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4400000034

第34章 “六大”从这里出发(3)

考虑代表们南腔北调又是新面孔人生地不熟,一旦暴露或走露风声,可能随时被捕。牵一发动全身,将直接影响中央“六大”能否顺利召开,所以代表们一般不出门。吃的用的,办理出国手续和购买火车票等,都由哈尔滨县委承担。哈尔滨接待站还和满洲里及绥芬河接待站取得联系,为代表们精心准备了暗号牌,通常是67号或69号,与满洲里或绥芬河当地派出的马车排号相吻合。

解放后,阮节庵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一些代表陆续来哈尔滨到我家来要‘号’,‘号’是李纪渊预先告诉我的,由我们告诉来人,这个号就是去莫斯科开会过国境的暗号,一共有四十多人。”

代表们在哈尔滨停留几天后,便可启程。哈尔滨县委要必保每位代表上火车且都有专人护送全程。对于缺少人手的哈尔滨县委来说,可谓困难重重。但他们顶着压力,做好了接待几十名“六大”代表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1928年5月,满洲省委唐宏经、王福全、于治勋、朱秀春、李任光五位代表从沈阳来到了哈尔滨。由于他们对东北和中东铁路都很熟悉,哈尔滨县委就委托他们分别护送其他来自南方的“六大”代表从哈尔滨到满洲里或绥芬河。

2001年,笔者在大连寻访到了唯一健在的当年满洲省委“六大”代表,100岁的唐宏经。

那时,唐宏经身体依然比较硬朗,思维也比较清楚。老人回忆说:“1928年5月,我们从沈阳坐火车到哈尔滨,临走时,省委给了我一个火柴盒,里面装有两根火柴,让我下车后到哈尔滨道里区俄国大街(中央大街)一家卖旧衣服的商店接头。接头后,哈尔滨地下党领导把我带到一个秘密的地方,见到了张国焘。张国焘说,你们满洲省委的代表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要协助哈尔滨的党组织,护送南方代表过境,我回到旅馆后把中央的要求向他们四个人作了传达。”

“我记得先后两次护送了广东、贵州还有江西代表团,每一次都是哈尔滨接待站负责办好手续买好车票,还给代表发了过境的号码牌。我带他们上火车,一路上他们尽量不说话,一切由我出头。哈尔滨到满洲里火车要开一天一夜,下车后,满洲里也有交通员带我们,根据手中的号码,找到带号头的马车。马车前面挂着车灯,如果代表手中的号码牌和车灯的号码对上,就把手中的号码牌交给苏联马车夫,不必说话,点点头即可上车了。送走代表,我在满洲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又返回哈尔滨。”

2012年夏天,笔者来到了满洲里。

在火车轨道旁边的中俄交界处那石头垒砌的高坡上,立有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红色交通线”十个大字。

上了高坡的平台,迎面矗立着一块硕大的花岗岩石碑,上面标明“红色之路简介”的字样。石碑旁边置放着几辆带有车灯标牌号码的马车,号码分别是67号或69号。马车的造型乃至车厢车灯,都很陈旧,斑驳陆离,很有岁月的沧桑感,当然这不大可能是当年“六大”代表坐过的马车,只是替代品而已。

离开了高坡平台的参观处,眼前是重新修建不久的雄伟壮观的国门。笔者坐上电梯登上约有三层楼高的国门最上面宽阔的平台,向下望,是中俄两国的火车在国门的空间交叉穿梭,向前望,百米之遥便是俄罗斯的国门。

倏忽间,天空暗了下来,接着下起雨来,好在雨不算太大,雨丝随风摇曳淅淅沥沥。

向远望,国界线上连接着一大片辽阔的草地,除几个岗哨外,仅有零散的建筑物,开阔的草地绿草萋萋,道路崎岖,茫茫苍苍,漫无边际。

烟雨迷蒙的满洲里边境,让人感叹和遐思,笔者仿佛看到了八十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的神秘而惊险的场面。

曾经在此地走过的罗章龙在其亲笔撰写的《关于参加“六大”的回忆》一文中,对那一幕是这样描述的:

“车抵满洲里,下车后,天气晴朗,交通员带大家分别缓步向一高大木栅门走去。正徘徊间,忽见一人执长鞭走近前来,细审面貌,知为事先约定迎候之人,遂尾随其后。行约十分钟,见道旁停有马车十余辆,我们取出暗号牌,与马车车灯号码呼应,那执长鞭者看看我们暗号牌微微点头。”

“这十余辆马车,中间一辆特别宽大,车前有栗色壮马四匹,车左边坐有一少年,环眼卷发,状极英武。持长鞭者伫足,略一注视,一跃登右边车座,我们见状,并紧随其后登车。坐定,少年驭者略一扬鞭,驷马昂首扬鬃,并驾齐驱,如风驰电掣,绝尘而去。”

“车行半小时后,越过一广阔草原,即缘山岗前驰。山岗列碉堡一群,约每隔500公尺即有碉堡一座,堡上哨兵荷枪监视,碉堡外远远有马队巡逻。”

“此时驭者聚精会神驱车急驰。猝然响起枪声,我们都很担心,注意一听,枪声离得较远,而驭者并不算紧张,东躲西绕,颇有经验,穿插山丘溪谷间。”

“约一小时后,行抵一山丘下停车。此时只见四马汗流浃背,****尽湿,驭者声言现已越过中国国境,进入苏联境内,可暂休息片刻再前进。”

“从驭者谈话中知他们二人系父子,父子二人操此业驰骋于中苏国境线上已十余年,勇敢机智,驾轻就熟。”

“我们下车稍憩,即有一位苏籍少年向导前来,引导我们四人步行前进,经过苏方岗哨,出示证件,毫无阻留。不久行抵一小车站,略进饮食,随即登上开往赤塔火车,向西续行。”

罗章龙的回忆文章,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过境的真实场景,尤其是堪称叫绝的赶车人那父子俩的形象,跃然纸上,跃然眼前,更跃然我们的心里,实在太感人了。马车上“六大”代表的生命安危都系于他们的手中,关键时刻,他们淡定从容让代表们一路平安。他们操此业驰骋中苏国境线已十余年,期间,他们迎送了多少往返红色之路的寻梦人啊!

英俊少年和父亲在一起互为依托,凭着超常的驾车技术和智慧机敏,在戒备森严气势汹汹的岗哨和巡逻队的眼皮底下,冒着生命危险为偷越国境的革命者迎来送往,真是值得记住他们。

笔者细细翻阅了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罗章龙的诗集《椿园诗草》,惊喜地发现罗章龙曾为这对父子俩写诗留念。罗章龙诗的题目是《满洲里寄王煕春与谢黛茜》。

“一九二八年过满洲里赴苏,乘驷马车,御者楚伯洛夫父子。古之造父、王良流亚也。挥鞭疾驰,绝尘而去。”

息马垂鞭意态闲,胪滨破晓一星鳏。

轮蹄电掣惊风雨,造父骅骝共闯关。

在国内白色恐怖笼罩的形势下,哈尔滨也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但哈尔滨地下党组织没有辜负中央赋予的特殊使命,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为“六大”代表保驾护航。

哈尔滨市****党史大事记记载:当年哈尔滨“六大”秘密接待站先后接待了全国各地的“六大”代表共有四十多位,包括党的领导人瞿秋白、******、张国焘、罗章龙、李立三、蔡和森、夏曦等,并护送他们全都安全出境到达莫斯科。

2012年10月,在北京,笔者访问了****中央党史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李蓉。李蓉指出:“哈尔滨党的地下组织为接待和护送党的‘六大’代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哈尔滨党组织在这方面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也是对我们党的这一次代表大会所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在****历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中,“六大”是唯一在国外召开的,也是唯一将全体代表的姓名都用编号来替代的大会。

2012年10月,当中央档案馆的同志把****“六大”代表名单拿出来,立刻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编号。据介绍,从报到之日起,他们就不再使用自己的名字了。会议上发言要叫号,记录也只标明是几号发言,甚至领东西、分配住处、安排交通,也都以号为序。

代表们来到哈尔滨接头使用的是若干根火柴,过境时用的是标明数字的暗号牌,开会时人名使用的是编号,采用这一系列神秘的数字,是缘于安全保密的需要。

据史料记载,出于对代表们的安全考虑,大会组织者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当载有代表的列车抵达莫斯科时,代表们的包间都放下窗帘。待所有的旅客走光后,迎接代表的汽车直接开进火车站的站台,把代表们从火车上接到汽车里再直接拉进会场,一路上也挂着窗帘。代表们一到大会会址,立即换穿列宁服或西装,尽量不引人注意。

同类推荐
  • 不奴隶,毋宁死?

    不奴隶,毋宁死?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书里第一回就说了,实际版本也是如此,脂评本、戚本、列(宁格勒)藏本都叫《石头记》。本书第一回里还提到另外的书名:《情僧录》和《金陵十二钗》。虽有此名,却未见这样的版本。用得最广泛的还是《红楼梦》的书名,所有外文译本都是用这个名称,最多翻译时加个介词,使之类似梦在红楼或红楼之梦。还有一个名字被坊间采用过:《金玉缘》。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文学人学论视阈中的鲁迅经典

    文学人学论视阈中的鲁迅经典

    我们在这里将要继续讨论的仍然是在一间教室里如何阅读鲁迅经典的问题。“仍然”要“继续讨论”的意思是:几年前,笔者曾不揣浅陋地对此写下过一些在今天读来虽不乏真诚却略显粗率的文字。近年来的种种迹象表明,鲁迅经典大众传播的话题仍然吸引着人们以未曾衰歇的热情去关注和思考。这是一件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的平凡的事情,但由于“鲁迅”、“经典”等词语的出现,它又成了一个在学术上互有关联牵涉甚广的问题。对这个看似局部的问题,我们愿意将它置于广阔的有一定深度的学术视野中加以观照,期待得到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澈悟的思与诗

    澈悟的思与诗

    “思”既是精神世界心路历程的艰难求索,亦是心性外化关照之灵动;“诗”是对艺术、社会、人生的感性体验,也是个体内心深处所思的言说。本书集笔者多年研究所得,以李叔同出家之前创作的诗、文、歌曲等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细读分析过程中,注意阐释艺术形式诸多方面的客观品质,尽力呈现其作品本体所特有的“思性”与“诗性”的特殊意义和透明内涵。
热门推荐
  • 穿越:命为君倾

    穿越:命为君倾

    现代穿越到架空的望月王朝,她成为了望月最受宠的公主,因为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对古代的母妃有份特别的依赖,谁知却在她四岁那年母妃突然离世。八岁之际,她离开王朝,成为了四国最忌惮的雪漫宫的宫主,为了师父的遗愿,为了查找母妃的死因,她承受了女子所不能承受的一切,四国之争,她一曲舞毕,倒在了战台之中,醒来之时,脸上尽是鲜血,她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原以为心就此封闭。不曾想,却遇上了不可一世的即墨夜殇!是爱情?是权谋?还是冥冥中注定?
  • 做人要活一点

    做人要活一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正清澈明净的水,是流动的水,是活水,一旦静止,立马就将死水一潭。做人也一样,要想有所作为成就大业,你就必须“活”起来,头脑“活”、心态“活”、观念意识“活”、眼睛“活”、嘴巴“活”,这样你才会有动力、有热情、有创意、有希望,最后才会有收获、有成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人要“活”一点,容易流于庸俗,有些人可能会将其理解为一种世故,一种圆滑,一种伎俩。其实不然,“活”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和方式,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它是有原则的,当面对大是大非原则问题时,做人的底线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否则,那不叫“活”,只能算是乱来了,乱来就会超越底线而进入雷区。
  • 2015中国年度短篇小说

    2015中国年度短篇小说

    曹文轩、刘庆邦、张楚、秦巴子等20余位作家的20余篇佳作,关注现实,关注人生,题材丰富,叙述多样,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人性的复杂和丰富,呈现世相人心等方面,展示出优秀的品质和魅力。本书由中国小说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教胡马度阴山

    某集团军军长公子夏言毕业后参军,在军队里迅速爬升到了炮兵团营长一职。可是在一次醉驾的时候竟然穿越,来到明朝成了建文皇帝朱允炆。在这里他该如何让适从?且看来自未来的穿越者如何让扫平燕逆、革新利弊、内修文武、外伐征战、一扫宇内建立横跨几大洲的中华帝国!
  • 幻世冰魂

    幻世冰魂

    新书等级制度:1~9阶突破。魔灵、魔者、魔神、魔煞、狂魔、魔圣、魔皇
  • 陌上此生

    陌上此生

    为情所困,为情所虐,可到最后,我获得了什么?我错了吗?不,我没错,只怪当初太年少,爱上错的人,但最后找到最好的归属,却还是什么都没得到......
  • 傲世飘渺行

    傲世飘渺行

    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犹如仙境般。而在美丽的外表下,却是一个充满杀戮残酷的世界,随时会看见有人杀人,有人被杀,而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小角落的一个小山村,我们伟大的猪脚诞生了《本人是一个新人,请大家多多关照写书纯属娱乐,写不好不要骂可以多提意见》
  • 曾经的曾经终归只是约定

    曾经的曾经终归只是约定

    十年前,她还是个软软的团子,他是翩翩少年;十年后,她长成了婷婷少女,他却已是温润玉公子;十年前,是他将她从恐怖的深海带向温暖的海岸;十年后,是他将她从黑暗领向光明……十年,他以为他早已忘了她,可是在看到她纤弱的背影时,他还是认出了她,原来,自那时起他们就已经命中注定;十年,他们欺骗了她十年,她把别人当成救命恩人十年,她在无尽的孤独中沉浮了十年,直到他的出现……他们以为,他们能相伴今后的每一个十年,可是,她却发现,她的十年,是这么的少,是这样的短……她多想能陪他一直走下去,可是终归是浮生一梦;他多想能把她宠上一辈子,可是仍然是无法实现……十年如一日,一日如十年,岁月静好,唯愿君安。
  • 佛说洛叉陀罗尼经

    佛说洛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荣耀崛起

    荣耀崛起

    随着孽龙劫的到来,大荒中又一个动乱的时带即将来临,南越帝国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神秘的幽玄之境中的狼人军团被唤醒,银月城堡的鲛人面临灭族的危机。北方水族首领,幽冥鬼帝,率领数万鬼兵南侵,召唤出了鬼神渊中的洪荒蝠鲼和电鳐,所向披靡。南荒逍遥城主,逍遥龙神率领南荒七十八城,数万食人蚁火兵与南荒群妖,大举北进。美轮美奂的翡翠梦境,天神朴曦留在人间唯一力量——唐古拉丁守护被唤醒。看木随风如何纵横大荒,《荣耀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