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1400000007

第7章 东洋年;秋刀鱼之味;八公犬

常有人问我,日本的春节是什么时候的?我说:如果要讲他们春节的话,那就是元旦了。每每惊讶:新旧合一啊,怪不得叫“东洋”。

受中国影响,日本原来也过旧历新年的。同中国一样,新年有驱逐魔鬼、迎接神灵的意义,于是也有诸如除夕夜去庙宇敲钟、喝屠苏酒、拜年、给小孩压岁钱等习俗。明治维新把旧历改成西历了,何止是过年,那时代连文字也要西化的,取消汉字和假名。甚至连地理位置也要否定,所谓的“脱亚入欧”。至今那个提出“脱亚入欧”口号的福泽谕吉的头像还印在日元最大面额的一万元纸币上。这并不只是一个形式,就好像汉字之被改造成假名一样,并不只是字形的不同。日本人从公元5世纪开始使用的假名,是一种标音符号,是拼音化努力。现代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不只是工具,它是塑造主体的前提。

现在回头来讲日本的新年。这新年一改在西元一月一日,情形就不同了。清少纳言《枕草子》里的新年场景自然难以看见。但是仍有“しわす”,汉字写作“师走”,意即为迎接新年而特别忙碌。

百货大楼披红挂绿,“岁暮大酬宾”的轴子拉起来了,五花八门的SALE和サ-ビス,把习惯一元钱掰成两元用的主妇们诱惑得无所适从。镜饼、羽子板、新年扎饰连同小布偶、年玉大入袋,如潮泛滥到路边的街角。老板们放开膀子摩拳擦掌掀起年末商战,上班族们每晚呼朋唤侣,成群结队串门一般地一个酒吧一个酒吧喝酒,老人们逢人便感叹岁月如梭人生短暂,各电视台争相对一年进行巡礼,各报纸杂志推出一篇篇大块头盘点评论……一切都变得紧迫,日子按一天一天计算,仿佛余下的每一天都被岁神追促着,匆匆追向除夕。

但是且慢,还有圣诞节呢!曾几何时,岁神好像被掉转了方向似的。门楣上挂上了松枝、彩灯、金铃、红绸,门前多了圣诞树,墙上多了花环,天花板上多了彩带和纸链,货柜上摆满了巧克力,全是西式的景象,月光下也涌动着西式男女。老年人在《铃儿响叮当》的乐曲声中挑拣神符,电车上同时挂着圣诞晚会和正月晚会的广告,年轻人在赠送圣诞礼物的同时相约正月旅行或滑雪……年的热潮因圣诞节的掺入而显得彷徨。直到平安夜的烛火燃尽,潮流才朝一个方向泻去——新年。

除夕夜,各家各户围着吃团圆饭,这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习惯。但电视上却播放着新潮的“红白歌星大赛”。有人赶往神社“初诣”(はつもうで),赶在新年到来时第一次拜神。通往神社的电车彻夜不停。当然也有第二天早晨才去的,穿着传统的和服。这是过年的一个高潮,每个神社寺院都挤满了人。但是也有年轻人不去的,他们喜欢去看日出。甚至干脆在娱乐场所里消磨时光,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新年的感觉。当神社里的人们等待着新年来临时,他们也会为新年到来的那一刻数着倒计时。1月1日凌晨零点,各地的音乐厅和游乐园都可以听到这种声音:“……三,二,一!”然后鼓掌,高呼,祝贺。

有人根据日本文化的包容性,称之为“包袱皮文化”。“包袱皮”讲的是“包”,为了包,就必须柔软,依所包之物的形状而变形,跟西方用皮箱装物不同。日本的衣服也是把人包起来的,与之相对,西装是立体的,把人装进去。“包袱皮文化”具有不定的、柔软的特性,因而丰富,因而复杂,因而正如鲁思·本尼迪克特所归纳的,日本文化有其两面性:“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

小津安二郎有部电影《秋刀鱼之味》,有朋友问,秋刀鱼之味是什么味?我说,秋的味。

在日本,秋刀鱼是报秋的鱼,和报春的樱花类似。不过樱花是从西南向东北盛开,春天也随之从西南向东北蔓延,而秋刀鱼则是南下,每年八九月出现在东北岩手县附近的三陆海岸,然后到房总半岛,到纪州。秋刀鱼一出现,即秋风萧瑟。一如赏樱,这时候吃秋刀鱼正当时,是秋刀鱼的“旬”。饮食是必须讲究“旬味”的,“夜雨剪春韭”,韭菜是必得在春季里吃的,萝卜是在冬天,四季食物都有不同的时令。秋风起了,才吃野禽;而在日本,则吃秋刀鱼。

把秋刀鱼放在小火炉上,烤,青烟冒起,如刀的鱼身滋滋渗出油沫,味道飘满一室,更感觉秋意凉凉了。所谓“秋刀鱼是忠实的报秋鱼,一烤秋刀鱼,便像是风吹透心中隙缝,凉飕飕的感伤随即涌上来”。因为秋刀鱼是报秋的鱼,它也成了日本俳句写秋天的常用季语,诸如“日暮时分,烧秋刀鱼的人呀,涌满横尾”;“秋深矣,在七轮烧烤横尾的秋刀鱼”;“在七轮烧烤秋刀鱼,秋色满长空”。

秋去了,冬来了,“冬天到了,秋刀鱼春天还会远吗?”大自然从容不迫。小津的电影节奏缓慢,好像要拽住人类向前疯跑的步伐。人类已经发展到自以为是的地步,相信自己能支配自然——让万物生长脱出“旬”的轨道,于是出现了“反季节”的食物;发明了空调,把夏天变成冬天,把冬天变成夏天,于是也得到报应了:“冷夏”、“暖冬”。这种改造,不仅对物,也对人自己。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生有童年、青年、壮年、老年,汉语里称青年为“青春”,少女为“花季”。但如今也“反季节”了,我们可以看到女人已垂垂老矣,仍打扮得花枝招展。

固然,人有着爱美的本能,即使骗着高兴,也没什么不可以。人生本就是一场大骗局。问题在于是否就真的高兴?我的外貌,据说比实际年龄年轻,总被误以为是“七○后”的,甚至“八○后”,对方对此也许是心生羡慕的;当然也可能是奉承。说好话,让对方高兴,总不会错。但是我并不高兴,我知道真实的自己。即使我的心想隐瞒,我的身体也不是同谋。画家吴冠中曾感慨:人老了,心还没老。身心皆不老,当然好;而如果身心俱老,也万事皆平了。糟糕的是身无可挽回地已老了,心却不老。于是不安,于是不甘,于是美容,于是发明种种不老保健品,于是“婷美”,让自己束缚受虐,也宛若亭亭玉立了。但回到自己的世界,脱掉紧身衣,仍然是一身赘肉,臃肿、松弛,甚至因为反差,更加不堪了。于是自欺欺人,于是矫情……真和假在拉扯,身心在对抗,更不知未来如何。现代人的焦虑,大多类似于此吧!

其实,老了,未必就是值得悲哀的事。老是解脱,“老而不死是为贼”。从积极的角度看,所谓“春华秋实”。《圣经》上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在东京JR涩谷车站北口,有一尊狗的铜像。它翘首远望,好像总在等待着什么。它是日本有名的八公犬。

八公犬的故事在日本几乎人人皆知。据说确有此犬,有生卒年的。

它生于1923年,死于1934,是一只纯种的秋田犬。它出生时就被当作礼物送给了东京大学农学部的上野教授。上野教授很爱它,对它比对自己的老婆和外甥都要好,它也对教授感恩图报,每天早上送教授去车站,傍晚准时到车站接教授回家。一天,它等回来的却是教授的棺材,教授意外死亡了。在往后的日子里,它依然跑去车站等教授,不论寒暑,不论刮风下雪,它天天等待着那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直到死去。人们感动于它的义举,把它称作“忠犬”。

也许是恨同类过于聪明吧,所以人类把希望寄托在异类身上,其中最可寄托的就是狗。在屠格涅夫的《木木》里,狗比人还通人性。

川端康成更有一句直接的话:与其养孩子,不如去养狗。这话在我们听来,极其恶毒。在中国人价值谱系中,狗的形象是很不光彩的,“狗崽子”、“狗腿子”、“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狗往往跟无骨气、献媚联系在一起。那个“华人与狗不可入内”的牌子,不知让我们感觉到多少耻辱。但这话,虽然无疑显示了殖民者对我们的排斥,在西方人的语境中,也许并无将华人贬到与狗同类的意思。就像川端的那句话,并不是拿狗骂孩子,在他们看来,狗是忠实的朋友的。实际上,我们所谓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不也道出了狗的执着吗?所谓“狗腿子”,不就是“忠”吗?养过狗的人往往会说,狗是动物里最聪明的。这话是从人类自己的角度来说的,它是说狗能听从我们人类的意志。让它这样,它不那样,比如让它在这里拉屎,即使那里再方便,它也不在那里拉。甚至像那个八公犬,明明主人已死了,却还天天去等,直到老死。这毋宁是愚蠢。但是“忠”到了愚蠢的地步,不就是“忠”的极致吗?

大家都叫他“犬养”,这是他的姓。起初我还以为这是他的外号,不敢叫。但他自己也称自己是“ワンチャン”,翻译过来大致是“阿汪”、“小汪”。“汪”是狗叫的声音。在日本,“汪”可不能敷衍成“旺”的,绝没有兴旺的意思。那么他如何也自称自己是狗呢?纵使因为这是姓,无可奈何是祖宗传下来的,也没有必要凸显它呀!可是他却说:我就是狗狗。还笑呵呵的。我们笑了:岂止是狗啊,“犬养”,简直就是“狗日的”。

说到骂人,在日本,不如意时,我们喜欢骂“东京人多狗多乌鸦多”,不料日本人听了,居然笑眯眯地首肯。拿狗骂他们,等于白骂,倒不如骂他们“马鹿”。“马鹿野郎”就是我们熟悉的“八格牙路”,这个词会勾起我们对一场战争的记忆,于是骂日本人“八格牙路”,有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复仇的快意。在日本,中国人并不比日本人少使用这句“八格牙路”的,遇到什么不满,就骂“八格牙路”。有一次我听到一个中国人骂日本人:“天皇八格牙路!”这可击中日本人要害了。对方想了半天,也回一句:“XXX……八格牙路!”那中国人居然哈哈大笑了起来。日本人糊涂了,不是说你们中国人“无限忠于”吗?这也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

曾经看过一个短片,一些中国摄影家去日本采风,零距离接触日本。他们发现,日本人其实是生活得很平和的。在我接触过的日本人中,大多也属于平和的,并不是我们所妖魔化的那样。实际上,那些在街头开着高音喇叭大声叫嚣的“右翼分子”,那些铁疙瘩一样的黑色宣传车,也是很让普通日本人讨厌的。他们想过平静的生活,这是所有正常人的想法。实际上,在他们身上也有着我们人类共同的品质,一如对“忠”的肯定,即使你不肯定狗,也会肯定“忠”。

如今,涩谷站前的八公犬铜像,是人们等待朋友的最佳场所。直直地站在八公塑像前,等,相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等恋人。像八公一样,他们脸上没有表情。等待是没有表情的,因为已经没有杂念,已经断念。无论如何就等吧,无论风霜雨雪,等到地老天荒。爱不需要聪明,而需要愚蠢;不需要算计,而需要忠诚。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思想课堂-教育笔记

    思想课堂-教育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重庆往事

    重庆往事

    重庆,是一处很特别的地方。重庆城,是一座极其特别的城市。重庆人,是一个极富个性的群体。作者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深入重庆历史与现实的角角落落;以个性感悟又略带伤感的记忆,捕捉重庆那些美丽且具价值的人文画面;以现代时尚的旅游视角,描绘勾勒出重庆一幅幅立体多面的绚丽图景。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热门推荐
  • 化学故事总动员

    化学故事总动员

    自然界是多姿多彩、无限多样的。对很多人而言,研究自然界的化学就像一团迷雾,它充满魔幻与神秘、激情与梦想、复杂与变化。化学实际上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点。它研究的是物质的构成单位——分子的世界。这是个中间的世界,既不是无限大,也不是无限小。这个世界不仅很复杂,也充满变幻。我们通过讲述一个个有趣的化学故事,为您揭开这个奇妙的世界。这些故事,语言通俗,篇幅简短,内容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编排独到新颖,每个故事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 千少不好惹

    千少不好惹

    春眠不觉晓,我是楠他嫂。此文写的是明星与狗仔之间发生的小故事,不定hebe,内容纯属虚构,不喜勿喷。再声明,这文我在贴吧写过,不是抄袭。有允许贴吧小友转载此文,名字,易烊千玺不好惹。谢谢,看文愉快。
  • 嘿,暴君国师

    嘿,暴君国师

    “国师大人我想吃你。”某女眨了眨她那灵动的双眼,某男邪魅的笑了一下抱起了某女。从此,某女再也不敢说吃你之类的话了。
  • 名家御史

    名家御史

    他们,是一对夫妻,他们技能满分,他们拥有让人艳羡的爱情。一天,她对他说:“相公、你觉得什么是夫妻?”他回答说:“夫妻就是,无论吵得有多么不可开交,可依然能够抱在一起静静地入眠。”
  • 金牌皇后:至尊皇后富贵王

    金牌皇后:至尊皇后富贵王

    她叫尹政君,美国哈弗大学毕业,计算机和金融学双博士学位。旗下酒店、地产、航运公司多不胜数。她是商场上的风云人物,更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赌场女皇。这样一个女子竟也遭遇了离奇的穿越事件。看商界玫瑰、赌场女神尹政君穿越到十八岁的懦弱少女身上,又是如何的一段辉煌故事。从此十三小姐华丽丽地蜕变了。恶名昭著的平阳王,切,什么东西,本小姐要休就休,一纸休书,遍贴京城,你,独孤城,是本小姐的弃夫!
  • 若是爱已成伤

    若是爱已成伤

    他多希望能将她捕获,永远安放在身边。在故事之初,她已死去,却一再影响着这个豪门世家的命运……她是一个通灵少女。美丽,寂寞,出身低微却高贵如莲。他是一个富家子弟。英俊,孤独,心机深沉,满身往事。然而,世俗的目光只能紧紧拥抱,挣扎在万丈深渊……
  • 柯南之时光中隐藏的秘密

    柯南之时光中隐藏的秘密

    柯南下一代人来到过去所发生的事……生日上一个好奇,法阵发动,时光逆转,几个少年人来到十七年前!黑色的组织,父辈的过往,神秘的女子,死去的亡灵…那些埋葬在过去的秘密,那些他们不了解的曾经!父辈与子辈的交锋,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 夜半凉茶馆

    夜半凉茶馆

    ”夜半了,胃疼了,我想去你的店里坐坐了。你的店里怎么每天都只有凉茶?“”热了不就是热茶了?”“姓叶的,你就不能给我烧顿好的?”“凉茶也没了……”
  • 木子悦己寓言

    木子悦己寓言

    是一本能让人观花看世界,睹木见浮生的好书!为什么这么说?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寓言,正好比这花这木,看似志趣横生,枝繁交错,实则却有着深深的道理,这些道理既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犀利剖析,撕开一条条带血的皮肉,看人性的贪与痴,世间的冷与暖,一幕幕真实太过沉重,变成一个故事说与人听。
  • 悲伤从你的名字开始

    悲伤从你的名字开始

    十四岁,薄砂亲眼目睹父亲带着小三提出离婚。薄砂深爱着纯白少年林北风,却误使另一少年程飒南双目失明。家庭动荡,林北风和叶未央在一起。伤薄砂离开南方小镇,祸不单行,她遭遇了母亲的去世。多重打击让她心如死灰,她恨父亲的薄情寡义,也恨那个女人的横刀夺爱,甚至恨林北风对她的冷漠。她发誓,只要她变得坚强,就可以让那些破坏她幸福的人偿还一切!可一次次的报复却没有让她有丝毫的快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牵绊一生的少年重逢,一切已物是人非,就连当初的好友,也让她陌生……唯一不变的是,她一直深爱的那个人,永远不爱她。单薄的少女,却如砂石般坚硬……最终,她能抓住那一丝微弱地、却深刺她内心的薄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