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1300000018

第18章 (十)

吃饱了,便开始哭,我觉得委屈。从前的一切回来了,我开始觉得疼痛。疼痛就像阵雨,在那个夏日时常袭击我。我潦倒,背运,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我本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没有亲人,我像站在荒野里,浑身冰冷,四处够不着人,能够着的就是她了。而她抱着我,她也够着我了。

她说,你也看到了,爱是没用的。它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我的眼泪淌下来了,坐在墙角,拿手擤鼻涕。她说,事情变坏了,不是吗?我摇摇头。我只是变贪婪了,对于人世,我开始奢望。我的情感慢慢复苏,欲念变得具体而繁杂,呈现于光天化日之下。我勇敢了,能够直面往事,回忆如虫豸蠢蠢欲动,它是疼的,鲜活的,倍受煎熬的。我看着淤血的疮口,可是我无能为力。——我没法抚平它。我哭了,简直无聊。

她叫我脆弱的孩子,她说她需要我。

我点点头。

她说她需要我,比我需要她来得更为迫切。

我问为什么。

她摇了摇头,笑了。她说,她有时会恍惚觉得,她并不是爱我。

用爱是不准确的,她说。是比爱更复杂的东西,比如说是需要。需要更朴素一些。可是需要也不准确,或者说是关怀和疼爱,而不仅仅是爱情。她说她不相信爱情,可是见了我以后,这想法又改变了。

她说她爱我,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那她怀疑什么呢?她低头想了一下说,她怀疑她爱我,是为了取暖。

当然了,她又笑道,男女之爱都是为了取暖,这一点是肯定的。可是不能肯定的是,为什么遇见我以后,她发现自己迫切地需要取暖。这是为什么呢?我并不是个很好的取暖对象,她说这一点,她早就知道了。所以,这不是我的问题,这是她的问题。

我和你一样是冷的,她说。遇见你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很寒冷,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孩子,也很寒冷,我们都需要取暖,我们正好碰上了。

我说,两个寒冷的人能取暖吗?

她摇摇头。隔了一会她说,也许……两个寒冷的人是需要取暖的。

她对我的身世很着迷,总是再三问起。我说了,她认真地听着,一改平时胡绞蛮缠的态度,她变得安静,端庄,仿佛沉浸在往事里。只偶尔,她会打断我,问某些细节的问题,或者做一些点评。她说,是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你的方向变了,你开始转弯了,你是知道的,可是你不能控制。

不过这算不了什么,她自嘲地笑起来,几个小屁孩一起玩闹,虽然死的死,伤的伤,可是比起遇见我,那算不了什么。

我笑了。我明白她的意思,可是我不在乎,我早就不在乎了。我的一生已经坏了,跟着她,还将坏下去。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该来的就来吧,我早就准备好了。我在此等候,我心静如水。我爱她,为她坠落,为她粉身碎骨……一个人已准备粉身碎骨了,那他还怕什么呢?

可是她感到害怕。她说她不想毁了我,这是难免的,跟着她,我难免会有改变。她现在还不能确定是哪些改变……所以,她有些惴惴不安。有时她是自信的,到了她这个年纪,她可以控制很多东西。她得小心翼翼才是。

有一次,她问起我的父亲。她说她要跟我谈谈父亲,我问为什么,她说,亲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感情,你以后得去深究它。

我点点头。

她说,对个人来说,世界上只有几个人是与自己相关的,父母,子女,只这几个人,别的都是不相干的。我和你也是不相干的。我们只是萍水相逢,哪怕爱到生死相许,我对你的影响已深入骨髓,可是有一天,我们会分开,分开了,就是不相干的。

我说我现在还没想到这个问题,关于分不分开,我们才开始,我想和她在一起。

她说分开是难免的,只是时间问题。这个世界上没有永常的爱情,只有永常的亲情。

我感到很茫然。我告诉她,我父亲曾扬言要杀我,那年我十二岁,念小学五年级,身材很瘦小。他举着刀,隔着一张饭桌,站在我面前。那是夏日的正午,天很热,能听见知了在叫,和现在没什么两样。我站着,我当时吓坏了,他也吓坏了。当他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时,他确实吓坏了。他面色惨白,就像死人一样。

有很长时间,我们就这样对峙着,睁眼看着对方,空气非常安静。脑子里嗡嗡一片响,偶尔能听到屋外庞大的蝉声。我说,那时我很像一具尸体,真的呆掉了,也不晓得害怕。有什么东西在我身体里窒息了。悄无声息的,突然一下,就窒息了。

她说,后来呢?

后来他哭了。放下刀,捂住脸,就像孩子一样哭了。

我也哭了,低着头把五指并齐,看着它,我的眼泪淌了下来。我不能谈起父亲,我跟她说过的。我也常常谈起父亲,我爱他,直到现在,我还留着他给我的清寒、惊恐的记忆。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无法忘怀。

我告诉她,我爱父亲。非常爱。我长得很像他,爱他就像爱我自己。我说,你能理解这种感情吗?它有点病态,接近于疯狂。为他,我愿意去死。可是我们之间全错了,我们互相折磨,奄奄一息。

他是个不幸的人,我说,没有人比我更懂得他。我们是血肉相通的,你知道什么是血肉相通吗?我抬起头,终于哭出声来。是他带我来到这个世界,给了我生命,然后给了我不幸。

我说我怕他,在他面前常常就哭了,我不是因为怕他而哭,而是因为爱他。他长了白头发了……一个中年男人的白头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我哭了。我是很没出息的,知道他在衰老,知道他将变得无力和丑陋。

这是我不能容忍的。

我说我怕老,我才十六岁,总担心自己会突然老去,有一天,就像他那样,慢慢地老去。没有知觉,无力,感叹。可是我愿意替换他,我宁愿衰老。

我叫她阿姐,我抱住她,我说,我这一生全错了,已经错了。才十六岁,已经来不及重新开始了。只能这么错下去。我和他之间其实很生疏,我没有任何办法。

阿姐生于1954年。有一次,她把身份证拿给我看。她说,你来看看我年轻时的照片。她年轻的时候,1976年,22岁。我看见了一个清明、貌美的女孩子,一双炯目。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穿着军装,留海连同发梢括在耳后。

总之,这个叫夏明雪的姑娘是有点英姿飒爽的。眉头微皱着,把嘴唇紧紧地抿起来,没有表情,像在跟谁赌气似的。

她笑道,我年轻时就是这个样子,一照相就本着张脸,怎么也逗不笑。可是我喜欢照相,坐在镜头前,双手紧紧地按在板凳上,照相的师傅说,来,笑一笑。我便笑了,拿手捂住脸,弯下腰说,你别照。

总是这样,非把自己弄得跟苦大仇深似的,她笑了起来:其实那时也未必有多严肃,只是有些拘谨。也怕见人,常常躲在屋子里。家里有客人来,招呼我出来见客,拉着拽着都不肯出来,有时还会哭。

我说,那时你有多大?

她说,十几岁吧。内向得很。

我说,你也有那样的时候?

她笑道,看不出来吧?

阿姐很少跟我讲起她的从前。偶尔她会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她说,都忘了,我是个不念旧的人。有时,我觉得自己是无情的。只要我愿意,什么事都可以忘掉。

我打趣道,人呢?有些人是不会忘掉的吧?

她笑了起来,拍我的后脑勺。她说,人也会忘掉的。隔了那么多年,模样都想不起来了。一个人连模样都忘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忘的呢?他没了模样,对你来说,他就等于没存在过。

我笑道,将来有一天,我对你来说,也等于没存在过吧?

她把手伸进我的胳肢里挠了一把,我一下子跳起来,笑道,你干什么?她说,看样子我已经把你教会了,你竟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

我说,不可以吗?

她说,我喜欢你这样。

她让我看她的照片。搬来一本厚相册,一张张地指给我看。这张摄于1959年,现存最早的一张。她穿着碎花棉衣裤,站在院子的回廊前,天大约很冷吧?她袖着手,缩着脖子。坐在她身后的是姨姥姥,她外婆的妹妹,正在给她梳头。

这大约是下午时分,午睡醒来,人有些无聊。她便缠着姨姥姥给她编辫子,姨姥姥说,她头发短,梳不成辫子。她想给她梳抓髻,她不同意。姨姥姥说,你看,你脑门上有两个旋儿,一左一右。你脾气犟,将来是要吃亏的。

这照片是怎么拍下的,她已经忘了。也许是她的父母,正逢着星期天,想着给祖孙俩拍张照片。这照片里的下午是有阳光的,别处看不出来,只是一个人的影子,站在镜头外面,无意间落进了照片里。

这是谁的影子呢?她想着,觉得怪有趣的。她说,你看,这影子很好,放在照片里,有点突兀,可是很生动。我点点头,我能够明白。在这照片的背后,是活生生的1959,她的童年,一个普通中国人家的日常生活,物质还不算匮乏,有照相机。这是北京的一个冬日下午,一家子人围着她,父母,哥哥姐姐,姥姥,来做客的姨姥姥……家里盛况空前,一个也不缺。她还有爷爷奶奶,以及姑姑一家,她的表兄叫苏广,她的表妹叫苏羊,她从未见过面的……他们远在广州。听说那儿四季如春。她父亲说,来年吧,把他们接来北京过年。她急忙说,再来年吧,我们就去广州过年。

总之,这是没有心事的童年,幸福像葵花一样开放。

另一张照片是在夏天,不记得是哪一年了,照片上没有日期。她长大了些,大约有八、九岁吧,穿着连衣裙,一双麻花辫挂在胸前,清瘦,严肃,隐约可见现在的模样。她站在巷口,略颔首,只微微抬起了头,那样子很像个小大人了。

她有很多照片,各个时期的,保存得很完好。相册里密密挤挤的一家子人,父母,兄姊,名目繁多的亲戚……浩浩荡荡的一部家族史。她家族是庞大的,母系的一支多集中在京津冀一带。她母亲曾是进步青年,学生时代就去了延安。她父亲是留苏学生,回国后在化工部工作,后来做到很高的职位上。

这样一个源远流长的家庭,子弟大多聪颖、智慧,有上进心;从小耳濡目染惯了的,对时代的嗅觉很灵敏——倒不像一般的纨绔子弟,烟花散尽,渐露出断壁残垣。

这个家庭里,也许她是个例外,还有她的哥哥,但世事谁能预料呢?他们只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洪流往前淌着,淌到某一截,突然被卡住了,任是怎样挣扎、努力,都无济于事。

而时代几多变迁,自民国以降,战乱纷呈,时代就像擦鼻涕用的纸手帕,新的,软的,揉一下就皱了,不待脏就扔了。人们还没有适应过来,一朝君主一朝臣就换了。而这个家庭的子弟们,总能在新时代来到之前,就能嗅出某种气味。那是山雨欲来的气味,凭着本能,他们知道大的动荡还在后头。他们要的不是

同类推荐
  • 米

    民以食为天,本书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着食欲的满足而又落入性欲的陷阱。五龙为“米”而来,也终于死于回乡火车的米堆上。有评论家称之为“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又有称之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雕”。
  • 晚来寂静

    晚来寂静

    夏冲是一个对悲剧非常敏感的人,发现周围生活中到处是被忽略的悲剧,他的父母、少年时代最好的朋友等人都在各种悲剧之中,与传统悲剧不同的是,这些悲剧往往被看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
  • 大故宫3

    大故宫3

    《大故宫3》延续前两册内容,将视野集中于对明清最高权力斗争有巨大影响之皇室宗亲,及密切影响宫廷政治生活之宫女太监,详解其成败关键与命运走向,并透过对御药御膳之解析、国宝文物之品鉴,真实再现一个纵横捭阖、饮食男女、金帛珠玉里的宫廷世界。第三册还走出紫禁城,带您进入三山五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全景呈现“大故宫”。
  • 纸醉金迷

    纸醉金迷

    本书是张恨水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一代文学宗师为您剖析国民性格的深层黑暗在一个充斥着一夜暴富梦想的年代,人们迷失在倒卖黄金炒作债券的金融漩涡,官员贪污、商人投机,女人做诉白党、整个社会都围绕金钱进行着最后的疯狂。官场商场物欲横流,黄金债券一掷千金六十年社会现状再次轮回直面中国社会的金色迷途。
  • 江山风雨几多情

    江山风雨几多情

    是人心叵测还是命运无常?是欲壑难填还是世道艰难?风雨飘摇的乱世,危机四伏的家族,厄运早已织就一张绵密的大网……出身不高、长相清秀的丫头秋蓉,很小便在京城要员唐端的府邸生活,因家中哥哥嗜赌成性,她极少与家中往来,倒是与年龄相仿的唐府二少唐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唐夫人妄图拆散二人,可唐端突然病重,门当户对的朝廷高官赵家又临时悔婚,无奈,她只得留下秋蓉充数。新婚之夜,一往情深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谁料,唐家世仇马祥祺下山火烧唐府。误认为秋蓉已死的唐翱心灰意冷,远赴他乡,留学日本,从此秋蓉与唐翱生死两茫茫……
热门推荐
  • 你足以与我相配

    你足以与我相配

    白玫瑰的话语是“你足以与我相配”,当哥哥第一次用含情脉脉的双眼注视我的时候,我浑身一颤,并不觉得当真,但是有一天他荡在飞机下面,一手捧着玫瑰花,一手握紧梯子,在众人注目下朝我飞过来,我就像终于有一天迎接王子归来的公主,沉醉在他的柔情当中无法自拔。
  • 蓝枝雪——错缘

    蓝枝雪——错缘

    刘斌来到了约好的见面地点:外语学院的室内体育场。他的目光草草越过了正在进行着难解难分的排球赛事的场内,专注地在场外的观看席不停的穿梭着,如沙里淘金般的寻找着哪里有佩戴矢车菊色围巾的女孩儿……终于在看台西北角落里看到那个女孩儿精致的侧面剪影,清爽的齐耳短发,泛着水波般灵韵的眸子正被场上的情景迁动着,微微翘起的嘴角,并没有像其他人那大喊着肆意地呼号着“加油”,却静静地真诚的靠近抵着下颌的双手,默默地祝福着……他攥紧女孩儿常提起的拥有坚忍、纯结、乐观、清雅和隐藏着深爱与幸福等等美妙花语集于一身的那束蓝枝雪,兴冲冲地走近,就要脱口而出的招呼,却因瞥见了她身旁散发着刺目冷光的双拐,霎时顿在了那里,双腿反射地向后转动作,双脚紧接着跑了出去......
  • 墨菲的爱情定律

    墨菲的爱情定律

    全书以“墨菲的爱情定律”为开篇,讲述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饮食男女在爱情、婚姻方面所遭遇到的种种诱惑与困惑,以优美的文笔、深入人物内在心灵的心理描述,将如今流行于都市生活中的诸如一夜情、艳遇、包养、只做情人、拒绝婚姻等话题化为每一个真实的故事,将那些拒绝婚姻、恐惧婚姻,可却又渴望爱情、守候爱情、期待肉体快感的男女们的矛盾内心世界展露无遗,真实地记述了生活在你我她之中、流浪于都市夜生活中的种种心动、种种痴迷与种种迷茫。
  • 你幸福就好

    你幸福就好

    明明这一切都和我没关系,至于你是谁,和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是我还是一遍又一遍的看你们的幸福,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心痛,那种心痛是真的很难过……
  • 复仇:三小姐驾到

    复仇:三小姐驾到

    是对,是错,谁定?面目全非,就这样离去,当初真的是我错了,还是你给我的幻想太高,可能已经错过。作者新人,多多guanz
  • 幻想郷的花开

    幻想郷的花开

    LOLI养成就别想了,现在想想怎么在幻想乡正式建立之前不被干掉吧
  • 梦幻控位

    梦幻控位

    【NBA王朝系列,本书要打造的是一个王朝,属于主角和主角球队的王朝……】“NBA历史上最愚蠢的选秀,开拓者错过了乔丹。NBA历史上最SB的选秀,快船、灰熊、雷霆、国王错过了林!”——巴克利。“毫无疑问,林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后卫!没有之一!”——迈克尔乔丹。记录存在的价值,就是等着后人去破掉……本书书友群:灰爪,101057458,狼牙111399890(可加)
  • 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

    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

    网购浪潮的兴起,使得很多人认为终端销售已进入低谷。事实上,舒适的购物环境、真实的产品触感以及现场的导购解说,都是门店销售的绝对优势,而店员是使这一切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关键。《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从店员岗位角色入手,分别从职业素养、销售技巧等诸多方面为新入职的店员展示相关工作的情形和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门店店员。
  • 四线城市的单身女郎

    四线城市的单身女郎

    二十七岁,是一个不尴不尬的年龄,对于一个生活在四线城市的单身女人来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这样的人,逼婚和工作成为最困扰她的两件人生大事。人们都说生活充满了欺骗,但她觉得不是生活欺骗了我们,而是我们信任的人欺骗了我们,或者是我们相信了本不该相信的人。且看女主人是如何一点点撕破伪装的生活,如何一点点修补受伤的心灵,如何一点点重建新的人生。是什么促使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放弃自我,不放弃人生?是爱,对生活的爱,对生命的爱。
  • 极品高手在都市

    极品高手在都市

    常在河边走,总能碰见洗澡的姑娘。一个看似简单的任务,打破了血狼佣兵团零失败的记录。作为老大,他确实也遇见了洗澡的姑娘,还是个校花!什么?校花缺钱?缺男朋友?他知道,该是他回归都市的时候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拯救校花,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