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1000000012

第12章 1988年的背景音乐;八十年代

1988年来了。

关于这一年,有很多背景性的记忆,大的不说,只说流行音乐和文化方面的,比如崔健。这个人的名字和他的音乐怎样响彻在1988年的中国上空,以至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整个一代人的成长,我至今也不甚明了。暴阳,愤怒,迷茫,人文关怀,理想主义,政治波普……这全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崔健很聪明,他把着时代的脉搏,就像医生一样,问问家里的情况,平时饮食怎样,甚至开两句无关痛痒的玩笑。他知道病根在哪里……可是他突然间发怒了,简直莫名其妙。人们受惊吓了,人们从未遇见过这样的“医生”,他年轻,体力旺盛,曾有过热情和理想……他也许在说,我也是个病人,和你们一样,我不幸福,每天受到伤害。

他需要被关怀,他像孩子一样委屈,他的思想脉落清晰,他的话语无厘头。毫无疑问,这是个极具魅力的年轻人。他是幽默的,嘻皮的,可是他拎得清,冷不防说了句玩笑话……可却是真话。青年人激动了。只有他们能理解崔健,把他奉为圣贤。从前,这一代孩子也是老实巴交的,听话,温良,顺从,如果时代不变迁,他们大抵是要读着马列主义长大的。可是这中间经过缓慢的成长,革命,旧思想的死与衰亡……一下子到了八十年代。

身处其中的人们很难理解八十年代,它就像幸福,像身在福中不知福。幸福从来是用作回忆的,幸福不是现在时,从来不是。

各种新思潮来到了八十年代,卡夫卡,萨特,康德和叔本华……挤满了中国青年略嫌单纯稚嫩的头脑。他们不满足了,开始反思,批判。是呵,谁都知道反叛能带来快感,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远离平庸。——做一个思想者,做一个受伤的时代英雄,这是何等有面子的事呵。

我们权且不问他们为什么反叛,为什么迷茫、不快乐,就当是青春期的体力发泄吧。无聊,想使坏,总得找一个强用力的借口,那就是时代吧。

这个时代充当了冤大头。一个健康活泼的年代所带来的思想解放是难免的。而崔健则当仁不让地充当了启蒙者。他是个急先锋,他手里扛着时代的旗帜,他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他当然是明白的,我们以为他不明白,所以我们激动了。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只要发出一声异质的呐喊,你说你不明白,你有很多疑惑,你迷茫,这准不会有错。这会被视为时髦,引来群龙呼应。

崔健就这样传至1988年我的家乡小城。常常在校园里,我们看见一些男生趿着拖鞋,端着瓷碗走往食堂的路上,唱起了《一无所有》。他们干吼了一声唱道:我告诉你我一无所有,我要让你跟我走……

我倚在廊柱上听着,微笑着,我以为自己是心领神会的。

我也喜欢崔健的另一首歌,叫做《从头再来》,至今也未听过,只是无意间从一个女同学带来的一张磁带纸上看见了这首歌词,欢喜不已。我把它抄在一个新皮面本的首页上,每天看上一遍,把它当诗读。现在,皮面本早就丢了,可是歌词还记得两句,大意是这样:

我脚踏着大地,我头顶着太阳

我装做这世界惟我独在……

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一个大时代里的平民英雄,有着罕见的孤独豪情,可是也只剩下了豪情。

那时我们还来不及触及罗大佑,在稍后的几年,听到他的《恋曲1990》,也许我应该更喜欢罗大佑,因为他的温文。他是忧伤的,可是我不喜欢忧伤。我自己就是忧伤的,骨子里有着难以遏制的小资情调。自己也意识到了,很不好意思,总是立意纠正着。

我们每个人都是忧伤的,可是忧伤没有用处。

我喜欢有用处的东西,物质的,看得见的,日常生活的。在这一点上,我和八十年代是格格不入的。我也不以为自己属于八十年代,我在九十年代长大成人,形成了那个年代里所特有的重实利,自私,靡顿。有一些道德良知,要面子,做起事来优柔寡断。经过十年的狂躁发展,社会稳定了,虽也在向前走着,可是老实了许多。人不再是狂妄自大了。他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弱小,处事谨小慎微。

我想这是对的,永常的人世恢复了它应有的面貌。

我未尝不知,把人和时代放在一起分析,颇为牵强。人是个体的人,而时代是不负责任的。我始终认为,时代是虚妄的,每十年一个时代,虽车轮滚滚地向前跑着,可是再隔三、五十年回头看,时代又回来了,新的一茬人,新的楼房,旧的时装样式,似曾相识的生活习性,旧思想……这其中有一些亘古不变的东西,源远流长着,在新时代里换了一副和善面孔,卷土重来。

说起1988年的流行音乐,我们也听齐秦和王杰。——这也许是稍后两年的事了,我不记得了。内地的听郭峰,五月歌咏会的时候,合唱《让世界充满爱》,全班同学站在舞台上,统一服装,男生白衣黑裤,女生白衣黑裙,一首歌唱得花样繁多,先是由两个男女生领唱,然后合唱,交叉唱。还要晃着身子,形成一种参差之美。

我那时已经不天真了,总觉得这类作派让人汗颜。不过我还是合作的,张着嘴,只是不发出声音。我噪音低沉,不清脆,听起来不像女生。初三那年,语文老师让女生们朗诵课文,再由男生朗诵,最后他总结道,女生的声音清脆,像潺潺流水。我不由得想到了小便的声音,听来也不过如此。

我想我是自卑的,我是最无个性的学生,长相平庸,成绩也不出众。整天精神涣散,身体处于游离状态。我希望所有人都忘掉我的名字,走在人群里立马就消失。我很听话,厌恶户外活动,课间操能逃则逃。下课时竟懒得上厕所,总是伏在桌上睡觉。我很少说话,同桌的一个女同学也不爱说话,整整一学期,我们沉默着,呆坐在课桌旁,就像陌生人。

这是早些年的事了,到1988年,我的性格略有变通。我开始和人交谈,有三五个好友,一起讨论人生、理想等方面的问题。我常常皱着眉头,对人世我有自己的思考,我意识到了,心里很快乐。我们也看电影画报,从上面得到零星的流行元素,哪个女演员漂亮,哪个女演员有气质。

那时候,我们已注意到“气质”这个东西。什么是气质呢,我们也说不清楚。我们说,刘小庆是漂亮的,可是潘虹和陈冲就有气质。我们喜欢气质。我们看她们怎样穿衣服,怎样搭配,一点点牢记心间。在不久的将来,这于我们是有用的。

我们也搜集明星贴纸,从校门口的小摊贩手里一买就是五六张,有张国荣,刘德华,张曼玉,刘嘉玲……把他们粘在课本的封皮上、扉页上。我们尤其喜欢林青霞,常常为她的清纯和气质叹服,课间十分钟,几个女同学聚在一起,围着课桌看林青霞的照片,边看边说,有时会尖叫着,笑倒一片。

我从此看到我性格里的另一面,温暖的,通俗的,它是属于“人”的那一面,在1988年的夏天,正一点点地呈现出来。我想我是长大了,梳着麻花辫,穿着布衣裙。那时我还戴着眼镜,很笨重的学生镜,架在鼻梁上,一不小心就会滑落下来。

我从来不是个活泼的女生,枯燥,寡言,可是没有人知道在这张像被雨水淋湿的茫然呆滞的面孔下,曾有着多么敏感、耽于幻想的心。

听歌我能听出眼泪来。1988年,似乎有一首歌叫《我祈祷》,优美,深情,我最听不得男人的深情,可是在黄昏的房间里,我一遍遍地放着这首歌。

我蜷缩在角落里,看着光线从西窗上一点点地落下去,而夏日如此盛大,我睁着眼睛,呼吸着,感觉到心一点点收缩得疼。这就是我成长的一部分背景么?一首情歌,唱着古老的男欢女爱,忧伤,纠缠,沉到骨子里。1988年的我还来不及体会爱情,我是那样一个单调、苍白的姑娘,了无生趣。可是听着歌,我觉得自己快要哭了。

我忧伤之极,且富有情感。我喜欢戴望舒的《雨巷》,因为他把姑娘比做“像丁香一样”,我喜欢的还有很多,老电影,老歌,分离的、来不及实现的爱情。我喜欢一切短暂的、来不及实现的东西,淡淡的伤怀的情绪,无边无际的,捉摸不定的。

像所有少女一样,我正在成长,可是亦懂得了怀旧。我常常就哭了。春节时和弟弟贴对联,我缩着脖子,袖着手,把浆糊夹在手肘里递给他,我说,今年又长大了一岁。我想我是伤感的。家里有一盒苏小明的磁带,还有邓丽君的磁带,成方圆的,朱明瑛的……它们流淌在八十年代初的空气里,流淌了很多年,而我和弟弟是听着这些歌长到了1988年。

在这一年里,还有一首歌叫做《小站》,歌者好像是常宽,现在不太有人记住他了——能记住他的肯定是我的同龄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同一时间段里,偶尔寻着这盘磁带,并喜欢上了它。听着这首歌,我眼前总浮现出两列反向而驰的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了,车窗旁坐着两个男女,他们注定是要失之交臂的。在这小站相遇,在四目相视的那一瞬间,心微微动了一下,然而火车开走了。

对面火车上的那个人……也许是自己人,可是错过了。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虽平安,看着儿孙满堂,可是一天天地迟钝;这一生总的来说很吃力,也不知为什么,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而很多年前那次火车小站的邂逅,那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这就么轻轻一瞥,擦肩而过。——也许他们早就忘了。

关于八十年代,一个朋友做过形象的描述:一个年轻女人坐在草地上,侧着身体,歪带着斗蓬凉帽,也许身边还会放着一本书,或者玫瑰花之类的。(这是照片)

我笑了起来,真是很贴切的;八十年代虽然是个伟大的年代,可是那里头也有一些极腐朽的东西,比如追求造型美,过分计较,认真;因为过于理想,也容易愤怒;每个人都在追根究底,急吼吼地问,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相对于稍后的九十年代,它显得有些紧张了,也似乎莫名其妙。

不久前,读过一篇女作家的散文,细算起年龄,她大约是八十年代的青年,现在是老了,至少也有四十岁了。她说:我喜欢穿着一袭白裙,一个人走在荒野里;我张开双臂,向风里跑去。我读了以后,心里汗涔涔的,也不知为什么,可能完全是趣味相左。

我跟朋友们说,她真是胆大,这种文字都敢写的,也不顾年岁,也不怕寒碜;在我,即便年轻十五岁,回到少女时代,我也不会写出这样的东西来。

我很庆幸,自己不属于八十年代,因为我天生世故,不天真;对于这个时代的脉搏,我抓得很准,并不是故意的,我以为这是才能;虽然每代人的趣味都不一样,我们这代人,也许很快就被更年轻的人摔在身后,被他们嘲笑,批判,可是最起码,我会小心翼翼,在不该说话的时候,我绝不说话;我以为沉默是聪明的,而且也尊严。

想想真是没心肝,我对八十年代的漠视是骨子里的,因为那不是我的年代,纵有千般好,也还是要挑剔的;一点细枝末节的缺点都不放过,刻意地纠正着。有一次,跟一个朋友聊起一位作家,他说,他的气息我不喜欢,那是八十年代的。我说,你说说看,什么是八十年代的。他想了想,很为难地说:比如,太强调姿态,他要过隐居生活,那样的生活里容不得任何杂质;他想办一份纯文学杂志,完全不受市场左右……

我想了想,笑了,这理由似乎全不通。假如我们中的有些人,提出要隐居,要办一份非盈利性的文学杂志,非但不会有人嘲笑,传媒也许会推波助澜:“七十年代以后”可谓人才辈出,不但有美女作家,现又出现了文学圣徒。

是因为年轻,我想,时代握在我们的手里,对的,错的,漫山遍野全是我们的。即便遭人批评,辱骂,即便将来的一切烟消云散,归绚烂于平淡,可这一刻也是好的;这一瞬间是我们的。

想想真是奇怪,我们对于刚刚过去的那个年代是那样的苛刻,不能原谅;包括那个年代里的人,以及行为方式;可是对于更老的一代人呢,倒变得平安和宽容了。细究这其中的原因,倒也是复杂和有趣的。

虽然说起“七十年代出生”,全国上下一片嘘声,恨不能全杀尽了为算;遭至骂名的就那几个人,罪状说来说去就那几样:颓废,堕落,靡烂,功利性……可我仍为她们抱不平,因为是自己人,在同一个年代里出生,在二十年后长大成人(中间正好跃过了八十年代);因为是自己人,我能够明白,虽然成长的环境,际遇,志趣都不一样,即便不赞成,我也愿意去懂得。

我说过,不管怎样,我还是喜欢她们的;都是简单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也不吓人;即便靡烂也是单纯的靡烂。不像上一代的女人,是拿爱情当作幌子的,爱得死去活来,简单的男女之间的小事情,也要做得那么繁杂、地老天荒,想想真是不愉快。

同类推荐
  • 生命是一场旅行(上)

    生命是一场旅行(上)

    当你没有达到目标时,也许你可以说:“是的,但看看我们途中所发现的东西!看看这些因为我尽力去做而走进我生活的美妙东西!”生命正是挖掘的过程中才具有活力。而且我相信到最后真正要紧的还是过程中的乐趣。
  • 大美哈密

    大美哈密

    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作家的优秀作品,不但有哈密本土作家的稿件,还有其他地方作家朋友的来稿,其中大部分作品写得相当出彩,就算面对相同的事物,因有了多个作家的多个不同视角,再加上入笔轻重的差异,所以决定了《大美哈密》中各篇文章的立意出新,确实值得一看,也值得细细品读。相信读者朋友们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你们认为关于哈密这个地方与作者感受迥异的“大美”,也相信你们能从这本书中体味到卞之琳那首《断章》中的四句话、四个角度和四种意境!“你在天山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云端看你,松峰闯入了你的眼窝,你闯入了丝路的梦!”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1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右心房》

    《你是我的右心房》

    一张手机里保存的照片,因一段奇怪的录音,楚氏千金楚妙然被弃闯入楚氏旗下瑜伽会所大闹会所,痛打被疑是小三的瑜伽老师柳语晨。她只是一个年轻的瑜伽教练,原本以为一切都会如她计划般地工作、生活,按部就班的再迎接憧憬中的爱情。原以为一切都正如她想的那样,没曾想到,就因一个误会,工作算是没了,正常的生活也被打乱。远在夏威夷的楚沐帆得知自己妹妹楚妙然因个人私事造成的负面新闻报道后,最终,却是他解救了柳语晨。他,一个不相信感情之人,她,一个憧憬美好爱情的人,他的右心房会容纳下她吗?
  •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书旨在帮助和指导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思想上做好自主谋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学习掌握一定的求职就业及开拓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概述、就业准备、心理调适、面试技巧、创业实践等内容。本书力求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将系统性、知识性、理论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融为一体。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就业指导的历史、意义、内容和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就业和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 无限之破碎虚空

    无限之破碎虚空

    无限,未知的未来,主神空间的枷锁,且看主角如何打破枷锁,追寻先辈们的足迹......
  •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
  • 曾经他说他不配

    曾经他说他不配

    无解,他曾经说过他不配。丫头与哭着说道。我跟他真的没什么啦,你为什么就是不相信我呢?
  • 失恋高跟鞋

    失恋高跟鞋

    人家说“好奇心杀死猫”,这话还真是一点儿都没错!就因为该死的好奇心作祟,再加上一时的鸡婆,游丝琪硬生生地被自个儿反锁在饭店的房门外,糗的是,她刚洗完澡,所以身上仅仅穿着一件睡袍!为了不教其他房客看见她衣衫不整的狼狈模样,不得已,她只好硬着头皮去按隔壁房的门铃……
  • 浮华风云录

    浮华风云录

    世事无常多蹊跷,黄粱一梦雄鸡晓。自古东南西北朝,只留尘埃后人笑。风云变幻,万古空留尘埃。爱恨情仇,也是烟消云散。他遇到穿越而来的人,却发现自己最爱的人会是家族的噩梦;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他活着只有一个仇字;他一介小兵,最终成为退却外族的华人英雄;历史会因穿越之人而改变吗?爱恨多陆离,世事多光怪,浮华惊梦,风云莫测,叹不得,写不尽,或喜,或悲,空一场。企鹅群号:317108376
  • 兽血澎湃

    兽血澎湃

    凶兽肆虐的异界,人类在欲望中沉沦!一个身怀象形拳术的穿越少年,脑藏上古应龙魂兽,身具黑白水银异瞳,从没落的世家一飞冲天,踏着七界兽灵的累累尸骨救赎苍生……哥既生,诸神当灭!(其实哥是憨厚正直粉嫩青,正牌的纯洁哦,异瞳转动,场景再现,偷窥……说不看只瞄一眼!)有完本作品《盛唐权奸》书友交流群:96442306
  • 血衣袍

    血衣袍

    问天下霸业谁可得之……不过一人耳!一壶茶,尽在杯中……
  • 拐个正太来发家

    拐个正太来发家

    作为一个奋斗半生的大龄剩女,一朝穿越到一个小萝卜头身上,看我大展雌威,赚大钱,拐正太。怎么舒服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