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7600000005

第5章 少小离家 一肩行李闯乾坤(1)

从青祁村走向大上海

我的曾外祖父王尧臣(1876—1965,名尔忠)和小他3岁的弟弟王禹卿(1879—1965,名尔正,又名王明德)年幼时期,青祁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附近一片芦苇荡,老百姓一代又一代重复着远古的生活方式,守着几亩薄田,背朝青天脸朝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浩渺无垠的太湖水,年复一年地滋润着这片泥土,可是地少人多,耕地缺乏,村民们家家户户总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连糊口都成了问题。尤其洪杨之役(太平天国战争)之后,田亩荒芜,民不聊生,十家九户揭不开锅,走出去、外出闯荡就成了青壮男士的首选之路。近者走苏州、常州,远者到上海、南京,更远的到了广州。与其在家里受苦受穷,还不如外出闯一闯,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在王尧臣、王禹卿兄弟之前,无锡一带已出了不少闯荡天下的好汉,倒是印证了“人挪活,树挪死”的古训。他们有的是走“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路子,靠官场的“磁场”发家致富。这样的人家有:薛福成家族【注:薛福成是晚清洋务官员、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幕僚,曾任驻英、法、意、比公使,至今无锡城内还保留着规模宏大的薛家花园。薛家的第三代与荣家联姻,即薛福成的孙子、薛南溟的儿子薛寿萱娶了荣宗敬的二小姐。】、杨宗濂家族【注:杨宗濂、杨宗翰兄弟也是李鸿章的幕僚,曾任长芦盐运使,后代以出掌金融和实业闻达。杨家也是第三代与荣家联姻,即杨宗濂的孙子杨通谊娶了荣宗敬的六小姐荣漱仁。】,这些家族凭借了官府的有利条件,又顺应了洋务运动的潮流,走向上海,走向京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参政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安排下一代渗透到工商界,光宗耀祖,根深叶茂,百年不衰。

没有科举和官府背景的,靠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打天下的能人也有很多。在无锡,较早“混出个人样”的是怡和洋行总买办祝大椿(即祝兰舫,无锡南门外伯渎港人,1865—1926)。他幼年丧父,孤苦无依,十几岁在当地一家铁行里当学徒,16岁到上海打工,积累了一些资金后于1885年开始独立创业,连续创办了十几家企业,并当上了洋行之首怡和洋行的总买办。他1902年集资30万两创办的华兴面粉厂,是当时唯一可以与孙家的阜丰面粉厂比肩的大厂,后来数年与王家和荣家都有密切联系。最著名的自然是荣家兄弟,荣宗敬三闯上海滩,几经周折总算立稳了脚跟,天时顺遂,励精图治,逐年发达,最终成为中国实业界的一代领袖。另外还有唐滋镇、唐殿镇兄弟,也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锡商”典范。这些家族,先在无锡起步,一点点逐步做大,后来都来到上海这个超级大窗口、大舞台、大市场,上演了由无锡人导演的精彩大戏,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这个过程,被视为无锡男人除了科举之外的唯一一条“正途”。

王尧臣、王禹卿兄弟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也到了履行“正途”的关头。

在这之前,他们都是父亲王梅生老夫子帐前的小学生。尽管时运不济,但王家文脉依然强韧。王尧臣与王禹卿从小在父亲指导下读书识字,遍览四书五经,而且都写得一手好字,于中国文史也有独到领会。据王家同乡、上海纺织界老人朱龙湛先生(曾任荣德生先生的秘书)撰文说,王禹卿与他的哥哥王尧臣小时候就表现出了不同的秉性:“王尧臣天资愚钝,但能用功勤读,生性憨直,喜欢骑在牛背上读书,到他父亲命他背书时,已经滚瓜烂熟了。王禹卿则性黠好嬉,对经书不感情趣,但是当他读到司马迁的《货殖列传》时,却也津津有味,对于其中‘贵入如珠玉,贱出如粪土’的说法深有感悟。其父在一旁揣摩道:‘此子于读书无缘,将来或可成富商吗?’”【注:朱龙湛,《王尧臣、王禹卿与福新面粉公司》。】

老夫子或许有先见之明,后来的事实说明,知其子莫如其父,不仅是王禹卿,连同王尧臣都成了海上富商,他们传奇般的人生轨迹,把王家带入一片精彩纷呈的生活。

正是顺应了那个时代的潮流和传统,两兄弟都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拎起了铺盖卷,背井离乡,外出闯荡。好在那时民风淳朴,时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凡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就会不失良机地加入“农村包围城市”的打工潮。

我的曾外祖父王尧臣16岁时离家到了无锡城里,先在一家染坊里当学徒,23岁时(1899年)经人介绍到了上海,在石路(今福建路)瑞丰估衣庄(当衣服的当铺)当伙计。最初是当下手,每晚在店门前设摊向行人吆喝兜售。由于他善于观察过路人的社会身份和需要,兜售时总能有针对性地说到点子上,顾客往往就乐于前来购买,不久升为“喝摊”的上手,三年后又升为估衣铺的会计。

1904年,一个朋友介绍他进顺全隆洋行管账务,在洋行的业务联系中,他认识了同乡人、已是怡和洋行总买办的祝大椿。一年后,祝大椿看王尧臣为人忠厚老实,是个靠得住的人,就把他拉进自己的华兴面粉厂当会计。此时正值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俄国人的面粉厂在战争中差不多都打光了,不仅交战双方急需就近补充给养,整个北方面粉奇缺,精明的上海人抓住商机,趁机打进北方市场,纷纷向北方派出精兵强将推销面粉。祝大椿很快发现王尧臣善于兜揽生意,立马调他去天津,在华兴厂的天津分销处主持业务。老板都是“鞭打快牛”的行家,这期间,由于曾外祖父忠实肯干,销售有方,华兴厂在华北的生意渐渐打开局面,祝大椿又调他去东北和山东,先后赴营口、安东、大连、烟台、青岛等分庄主持面粉销售,就这样为华兴面粉厂辛苦奔波了七年。【注:朱龙湛,《王尧臣、王禹卿与福新面粉公司》。】

王禹卿14岁的时候学哥哥王尧臣的样子,也拎起了铺盖卷。

上路的时候,母亲沈氏为他打点行装,东拼西挪,想尽办法,也只有一卷打了补丁的被子和一件旧棉袄。他走出老屋,挥别父母,弃岸登船,乘一叶小船从太湖进入苏州河,向南,向东,经过一天的行程,来到光怪陆离的大上海。他去投靠一个在上海开店铺的远亲胡氏,就在这家店铺里当学徒。

去上海——似乎是他们命中注定、无可选择的人生之路。圣贤书上说得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孤身独旅,离乡背井,前途未卜,相伴的总是一番茫然与凄凉。

吃得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

王禹卿先是投靠他家的亲戚——高车渡胡太亲家用三先生,胡家在沪经营胡亦来煤铁油麻店。学徒生涯非常辛苦,货物的打包、搬运、装车、盘点,店内外的杂活儿,事无巨细,当学徒的样样都要干。煤铁油麻店,经营的货物很杂,主要是供应沿海民间造船用的各种材料。

其中最苦的活儿有两项:一是搬运和堆码桐油桶,不仅费力而且危险。桐油是造船的必需之物,每桶有一百来斤,14岁的孩子无法搬动,只好两个人共同来搬,但是要把这么重的油桶层层堆码起来绝非易事,常常要双手举过头顶,层层堆上去,一旦臂力不支,油桶滑落,人就会被砸成残废。二是盘数铁钉,一天盘数下来,脸面黝黑,就像打铁的师傅一样。到了冬天,双手都被冻裂了,终日疼痛难熬。那时候当学徒简直就是当奴隶,最苦的活儿都是学徒们干的。王禹卿抱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信念,咬紧牙关,拼命干活,深得老板和师傅的喜爱。

尽管拼死拼活、没白没黑地干,收入却非常有限,第一年每月仅得300文(制钱),他除了剃头和洗澡之外,什么钱也不花,身边花花绿绿的大上海,他权当没有看见,就这样克勤克俭,到了年底口袋里也仅剩下900文。要过年了,他向同门师兄借了1000文,买了一些笋干、粉丝、红糖、白糖,托同乡带回老家,这些东西在乡下就是上好的年货了。第三年开始,每月可得工钱1400文了,他念及父母的养育之恩,全数寄回老家,聊补家用之不足。当父母的看到儿子的长进非常高兴,朦胧地觉得,这日子有奔头了。

这期间,他与父亲常有通信,汇报在沪的种种情况,其父王梅生也不失时机地帮他“掌掌眼”。从眼下所能见到的其父唯一一封手书家信,可知王禹卿的小名叫根荣,当时他已经转到恒来油麻宝号,信是托一个叫“阿纪”的朋友带去的。王梅生信中说:

根荣吾儿如悉:

前日接见第二号来函,云及西周兄保荐尔于源来为业,父知之下,甚慰甚慰,今既得业,要克勤克俭,有始有终,偶再易号,人必笑尔无恒心,不足有为。将来得蒙有大机会,无人保荐。谚云:将军虽好,俺香里不用,纵使英雄,亦显短气矣。为人以谦逊为先,恭敬为贵,万不可有骄傲之。世有骄傲之人,凡事以为己能,皆不及我,与人晋接、周旋,不肯佩服。此等人,必顿致寸步难行。所以,谦敬两字,何地不可往,何处不可藏。复望儿去骄为谦,转傲为敬,无论上中下,终要以礼相待,无生嫌隙。至要!至要!刻下家中均安,惟阿伯于十一日夜寒热,为兄大约过市到申,可以聚谈一切。现载赓有得生意否?秋蝉在申调着银洋与货否?仰新来函,将两人所为之事,一一写明付我知之,方之于花影到家,于我说及孙周两人,去聘伊至新闸开店,彼为当手,其事已成,予亦欣慰之至。彼于初九日抵家,于月半即欲动身,为店事急急不能淹留在家也。兹父喜食雪梨,申地如有,即买数只托原船带归为要。余不多嘱。

耑此申告顺问

近好

父梅生字

杏月十三日 手草

可知他父亲还是大小事情,样样都要过问的。对儿子百般叮嘱,不可骄傲,不可看不起人家,一定要“谦逊为先,恭敬为贵”,对周围的人,无论上中下,都要“以礼相待,无生嫌隙”。为父的深知儿子的脾气,还以“至要!至要”相警告。拳拳舔犊之心,可以想见。信中还关照了许多亲友间的杂事,但是当父亲的对儿子的要求却很简单,只要买几只雪梨托人带回就行了。

这期间,他的母亲不幸病逝了,其父为了保住他那来之不易的饭碗,严令不许回乡奔丧,直到他20岁时方得请假回家,扫墓省亲。这时,距离他离开家乡已经六七年了。【注:王禹卿,《六十年来之自述》。】

不知是什么“造化”,在沪的第一个十年中,王禹卿竟遭遇过三场火灾,而且灾情一次比一次严重。第一次是在他刚到上海的那年冬天,半夜时分,隔壁一家棉花店失火,殃及胡亦来煤铁油麻店。王禹卿从睡梦中惊醒,火苗已经窜到身边,他急忙抓了一件衣服逃了出来。店铺已整个地被烧掉了,总算人幸免于难。

第二次是王家在青祁的老家失火,原因是隔壁一家姓陈的人家不慎起火,殃及王家。那时乡间都是茅草房,一点就着,致使家中连屋带物全部付之一炬。等到哥俩闻警赶回去,只见瓦砾遍地,片椽无存,居无容身之所,食无隔宿之粮,这时他们的母亲已经不在世了,父子三人,抱头痛哭……

第三次是在1902年,王禹卿到沪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他与茂新面粉厂发生联系的一年。恒来油麻行经理见王禹卿头脑活络,很能干,又肯吃苦,就派他去烟台、天津、营口、乐亭等地开拓新的市场。王禹卿动足脑筋,尽心效力,不到半年,所推广的业务已超出别人两倍以上,月薪增加到14块银元,全家皆大欢喜。谁知这年五月间,恒来油麻行邻居失火,周围店面和民居顿成一片焦土,恒来油麻行也没能逃脱厄运,顷刻间化为乌有。适逢王禹卿外出收账,躲过一劫,但是他留在店里的所有衣物均荡然无存。后来,店主获得了保险公司的赔偿,但老板拒不补偿王禹卿的损失,使他心一下子凉了。

转眼冬天要到了,过冬的衣服还没有着落……这不能不使他重新考虑,下一步,路在何方?

王尧臣、荣德生与祝大椿的缘分

曾外祖父王尧臣自被祝大椿延入华兴面粉厂后,从此一脚踏进面粉行,常年在北方奔波,非常辛苦。北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均与南方大异,营口、大连一带十月份就已经雪花飘飘,没有皮袄皮靴根本不能出门。曾外祖父努力适应北方生活,连创佳绩,颇得老板祝大椿的欢心。

他的运气很不错,东北的面粉热销还没有停歇,又爆发了全民抵制美货的爱国运动,这回不仅是东北,全中国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抵制美国货的浪潮。美国面粉遭到抵制,国产面粉就畅销了,又给民族面粉业带来大发展的良机。华兴面粉厂自创始的头五年,每年利润达十万两银,这里面有王尧臣很大功劳,但他月薪止于20两银。他宅心方厚,心里很平,不觉得吃亏,相反还觉得老板待自己不错,月薪20两虽说不上富裕,但也可以过过小日子,比在家乡强多了。假如不是后来弟弟王禹卿拉他加入福新面粉厂的话,他可能就一直在华兴厂干下去了。

同类推荐
  • 回到唐朝当神棍

    回到唐朝当神棍

    莫名其妙就回到了唐朝,更离谱的是,燕青还被人当成了神仙下凡!于是……李二同学:“燕卿……朕觉得,至高至圣仁义大帝,很符合朕的气质哈!”“额……陛下英明!”长孙皇后:“小乙,《白娘子》第三卷写出来没?本宫已经等得不耐烦了!”“额……快了,就快了!”程咬金:“燕小子,俺当真是混世魔王?还与你做过五百年的兄弟?”“额……那是自然。”有生活,有情调,还有妹子可以泡!燕青感慨道:“唔……其实在唐朝当个神棍也不错,至少……媚娘,你洗好了没有?夫君要进来了哦!”
  • 大唐之理工天下

    大唐之理工天下

    历史氛围全方位原汁原味的展现。技术细节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手把手教你设计出冷气机,蒸汽机,斯特林发动机;一步一步建造出唐代泰坦尼克号。不是歪歪,给你一个真正的理工男的世界观,以及对当时社会乃至现实社会全方位的思考。和传统小说不同,人物并不是读者内心欲望的投影,反过来人物形象是与作者对内心欲望的探讨;技术在本书中,并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催化剂,相反,是情节的发展来引出历史上的技术本身。因此他看上去也像一本资料集合。但这并非作者凑字数的行为,而是一个尝试:作为一个有责任心,新小说的尝试,作者希望读者不用从开头看到结尾,哪怕只看三章,也能获得知识,引发思考。开书以来,每一卷作者都希望谋求改进,找到一个新小说的优化形式。
  • 调教武安

    调教武安

    商海浮沉十余载的巨头回到古代,看破世间喧嚣的他是否会重新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武安二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北疆饿狼窥伺,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权谋野望,平淡悠闲,尽在调教武安。
  • 汉人崛起

    汉人崛起

    自满清入关,华夏大地民众皆一派萧杀凄苦之相。至康熙初年,此时之天下大势,已彻底向着清廷。赤子林青,穿越而来,只为在那不可能的推翻清廷路上,硬生生开辟出一条道来!书友交流群(141354591)添加后可以相互交流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热门推荐
  • 十界念生咒

    十界念生咒

    十界念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成神,意念之力无穷无尽。儒学历史教授,迷茫穿越,位面战争大爆发,终止位面战争,意念之力,征战位面,一统天下,谁与争锋……
  • 求知文库——能源技术全接触

    求知文库——能源技术全接触

    《求知文库-能源技术全接触》本书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人类使用的各种能源。
  • 夏一次的爱

    夏一次的爱

    塞巴斯大人无意中丢了他的小主人,为了找到他,塞巴斯来到了夏尔转生的地方,却没想到“他”变成了“她”?面对完全失去记忆的主人,塞巴斯表示,他绝对不会放任不管!于是,一个名叫塞巴斯的管家出现在夏槿妍的生活中.......这是从哪冒出来的人啊!还有,那对双胞胎是怎么回事!于是,一段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 一念成界

    一念成界

    如果你的一个念头便可以开辟一个世界,而且随着世界越完美,力量就越强大。那么,你会干什么?赚钱?泡妞?还是成为世界之王?传说中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洛寒在某一天觉醒了自己的世界,还未开始欢乐无比的人生,就已经掉进了命运的漩涡。分不清善与恶的边界,心中最后一根弦都已崩坏的他握紧手中莫问刀,喃喃自语道:“不是这个世界抛弃了我,而是我抛弃了这个世界。”ps:友情提示,本书不属于yy无敌流,请做好心理准备,另本书是慢热,请喜欢的朋友收藏推荐一下,多谢。群号250537402,欢迎加入。
  • 唯一深爱

    唯一深爱

    情窦初开的年纪,青梅竹马又如何?她爱上了一个永远不可能的人,命运的轮齿注定她一定要过这一劫,终于她不爱了,他暴怒,狂躁,“顾媛,你可以不爱我,但代价你要承受的起!”她不在软弱,对他置之不理,“我一定会承受!”她连他都放弃了,还有什么不能承受的?
  • 青梅竹马:校草的小萌宠

    青梅竹马:校草的小萌宠

    7岁那年,他离开了她八年。八年后他回来看到她的一副血淋淋的样子,愧疚好久。高校的校草,校花,他们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
  • 风华锦年

    风华锦年

    谁说没有一见倾心?陆先生在对着书本悠哉悠哉地发呆神游时,以为自己一辈子就潦草度过,可谁又料到碰见阮安夏后竟然一直想着她?一直相信自己的陆先生开始了暗恋计划。不经意的帮助,很巧合的在篮球场上看见他,非常难得的偶遇……阮安夏快认为自己疯掉了,这是前世几亿次的擦肩而过而产生的运气?安夏,在你之前我是无爱,在你之后你就是我的唯一。
  • 神州飞仙

    神州飞仙

    纵不成强者,亦不为蝼蚁,宁死而已。吾之过往,满目疮痍,飘摇一生,何所寄?以血为祭,唯爱而依。刍狗不仁以万物为天地。
  • 绝世圣医

    绝世圣医

    【都市热文】会行医,会下药,他是毒医圣手!会看门,会武功,他是超级保镖!当叶辰从山中走出,进入都市!依靠绝世的医术和武术,他纵横都市,横扫万千情敌,将各类绝色佳人尽收怀中!
  • 深情宠爱,易烊千玺你是我的年华

    深情宠爱,易烊千玺你是我的年华

    “虚伪。”“与你无关。”“你还有我。”“对啊,我还有你这个军师呢。”“靖瑶,我们的感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结婚吧。”“我还没有考虑好。”“你还要胡闹到什么时候?”“易烊千玺我们离婚。”“你们是什么关系?”“普通的同事关系啊。”“你终究有一天会记起来的...白小姐。”切勿上升到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