之争长短者。

蒙家这种情况,别人羡慕不来。从蒙骜开始,已经三代遗朝,为始皇帝的统一大业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能得宠若此。

说实话,秦朝上下并没有人羡慕蒙家,对他们只有妒忌和仇恨。秦朝的水太深,而蒙家又太特殊。

皇朝成立以来,本土派和客卿派就展开了明争暗斗,两方泾渭分明,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就在他们权利角逐,不死不休的时候,蒙家却悄无声息的超然于两派之上。

蒙骜本来是齐国人,按理说应该属于客卿派。但是从秦昭襄王开始,他就已经在秦国工作,蒙家为四代秦王效忠,渊源极深,似乎又可以称之为本土派。这种不左不右的状态,让蒙家不招两派待见,都视其为异类。也正是因为被排挤,蒙家得以被始皇帝收编,成为皇权集团的核心成员。

受皇帝重用,其实并非什么好事。 别人求之不得的东西,你却轻而易举的拥有,不知不觉间已经树敌太多,蒙家终究要为此付出代价,尽管选择的权利从未在他们手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蒙恬没有心思预知他的未来,此时正在为抗击匈奴做总体的战术谋划。 边关的破落和萧条让蒙恬感慨万千,长城经久失修,断断续续,到处是缺口。这样的防御工事,怎能阻止胡族的入侵?

军人世家的出身,让蒙恬具备很高的军事素养,他很清楚匈奴的生存和进攻模式,击溃匈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游牧民族向来逐水草而居,在马背上讨生活,民风狂放而彪悍,每个匈奴男子都从小练就骑马射箭、近身格斗的好本领。草原上生产资料很匮乏,要保证优质的生活,就必须对别人进行掠夺。匈奴人平时放牧牛羊,战时则全民动员,组成凶悍的军队,大肆侵略。

由于匈奴人善于骑马,所以来去如风。他们从不跟敌人打遭遇战,而是利用部队机动能力强的优点,避敌锋芒,出没于广阔的非军事辐射区进行烧杀抢掠。他们也没有战争荣誉这样的概念,完全以抢夺财物为第一目标,形势如果对他们不利,马上做鸟兽散,让围剿的部队无从下手。

秦军同匈奴的战争,也可以被认为是步兵跟骑兵的较量。两种战术没有孰优孰劣,关键是要引导战争走向,用自己的优点去进攻对方的缺点。

对匈奴的战争不可能速取,蒙恬也就不着急进攻,而是命令大军开始维修长城,他心里在盘算什么主意?

其实蒙恬的想法并没有什么新意,他准备照搬当年李牧破匈奴的模式。

对付匈奴这种游击队,唯一的方法就是围而歼之,难就难在怎么才能将其围在一处。李牧给蒙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式,首先在北疆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把农户都迁回境内,不给匈奴抢夺粮食和牲畜的机会。

匈奴因为长时间得不到生产必须品的补给,只能打攻坚战,到时候秦军再伏击而出,就可以对匈奴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战术的实施,长城的重建工作就格外重要,它的作用主要突出在两个方面。

一,长城的防守作用。蒙恬需要把长城打造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守阵线,才有可能令匈奴不得以来攻,否则,匈奴部队大可以选择其他地方进行突破,掠夺后安全返回。

二,长城的进攻作用。不要以为静止不动的城防就没有杀伤力,长城对秦军战斗力有不能忽略的战斗加成效果。长城的烽火是最好的战争预警系统,可以随时把敌人的软肋暴露在秦军的利刃之下。

公元前215年,冬。草原上的冬天是很难熬,不仅气温骤降、寒风刺骨,没有食物来源才是游牧民族最大的痛苦。匈奴部队再次集结,他们为了维持生活,只能对长城发起进攻。

蒙恬对匈奴的偷袭早有预料,他利用长城的掩护,组织起对敌人的包围圈。当匈奴部队呼啸而至的时候,秦军迎头痛击,并且八方出动,一直把匈奴赶到黄河以北。

要说匈奴人还真是记打不记痛,当年被李牧敲一闷棍,如今又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实在活该。还有更倒霉的事情在等着匈奴大军,蒙恬可不像李牧那样脾气和善,他跟始皇帝混的久了,也是个心狠手辣,斩尽杀绝的主,不把匈奴打回老家,他不肯罢休。

公元前214年,春。蒙恬把秦国大军拉到辽阔的关外草原上,他要和匈奴大军激情对决。

去年的大胜,是秦军借助长城之利,取巧得胜,并不能真正展示出蒙恬的军事水准。只有在匈奴最熟悉的草原上,用步兵战胜骑兵,才是他想要的结果。

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这不符合任何兵法的要义,是蒙恬向传统兵法或者自己命运的挑衅。非常人行非常事,历史也有无厘头的时候,他要成就某人,是不会给我们讲出道理的。奉劝后世所有的军事家,没有蒙恬的水平,千万不要这么做,那会死的很惨。

面对秦军三十万大军的围剿,匈奴部队没有马上撤退。开玩笑,草原是雄鹰翱翔的地方,在这里战斗,他们不惧怕任何人。至少有三个优势,都预示着他们将取得胜利。

一,秦军远离关内,三十万大军的粮草是个大问题,这就要求蒙恬必须速战速决,而这正是秦军不擅长的。反观匈奴大军,因为是春天的缘故,水草繁茂,给他们带来丰厚的补给,为战争胜利提供了保证。

二,匈奴大军对草原地形很熟悉,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战争的主动权。 比如计算道路远近,考察地形的险厄,他们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三,匈奴部队的作战方式以冲锋和游战为主,最适于草原平坦宽广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机动能力强的优点,给秦军行动迟缓的军阵以打击。

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蒙恬到底有何所持?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蒙恬依靠的是秦朝领先于匈奴的机械化发展水平,他手里有秘密武器,弓弩。

提高军队装备的高科技技术含量,并不是现代才有的感念,从人类出现争斗开始,就已经学会利用工具增强自身的战斗能力。武器的先进性,有时候能够超越一切战争因素,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

我们先来看看秦军手中的弩究竟有多厉害,是否足以帮助他们赢得战争。

弩的发明,是对弓箭性能的改善。相对于弓箭来说,他具有射速快,射程远,穿透力强,并且省时省力的优点。弩的这些特性,在冷兵器时代是相当恐怖的。如果秦军大规模的装配了这种武器,蒙恬确实有自信胜利的资格。

还是让事实说话,用战场检阅一切。

匈奴大军展开了对秦军的打击,他们采取包围游击战术,并不确定主攻方向。秦军的两个侧翼,包括后方,都成为匈奴冲锋的目标。他们充分发挥速度的优势,想给秦军惨痛的教训。

秦军在蒙恬的指挥下,不慌不忙的推出大型弩车,对进入射程匈奴骑兵进行着疯狂的猎杀。弩兵部队也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结成方阵,用手持弓弩配合弩车射击。更有秦军培养的超级弩手,用特制的强弩阻击匈奴的高级将领。

在强大的作战武器面前,匈奴的速度优势荡然无存,反而成为制约他们的因素。由于马速太快,在前方士兵跌倒后,后继者无法收缰,摔死者、踏死者无数。他们被杀的人仰马翻,溃散于草原。

蒙恬率领秦军精锐追击七百余里,把匈奴游勇赶至草原深处。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赶走匈奴后,秦朝顺利收复河套以北的疆土,重新在那里设立九原郡,下属四十四个县,扩充了对北疆的控制权。

因为看到长城对抵御匈奴所产生的作用,始皇帝决定在北疆采取以险制塞的防御措施。他从国内调动70万民工修筑城防,把秦、燕、赵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在秦朝北方树立起一座不可逾越的屏障。

辉煌之后,就是落寞,永恒不变的规律,蒙恬也未能逃脱。纵横无敌的大将军,从此驻留在北国边疆,成为长城建设工程的监工。不久的将来,他还要迎来一个特殊的工作,给始皇帝当家庭保姆,伺候那个导致他家族覆灭的男人。

同类推荐
  • 楚战群雄

    楚战群雄

    华夏全史名臣名将汇聚,这不是召唤文,从一开始,就群英荟萃于东汉末年。这里将还原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再现类似彭城之战3万人战胜56万人的诸多经典战役;见识到顶级智者御局御策天下谋的弹指定乾坤;见证项楚VS李元霸VS项羽VS冉闵VS李存孝这些顶级武将的对垒,心怀天下的主角项楚如何对局天下,用自己的信仰之道,建立炎黄子孙万年不衰的政治体系与民族之魂......总之,这里将还原一个完整的世界。
  • 南唐

    南唐

    “我管不了啊,”梁良向着那老和尚就是一刀狠狠劈去,“你知道吗?我管不了了!我已经管不了什么家国大义,什么黎民百姓!你这老秃驴为了这个天下愿意牺牲为江湖守路的江东流,愿意牺牲为文人挺脊梁的耿星火,可是我做不到,我不能为了这个狗屁天下牺牲我南唐五十万将士!”老和尚双手合十,接住了刀锋,叫了声佛号,“施主,还放不下吗?”“放你娘的狗屁,”梁良红了眼,脸色狰狞怒吼道,“这世间任他洪水滔天与我何干!我要守着这南唐,不是为她东武守国门,老子是在守着自己的家!犯我南唐者,杀无赦!”“南唐,五十万将士何在!”“在!”“拔刀!”
  • 另眼看三国

    另眼看三国

    本书包括三国时期的政治婚姻、“三让徐州”是怎么回事、话说白帝城托孤、关于“空城计”等,从新颖和现代的视角研究了名著中的诸多典故。
  • 五胡明月

    五胡明月

    当匈奴人(黄种人,夏朝遗民)在公元前五世纪终于整合了蒙古利亚所有的游牧民族并击溃了已经占领了整个欧洲和西亚的雅利安人(印欧白人),接着吞并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六国的白种人,但随着时间的流失,新生的白种匈奴人占据了匈奴的上层,自称胡!单于遣使于华夏: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从此,匈奴与华夏的战争从未间断过:犬戎(属于匈奴)攻陷镐京,周平王无奈东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击败林胡,李牧大破匈奴,秦始皇收复河套,汉高组被围于白登,狼狈逃回,吕后只能委曲求全以待修生养息,汉武帝一扫前耻,不断击溃匈奴,但战争却一直延续到晋朝......西晋“八王之乱”后,华夏精锐殆尽,匈奴首先乘机发难,羯,氐,鲜卑,羌也随之作乱,“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而可怜的主角偏偏诞生在了西晋末,阴差阳错下只能不男不女的苟活着......谁来带领汉族走出灭亡?谁能再次阻止白种人的侵略?谁又愿意生在这样的时代……
  • 西河滩

    西河滩

    通过秦岭北麓终南山下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贯穿历史,表现这片土地上人民淳朴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热门推荐
  • 乖张大小姐,别乱来

    乖张大小姐,别乱来

    月黑风高夜,某女悄悄逃出十二星宫,不慎掉入天井,但就是却这样恰好遇见命中注定的他。(作者是不定时更哦)
  • 阎王殿下

    阎王殿下

    懵懂少年,心寒死于雪夜,却是无意间,醍醐灌顶,圣眼顶门开,得到了地府十王名曰轮转王的传承,得到一个神奇的生死命盘……PS:同胞作品《阎王公子》已经同步上传……那货抄我的,嘎嘎,但很精彩。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千古绝皇

    千古绝皇

    家族被灭,千里追杀,频临绝望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妖皇传承【凌傲断魂诀】一举突破极限。从此一路高歌破灭一切传奇成就妖皇之路。
  • 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曾在法国、比利时战场服役。1920年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1934年调任奎塔参谋学院主任教官。1937年起任旅长、师长。1941年8月4日,丘吉尔任命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为第八集团军司令。
  • 炮灰逆袭:奸妃如狼君似虎

    炮灰逆袭:奸妃如狼君似虎

    前有坏姨娘假姐妹,后有真小人臭暴君,她穿越后的日子好不凄凉。原本炮灰命的她步步为营只想岁月静好,怎奈却扶摇直上闪瞎众人狗眼。“启禀陛下,娘娘狐媚惑主欺君罔上!”“随她。”“启禀陛下,娘娘结党营私逆谋不轨!”“任她。”“启禀陛下,娘娘勾搭朝臣私养面首!”某男勃然大怒:“抓起来,这女人真是一天不打上房揭瓦!”怒归怒,当奸妃入怀,某男想:天下是什么?拿去玩儿吧,你高兴就好!
  • 贴身神兵

    贴身神兵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草根兵王来花都,一起见证他的精彩人生!
  • 一世倾城落溪渊

    一世倾城落溪渊

    豪门夏家独女夏溪凡,一朝穿越至大宇王朝,遇见爱恋她至深的蓝城,会生出怎样的缘分?和辰煜公子的相遇相知,是否可以相濡以沫?当辰煜的身份揭开,成为万人仰目的王者,在江山和美人之中,会生出怎样的羁绊,她和他又该何去何从?
  • 被天堂遗落的地方

    被天堂遗落的地方

    透过男主许如飞的眼,我们看到了一个兢兢业业,为理想为职责为病人死而后已的医生;透过女主傅戈烟的眼,我们看到她对麻风病患者从歧视到接受,最后爱上这群可爱病人;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处在健康人群的边缘,热爱和平、心底善良却频频遭到歧视,有些人坚强而坦然地活着,有些人选择了逃避......他们正是需要我们给予的一份信任和宽容
  • 豪门霸宠:捉鬼娇妻狠狠爱

    豪门霸宠:捉鬼娇妻狠狠爱

    她洛可可,乃是皇城第一捉鬼小道士,除了上不了天,她可以下的地府,捉鬼途中…什么捉了一个大鬼,从此紧跟身后,他是皇城第一少,宠妻成瘾,某天某女背着家伙去捉鬼,某男拎着棍子紧跟身后,“媳妇,你还要去捉鬼啊,老公给你打下手。”某女嘴角抽搐,“打个脸皮,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