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4400000041

第41章 向往红色的远方(1)

中东铁路这条红色之路如磁场般吸引了众革命者从各地来到这里,然后,从这里奔向“远方”。

“远方”不是一般的称呼,而是早年****对苏俄对共产国际特有的称谓,******直到1950年访问苏联期间,给国内写信发电报,还总是习惯在末尾签上:“于远方。”

“远方”对于向往光明的人们,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宋庆龄,被誉为“国母”“中国第一夫人”,中国共产党评价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之瑰宝”,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1908年,15岁的宋庆龄携妹妹宋美龄乘满洲号轮船远渡重洋,到美国去上学。她们是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

今天无论是男是女出国留学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当时还是清朝末年,封建意识还是根深蒂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缠着三寸金莲的中国女性,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1913年春,宋庆龄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这时,宋庆龄已由一个天真的少女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女青年,她的爱国思想也随之日趋炽热。

这一年的8月,宋庆龄来到了日本横滨,由于家里的特殊关系,她几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

孙中山是划时代的伟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还就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可是辛亥革命很快就失败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这时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处于低潮,跟随孙中山流亡日本的革命党人,大都两手空空,生活困难,而且不少人对未来失去信心,意志消沉,意见纷纷。

这一年的9月,宋庆龄正式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她帮助孙中山起草文件,处理函电,提供资料,管理经费,尽力帮助孙中山工作,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和孙中山一起工作,让宋庆龄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的意愿得以实现。在与孙中山的频频接触中,她感受到了孙中山愈挫愈奋、斗志弥坚的精神及博学、儒雅的人格魅力。同时,宋庆龄也隐隐感到孙中山因革命不成功而产生的压抑和流亡海外生活的孤寂。

这时的宋庆龄还是青春妙龄,情窦初开,她热情如火地工作的同时,心中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憧憬也生发出来。夜深人静,一个个浪漫的念头最后总落在孙中山身上,她知道自己的这种情绪缘于对英雄的敬爱,但是她也意识到这种对英雄的仰慕之心已催化成了一种异性间两情相悦的感觉。宋庆龄在朝夕相处中,默默地爱上了自己的导师孙中山。

半年后,宋庆龄终于鼓足勇气向孙中山坦率地表达了爱意:“孙先生,我已经细细想了很久,我没有别的比为你和革命服务能使我更快乐的。”

孙中山已经结过婚,并且有了三个孩子,那是包办的婚姻,当时孙中山只有19岁。在拜天地之前,这对新人从未见过面,更没有机会谈情说爱,除了偶尔相会,长期异地分居。48岁的孙中山投身革命至今,从没体验过真挚的爱情生活。突然,年轻、活泼、美貌的宋庆龄出现了,她把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他,对他的事业寄予无限热情,更重要的是她理解他的宏图大略、愿望和理想,并情愿与他同甘共苦,这对他是莫大的精神支持,又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但是孙中山一想到自己的年龄,自己已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了,他怕委屈宋庆龄,在听到宋庆龄的话后十分迟疑和矛盾,没有作声。

“我不求什么,但愿委身革命,别的什么都不能满足我,只要我于你有用……”宋庆龄恳切地轻轻说。

孙中山心中涌起一股股热浪,他是爱宋庆龄的,几个月朝夕相处使他深深地了解了她,爱上了她。

宋庆龄凝视着孙中山,勇敢地说:“我愿做你的妻子,永远帮你的革命工作,而革命是不管年龄的,革命需要我们俩在一起!”

尽管孙中山也非常爱宋庆龄,但是面对这样的大事,他不得不慎重,他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坚定地说:“你必须得到你父母的同意才行,我不能对不起你,也不能对不起你父母。”

为了尊重孙中山意见,并取得父母同意,宋庆龄立即从日本回到上海。

一回到上海,芳心已许的宋庆龄急切地向父母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宋庆龄话音未落,宋家骤起轩然大波,全家人都反对这桩婚事。

就连最疼爱她,也对她寄予最大希望的母亲倪桂珍也非常生气:“庆龄,你疯了,他已经快50岁了,并且又结了婚,你疯了?”

她的父亲宋嘉树曾资助过孙中山,也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老战士,但这种年龄上的悬殊差距,让宋嘉树怎么想也想不通。最后,宋嘉树苦苦恳求女儿说:“等一等,让我们多考虑一下。”

一等就是三个月,父母还是没有明确的答复,而且他们匆匆地为女儿另择了一个条件不错、年轻英俊的女婿。

宋庆龄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她也听到了父母准备让她与他们选定的女婿见面的消息。

宋庆龄匆匆给孙中山写信,讲明所有的一切,并表明自己绝不会动摇意志和情意。然后又悄然给父母留了一封信,她便毅然离家出走,返回日本了。

这时在日本的孙中山,因宋庆龄不在身边,也时常情绪波动,常常陷入沉思中,感觉怅然若失。他的心在明确地告诉他,他是离不开宋庆龄的。他曾对日本的好友说:“我忘不了庆龄,我感到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爱,知道了恋爱的苦乐。”

在此期间,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珍也来到日本,她对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爱情表示理解和支持,两人经协议分居,实为离婚。

1915年10月,22岁的宋庆龄和49岁的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办理了结婚登记,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婚礼。

从此,宋庆龄和孙中山形影相随,相濡以沫,生死与共,她将自己的命运紧紧地和丈夫孙中山及他所追求的事业融合在一起。

1922年,孙中山力主北,与陈炯明产生分歧,陈部下叶举炮轰总统府。在危急时刻,孙中山坚持要和已怀孕的夫人宋庆龄一起撤退。一向温文尔雅的宋庆龄果断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但却不能没有你,你快走!”宋庆龄边说边用力将丈夫从身边推开,并大声疾呼:“快走呀,快走!”孙中山在卫队的护卫下撤离,他命令留下的卫士务必保护好夫人。

孙中山得以安全脱险,宋庆龄长吁了一口气。可硝烟弥漫,陈炯明的叛军正在聚集,身怀有孕的宋庆龄步履艰难。她怕落入叛军手中,便命令护卫她的卫士开枪将她打死。护卫她的卫士们同仇敌忾,拼死保护她,冲出险境,终于化险为夷。

不久,宋庆龄失去了孕育的孩子,医生说她以后可能不会再怀孕了。

在抉择生死的关键时刻,柔弱的宋庆龄所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让许多国民党将士折服,其中当初曾反对孙中山和宋庆龄婚姻的人,也开始发自肺腑地称呼宋庆龄为“孙夫人”。

宋庆龄和孙中山既是夫妻又是战友,她对丈夫的爱情忠贞不二,不论是颠沛流离还是迎接胜利,她都是紧随丈夫左右同甘共苦,对丈夫的事业,她也是竭尽全力予以协助。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改组后的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对三民主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充实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孙中山还创办了影响深远的黄埔军校。

1925年春天,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前往北京,共商国是。

正在革命形势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代伟人孙中山却因长期的辛苦劳累倒在了北京的病床上,肝癌晚期的病情致使他的生命正走向尽头。这是他们结婚的第十个年头。

32岁的宋庆龄昼夜精心护理,她期盼丈夫的生命能够出现奇迹。

作为曾留学国外的医学博士孙中山深知自己来日无多,便立下了遗嘱。涉及国事的嘱托是那句后来的传世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涉及家事的嘱托是:“我的书、住宅,全部留给我的妻子作为纪念。”

在弥留之际,他紧紧地握住爱妻的手,凝视许久,然后,他留给身边的亲属和国民党政要的最后一句话是:“要善待孙夫人……”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逝世,享年59岁。

丈夫带着遗憾、未了的心愿和对爱妻无尽的牵挂溘然离世,宋庆龄悲恸不已,禁不住放声大哭。

在国民党“二大”当选为执行委员的宋庆龄,强忍悲痛,她决心要做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和捍卫者。

让宋庆龄没有预料到的是,孙中山逝世两年后,1927年,******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4·12”和“7·15”反革命政变,他们撕碎了国共合作的旗帜,疯狂地挥舞屠刀,使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血流成河,白色恐怖笼罩了全中国。

******为了把自己打扮成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人,极力拉拢宋庆龄。身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宋庆龄在此时刻,愤然公开声明,严厉斥责和坚决反对******等人倒行逆施背叛孙中山背叛革命的行为,并坚决表态决不与其共事为伍。

由于汪精卫在武汉也背叛了革命,宋庆龄不得已离开了武汉,回到了上海位于淮海路的家中。

宋庆龄缓缓地拉开了窗帘,一抹阳光暖暖地照进了客厅。几年前,她和丈夫还在这里生活,他们坐在沙发上相依相偎,坐在餐桌前一起就餐。那架钢琴在她娴熟而又深情的弹奏下,悠扬悦耳的旋律回荡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站在她身旁的丈夫轻轻地用双手打着拍子附和着她。

二层楼的房子,楼依旧,家居依旧,所有的物品摆放依旧,睹物思人,丈夫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丈夫伟岸的身躯还似在眼前晃动。从幻觉中猛地醒来,宋庆龄意识到,她和丈夫曾共同生活过的这个家,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人孤独惆怅了。

此时,******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为装点门面,为他标榜的继承孙总理遗愿的招牌贴金镀银,******对宋庆龄加紧了利诱和威逼,并屡次派何应钦、宋子文及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霭龄、三妹美龄等人到上海游说。最后,******掷出了一张王牌,那就是戴季陶。

戴季陶是孙中山的老部下,他还曾参加了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的婚礼,这位一向以能说会道著称的国民党“元老”级人物是******统治的理论家。

戴季陶彬彬有礼地坐在了宋庆龄上海家中客厅的沙发上,巧舌如簧地为南京政府极力辩护,一向温和优雅的宋庆龄进行了坚决的反驳,指出******的南京政府与孙中山的遗愿相悖,倒行逆施,已失去了革命的意义。戴季陶喝了一口水,放下茶杯,话虽婉转但软硬兼施,对宋庆龄说:

“你不能够早些时候到南京来吗?那里有你的亲族,你也会比较快活一些。”

“假如快乐是我的目的,我就不会回到家中这样的痛苦环境里面,我同情民众,甚至同情个人。”

“孙夫人,我希望你不要再发表宣言。”

“使我不说话的唯一办法,是枪毙我,或者监禁我。”

……

话已至此,戴季陶只得悻悻离去。

几天后,宋庆龄将戴季陶同她的谈话在《大公报》公开发表,以表达她的革命信念。

夜晚的时候,宋庆龄在家中二楼的卧室拉上了厚厚的窗帘,她不经意地向窗外一瞥,竟然发现楼下的门前多了一些鬼鬼祟祟的可疑人员,过些人在门前不远处交头接耳晃来晃去。

******反革命势力气焰嚣张,在这黑云压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该何去何从呢?

宋庆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决定去红色苏联,并把办理出国事宜交密友美国人雷娜·普罗梅一手操办。

1927年8月中旬,宋庆龄终于等到了苏联领事馆的通知:即将有一艘苏联轮船从上海开往海参崴。8月22日,宋庆龄发表了赴《莫斯科声明》。

第二天清晨,宋庆龄在友人的陪同下,悄悄地离开了上海的寓所。门前的那些便衣特务,毕竟对“国母”的尊严还不敢公开冒犯,更不敢限制“国母”的人身自由,于是不敢放肆的他们只好停住跟踪的脚步。

在上海寓所前面的德国公园,早已有苏联领事馆的轿车在等候,宋庆龄和友人上车后,直奔吴淞口码头。陪同宋庆龄赴苏联的原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和他的两个女儿已提前在码头等候。

他们一行秘密地登上了停泊在吴淞口的一艘苏联货船。在早晨的霞光中,轮船迎着初升的太阳,劈开碧浪驶进浩瀚无边的大海,向海参崴急速驶去。

阵阵海风,似乎吹散了宋庆龄心中沉重的阴霾。望着翻滚的海浪,她也止不住心如潮涌,思绪翻腾。

能够远赴苏联访问,不止是宋庆龄向往已久的夙愿,也是践行孙中山生前未了的心愿。

孙中山曾经多次接见来自“远方”的共产国际代表,同他们亲切交流和探讨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他创立的三大政策之一就是联俄,这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对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给予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也明确表达了他所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是要吸纳和借鉴苏俄革命的成功经验的。

苏联政府雪中送炭,资助孙中山创办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的黄埔军校,同时在莫斯科成立了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中山大学,让这所大学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孙中山多么想到世人向往的红色苏俄去看一看,看看列宁开创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究竟是怎样的,遗憾的是他心有余却因工作太繁忙无暇实现心愿。最后,他病倒了,心愿只能变成遗愿。

孙中山逝世后,苏联政府还特意为孙先生赠送了珍贵的水晶棺椁,以表达深切的悼念。

此行终于可以兑现孙中山的遗愿,她的内心感到充实和欣慰。

经过漫长的海上颠簸,苏联货船到达了海参崴。接着宋庆龄一行又换乘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火车,奔赴莫斯科。

同类推荐
  • 拒绝隐喻

    拒绝隐喻

    棕皮手记·1982~1989.当代最需要的是“大乘”诗人。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正直、诚实、善良、爱、人格受到普通人的尊重。不仅仅只征服年轻的一代,而且要征服那些较为世故的人群。不朽之作是没有“代沟”的。从整体把握世界。世间一切皆诗。一阴一阳谓之道。无为无所不为。大巧若拙。大音稀声。
  • 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在江油的蒋雪峰注定该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不是那种拿着诗歌当工具使用的人,他的安静、他的寂寞、他对诗歌的敬畏练就了自己身心的干净。他有一句诗“李白的战士最听酒的话”流传很广,而恰恰是这一貌似调侃的句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诗人的内心,那些尘世,那些绳营狗苟,那些花花肠子对于诗人来讲是不屑的。
  • 远去的鼓点

    远去的鼓点

    本书是一本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全书由心跳的感觉、深秋的红枫林、远去的鼓点、远远的眼光近近的心、青春的恩典、真情、相逢在落叶飘飞时、一颗等待的心、飞走的燕子、美丽的梦和校园人生这十部分组成,分别收录了出自于青少年学生所写的作品。内容健康向上,以弘扬真、善、美为主旨且贴近校园生活,以少男少女的学习、生活为内容,重在反映友情、亲情、恋情、师生情。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我自己走过的路

    我自己走过的路

    冰心佚文的发现几乎是紧随《冰心全集》的出版而来,目前发现的冰心佚文遗稿,总共有60余万字,而本书只是个选本。目前发现并出版的佚文遗稿,则为冰心研究以至五四新文学的研究,提出了诸多的新课题。散失已久的美文,初次面世的佳作,记录冰心走过的路……
热门推荐
  • 郎才女貌:红颜尚书傻公主

    郎才女貌:红颜尚书傻公主

    意外穿越,她成了一个不受宠的公主,身负累累血仇,一朝有女终长成,一笑倾城,谁的心迷失在梅林深处?仗剑高歌,谁许下了一生一世的诺言?舌战群臣,谁又错把红颜认武装?当身份被揭穿,生死仅在一线,又是谁不惜一切只为保她平安?
  • 凝固的时光:卿之相思

    凝固的时光:卿之相思

    《凝固》(凝固的时光)系列三——卿之相思是月月(月紫幽影)携手风花(风落花绿)、依依(安徒依)二人联手打造,希望大家喜欢!因为月月太懒,所以一般是一周一更。如果有点儿特殊情况,是可以加更的哦!穿越送系统,穿越送任务,穿越送身份,穿越送生命了啊!哎?这位客官,你怎么什么都不要啊?哦!太爱管闲事儿了啊!
  • 初见的夏天

    初见的夏天

    初一的她,懵懵懂懂。初入校园的她,暗恋上了大她两级的学长。当她的好闺蜜鼓励她,她终于鼓起勇气向他表白时,她才发现他原来有女票了。初二时,她放荡不羁,向喜欢的学长表白被拒后,她十分颓废。她渐渐开始逃学。渐渐开始学会了混社会。后来她勇敢的可怕,抽烟喝酒样样不差。她在社会上认识了一群大哥大姐,她自甘堕落,因为他。她变坏了,身边的男伴几日一换。她不是坏孩子,只是内心太孤独。初三时,她决定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和社会上的人断绝来往。当“大哥大姐”恼凶成怒时,一个男孩突然出现救了她。她很感激,只是感激。男孩却似乎很喜欢她,整天各种追求。当她决定跟这个男孩在一起时,却又得知学长和女票分手了......
  • 我是世界守护者

    我是世界守护者

    这是在初音穿越到主世界后和主角哈斯塔的生活,有穿越,有后宫(误),有妹子的poi!
  • 千金姐妹花玩转校园

    千金姐妹花玩转校园

    银魅氏的两位千金姐妹花被迫去了‘依格圣雅’学院上学,在‘依格圣雅’学院遇到了被誉为‘依格圣雅’三位校草的人,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哥哥?!看来在‘依格圣雅’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会变的更加有趣了呢。
  • 动漫界的灾星

    动漫界的灾星

    讲的是一个宅男穿越在各个动漫界调教主角和反派BOSS,被誉为动漫人物的灾星的究极腹黑人。
  • 曙光中的黎明

    曙光中的黎明

    她从未相信过爱情,就像万载的寒冰,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刺骨寒意,直到遇见了他……有人说她是叱咤风云商场多年的女强人,有人说她是个百合只对女人有兴趣,还有人说她对送上门的男人只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她拒绝他,一次又一次……他与她隔着不只一座山……
  • 一个孩子

    一个孩子

    假如某天你想回到那段叫青春的日子,打开这一个孩子,或许会安静半个小时。一个孩子,一个年代的一个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之兰博传

    英雄联盟之兰博传

    以官方英雄联盟各个英雄背景为世界观。机械公敌-兰博为主角,讲述尤德尔人之间的故事,还有提莫、小炮、兰博三角恋的故事。和他们在加入战争学院之后和英雄们发生的故事。艾欧尼亚、德玛西亚、诺克萨斯、班德尔城、皮尔特沃夫、战争学院,这些在你们看来只是游戏的区名,而在小说里,这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强大势力。
  • 快穿虐死白莲花

    快穿虐死白莲花

    吴晴,人如其名,是个冷心冷清的人。对什么都不在乎,没安全感,不易动情又没什么牵挂。所以被系统看上,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她的坑爹人生(好吧,我承认,是坑别人)甜文无虐,系统快穿O(∩_∩)O好吧,其实是渣作者简介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