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7700000027

第27章 影评(3)

坦率地说,这个故事视角很好,可惜作者缺乏对存在命运的深层思考和把握,因此,有些浪费了。二十年前,如果我来写这个故事,对于那些无法处理的人物的命运的最好处理方式就是让他死掉,这样就不会再为他们的命运而苦恼,毕竟当一个存在消失的时候,与他有关的一切都是可以省略的。而这种思想偷懒的模式,恰恰让我们的文学一直处于表层,无法深入下去,让一个卑微的存在默默死去,恰恰把一种道说苦难的表达通道封死了,当苦难总是被有意封闭的时候,苦难永远都是苦难,而无从上升到一种救赎的道路。

这个片子,故事很简洁,画面很干净,黑白的场景设置以及在场者的无声状态的选择,被宣传时刻环绕的四周环境背景,映衬得非常有想象空间。一些人开始反思那些不太遥远的过去,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中国人是善于遗忘的,通过这些无意的记忆,小心地搜寻那个荒谬年代的细节,对中国人来说就有了巨大的现实意义。晚年的巴金显然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巴金一直呼吁建立“****”博物馆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而谁又真的愿意记起这些呢?

说点题外话,这个片子让我想起了那个年代的饥饿而不是爱情,我那个时候总在想如何不让自己感到饥饿,那个时代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能够在野外找到吃的东西。也许,还包括可以随意逃学,然后到各处捡拾一些木柴回家烧火,当时我们家附近也有许多工厂,我可以很熟练地找到最好的煤核(就是工厂里没有烧完的焦炭,可以再烧火用),那可是技术活,我的手艺还是不错的,只是当时怕遇见同学,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也好,那个时候,没有受到老师的太多毒害,心灵还是自由的,不像今天的孩子,早已经被这个教育毒害了。

翻检这些被时光掩埋的青春底片,无异于一次****伤口,感觉总是不好,当然能够说的有很多,只是有些不愿意说了。如果做一个评价或比较的话,那么,这三十年我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三十年,前三十年是我不喜欢的。虽然,今天我们看起来遭遇了很多丑闻和困境,但是三十年前,也许有更多的丑闻和困境,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要知道一个没有丑闻的社会本身就是最大的丑闻。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了欲望、充满了活力的社会,也许这个年代人们内心中的渴望与焦灼共存,但是这样的社会是有活力的,相反三十年前则是一个封闭的、高压的、死气沉沉的社会,它是完全没有希望的。法国作家加缪曾说:“我对生活的全部的爱就在此:一种对于可能逃避我的东西的悄然激情,一种在火焰之下的激情。”我静止而紧张,没有力量反抗要把世界放在我手中的巨大激情。

一个落寞张望的、寻找出路的、渴望远行的青春,被禁锢在了记忆的深处,在没有崩溃之前,那些无声的奔跑以及被囚禁的青春总要寻找一次冲脱的机会。多年后,我喜欢说:我在等待一次真正的出击。也许按我的诗人朋友的话说:我的到来只是为了证明这个世界是错的!话虽然有些狂,但毕竟还有一种自救的勇气。

(20090702)

6.希望是一个好东西———评《肖申克的救赎》

前几天夜里又从电视上看到一部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1994年)(犜犺犲犛犺犪狑狊犺犪狀犽犚犲犱犲犿狆狋犻狅狀),虽然没有看到开头,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故事的来龙去脉还是能够猜出来的。故事的梗概是: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被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最后这个哥们用20年的时间,挖成隧道成功越狱,演绎了“希望是一个好东西”的主题。坦率地说,这是我今年从电视上看到的最好的电影,记得去年与老乡王海波博士喝酒时,他就曾向我极力推荐过这部影片,可惜一直没有看到,今日得见,果然是一部优秀影片。过后一直在想,是什么元素让我和朋友都很喜欢这部片子呢?原来是我们内心中一直潜伏着的对希望的渴望。

对于大多普通中国人来说,对希望可能并不陌生,它一点也不高深,我们大家都隐约地知道自己在内心里是有某种想法,虽然很多时候并不明确,但还是坚信,那个不明确的想法就是我们渴望的希望,如果你继续追问下去,可能没有多少人可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不过大家会把迅哥的那个著名比喻拿出来: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其实,迅哥关于希望的比喻是不完全正确的,很有误导性,不过它可能是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关于希望的阐释。

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它所阐释的主题却是异常厚重的。它与人的存在的诸多维度有关,如自由、希望、坚持等,这里罗列的哪个主题都是要用一生来品味的。由此可知,有些东西是能够在人类内心中唤起共鸣的,反观近期国产的热播电视剧,基本上是围绕暴力、情感与间谍故事来吸引眼球的,立意的高下一目了然。去年的电视剧《士兵突击》还能反映出一点好的倾向。这部电影中有很多台词,非常经典,摘录一个,是第二主角黑人瑞德说的一句话:“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这种改造是致命的,也是无形的,想想我们自己遭遇的生活是否还能找到一点线索。一个好的故事应该能够揭示出人的命运中那些永恒性的疑惑,而这些疑惑是所有人无法绕开的。

没有人会不喜欢希望,那么构成希望的要件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三组概念构成了希望:其一,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宽容的氛围;其二,智慧与远见;其三,耐心与坚持。很多人认为第一组概念与希望没有关系,其实这是错误的,我更倾向于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任何希望的实现都是非常艰难的,至于后两组概念,多与个人的修为有关(在哲学上也就是意向性问题),虽然每组概念中都有重叠的部分,但是明眼人可以发现,每组中的后一个都是子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要有对希望的渴望的。否则,这个世界真的将糟糕透顶,人的任何存在方式都将是荒谬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大家对于谁当选美国总统根本不感兴趣,因为与我们无关,但为什么这次有些例外呢?原因在于,美国黑孩子******能够在白人为主的国家当选总统,除了具备个人的希望要件外,也许与美国社会的第一个要件有直接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个人希望实现的机会却比较少。两千多年前,陈胜、吴广喊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其实,这完全可以看作对希望被垄断的控诉。抛开这些不谈,仅就个人而言,希望的美好不在于它是完全新异的,而在于它完全有可能是大家都熟悉的紧要事务;问题是熟悉的事务,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吗?其实很多人一生中也没有实现几个让自己满意的希望。原因出在哪里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两点:远见与坚持。远见与未来有关,坚持与实践有关。没有远见的人也就谈不上对未来的清晰把握,没有清晰的目标,则坚持就成了一种没有对象的活动,导致想坚持而又不知道该坚持什么的茫然,因此,很多人的希望就退化为幻象。《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成功就在于把一些简单的准则坚持到底,而其他人则出于不屑没有坚持下来而已。应该说这是实现希望的最原始的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易达到。为了实现希望,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形而上的策略。这里需要把前两组概念中的智慧与耐心说一下,这两组概念都可以与永恒相伴,换言之,人生苦短,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反抗永恒,因此,在骨子里,人是绝望的,只是有些人不愿意识到这些而已,庄子曾委婉地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此生殆矣!”由此,可以约略感受到这种心态。对于智慧来说,它不需要任何铺垫与根基,它在宇宙间流淌,如风一般自由,任何世俗的标准都无法遏制智慧,因此,智慧是人作为存在者所拥有的永恒性之一,耐心是人面对无限或者永恒时的一种淡然的心态,它安静地潜伏在某一个跳动的心灵里,无影无踪,如水一般无懈可击。拥有此两点,那么希望就不再遥远,坦率地说,很多时候,我能够听到它的召唤,那一刻,万籁无边,天地洪荒。

希望是一个好东西,希望也是稀缺的,为了那点念想,我们静静地守护着。记得很多年前,那时书生意气,曾与人辩论说,对于溺水者而言,手心里紧握的几根稻草,不仅仅是稻草,而是活下去的全部希望,也是寄托着坚持下去的理由。因此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惩罚就是剥夺与扼杀别人的希望。对于个体来讲,当希望不再可见,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绝望与反抗,而绝望是同样可以焕发可怕的激情的,它的表现形式只能是破坏。对于国家来讲,如果它垄断了大多数人的希望,那么这个国家将总是处于草木皆兵的状态;如果它的库房里储藏了太多别人的希望,而又不发放下去,只是看着这些希望一天天发霉坏掉,那么,这个国家在自掘坟墓。

(20090801)

7.《红河》里的爱情门槛并不高

无意间看到一部言情片《红河》(CCTV6)。据说这部电影是新片,看后觉得还有些感觉,不妨涂鸦两句。故事的梗概大致如下:1975年美丽的越南少女阿桃,由于年少之时放风筝,亲眼看见父亲踩地雷身亡,由此受到惊吓,成为一个智障女孩。1997年在中越边境线的某小镇里,阿桃在她姑姑的洗头房里做打杂的。一日警察查户口,阿桃惊慌逃跑,由此引出故事的主人公阿夏出场,一个骑着电动三轮车在街上摆卡拉OK的小摊主,四十多岁了,仍没有成家,每日浑浑噩噩地过着所谓的日子,谈不上快乐与不快乐,只能说过一天是一天。这样的两个人纠缠在一起,就显得很有故事性。由于阿桃有很好的歌喉,由此阿夏的卡拉OK摊就成为当地的一个风景(那个年代全国各地几乎都一样,笔者当时在北方,所有的县城也几乎就是这个场景:混乱,嘈杂,茫然的人群充满着莫名的欲望)。如果故事到此为止,缓缓展开,倒也就是寻常百姓的生活:两个人搭班子成立家庭,虽然谈不上轰轰烈烈,倒也实在。阿夏收工之余,仍可以在租来的房子的露台上,喝着啤酒,远眺那些可能永远不会在意的红河,阿桃则仍然本能地洗衣、擦鞋,偶尔在晾晒衣服的当口唱一曲动听的越南民歌,然后两个人的日子就这样慢慢褪色,最后一起慢慢变老。我不知道人们是否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不过歌里好像这样唱过。

故事的诡异的高潮来自越南黑帮老大的介入,然后就是俗套的逃离,接下来就是追杀与搏斗,最后阿夏由于防卫过当被关进监狱,而阿桃在误解中毅然杀死了想收自己为养女(她毫不知情)的黑帮老大,最终被遣返。在男主角一次服刑期间,他突然听到河对面熟悉的阿桃的歌唱,此时,阿夏不顾一切地径直跑向河边,向着歌声的方向呼喊着阿桃的名字,在血色夕阳中,红河仍旧滚滚流逝,一声绝望的枪响,让故事戛然而止。期间,导演章家瑞设计的几个情节还是很不错的。故事虽然谈不上有多少想象力,但是对于纯粹爱情日渐消亡的中国大众来说,还是能够让人想起早已陌生然而记忆中还残留的一个叫爱情的词汇,唏嘘一番,然后慨叹道:原来爱情的门槛并不高。

同类推荐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近代思想的主潮

    近代思想的主潮

    本书分为精神生活的基本概念、知识问题、世界观问题、人类生活问题、根本问题五章,内容包括:主观与客观、唯心论与唯实论、法则、一元论与二元论、道德的问题、人格与性格等。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孝道(青少版)

    孝道(青少版)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热门推荐
  • 错·过

    错·过

    在这个故事里,每一个人都是带着故事进来的当自己暗恋了整整六年的那个男生站在自己面前对自己倾吐衷肠时,莫听南突然觉得命运弄人,这个时候时间不对,地点也不对,都是错过了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折腰

    折腰

    一个女人当了副县长,光华背后,她却承受着更多的无奈与寂寞,有着难以言说的差耻与疼痛,那一切究竟是什么?
  • 一夜流星,一世飒踏

    一夜流星,一世飒踏

    是谁用那真挚的心,换回了一段短暂的美好,又是谁用一生,去验证了一世真正的情
  • 我的美女修仙路

    我的美女修仙路

    “美女,我看你骨骼精髓,跟我双修,啊呸,跟我修仙吧。”修真青年嬉游都市,走出一条让万古诸雄皆惧的修仙之路。
  • 诸天大轮回

    诸天大轮回

    莫云得到了一个轮回符,可以保留记忆投胎转世到其他世界,重活一生。从此,莫云穿越诸天,开始在各个不同的世界磨砺自身意志,增长自身智慧,累积自身知识,最终升华自身的生命本质!第一个世界——《高手寂寞1》
  • 邪紫魅灵

    邪紫魅灵

    云瑶音,云府五小姐,因体质特殊不能修炼,除了四哥与他的母亲外并不受家人待见,然而一场‘意外’让体内的她醒来,摇身一变的她,居然成为‘黑榜’首席通缉人物!天命者?练兽师?契约?宝器?什么东西?难道说打倒敌人还会升级?当大陆上有名的通缉犯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苍茫时刻

    苍茫时刻

    他是商界奇才,年纪轻轻就创建并发展成资产数十亿的大型集团;他是黑帮大佬,作风狠辣,拥有强大势力,占有赌博业半壁江山。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却相处多年,情深意重。只是,风雨忽至,疑云阵阵,矛盾重重。谁可信?谁可疑?谁能笑到最后?苍茫时刻,谁能把握?谁主沉浮?
  • 网游之自由玩家

    网游之自由玩家

    一个改变人的游戏,也是一个充满阴谋的世界,欢迎来到这个世界,不要被黑暗蒙蔽了双眼
  • 补红楼梦

    补红楼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artuffe

    Tartuf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