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1000000021

第21章 波尔多开出的列车 (2)

杜拉写过一篇散文,叫《波尔多开出的列车》,很短,大约二千字不到。讲的是在1930年,她和母亲,两个哥哥,从西贡乘夜车回法国,列车是从波尔多开出的。那一年,杜拉十六岁,和她的中国情人已经分手了。他们一家人坐在三等车的一个包厢里,包厢里可以坐八个人,除了杜拉一家,还坐了两三个人,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大约三十岁。

事情就这样开始了,起先他们是在聊天,那个男人问起她的家庭情况,于是杜拉就跟他讲起殖民地的生活,下雨,炎热,游廊,与法国的不同之处,去森林远足,甚至她还要通过一年的学士考试,无非是火车上成了惯例的那种谈话。

后来,他们发现所有人都睡了,她的母亲,哥哥,以及车厢里的另外两三个人;──所有人都睡着了,这时候,就只剩下了那个男人,和杜拉自己,他们在谈话。

“就这样,突然一下,开始了,就在同一时刻,转眼之间,千真万确,而且方式很粗野。在这个时候,这类事是决不说的,特别是在那种场合,这一来,我们就不可能再谈话了,也没法再看谁。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被击倒了。”

这是典型的杜拉式的语言,很简约,又很女性,字与字之间有着无限的张力,却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一个初读杜拉的读者,大抵是要迷惑的。其实杜拉说的是性,或者说,是一次偶然的性经历。很简单,她和这个萍水相逢的男人,用中国古代色情小说里的话来说,已经“入港”了。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这件事对于杜拉来说,算不得一件大事情,因为她已经十六岁了。在十六岁以前,她遇见了她的中国情人,瘦削,富有,黄皮肤,一个优雅得有点病态的青年,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的家在抚顺,他的钱多得即使是白种人也瞠目结舌。

那几乎是经典的一幕,所有读过杜拉小说的读者,都能记得那一幕,在湄公河边,一个白人少女,才十五岁,她站在轮渡上。她穿着高跟鞋,她母亲改制的旧衣裳,也许她还擦了胭脂和口红,总之,她是那样的一个女孩子,身体已经发育好了,她常往街上跑,希望引起所有人,尤其是男人的注意。

那个中国男人呢,当时也经过轮渡边,他开着车,也许是白色的,他穿着白色的西服,打着领带。他站在阳光底下,眯缝着眼睛,样子有些迷茫。那天他刚好经过湄公河边,因为无聊,他是那样一个无所事事的阔公子。他再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出现,造就了一篇能够进入法国文学史的小说。

我们说,杜拉的生活是从这一天才开始的,这一天,她遇见了那个中国男人。在遇到他以前,她还是个处女,遇见他以后,她成了女人。她和他在夏日的中午做爱,关于做爱的过程,杜拉有过相当冗长的描述,她用她那支离破碎的语言,把一个纯粹肉欲的故事,说得那样有感情,美丽,摧人泪下。

性在杜拉的小说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几乎成了她的母题,和死亡,绝望一起,构成了扑朔迷离的小说元素。杜拉的小说,我承认是好的;即便撇开文学性,她的小说也是独特的,引人入胜的。读她的文字,我常常爱不释卷。那流淌的、散发着芳香的语言,短句子,一波三折,带我们进入小说曲径通幽的深处。(某种程度上,这也许应归功译者王道乾。)

应该说,她是个很优秀的作家,什么都具备了,感觉,才华,语言,小说的品质,没什么可挑剔的。较之于其他优秀作家本色、朴素的叙述,她丰华的文字外壳也很容易让人眩目,喜爱。

我不知道症结到底出在哪里。撇开个人情感来谈杜拉的小说,我承认它好,但我不热爱。那里头没有我敏感的东西。有一次和朋友讨论着,她也说,是的,不敏感;好是好,但它与我没有关系。

我笑了起来,完全能够明白;这就好比爱情和男女,我们所遇到的某些异性,好是好的,具有华美的外表和内壳,优雅,风趣,富有,可注定是要失之交臂的;也从不觉得惋惜,因为不爱。我们会说,没有道理可解释的,只是不敏感,注定是没有关系的。

又像是一个女人,质地优良,可是因为长得美,也稍稍让人感到怀疑,无缘故地心生不满和遗憾。我们会想,她完全可以低调平淡一些的,那样的美质,用朴素无为表达就足够了。

我喜欢美,但讨厌唯美。杜拉在于我,症结是否就在这里呢?再者,小说是叙述的艺术,它是接近日常生活的,平视的,反“诗化”的;小说语言需要精简,修饰,但不可以拨高。也许小说并没有太多的规则,许多小说的叙述基调也不一致,然而我喜欢的作家,尽管他们风格各异,我还是能从他们的叙述里找到相通的地方,比如海明威,卡夫卡,福楼拜,比如曹学芹,张爱玲,以及当代的王安忆。

我不喜欢杜拉的叙述,完全是趣味所致,没有道理可讲;她的题材取向我也不喜欢,性,绝望,酗酒,疯狂……这完全是我陌生的东西,我能够理解,可是理解了,也不喜欢。如果硬要分析这其中的缘由,我也只能说,她的叙述太见才华,不见功底。我以为,才华是向外的,功底是向内的;对于一个作家的要求,才华是最初的,功底是最后的。

虽然我读小说,带有很大的情感、趣味偏见,然而在这里,我也愿意简略说一下杜拉的小说;我希望自己是客观公正的,不受自己的情绪支配。她的小说还是好的,因为很微妙。

杜拉的小说里,我较为喜欢的是《琴声如诉》,这差不多是杜拉最好的小说,我以为,比《情人》好,也比《广岛之恋》好。

杜拉最好的小说,差不多都能做到优美,流畅,不确定性──后一点尤为重要。《情人》也是一篇“不确定”的小说,虽然讲的是青春,男女,欲望,分离,但是让我喜欢的还是那些次要的人物,比如小哥哥,贫穷贪欲的母亲,以及她对于女儿卖淫所持有的一种坦荡而复杂的态度。……这是小说主题之外的旁枝。我以为小说动人之处,从来不在主题,而在从主题偶尔延伸出的旁枝。主题是大的,确定的;旁枝是小的,可有可无的,一不小心,突然探出头来。

人生的动人之处,全在那一不小心的瞬间,偶尔探出头来……世界的真相和奥妙也全在于此吧?

这篇《波尔多开出的列车》是我难忘的,虽然我的态度有点复杂。是篇随笔,然而不妨把它当做短篇来读。讲的是情欲,一对萍水相逢的男女,坐在火车包厢里,简单地说一些话;夜渐渐地深了,家人也睡着了,“就这样,突然一下,开始了。一点力气都没有。被击倒了。”杜拉详细地描述了做爱过程,小心翼翼的,不敢发出声响;拿衣服遮住身体,蜷缩着,装做是在假寐。后来困了,在这过程中也渐渐睡着了。凌晨时分,它又来了,身体交织在一起;再一次睡着了,等到醒来的时候,天亮了,那个人的座位空着,他已经下车了。

文章写得很好。然而在文章之外,我看到十六岁的杜拉对性的态度,那样天真,无耻;没有太多的性经验,刚和中国情人分手,这中间绝无可能出现太多的人和事,然而她就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鸨,坦荡,随意,顺手拈来。

一篇美文,短短的两、三千字,可是使人过目不忘。人物,细节,主题,场景……都有了,语言几乎无可挑剔,可是总有一些东西让我觉得异样的,稍稍不愉快,也不是讨厌,而是无端地害怕。

我后来怕读这篇小说。一本很薄的小册子,除了这篇之外,还收录了杜拉其余的散文,大约有二、三十篇吧。这小册子放在我的床头,每晚临睡前总会读上一两篇;看完这篇之后,起初并不觉得可怕,可是细细琢磨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想起幽暗的火车上,那萍水相逢的男女,简单的话语,复杂的动作……那真是毛骨悚然的。

杜拉和卡夫卡又不同,卡夫卡的恐怖是文学的,虽荒凉,可是给人愉悦和享受。杜拉的恐怖是俗世的,烈日荒荒,人迹罕至;陌生人,做完爱突然消失了。怎么想也不愉快。

关于这篇小说,我和一个女友讨论过,我说,你会吗?在荒原里,和陌生人相遇了……你会吗?她摇了摇头,像是觉得寒冷,缩了一下肩头,把手塞进衣袖里,她说,那太可怕了。

后来,这本小册子被我放到书架的最上层,又不放心,几经辗转,现在也找不着了,大约是丢了。

同类推荐
  •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文学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描摹,是对人类生存经验的艺术表现和思考,是一个民族的心灵之窗。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产品的一座宝库,她时贯古今,地连八方,浩如烟海,璀灿辉煌;在这里不是珍藏着一颗珍珠,而是各民族珍珠美玉的荟萃,踏入这座殿堂,你的面前会出现无数个新的领域,你可以从此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心理状态等等也会透过纸缝,活跃在你的面前。文学作品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给人以教育。文学也是人学,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作品,总是或多或少地阐述人生的道理,有的甚至有着深刻的见解,虽处异国异地,我们同样可以得到启迪,爱到教育。·
  • 蒙马特遗书

    蒙马特遗书

    深深堕入生命中最黑暗的痛苦里,挣扎着爱与死的意义——死亡,也是创作的一部分吗?一九九五年夏天,才华洋溢的台湾小说家邱妙津在巴黎以惨烈的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这二十封信,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生命告白。爱欲的强烈、背叛的痛苦、不顾一切的占有与痛切的自我剖析在文字中喷薄而出,而关于爱与艺术的纯粹追问,也永久地震撼着世上所有苍白的灵魂。本书甫一问世就引爆了整个台湾,对于整整一代尚未有机会深思爱与死真谛的青年来说,邱妙津的文字提供的,不仅是经典的阅读对象,更是一个朝圣的坐标,以及面对诚实爱欲的灵魂自白。“我对我的生命意义是真正诚实与负责的,尽管我的肉体死了,形式的生命结束了,但是我并不觉得我的灵魂就因此被消灭,无形的生命就因此而终止。”
  • 基蒂

    基蒂

    《基蒂》的故事开始于伊丽莎白结婚一年后,贝内特家四小姐基蒂受到了父亲的严加管教,由于绝少出入社交场合,且以读书为乐,其性情和头脑渐渐发生了变化,曾经的轻浮与傻气已然不再,聪颖灵秀越发见长,于是,围绕着这位年轻美貌的未婚小姐,作者展开了又一段现实与浪漫、爱情与冒险的故事。
  • 山妹

    山妹

    《山妹》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发表于省内外报刊上,表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的数十篇散文作品,这些来自生活底层的、原汁原味的、带着鲜活血丝的作品,犹如一股从山涧流出的潺潺清泉。
  • 图文版中国经典名胜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名胜故事

    《中国名胜故事(英文版)》主要讲述了中国古典小说继承和传递丰富的历史宝库的经典故事。继承和传递丰富的历史宝库的中华民族,已积累了几千年。《中国名胜故事(英文版)》是一本值得我们参考的书籍,适合大众人群阅读。
热门推荐
  • 鬼嫁新娘

    鬼嫁新娘

    “我们是相爱的不是吗?你难道就不能放下家族的仇恨跟我在一起吗”“对不起,我做不到,是你亲手毁灭了我们的幸福!”“你我今日在此割发断义,再无夫妻关系”对不起,这样的我不可能放下一切跟你在一起,我不会让你死的。再见了,我最爱的你!!
  • 源控九天

    源控九天

    这是一个充满源气的大陆,这里有强大逆天的源者,有凶残嗜血的源兽,更有拥有毁天灭地、翻江倒海之威能的恐怖彩兽,还有各种诡异骇人的血脉神力。叶羽重生到这块强者为尊的神奇大陆上,他的强者之路也由此开始。
  • 妖孽流苏

    妖孽流苏

    有血缘的兄妹结为夫妻,以嗜血为人生乐趣。永城之内奇人众多,最终黑化的仁德医皇、长生不死的狐族后人、不可心怀二主的许诺族、拥有生世记忆的花岛岛主、少年容颜的四旬神医、为爱男扮女装的替身王朝领导人、没有痛感不会流血的少年,以及其甘愿委身为妻的美艳男子。无论命格多么不同,最终命数却是相去无几,落得支离破碎,残败不堪。
  • 夺吻99次:校草大人,求放过!

    夺吻99次:校草大人,求放过!

    【爆笑宠文!欢脱搞笑!甜宠无下限!】传说,兰斯维诺贵族学院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学校!传说,这里面有一个神秘的学生会。传说,七大执委各个帅得令人惊艳,能力非凡,家世显赫。传说,他们是令无数女生疯狂追捧和趋子若骛的对象,这是真的吗?一个时而高冷时而逗比个性百变偶尔小贱外加暴力的少女恣意游走于学生会与七大家族之间,面对一段段炽热情感,她的幸福又在何处……马上阅读>>
  • 永不睡去的双眸

    永不睡去的双眸

    他和他,有着无法割舍的种种牵绊。谁又知道,冥冥之中,他们食指上的红线是否会在夜晚绽放光芒?纯白的花瓣,沾满透亮的露珠,划过他们不染凡尘的脸庞,湿了朱唇,消失在尽头。最终,还是留不住手里的花瓣,他还是会和花瓣一样,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之中。春夜朦胧,不及他湿润的眼眸。串串泪珠从他发红的眼眶落下,他用手将它抹去,只望看到他的笑颜。将他发颤的身体拥入怀中,身体的温度将他和他渐渐融合。记得在那个月下,他静静被他抱入怀中,被他温柔的声音蛊惑,听着他说出那一句话:‘若可让公子露出笑颜,那么在下将代您哭泣。’那短短的一句话,让他一塌糊涂。
  • 沙漠雪芙蓉

    沙漠雪芙蓉

    [花雨授权]她是一个没有自己身份的人,而他却是身份尊贵的王子。这样的两个人,又如何能够在一起?也许,从相遇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也许,这就是真主创造的奇迹?
  • 再战大明

    再战大明

    一个喜欢热爱历史、军事的大学男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回到了过去。那明末狼烟四起的年代。一场场如梦似幻般的传奇经历。宫廷争斗,大漠烽烟,庙堂党阀。是顺应历史,还是改变历史?
  • 浅窥洞天

    浅窥洞天

    人类自诩为无冕之王,站在世界的最顶端。但是无论如何吹嘘,妖魔鬼怪的传说从未消失。那到底是人脑中幻想而出的恐惧化身,还是在地球的其他角落一直有着别样的生命,以各种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方式与人共生?无论是精怪、仙魔、妖邪还是人类,都具备与生俱来的特异能力,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不断割据划分着地位、权利、威望。当具有净渡能力的未觉醒少女与具有噬夺能力并被上古魔物烛阴寄生的混血少年在命运的轮盘下相遇,他们是如何在周旋于各方势力的同时,经历和解决一系列奇闻异事?一切答案,尽在志怪小说——《浅窥洞天》。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嗜血公主的复仇爱恋

    嗜血公主的复仇爱恋

    奶奶,是她最爱的人,如果被人杀害,那个人却只是留下了蓝色妖姬,她走上了复仇的道路,还有个姐妹,在她准备离开家的时候,为了强大她自己,她对她爱的人说了,他说:丫头,我会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