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7300000020

第20章 英才辈出:影响世界的普大人(2)

贝索斯认为,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有一种风险会逐渐露头,那就是新奇的想法会由于公司管理层因循守旧的、为安全考虑的态度而受到抑制。“在你获得社会凝聚力的同时,代价是牺牲了真理。”他说道。

贝索斯觉得,要想打破这种局面,最好的方式是公司的领导人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创造新的想法。“这就好像是肌肉锻炼一样。”他补充道。“要么你不断地使用肌肉,要么就会变得没有肌肉。”

对于这一点,亚马逊出人意料地进军云计算领域可为明证。为了处理零售业务所创造出来的海量数据,亚马逊设计了一些方法来灵活地部署其计算能力,而随之而来的想法则是同样的方法也能被用来解决其他公司中的类似问题,其结果是“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由此诞生。

“亚马逊网络服务”已被数十万家公司所采用,从音乐流播放服务Spotify等创业公司到瑞典电信巨头爱立信等已在各自行业中确立了自身地位的知名公司莫不如是。

贝索斯下一步尝试去颠覆的领域可能会是智能手机行业,也可能会进入视频流播放市场,与Netflix展开竞争;但同样很有可能的是,他将开拓一个完全没人能预料到的领域。

贝索斯拥有超人一样的耐心,他希望创造的是令竞争对手更难展开“逆袭”的业务。正如“蓝色起源”和“万年钟”投资所呈现出来的那样,“去向远方”才是真正令这位亚马逊大老板心仪的最大挑战。

7.3 爱因斯坦的选择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裔犹太人,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16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以失败。看过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卷的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却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

韦伯先生是讲对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可以说是“天才”,他在12岁到16岁时就已经自学学会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而对于不想表现自己这个“缺点”,他也是“死不悔改”。他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年轻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完全注意,可是现在却不能了。”

爱因斯坦在去世之前,把他在普林斯顿默谢雨街112号的房子留给跟着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秘书杜卡斯小姐,并且强调:“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他不希望把默谢雨街变成一个朝圣地。他一生不崇拜人格化的神,也不希望以后的人把他当作神来崇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他把一切献给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自由的征程,最后连自己的骨灰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但是正如英费尔德第一次与他接触时所感受到的那样:“真正的伟大和真正的高尚总是并肩而行的。”爱因斯坦的伟大业绩和精神永远留给了人类。

爱因斯坦作为上个世纪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的奇闻趣事流传甚广,可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段岁月是在哪里,又是怎样度过的,可能知道的人就为数不多了吧。爱因斯坦晚年的栖身地位于普林斯顿镇梅塞街。从纽约到这里坐火车只需要一个钟头左右。

走在梅塞街上,可以想象当年在这里漫步的那个一头银发的矮个子老人,有时他手中还拿着一把小提琴。这样的场景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对此,爱因斯坦传记的作者库兹涅佐夫在《爱因斯坦传——生死不朽》中写道:普林斯顿的居民比起从未见过爱因斯坦的人更生动和更具体地感受到这位科学家的作用。但就是那些从未见过爱因斯坦的人,也能够猜出他对人类幸福的坚定的、焦急的、感人的关怀。在这个意义上,普林斯顿的居民表达了对人类的共同信念。他们用一种难以形容的气氛包围了爱因斯坦。一方面,爱因斯坦从家里沿着漫长的绿树成荫的小道走到研究院去或是走回家的身影已经习以为常,几乎成为普林斯顿风光的一部分。对普林斯顿居民来说,同爱因斯坦交谈几句意见,就像同邻居聊天一样,乃是常事。此外,普林斯顿的居民又把爱因斯坦视为百年一遇的传奇人物。

爱因斯坦早已看破了世间的荣华和名誉、权柄与金钱,甚至穿越了生与死的界限。在普林斯顿那家小小的医院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弥留之际再三叮嘱说:“不要给我修建墓碑,切切不可把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他要求不要公开埋藏骨灰的地方,也不要举办任何的追悼活动。他还告诉校方,这所住宅一定要让以后来普林斯顿学习的学者和学生们居住,同时他在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也一定要让给别人继续使用。在爱因斯坦看来,房屋就是房屋,不能因为某人居住过了,就改变其功能,让它成为特权的标志。

爱因斯坦说过:“对我最好的纪念,就是保持房屋原来的用途——供人居住。”这是一种朴素而伟大的思想。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会明白一点,为什么仅获得过一次诺贝尔奖的爱因斯坦会比其他获得过两次、三次者,拥有更多的口碑了吧。

只有普大使他渡过了后半生(22年)。如他自己所说:“我舒服得像一头冬眠的熊,在颠沛的一生里,从未享受过如此安宁,像在家里一样。”晚年欲任他为以色列总统的呼声甚高,不管谁请,他只有一句话:“我当不了总统。”直至1955年4月18日去世未离开普大。

7.4 威尔逊如何改变历史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连任两届,曾获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博士学位,是美国“学术地位最高”的一位总统,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1962年美国历史学家把威尔逊排在34位美国总统的第4位——位于林肯、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后。

1856年威尔逊出生在弗吉尼亚斯汤城,其童年是在严肃的宗教气氛中度过的,少年时代就醉心于政治,三度出任英国首相的威廉·格莱斯顿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尔逊16岁进入戴维森学院,26岁时在亚特兰大开设律师事务所,但长时间无人问津,29岁获博士学位,30岁开始在大学任教,善于写作,富有辩才。1902年发表的《美国人民史》被认为是其学术上的最高成就,至此他已著书9部,发表文章32篇。同年威尔逊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推行教育改革而声名鹊起,1909年当选为新泽西州长,大刀阔斧地革故鼎新为其在公众中树立了进步的、自由主义的政治家形象。

1912年民主党派的威尔逊当选为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此后他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新自由”改革:制定联邦储备法,重新组织了美国全国的银行和金融体系;制定了南北战争以来美国最低关税率;采取了联邦累进所得税法;发展了职业教育;实施了铁路部门八小时工作制等。

一战爆发后美国在威尔逊“中立”的旗帜下,一边摇晃着橄榄枝,一边紧握箭镞,大肆扩充军备,同两大集团做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美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在两大集团厮杀了两年零九个月之后美国跃马横枪投入战斗,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1919年威尔逊作为三巨头之一,带着他宣扬已久的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缔结了凡尔赛和约。威尔逊极力倡导国联方案,旨在确立美国领导下的战后世界秩序,威尔逊为此东奔西走竭尽全力,但由于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等种种原因,最终未被美国国会通过。此间他的名言“宁愿战败千次,也决不为不光荣的妥协而朝三暮四”激励着他。1919年威尔逊获得了诺贝尔******,他是继西奥多·罗斯福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美国总统。

威尔逊有着强烈的扩张主义倾向,为了建立和巩固美国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对巴拿马运河的绝对控制权,美国对墨西哥、尼加拉瓜、海地、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等进行过威胁、干涉、控制甚至战争;威尔逊坚决反对用革命的手段清除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反对妇女获得选举权,对黑人有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尽管威尔逊有许多局限性,但仍不失为白宫有史以来为数不多的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总统之一。

执政期间推行改革,取代罗斯福为进步主义改革旗手。1916年连任。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威尔逊政府避战,后参战,于1918年1月提出《公正与和平》为14点方案。德国战败后,此方案为与战败国和谈方案的基础。威尔逊本人也作为总统破天荒第一次出国,出席了巴黎和会。这时,国内政治形势出现逆转,被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拒绝批准威尔逊方案,后付诸公民表决。结果,这一方案仍未完全被通过,因此,提出国际联盟的美国,却未能参加国联。1920年总统选举,民主党人失败。当年,下野的威尔逊获诺贝尔******。四年后,他在睡眠中死去。

7.5 麦迪逊的人生转折

麦迪逊是美国第四任总统,出身于南方大种植园主家庭。少年好学,青年时期即投身于独立战争。曾担任州众议员(1776年)、州参议员(1784—1786)、大陆会议代表(1780—1783)、联邦众议员(1789—1797)和国务卿(1801—1809,在杰斐逊总统下)。

毕业于新泽西学院(后改名普林斯顿大学),是革命的活跃分子,但是身体太弱,没有资格参军。他学习历史和政府的课程,法律读得很好。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美国开国之父。

年轻时,麦迪逊差点失去自制力。他在1774年(他那时23岁)写给威廉·布拉福德的信中说:“我既没有耐心去听,去交谈,也没有耐心去想想与之有关的事。因为我如此长时间地,如此缺乏目的地与人争论,指责和嘲骂他人,以致我连基本的耐心都没有。”麦迪逊因为弗吉尼亚的圣公会对施洗传教士的监禁做出了强烈的反应。他对秩序的感觉被英国圣公会教徒的放荡和懒惰所冒犯。他认为这些教士傲慢、无知而且流氓成性。

麦迪逊将这些教士与他在普林斯顿遇到的长老教会成员相比,发现后者真诚、积极,让他敬佩。麦迪逊离开弗吉尼亚去求学的理由是,这里的学校——威廉和玛丽学院此时由不称职的圣公会教徒管理。在麦迪逊该上学时,曾经在这一学院任教,对杰斐逊和威廉·斯摩曾经很有帮助的教师已经离开。这所学校后来在杰斐逊当政时又复兴过,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当16岁的麦迪逊在国王和王后县完成了由受尊敬的苏格兰牧师唐纳德·罗伯逊执教的5年学业后,他的父亲将他带回了奥兰治县,让他在那里待了两年。麦迪逊已经到了该进入大学的年龄了,但是,父亲给他请了一名家庭教师,仍然让他待在家里,以便随时观察他的健康状况。麦迪逊的家庭教师托马斯·马丁刚从普林斯顿毕业不久,他推荐他的这个学生去自己的母校完成学业。这对于麦迪逊本人和他将要服务的国家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来自苏格兰的约翰·威斯布恩当时刚担任学校校长职务一年。维斯·布恩给他的学生提供了最新的来自苏格兰的富有启迪性的课程。麦迪逊对威斯布恩的尊敬不亚于对他父亲的尊敬,麦迪逊一直称呼他为“博士”。由于麦迪逊在家里接受的教育,他在两年之内就完成了普林斯顿的常规课程。之后,麦迪逊又在那里多留了一年,私下跟随威斯布恩继续学习。威斯布恩后来让麦迪逊带着雄心勃勃的读书计划回到弗吉尼亚。麦迪逊进入闭门读书的时期,这延迟了他的事业选择,直到革命的爆发,才将他从书斋当中拉了出来。

麦迪逊连任两届总统,时间是从1809年3月4日至1817年3月4日。他担任总统期间曾领导进行第二次美英战争,保卫了美国的共和制度,为美国赢得彻底独立建立了功绩。在麦迪逊任职的第一年,禁止美国与英国和法国进行交易;然后在1810年5月,审定的国会进行两个交易,指导总统,如果两者中任何一个将接受美国的中立的权利的意见,禁止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易。拿破仑假装答应。在1810年后期,麦迪逊与英国宣布非交往。在国会包括亨利·克莱和约翰·卡尔霍恩的年轻的一组“好战分子”,为一个更好斗的政策敦促总统。美国海员的英国强迫服役和货物的扣押使麦迪逊不得不对压力让步。在1812年6月1日,他向国会宣战。这八年是令人灰心和充满困难的八年,美国在许多事情上都很不顺利。这时,英美关系恶化,1812年美国对英宣战,但由于美国没有做好准备,战况不佳。最后由于安德鲁·杰克逊将军在新奥尔良取得的巨大胜利,才确保了美国人在这次战争中获得胜利。1836年6月28日,麦迪逊在弗吉尼亚州的庄园中去世。

同类推荐
  • 素书

    素书

    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2012年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热门推荐
  • 北国雪之陌上花开

    北国雪之陌上花开

    慕北国人杰地灵,然而坊间传言,这举国最珍贵的宝贝不是什么物件,而是一个人——慕北的长公主,北冥雪。(写简介我不是很在行啦,这个就像方便面包装啦,要拆开看看才作数的。亲,这包方便面....呃,不对,是这本书,拿去拆开看看吧!)
  • 大漠宠妃

    大漠宠妃

    从那以后,人们似乎忘记了那些他们曾经做过的、可怕的噩梦,如今,在相隔了将近一百年后,震天的战鼓又一次地在天地间,隐隐地响了起来。渔火燃尽天边的最后一缕残阳然后高扬起漫天的星辰,子鸢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在无数从夜空里洒落下来的斑斑星光。她翻了翻身,忘记自己这是在哪里。子鸢首先的感觉是有些不舒服,然后蚀骨的冷风吹刮着她娇弱的身子,一阵又一阵。整个身子好像瘫软在木板一样的东西上,而且在随风移动着。子鸢缓缓地抬起头来,她想动动身子站起来,可是没有一丁点力气,胃里面像是翻汤蹈海,子鸢忍不住想吐出来。
  • 假日山庄

    假日山庄

    假日山庄?看上去挺美,似乎会有点假模假式的小资内容,而实际上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当下乡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些滑稽得有些可悲、丑陋得令人愤怒的官场腐败和经济闹剧。他是个农民,靠贩猪为业。一夜之间,获得国家二千万贷款。于是,诞生了一个发展生态农业,科技新农村的天大的闹剧,各各人物,来来往往,热闹非常,升官发财,各得其所。山庄却几近废墟。
  • 最强系统流

    最强系统流

    简单的说,怎么装逼怎么来,只有我不想踩的,没有我不敢踩的。怎么你爸是千万富豪,三天内,我让你爸变成负豪。这是打脸文
  • 恶魔总裁轻一点

    恶魔总裁轻一点

    她只是失恋去酒吧买醉,可是,为什么会和陌生男人去了酒店,而且,这个男人还是从事“特殊行业”的?!疯了,疯了,她堂堂千金大小姐,居然叫鸭了,这传出去可如何是好?不过,该死的,他凭什么用枪抵着她的下颌,“林依依,如果想你父亲再多活几天的话,就乖乖地嫁给我……”
  •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本书以谜团为主线,对二战中的秘密进行描述,使读者加深对二战的了解和理解,本书强调谜力,同时也强调真相。本书从九个方面对涉及到二战中诸多的鲜为人知的事实进行了详尽地叙述,以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二战中的谜团及其真相。
  • 一代宗师之武学系统

    一代宗师之武学系统

    一代杀手带着武学系统穿越了。这是百家齐鸣,万花竞放的盛世,有才子,有佳人,谈笑欢醉,对酒当歌。这也是粉饰太平,暗潮汹涌的时代,步步危机,绝境处,寻逢生。已经失去了一身杀手本领的张正则,无奈只能倚靠武学系统在这个世界踏出一条路。但是这个坑爹的系统却是以功德换武学。望着那九阳神功,独孤九剑,凌波微步,六脉神剑……百家武学而不可得,张正则仰天长叹:“前世为杀手,已满是恶孽,何来功德?”武学系统曰:“行善,积德。”且看一介退役杀手在异界成为“张大善人”,从此笑傲江湖。PS:此书有些慢热,试着读一刻钟,后面一路爽,大家放心收藏。
  • 应征总裁夫人

    应征总裁夫人

    [花雨授权]这男人简直莫名其妙!一年前,突然抛弃了她,并无情地说道——“你凭什么认为,我会对区区一个你认真?”一年后,他却来指控她辜负了他的感情,只是他的态度,好像真的认为她曾背叛他……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正义勇气

    正义勇气

    曾经失去过勇气的胆小鬼,在接触到正义之心这样一个神奇的东西之后,和自己的初恋一起重新拿回了那份原本属于自己的勇气。
  • 骇梦侦探

    骇梦侦探

    脑洞大的人,连做梦都不得安生。什么学校,什么镇子,什么广场舞,哪儿都梦出一个错综复杂、怨魂横生的剧情来。不过幸好,进到这些梦里的,也不是什么好……咳,我是说,普通人。※※※这是一个无节操懒癌侦探在别人的梦里解谜探险的故事,自备纸巾眼镜打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