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2300000010

第10章 常识向左,共识向右(2)

1949年到台湾以后,殷海光在台湾大学任教。我们前文提到过的林毓生教授,就是殷海光的学生。殷海光同时也在胡适、雷震主办的《自由中国》杂志担任主笔,他是很有勇气也很有骨气的台湾知识分子,在******还在喊“反攻大陆”的时候,他撰文提出“反攻无望论”。这当然要被官方打压,甚至不让他教书。他郁闷得很,最后患胃癌去世,享年才50岁。殷海光在晚年,喜欢写书评推介好书——跟许光头一样,同时也写了不少通俗的哲学、逻辑学著作,这本《怎样判别是非》就是其中之一。

殷海光在“前言”开宗明义指出,这本书是写给“青年”看的。但是,这里所谓的“青年”,并不是生理年龄上的“青年”,而是指心理年龄上的,也就是说心智不成熟的人。是啊,你别看有的人活到七老八十,但其实最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还没有学到。许光头在大学的时候读殷海光的书,就记得里面说到过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我们日常生活中肯定都遇到过,有人会说,这个人讲话太偏激了,所以我不要相信他讲的话。殷海光就告诉我们,偏激不偏激,只是一个人表述时候的态度,或者用词,说白了是形式的问题,不代表他说话的内容没有道理。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说话的外在偏激,就否定他说话的内容。你看,这是不是就是一个最基本的阻碍我们明辨是非的问题呢?

谬误归因七种

在《怎样判别是非》中,殷海光首先用一章的内容,告诉我们谬误有哪些。或者说,造成谬误的原因以及方式,有哪几种?殷海光归类为七种——

第一种,叫“诉诸群众”。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多数乃真理的标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太多了,好比伽利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教廷的人就说,我们所有人以及我们以前的所有人都相信太阳绕地球转,所以伽利略的学说肯定是错的。当时一万个农民的科学知识也比不上一个伽利略。如果这个成立的话,那中国人说什么都是真理,我们人口最多啊,对不对?

第二种,叫“诉诸权威”。在一个没有被启蒙的社会,权威特别奏效。权威当然不能没有,但是如果整个社会只有一个权威,那可就糟糕了。知识爆炸以来,又不是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的年代,达·芬奇可以是各种家——画家、作家、数学家、科学家、医学家……你今天行吗?今天已经是“多元权威”的年代,所以千万别相信外行的“权威”说的话,听说一个人是权威,要问问是什么权威。

第三种,叫“诉诸暴力”。中国人有句古话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招太厉害了!如果没道理,我们可以用暴力建构出一个道理。古代的土匪流寇,最喜欢打一个旗号叫“替天行道”,有了这个护身符,杀人就可以理直气壮了。借助暴力巩固真理在一定的时空内是管用的,二战的时候丘吉尔向斯大林提议一起去说服教皇参战,斯大林很鄙视地问:“教皇有多少军队?”

第四种,叫“诉诸怜悯”。就是说,哎呀,我虽然没有什么道理吧,但是我的心是好的呀。

第五种,叫“人身攻击”。就是我在道理上说不过你,我还是有办法打倒你,就是给你泼脏水,说你私生活不检点等。受过逻辑训练的人会知道,一个人的言论和他的道德没有关系。反过来也一样的,不是说一个人在道德上多高尚,他说的话就对。其实古人也有这种智慧,叫“不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

第六种,叫“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和我辩论,反正我的就是对的,别人的就是错的。这个“我”可以扩大,比如只要是“我的民族”的就是对的,“我的国家”的就是对的。法西斯主义盛行时的德国和军国主义盛行时的日本,就是这样。

第七种,叫“过分简单”。世界是很复杂的,但人是很不耐烦的,你要是跟他讲复杂的道理,他不要听。所以,人天生倾向取信简单的道理。

以上就是殷海光总结的七种谬误的种类,算是很全面了。你看,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就犯错呢?其实心智成熟的人都知道,真理是不易得的,很辛苦的。获得真理很困难,但失去真理却很容易。而且除了辛苦以外,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获得真理。所谓正确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用科学对抗谬误

殷海光给明辨是非开出的药方,很简单,只有两个字——科学。听到这两个字,一定就有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尤其是所谓的“国学派”。

许光头知道,很多人都会把人类历史上的种种不好归咎于科学。他们会告诉你说,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死伤人数最多的100年,为什么,还不都是因为现代化的战争工具,而这些难道不都是科学造成的吗?如果有人这么想,正好说明他没有科学的精神,所以才无法明辨是非。要知道,这里他搞混了两个概念,一个叫“科学”,一个叫“科技”。他所说的杀人无数的是“科技”。科技本身是没有对错或者道德的,同样是手枪,交给人还是交给猴子,结果完全不一样。所以,埋怨手枪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受指责的是决定把枪交给谁的制度。正如殷海光所说:“科学对人类的影响,除满足实用的需要以外,更重要的是态度与方法。”没错,科学是一套理解世界的方法,科技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好了,那我们来说说什么是科学,科学有哪些特征?

第一,科学必须是客观的。殷海光没有用“客观”这个词来形容,而是用了“互为主观”,我觉得更好。什么叫“互为主观”呢?就是比如你做了一个实验,得出一个结果,你觉得是对的,我们暂且认定只是你主观上认为这是对的。然后我们换一个人,换一个时间、空间,按照同样的程序再做同样的实验,也是一样的结果。那么,第二次做实验的人主观上也觉得这是对的。于是,你们俩这就叫“互为主观”。相反,如果不能这样验证,在这里能行得通,在那里却行不通,就不科学。

科学的第二个特征,叫“有足够的印证程度”。就是说,科学是不可能因人而异的。因人而异的,叫“意见”;不因人而异的,才叫“科学”。

第三,科学要有组织,成体系的,可以推论的,而不是经不起推敲的。

第四,科学有“广含性”,就是可以用相对少数的基本观念,来解释相对多数的事项。有人不明白数学为什么要构建一套自己的语言、符号系统,其实就是为了这种广含性,如果用日常语言来描述数学,就太麻烦了。

但科学最为重要的特征,其实是第五点,那就是科学是经得起质疑的。不是说在面对质疑的时候,科学岿然不动。恰恰相反,科学是可以被推翻的。任何一项科学原理被提出来,从这一刻起,就要不断被挑战。我们看科学史上,往往所谓的“巨人”,都是被后人踩在脚底下的。正因为这样,科学才有进步的余地。而非科学呢,则是不容置疑,不容挑战的。至于质疑的方法,叫作“假设”。

这里要说明,质疑和猜忌不是一回事。质疑是不带情绪的,猜忌是带情绪的。所以当我们提出假设的时候,也不可以带情绪。假设也有好几种特征:

第一,假设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有人可能会问,证伪的假设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有意义,证伪了,代表以后的人不用再走弯路啊。而玄学与科学的区别,就在于不能证伪。举个例子,好比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乍听之下,好有道德感。但是请问,能验证吗?它先告诉你结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你说,我怎么在现实世界里,看到很多好人没有好报,坏人没有坏报呢?它又说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那什么时候到呢?它说别急,等报的时候,就是到的时候。那你就等吧,反正怎么都是它有理。第二,假设必须跟大家已经接受的知识一致。你不能说,我提出一套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完全跟这个世界脱离的。这不叫假设,叫空想。为什么?很简单,还是无法验证。第三,假设必须尽可能简单。不要试图一下子颠覆整盘棋,而要一点一点往前推进。第四,假设必须是可以推论的。这点印证上面那点,要可以往前推进。第五,假设必须一致。也就是说,假设内部也要合乎科学,不能相互矛盾。

事物之间的关联

好,我们现在有了假设,有了挑战既有认知的武器。然后,我们又应该怎么科学地看待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呢?其实很简单,各种关联事物之间,大多逃脱不了三种关系: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我们温习一下初中数学,什么叫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就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想要得出B结果,一定要满足A条件。比如,在异性恋中,如果甲是乙的丈夫,那么甲一定是男性。

充分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无之不必必然”。如果满足A条件,肯定会出现B结果;但是A条件不是B结果的唯一诱因。好比说,如果天上下雨,那么地上一定会湿。但是地上湿,却不一定是因为天上下雨,还有可能是因为下雪啊。

充分必要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如果满足A条件,一定会出现B结果;如果不满足A条件,一定不会出现B结果。比如说,如果一个三角形不是等角三角形,那么它肯定不是等边三角形。

可能看到这里,你还是不知道许光头为什么要讲这么枯燥的题目,介绍一本这样的书,讲的东西好像没什么特别,以前都听到过。也可能你看到这里,已经昏昏欲睡了。那好,现在我就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今天要讲逻辑。

没错,很多知识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但是,好像那些只是存在于教科书里,是我们升学的敲门砖,考完试就全部忘光扔光了——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它没有办法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伴随我们的日常生活,遑论成为我们人生的乐趣。我们没有办法明辨是非,是因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科学,但是放学之后,却一下子钻到用传统经验建构起来的现实中,活在道德至上、倾慕暴力、迷信权威、不容置疑的世界里。很多人都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哪有什么是非对错呢?就好像本章开头的那个例子,他们觉得什么都是相对的。但是,这句话本身却是绝对的。它是个悖论,它不是科学。

我们生活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种真的、假的消息满天飞,如果不学习一点明辨是非的能力,根本无法应对这个世界。每次发生危机,各种假消息就满天飞,你觉得这和我们的教育没有关系吗?

大家或许都知道,很多东亚国家的人都曾经历过被人鄙视的阶段。最终是全世界来适应这些人吗?当然不,而是这些人变得讲道理了。讲道理,就跟追求真理一样,是件不容易的事。谁也帮不了我们,除非我们自己努力。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去学习什么是适合大家一起玩的游戏规则。用《原来酱紫》的话说,就是“寻找共识”。

网友评论吧

@桔子蓝了:大学时候学过逻辑学,进入社会之后发现多数人都没有学过。有时候跟同事开会,发现永远讨论不出结果。没有学过逻辑的人,开会的时候论点跑不停,不知道他要跟你说什么,真的很累。

职场没有自己人

守旧是因为恐惧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让许光头觉得很奇怪,难道我是真的老了,看不懂了吗?

首先,前不久和电影制片人方励录了两期《夜夜谈》。方励最近在网上很火,是因为他上了《一席》,然后视频被标题党写成:“99%的人看完都辞职了,你敢看吗?”结果被转翻天,据说很多人看了热泪盈眶。这么说吧,你相信“99%的人看完都辞职了”这样的话吗?反正对于许光头来说,没有看这段视频就已经辞职了。如果你真的想辞职,需要那么多外在的理由吗?

方励本人也觉得又开心又伤心。开心的是,自己的演讲被那么多年轻人喜欢;伤心的是,他认为自己不过是讲了一些真话,比如“当你意识到生命有多宝贵的时候,你就会特别特别惜命,但惜命的最好方法不是养生,而是折腾自己,把自己的生命淋漓尽致地燃烧透了”。他说,如果这样的大实话也能感动到人,那说明听话的人真的是压抑太久了。对啊,为什么我们好像越来越不自由了呢?

我不懂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辞职却不辞职。许光头好像这辈子也没有经历过找工作的痛苦,我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我猜想,很多人心底还是有种恐惧感。其实,多数人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在工作岗位上,干一辈子也未必有出路。更重要的是,现在大多数的传统行业,都如坐针毡地度过每一天,因为不知道哪天,由于互联网浪潮的到来,不要说你所在的公司,连你所在的行业都将顷刻覆灭。到那个时候,不是说你换工作的问题,而是你这辈子所学的知识框架,整个都要崩塌,扔去废品回收站都没有人要。

有人说铁饭碗好,挤破头嘞!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大家心里对即将到来的未来充满恐惧,所以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守旧,抱着过去,我的,谁也不给。就好像美国要废除黑奴的时候,你以为反对废奴的一定是农场主吗?一大批黑奴也反对啊——我现在有吃有喝,又不用出去找工作,不用跟白人竞争,不就是偶尔被主人打一打,没关系,我不要废奴。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第一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一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 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

    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

    本书共有十章,主要从现代人的不良情绪开始讲起,依次分析现代人的意志障碍问题、病态心理问题、自我意识缺失问题、不良的性心理问题、学习和工作中的消极心理问题、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心理问题、爱情和婚姻中的不良心理问题,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和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问题。内容全面、简洁而不拖沓,读起来轻松且实用性强,方便你随时为自己的心理把脉并进行轻松治疗。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你能拥有一个阳光心态,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够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在和坦然。人生就像一场随心所欲的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应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一句广告语说得很妙。
  • 500位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

    500位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

    本书着重讲述500位世界顶级管理者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从全新的角度对他们独特而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帮助读者从他们的成功经历中吸取经验,并获得启迪。
  • 换个角度看世界,人生可以不忧虑

    换个角度看世界,人生可以不忧虑

    我们在游戏里无所不能,是拯救世界的勇士,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一呼百应;我们可以考出数一数二的成绩,却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演讲;我们对各种电子产品无师自通,有时候却做不好洗衣服、铺床这样基本的家务……我们的青春受尽呵护,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我们能否顺利应对、完美渡过?未来的成就不单单取决于现在的学习成绩。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指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影响,百分之八十来自情商,高情商由自信、沟通能力、人际关系、领导力和热情的态度等构成。面对开放的竞争环境,专业知识技术显然不够。
  • 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上)

    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上)

    2007年,美国PrimeTime公司隆重推出一部风靡全球的纪录片《秘密》,该片堪称成功学、财富学和人生指导的经典之作。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广受人们的追捧,原因是该片揭落了一个至大的秘密……据该片制版人朗达·拜恩介绍,《秘密》的灵感来源于一本失落百年的古书——《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正是这本书启发了她,让她与那些伟大的励志导师勒斯·华特斯、查尔斯·哈尼尔、罗伯特·柯里尔等相遇,从而拍出了这部经典的励志纪录片。
热门推荐
  • 妖玄界

    妖玄界

    崔克从埋骨深渊爬出来在帝国边界忍辱偷生,重练功法只为了从牢狱中救出伙伴,推翻当今霸王政权!
  • 自然时代

    自然时代

    万年前的天外入侵破坏了旧世界的秩序,恒沙世界在战火灰烬中新生,百族融合,神庭崛起,当天外的阴影再次笼罩,继承银月精灵传承的方森,从银月城中走出,开始了他的时代。
  • TFBOYS之爱的魔力

    TFBOYS之爱的魔力

    她们进了TF家族,与王俊凯他们相识,最后在一起,不过,TF家族女生部队长和少官爵他们并不喜欢他们在一起,于是,在他们的恋爱道路上,困难重重。
  • 王源:Hello,小网红

    王源:Hello,小网红

    本文以虐为主,玻璃心滴读者请绕道走,蟹蟹,笔芯,前面比较甜,结局BE(如果你们表现好的话,考虑双结局)如有雷同,算你抄袭。(纯原创)执笔于2018.2.2208:03泠泠,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会等你。代替你,走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by王源源,等我,回来……——by夏歌泠#泠源夫妇发糖##叮,来自泠源夫妇的狗粮到了##听说泠源甜到齁##泠泠,我永远爱你##夏歌泠去世##王源胃出血#
  • 战龙九重天

    战龙九重天

    "万古岁月之前我们的祖先自此地走出,杀出一个朗朗乾坤。不曾想到万古岁月之后我们竟然还是退回了此地。我为季阳,定要做那九天上的骄阳,重振我族威名。”
  • 劫界强者

    劫界强者

    大汉丞相张良被害弥留之际,修炼太古禁忌功法踏足修炼界。得神器器轮回簿破碎虚空,却成仙神公敌,被无限追杀,无奈逆天破道,血染苍天!
  • 占有狱

    占有狱

    报复社会为目标的男主和他的机油们的监狱故事
  • 1984:汉英对照

    1984:汉英对照

    本书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恐怖世界。故事讲述的是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大国瓜分后的社会场景,主人公正处在三国之一“大洋国”,此时的世界战火纷飞,国家高度集权,以统一历史和语言、拆散家庭等方式维持运转,监视人们的行为,控制人们的思想。书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触目惊心。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魅总裁之宠妻有道

    邪魅总裁之宠妻有道

    路千格:你到底是楼蔓绿还是白苏?白苏:我是你心里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