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1100000006

第6章 一个时代的背影(二)

我爷爷也会砌鸡舍,红砖红瓦,一间精致的小房子。他是个出色的泥瓦匠,他把一切都做到了细处,从刀功到弥缝,一招一式,他的动作是那样的地道,流畅,得心应手。他做得非常有乐趣。他还砌得一手好灶台,用石灰弥得白白的台面,既清爽,又干净。

总之,这是日常生活里的爷爷,他是那样的朴素,本色。偶尔他也会发脾气,冲着我奶奶,大声地说着什么。他摔过筷子,就像孩子一样,他把碗一推,转身朝屋里走去了。有时候呢,他心情很好,唱着小曲儿,逗我奶奶说些俏皮话。

我奶奶看着我,笑道:“这个老爷爷,真是不害臊呢!”

我听了,觉得很快乐,便大声地笑出来。

政治生活方面呢,我爷爷一生也算风平浪静。各种政治风潮从他身边经过了,都拐了个弯,丝毫没有伤害于他。在“文革”中,他安然地坐在他的位子上,每天读报,开会,学“毛选”。在春夏、夏秋季节,他开始布署防洪、抗旱工作。这时候,微湖闸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甚至在夜里,也有人员在值勤。

我爷爷也被“下放”过,在外地的一个小闸口,当看门人。半年以后又官复原职,重新回到了微湖闸。

他主持的唯一一次批判大会,是在他即将离休之际,那时文革已经结束了。我记得是1977年,批判对象是一个青工,理由似乎很不相干,是“作风问题”。

总而言之,在那个年代里,他和他的职工们都活得较为尊严,他们善良,平凡,清白。他们几乎躲过了所有的劫难。有一种时候,也许连他自己也不能够相信,他与那个乱世截然地分开了。他是他,乱世是乱世,它们彼此是不相干的。

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辽阔,那里面有很多空泛的东西,革命和理想,还有主义。热血青年们急于缔造一个新世界,他们手捧“红宝书”,把手按在胸脯上(宣传画里就是这个样子的)。他们茫然地睁着眼睛,那空洞的眸子里空有鲁莽和热情。

可是这一切,跟微湖闸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蜇居在一块四方的天底下,那么安稳、踏实,沉着。他们工作,每个月靠微薄的工资生活。他们常常进城去,也许去百货公司买一副有机玻璃发卡,桔红色的,夹在辫子上像横躺着的“8”字,别提多漂亮了。他们并肩走在林荫道上,一家三口,夫妻俩带着一个孩子,很体面的。他们的穿着也很干净,朴素,符合那个时代的对于美的要求。

他们的孩子,也许是个女孩子,那一年也不过才五六岁,是个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里上大班。她梳着羊角辫,穿着及膝的花布裙子,一蹦一跳地走在她父母的中间。有时候,她也会挣脱父母的手掌,向前跑去了。跑到一棵树底下,她站住了,回头看她的父母。有时候呢,她也会抬头看天空,纯粹出于好玩,她把身体向后仰去,一点一点地,她就要跌倒了。

走至一家电影院门口,他们也会进去看一场电影。

或者呢,他们逛公园去。那时候,公园是不收门票的,公园里也没什么看头,有一些游廊和假山,逛了一圈就出来了。

再或者呢,他们去饭店吃饭。饭店也不大,却是国营饭店,里面的服务员都穿着白色的工作服,她们的神情懒懒的,也不怎么爱搭理人。──这一家子人,在饭店里要了两样小炒,一份汤,米饭是用粮票换来的。总之,也难得上一回饭店,也花不了几个钱,也觉得很好。

像我奶奶呢,她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她平安地做着她的针线活,她的每一个针脚都特别的精细,匀称。偶尔,在做针线的间歇,她也会抬起头来,习惯性的,她拿针尖在头皮上轻轻地划了两下。

那些年她也有六十多岁了吧?头发是花白的,做活的时候需要戴上老花眼镜。她戴眼镜有一种自然明朗的态度,显得她那张扁平宽敞的脸端庄,尊严。

那时候,她并不清楚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有时候会听我爷爷零星地讲起,有时候她想起来了,也会认真地问两句。我爷爷解释给她听,她点着头──可她仍是不明白的。

她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女红,做饭,做家务,伺候我爷爷的日常起居。对于男女情事,闺阁生活,婚丧嫁娶,人情世故,她样样都很精通。她在微湖闸生活了二十年,被所有人尊称为“奶奶”。每当她急匆匆地走在微湖闸的大道上,她拐进了一条甬道,走进了一户人家,人们就知道,她是去调解纠纷了。……她是小脚,慢性子。个子却是高高的,驼驼的,也几乎不识字。她的世界是那样的狭窄,长长的,通向一个有微弱光线的地方。……

这就是我看到的微湖闸,我爷爷,我奶奶,杨站长夫妇,以及很多不相干的小人物(在以后的篇章里,我将继续描述他们)。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世界,彼此的话题、生活观、趣味都显得大相径庭。可是把他们放在微湖闸,一切又显得是那样的协调,和睦。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们与那个时代隔着很遥远的距离。我是说,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里,他们的衣着,日常器具,房屋的构造是那个年代的。──他们仅仅生活在那个年代的物质里,相对贫乏的,困窘的,饱食终日的。

思想呢,我猜他们是从来不思想的。他们在阳光底下走着路,是冬天的阳光,冷,明亮,白颜色的。他们袖着双手,在太阳底下深深地咳嗽了两声。他们跑起来了,布棉鞋在水泥地上发出“嚓嚓”沉闷的声音。他们看见了自己在太阳底下的影子,矮小的,肥的──实实在在的人的影子。天真冷呵,家里的火炉子还在烧吧?家里的孩子呢,大概正在喝热汤取暖吧?

要是夏天呢,他们就去闸上乘凉。闸架在宽阔的河面上,长长的像桥。它是上下两层。上层叫天桥,底层是双桥,分别叫里桥和外桥。这里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尤其是在晚上,更是水波荡漾,清风徐来。

就这样,吃饱了饭,闲着没事,女人们在家里收拾家务的时候,男人们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拿着芭蕉扇,慢慢地往闸上走去了。想一想,那是怎样的一幅“安乐图”呵,在这样的图景中,也有人是打着赤膊的,他们在肩上挂着一条汗巾,一边走着路,一边把手够到腋下轻轻地捋着。

你瞧,在院子的林荫道上,又走过来两三个人,他们一步三晃地,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他们趿着拖鞋,腋下夹个小板凳,手里卷着一张细凉席,慢慢地走近了。他们经过一户人家的门口,看见这家正在吃饭,便大声地打着招呼,并不停下来,就走过了。

──“还在吃啊?”

──“是噢。来家里再吃一会儿?”

──“不了,到闸上凉快去。”

就这样,他们出了后门,往闸上走去了。天也不过是刚擦黑,闸上的路灯亮了。风从水面上吹过,那样的凉爽,带有水的气息。风跑进了他们的衣衫里了,发出“哗哗”的声音。他们中的一些人,随着风起,突然发出了一声舒服的怪叫,声音就像唿哨一样,流传了很远。

有两个小伙子在赛跑,他们的身姿放松而难看,拖鞋在水泥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他们“咿咿呀呀”地叫唤着,诅咒着,笑得“嘎嘎”的。

那些先期而至的人们,已选好了落脚点,安顿了下来。他们抱着胳膊,抽着烟;或者倚在桥栏上,侧身看河面上的光圈。也许他们会谈些什么,比如姑娘,政治──他们把手指伸进鼻孔里,掘宝似的,挖出一大堆鼻垢,然后把它轻轻弹向空中……

在这一章里,我本来要写的是,很多年前的时代背景,它怎样伫立在我们的身后,静静地打量着我们。

我的用意再明确不过了,我想简略地说一下那个年代,我出生在那里,我生命的最初几年,是和它一起度过的。似乎也可以说,我对它怀有某种浓厚的兴趣。

关于那个乱世,它所留下来的印迹,它的喧嚣和骚动,它的无聊和不安,它的震荡。总之,它肯定在我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些印迹。我没准备写很多,只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

我想,我的小说得有一个背景,它真实地、隐约地存在着。它可以支撑起我们的生活,我小说里的人物,他们的欢爱,疼痛,无聊感,贫困。

可就在这时,我的小说出现了障碍,这障碍维系了两个月,一直不能跳过去。一旦我的思绪触及到所谓的时代背景,我就会变得很茫然。

我只能说,对于那个时代,我的记忆出现了空白。也许对我来说,“文革”它压根儿就不存在。我现在所能记起的,只是一些人物,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是如此的庞大,细碎,具有很多微妙的细节。它们生动、细致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和我达成了某种默契,为我设置了灵动的开关,我的记忆一旦触碰到它们,它们便“腾”地打开了,一切全活了。

我想,我只能服从某种真实。我应该诚实一点,把我所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仅此而已。

而我所看到的东西,就是生活。它跟时代没有任何关系。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微湖闸的人们,比如杨婶和我奶奶,把她们安置在任何一个时代里,都显得再恰当不过。她们就是女人,只不过,她们恰好生活在微湖闸,又恰好跟着时间一起流到了七十年代。

像我爷爷,杨站长,马会计,卢主任这些男人,他们显然是党员,也在关心时局和政治,可是他们是那样的安静,和善,通晓人情;革命年代里的一切,在他们身上似乎渐渐睡着了。而且,我所见到的他们,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走路的样子,他们坐在自家的门槛里,他们笑着和人打招呼,他们腊黄着脸,侧转过身轻轻地擤鼻涕。

这就是我看到的那个年代的人们的生活,它是那样的单调,平安,没有戏剧性。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地重复着。有时候,它甚至让人感到害怕和绝望。难道不是吗,时代以惯常的速度滚滚向前,而他们仍生活在原来的地方,那样的微小,谨慎,认真,永常。

对于那个时代标志性事件的记忆,我也是有的,只一件。我在这里简略地说一下,作为这个章节的结束。

我记得有一年冬天,爷爷从城里回来,他脸色阴沉,显得那样的沉痛和悲伤。奶奶坐在墙角削土豆。爷爷走至她身边,蹲了下来,他拿起来一只土豆,看了很久。

他说:“奶奶,周总理没了。”

我清晰地记得,他说的是“没了”。他声音哀伤,压抑,在我的印象中,爷爷从来没有用这种口气说过话,似乎他的世界都坍塌了。

我们也很难过,我指的是我和奶奶,因为我们也是爱着周总理的。也许爱的方式不尽相同。比如我爷爷,他是拿他当“总理”来爱的,他是人民的好总理,一般意义上我们总是这样说的,他克尽公职,鞠躬尽瘁,具有中国人一切美好而朴素的品质,他接近于某种理想,是那个时代的神话。

而我奶奶呢,也许她的爱,更多地来自我爷爷的影响,再说,她是爱着一切人的,她善良,多情;在她的一生中,除了和两个儿媳妇不能和平共处,即使对一个陌生人,她也是和善而通达的;我猜想,她是拿他当一般意义上的人来爱的,他的死,对于她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死,也许让她想起了曾经亡故的一个亲朋;也许她会想起她自己,那一年她六十三岁了,头发白了,背也驼了,因为身体不好,寿材早于十多年前就预备好了。

而我呢,我的爱是抽空的,单纯的。我只能说,那是我来到人世间的最初几年,所有的感情对于我来说都是第一次的,很茫然的、盲目的、无条件的就发生了。很多年后,我想起自己,即便是生命中最亲近的人的死,比如爷爷奶奶的死,也没让我有刻骨之痛。可是在那年冬天,1976年1月,一个对我来说很抽象的人,──他在我视力所及的生活之外;他的死,让我淌下了眼泪。

那是第一次,一个人的死,它在我的身上造成了如此鲜明的反应,它让我觉得寒冷,静默,无力。我还能记得当年的自己,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睁着眼睛,拿舌头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我把手伸进袖子里,贴肤搁着。一直搁在那儿。我觉得世界在那一刻,是那样的悲伤,无助。

我奶奶一直在哭,即使下厨房做饭了,她也会腾出手来轻轻地抹眼泪。她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她喃喃地、几乎是自言自语地说:“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她抬起头来,看玻璃窗外的天空,晴冷的天气,阳光灿烂,可是使人寒缩;也许她什么也没看见,在那一瞬间,她又拿起了刀,开始削土豆了。这对她来说再自然不过了,感情代替不了吃饭;悲伤总是难免的,可是吃饭,它永远是吃饭。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有目共睹了。全中国沉浸在哀悼之中。我奶奶连夜缝制了黑孝,为我缝制了一个红的,她的理由是,小孩子戴红孝才吉利。

第二天,微湖闸的人们自发买了许多花圈,所有人都戴孝。他们说话声音轻轻的,脸色沉重而哀伤,还有一些人眼睛肿得厉害。总之,那是全民的忌日,人民痛失了他们的总理,他是他们的信仰,是他们心目中的神。

很多年后,我想起了那个年代;我想着,一个伟人的死,造成全民性的悲痛,只有那个时代才会有。这是我对于政治年代的唯一记忆,可是,它又是和感情联系在一起的,它是那样的低沉,朴素,黯然。

我见到的“文革”都在这里了。一个时代的末梢。1976年,国家一下子痛失了三个主要领导人,只不过,毛主席和朱德的死,我已经不记得了。我想,那时候,微湖闸肯定也举行哀悼仪式了,但是我已经没

同类推荐
  • 俗人狂想

    俗人狂想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时他们在忙于——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人生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人生之所以痛苦,也是因为意想不到的事情。
  • 市长日记

    市长日记

    一位负责移民工作的市长,从他的独特视角观察感受生活,在开发与守恒、苦情与恋情、激情与爱情、文化与风俗、功利与道德等等存在于者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变化与延伸中,演绎出了精彩的故事和沉重的思考,为现实的中国和民族的历史留下了斑斓的画廊。
  • 米线店

    米线店

    崔记米线店既是一个私人空间,又是一个公共空间,因此这里同时上演着两个故事:一是崔木元和未婚妻的各自的故事,二是郭兴和“那个女人”的故事。崔木元抵不住诱惑嫖娼了,她的未婚妻已怀孕五个月了,这是一个关于伦理的故事;郭兴“拐了人家的老婆,还把人打死”,这是一个关于法律的故事,但小说交代了杀人并拐人妻者郭兴背后的故事。
  • 斯蒂芬·金之子悬疑大作:野樱桃树下的背叛

    斯蒂芬·金之子悬疑大作:野樱桃树下的背叛

    《野樱桃树下的背叛》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前,伊格的女友玛丽安在树林里被人杀害,她的脖子上缠绕着一条伊格的领带。由于警方拿不出确凿的证据,伊格被无罪释放。伊格始终无法忘记玛丽安的悲惨遭遇,整日沉溺于酒精之中麻痹自己。一年后,从一次宿醉中醒来的伊格发现自己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听到身边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和野心,知晓每个人心中最黑暗的秘密。无意中,他得知杀害玛丽亚的竟然可能是他至亲的哥哥以及他最好的朋友。
  • 挂职2:关系到升迁

    挂职2:关系到升迁

    金融危机下,湖东经济形势严峻,简又然重提招商引资,到北京后,却受到可可化工的冷遇,原来他的部长同学闵开文已被“双规”;政协主席罗望宝自杀前留下的一份神秘名单被儿子送到了中纪委,这使得湖东人心不稳,李明学书记更是如坐针毡。如此糟糕的情况让简又然疲惫而无奈。桐山县的茶叶生产初具规模,杜光辉功不可没。在民主推荐会上,挂职干部杜光辉意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推荐;林山矿协议正式签订,新任省委宣传部长王也平专门来到桐山县考察矿业经济,对杜光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告诉杜光辉,部里已经准备在杜光辉回去后,提拔他担任副部长。
热门推荐
  • 光明创战纪

    光明创战纪

    异界天神被扑街,屌丝少年逢穿越。天神创灵成保姆,少年奇运谈纵横。此界尽为樊笼,众生为神豢养。且看吾如何只手破天,扬名位面。
  • 妃我所愿:花心王爷人鱼妃

    妃我所愿:花心王爷人鱼妃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咱不是一般的混混,所以咱赶时代尖端潮流——穿越时也不能一般。干老本行时被一脚踹飞,咱就变成一条美人鱼了。咱不是一般的有运气,仙女都能遇到,好好利用,咱也能混个千金小姐姐当当。咱也不是一般的背,竟然就给安排嫁给皇上他老弟了,好吧,嫁就嫁,咱的宗旨不能忘。穿越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事业故,二者皆可抛。可最后,咱竟然没抛开……郁闷了……
  • 琴韵成泪酌酒月下

    琴韵成泪酌酒月下

    江南一带赫赫有名的畅音楼名妓陶慕月竟阴差阳错的摇身一变成为堂堂郡主。她的身份之谜鲜为人知从一个微贱的名伶成为了一代母仪天下之人。她的亲人,离她而去;她的爱人;离她而去充满仇恨的她,入了宫,誓要报此仇......看陶慕月悲惨而又坚强的,仇恨的一生、看陶慕月从一个清纯的女孩变为充满心机的腹黑女、香消玉损,重遇故人......
  • 女子丹经汇编

    女子丹经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女王修成记

    重生之女王修成记

    21世纪人口之多,一个人的死去就如沙砾跌进了大海掀不起一点波澜…看惯了世态炎凉一颗心早已冷却她不懂什么是人情什么又是情义生活对她来说早已没有任何意义,一心求死的她偏偏上天让她异世重生………女帝复苏谁与争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废材女如何蜕变为唯吾独尊的女帝!
  • 无尽大陆之体术双修

    无尽大陆之体术双修

    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一觉醒来却发现身在无尽大陆,无尽大陆九大洲域,天才无数,看少年如何从中脱颖而出
  • 地球唯一魔法师

    地球唯一魔法师

    一觉醒来,“重生”奥术大陆近20年的方乐,发现他居然又回到了地球?或者说,是他在地球“昏迷”时,居然在另一片世界已经生活了近20年时间!!!请看发现自己居然“又”回来了的方乐,作为地球上唯一一位魔法师存在,如何走出自己的奇葩生活……
  • 八号世界

    八号世界

    我的第一部作品,讲述主角通过一种时空仪器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我的这本书主要讲另一个世界的人文文化,以及主角的一些经历由于我从小就有一个缺点,就是在难以注重于细节,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相信大家会发现我的很多用错的词和字,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毛病,虽然我每个章节都会修改很多遍,但还是有很多用错的字和词出现,对此我表示十分的抱歉,虽说如此,我依然觉得自己的这本小说对于其他网络小说来说还是有许多优点的,比如我这本小说场景十分宏达,注重于描写人类社会的文化,而且我的小说塑造的人物各个都是鲜明的,不会出现跑龙套的人物。也不单纯的只写主角。
  • 易烊千玺之小青梅别逃

    易烊千玺之小青梅别逃

    10岁那年他从隔壁捡到了一个小萌娃,15岁那年被小萌娃夺走了初吻,18岁那年他妈妈尽然告诉他和小萌娃有娃娃亲…………【请勿上升成真人】
  • 九指丐神

    九指丐神

    造化弄人,天生九指。被迫离家族,沦落丐帮。机缘巧合,一指终现。变强非梦魇,初露锋芒......过关斩将,踩压无数天才之光环。灭妖除魔,打破万古无神之传说。精彩内容尽在《九指丐神》。拜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