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8000000021

第21章 滕文公(上) (2)

[18]圭田:卿、大夫等人用于祭祀祖先的土地。

[19]馀夫:指一家人中,除了一位主要的男劳力以外,其他的能像成年人一样劳动的未婚男子。

[20]死徙:死亡和迁居。

[21]同井:指处于同一块井田里。

[22]守望:指防范盗贼、强盗等人。

[23]润泽:进一步加工。

【译文】

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

孟子回答道:“治理百姓的事是不能松懈的。《诗经》上说:‘白天去割茅草,晚上把绳搓好;赶紧上房修屋,就要播种百谷。’百姓中形成这样一条准则:有固定产业的人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等到他们陷入犯罪的泥坑,然后便用刑罚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布下罗网陷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国君却干陷害百姓的事的呢?所以贤明的国君必定要恭敬、节俭,以礼对待臣下,向百姓征收赋税有一定的制度。阳虎曾说:‘要发财就顾不上仁爱,要仁爱就不能发财。’

“夏朝每五十亩地赋税采用‘贡’法,商朝每七十亩地赋税采用‘助’法,周朝每一百亩地赋税采用‘彻’法。其实税率都是十分抽一。‘彻’是‘通’的意思,‘助’是‘借’的意思。龙子说:‘管理土地的税法,没有比助法更好的,没有比贡法更差的。’贡法是比较若干年的收成,取平均数作为常数,按常数收税。在大丰收的年成,粮食多得狼藉满地,多征些粮不算暴虐,相对说来贡法却征收得少;在疾患的年成,即使把落在田里的粮粒扫起来凑数,也不够交税的,而贡法却非要足数征收。国君是百姓的父母,却使百姓一年到头劳累不堪,结果还不能养活父母,还得靠借贷来补足赋税,使得老人孩子四处流亡,死在沟壑,这样的国君哪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滕国已经实行了做官的人家世代享受俸禄的制度,何不再实行助法,让百姓也得到好处呢?《诗经》上说:‘雨下到了我们的公田里,于是也下到了我们的私田里。’只有助法才有公田。由此看来,周朝实行的也是助法。

“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中央的学校,夏、商、周三代都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伦理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百姓自然就会相亲相爱。如果这么做了,只要有贤明的国君出现,必然会效法的,这样就成了贤明的国君的先生了。《诗经》上说:‘歧周虽是古老的诸侯国,却新接受了天命。’这是讲的是周文王。请大王努力施行仁政之道吧,以此来发展大王的国家。”

后来,滕文公又派毕战来请教孟子井田的问题。

孟子道:“先生的国君打算施行仁政,所以派你到我这里来,你一定要努力啊!施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和确定田界开始。如果田界不正,井田的面积就不均,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因此暴君污吏必定要搞乱田地的界限。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

“滕国虽然地方狭小,但也要有人做君子,也要有人做农夫。没有做官的君子,就没有人来治理农夫;没有农夫,就没有人来供养君子。请考虑在农村实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市自行交纳十分抽一的赋税。卿以下的官吏一定要有可供祭祀用的五十亩土地,对家中未成年的男子,另给二十五亩。百姓丧葬迁居都不离乡。乡里土地在同一井田的各家,出入相互结伴,守卫防盗相互帮助,有病相互照顾,那么百姓之间就亲近和睦。一里见方的土地定为一方井田,每一井田九百亩地,中间一块是公田。八家都有一百亩私田,首先,共同耕作公田。公田的活干完后,才敢干私田里的活,这就是分别君子和农夫的办法。这是井田制的大概情况;至于如何改进完善,那就在于先生的国君和先生的努力了。”

【阐释】

在这一章里,滕文公派大臣毕战来请教孟子关于井田制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井田制,井田制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制度呢?

根据史料记载可知,井田制从商朝就开始实行了,所谓井田制,就是“平均授田制”,跟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什么差别。之所以会出现井田制,是因为从尧、舜时期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因此,在几千年来,农业和农民的问题始终是关注的重点,即使没有井田制,也会有其他的土地制度。井田制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它能够解决“平均地权”的问题。

前文已经说过,“平均地权“是由孙中山提出来的,而孟子也很关心井田制的问题。虽然孟子和孙中山在世的时间相隔两千多年,所处的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不同,但他们都在设法解决一个社会不公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占有大量田地的人,即使不耕种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而田地不多或者干脆没有田地的人的生活极其悲惨。为消除这种不公平,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孟子和孙中山提出了井田制和“平均地权”的主张。

孟子所处的时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国的土地都归国君所有,国君只是把对土地的居住权、经营权等授予大臣或者百姓。正是因为土地归国君所有,因此诸侯们才不断发动战争以争夺更多的土地。因此,在土地已经高度集中的战国时代,重新实行井田制这一平均授田的制度,相当于是重新分配土地,这必然遭到以拥有大量土地的大贵族、大官僚和大地主为代表的权势集团的激烈反对,如果国家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或者国君没有足够的能力控制政治局势,这种是很难成功的。

此外,在滕文公亲自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时,孟子提到发展教育的主张。孟子说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其中,庠、序、校都是古代乡学的名称,学是国学的名称。“庠”有养老的意思,“序”有习射的意思,“校”有教民的意思。这表明,古代学校的教育对象比较广泛,教学内容也比较丰富,教育的重点是要教育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因为这才能让学生用学成的知识正确地服务社会。

孟子关于“设学相教,以明人伦”的思想在《孟子》一书中曾多次出现。这表明,孟子的教育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培养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君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这是很有意义的。不仅如此,孟子本人也十分热爱教育事业,在《尽心上》中,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列为“君子三乐”之一,由此可见他是一个“以教为乐”和“好为人师”的人。

尽管孟子提出的“设学相教,以明人伦”的育人谋略的直接目的是为统治制度服务的,但也蕴涵着重视教育的思想,值得肯定和提倡。

【原文】

有为神农之言[1 ]者许行[2 ],自楚之滕,踵[3 ]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4 ]而为氓[5 ]。”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6 ],织席以为食。

陈良[7 ]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8 ]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9 ]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10 ]。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11 ]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12 ]。”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13 ]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14 ],以铁耕乎?”

曰:“然。”

“自为之与?”

曰:“否,以票易之。”

“以票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15 ];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16 ]皆取诸其宫中[17 ]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18 ],有小人之事[19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20 ]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21 ];治于人者食人[22 ],治人者食于人[23 ],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水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24 ],禽兽逼[25 ]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26 ]焉。舜使益掌火[27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28 ]九河,瀹济漯[29 ]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30 ]。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31 ]教民稼穑,树艺[32 ]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33 ]。人之有道也[34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35 ]为司徒[36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37 ]曰:‘劳之来之[38 ],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39 ]。’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40 ]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41 ]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42 ]之,荡荡[43 ]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44 ]乎有天下而不与[45 ]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46 ],未闻变于夷[47 ]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48 ]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49 ]之。昔者孔子没,三年[50 ]之外,门人治任将归,人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51 ],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52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53 ]之,皓皓[54 ]乎不可尚[55 ]已。’今也南蛮鴃舌[56 ]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57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58 ],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59 ],国中无伪,虽使五尺[60 ]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61 ],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62 ]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注释】

[1]神农之言:神农氏的学说。神农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三皇”之一,主要的功绩是教人从事农业生产。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家将他们的学说假托为“神农之言”。

[2]许行: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踵:至、到。

[4]廛:房屋。

[5]氓:移民。

[6]捆屦:编织草鞋。屦,草鞋。

[7]陈良:楚国的儒者。

[8]耒耜:木叉和犁头。这里泛指农具。

[9]未闻道:这里指没有听说农家的学说。

[10]饔飧而治:意为自炊为食,兼治国家大事。

[11]厉:害。

[12]冠素:头上戴着白色丝绢。

[13]害:妨碍。

[14]釜甑爨:金属制的锅;即用铁锅和甑子做饭。

[15]陶冶:制造瓦器的工具叫陶,制造铁器的工具叫冶。

[16]舍:相当于方言“啥”。

[17]宫中:家中。秦汉以前,房屋无论贵贱都称为“宫”,秦汉以后才专指帝王的住所。

[18]大人之事:即替国君教化百姓。

[19]小人之事:指农民、工匠、商人和平民的事。

[20]路:奔波。

[21]治于人:被别人管治。

[22]食人:拿东西给别人吃,即供养别人。

[23]食于人:被别人供养。

[24]登:指庄稼成熟。

[25]逼:逼迫。

[26]敷治:分治、分管。

[27]掌火:指主管放火焚烧山林的事。

[28]疏:疏通。

[29]瀹济漯:意为疏通济水和漯水。济水和漯水是古代的河流名称,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

[30]江:大江。

[31]后稷:名弃,相传是周的始祖,为尧、舜主管农业工作。

[32]树艺:种植。

[33]育:养育。

[34]人之有道也:这里指做人之道。

[35]契:姓子,相传是殷的祖先,尧、舜时担任司徒。

同类推荐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沉思录3

    沉思录3

    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说的就是“沉思”的问题。有些人可能认为,沉思是那些哲学家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孔子说过: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学习而不懂得思考就容易产生迷惑。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也一样,如果只知道“埋头拉车”,而不知道“抬头看路”,就很容易走错方向,从而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沉思录》。
  • 随便问吧:关于孔子和《论语》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孔子和《论语》的108个趣味问题

    孔子不是神,而是人,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一个好古敏求,诲人不僖,传递古代文化的人;一个满腹经纶,针砭时弊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为民请命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治国安邦的人;身为中国人,您对影响中国历史文化深远的儒家和孔子本人了解多少呢?赶快翻开本书吧,丰富而有趣的内容,通俗而生动的语言,问答加链接的特殊形式,将让您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看到一个鲜活的孔子,同时增长您的国学知识,丰富您的文化内涵。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哲学智慧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哲学智慧

    本书采撷了古代哲人的一些思想精华,以此勾画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线路图,包括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隋唐玄学佛学、宋元明清理学、近现代哲学等。
热门推荐
  •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生命的原欲总是与其实现的结果有距离。于是,这便有了我们生命中“我能够”与“我应该”的矛盾体验,这种体验常常把自我置于“两难境地”。……为此,每个生命个体对自身智性与德性关系的觉知就成为了生命存在的首要问题。
  • 奴婢相思

    奴婢相思

    她,出手狠决令人闻风丧胆的菱歌宫少宫主,厌倦了血雨腥风、毫无休止的杀戮,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大方俏丽的美丫环。谁料,竟遇到喜怒无常的怪少爷,欺她只是丫环极尽恶意刁难。她忍,一定要忍,谁让她卖身三年呢!晕了,府中那个比女人还美的神医,为何总是含情脉脉的瞅着她,美色当前,害得她常常失神;他和他,竟都是江湖之中声名显赫的大人物。罢了,既然丫环当不成,那便只有恢复本尊与他们斗上一斗吧。
  • 斩天诛地

    斩天诛地

    青天万丈,云海升腾,一尊巨大无比的金身法相盘坐虚空,俯瞰蝼蚁般注视着下方一个白衣散发青年,探出遮天大手压下。“吾主宰乾坤命运,顺,生!逆,死!”“我的命运在我手中,谁也不能掌控,天若染指,我便斩天,地若涉足,我便诛地,你想让我臣服,我便将你踩在脚下!”发丝飞舞,白衣青年挥拳直上,万道悲鸣,苍穹破碎!
  • 亲密敌手

    亲密敌手

    初涉职场,无论你是清纯小白还是小有所成,眼见昔日最亲密的战友突然临阵倒戈,亦或暗自出手,即使他只是刚刚出道的同辈,也足以让你遍体鳞伤,更何况还有那原本就高深莫测的前辈。李浅和林娜是闺密,大学毕业后,两人决定徒手闯深圳,一脚踏进了销售的门槛,在一群男人堆里开始了厮打拼杀。面对一纸合同,同事、闺密、朋友、爱人……昔日最亲密的人,却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背叛阴谋。青春的梦想和爱情到底要承载多少伤痛,才能认清谁是朋友,谁又是敌手?前是朝夕相伴的亲密朋友,后是虎视眈眈的昔日对手,在草木皆兵的职场,到底该有怎样的战力才能杀出一条出路?一切看似结束,其实刚刚开始,在男人的较量中,两姐妹将会面临怎样的风云变幻?
  • 祸水魔君

    祸水魔君

    她天使般的容颜掠惑了多少男儿心,而他却视而不见,她对他的爱,为了这个魔魅的男人,她可以血染天下,只因他一句话:“你真的喜欢我,就把天下拿来。”她点头答应“好,三年时间我定将三国交与你手,为了你颠覆天下又有何妨?”可是爱到最后是谁掠了谁的身,又是谁伤了谁的心?!
  • 元素操控者

    元素操控者

    一个无名的高中人亲眼看见自己的叔叔死在父亲的手里,遇到了美丽的狐仙,修练元素气成为一代天骄,成为雷神一样的人物。有激情有热血欢迎观看
  • 纯豆的腹黑夫君

    纯豆的腹黑夫君

    他是震撼天下的无极宫宫主玉洛公子,他也是皇城首富苏家的苏二公子,他还是她青梅竹马的清尘哥哥。而她只是一个单纯的猎户儿女。是命运将他们牵绊,又是命运将他们捉弄,她纯粹、专注、固执的爱,能否走到最后?爱情不是平起平坐,与身份、性格、身世、心态、世界观都无关,只是遇见那个能够给你爱护和温暖的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十月怀胎知识一本通

    十月怀胎知识一本通

    本书使您远离孕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困扰,寻找怀孕的最佳答案,让十月怀胎成为您一生中一段幸福而美丽的经历,助您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十月怀眙知识一本通》向您阐释了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所要知道并有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本书科学全面、指导性强、注重细节、送去关爱,为您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创造最佳条件。我们相信只要您用心就能做到,一定能将这特殊的十月怀胎经历变成人生美好的回忆,并能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 异界逍遥成圣

    异界逍遥成圣

    在传统武学逐渐没落的现代社会,逍遥派弟子李天桥在一次海难中穿越到了异世界。在这个剑与魔法的世界,他惊异地发现这里也有炎黄子孙,而这个世界的炎黄族,却世代相传着一个惊天的大秘密。看李天桥如何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武功与异界的敌人斗智斗勇,看逍遥派和中华传统武学如何在异界发扬光大……
  • 嫁个好老公

    嫁个好老公

    专门写给单身女性的书籍,涉及了关于单身女性朋友在获取爱情和婚姻中,需要注意的种种问题。书中教授的多是具有一定操作性恋爱、选择的方法和技巧,从梦中情人的成因到如何选择、如何相处、约会、相亲、网上征婚等都有涉及,涵盖了女性择偶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能有效帮助读者提升经营情感关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