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13800000036

第36章 姓氏文化(1)

姓名不仅是一种区别个体的符号化语言,也是辅助人们传承血脉的工具,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虽然如今姓名的这种作用已经被淡化,甚至逐渐走向了灭亡,然而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姓氏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姓氏的形成历史及其演变过程,到有关姓氏产生的各种趣闻在本章中都有所记述,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形式,是因为姓氏文化既是中国历史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充满了世俗情怀的文化片段。

一、中国姓氏的由来

姓名不仅是一种区别个体的符号化语言,也是辅助人们传承血脉的工具,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虽然如今姓名的这种作用已经被淡化,甚至逐渐走向了灭亡,然而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姓氏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姓和氏的区别

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相传姓的来源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有关。原始氏族部落的成员不仅对图腾上的动植物表示出了极大的尊重,还将本氏族的图腾作为氏族成员们独有的标记。后来这种标记逐渐演化成了最早的姓,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才会出现了大量怪异的姓氏,如虎、狗、牛、羊、鸟等。

除此之外,姓的产生也与母系社会有关。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实行群婚,因此孩子并不清楚自己的父亲是谁,只知道生养自己的母亲,所以当时人们的姓都是来源于母亲所在的氏族。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会出现那么多带有女旁的姓氏,在这些姓氏中,比较常见的有姜、姬、姚、嬴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又开始产生了“氏”的说法。据说“氏”的产生来源于氏族的不断壮大。壮大后的氏族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需要而逐渐分化,形成了许多分支“氏”。除此之外,人们有时也会按照居住地等条件,将某个氏族的人称为“某某氏”,例如黄帝就曾因为生活在有熊的地区而被称为有熊氏。

到了周朝,君主为了便于统治,将国土分成了若干区域分封给有功之臣或自己的亲族,形成了附属于周朝的诸侯国,而诸侯国国君比照周天子的这种做法又将自己的领土分给了臣子。后来,那些受封领地之人的后人以封国名为氏,也常自称为“某某氏”。另外也有人以官职和祖先谥号为氏。

由此可见,在姓、氏的形成之初,姓和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不仅如此,古人还有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的习俗。其中女子称姓是为了区分同姓的结婚对象,防止近亲结婚。而男子称氏则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身份。

姓和氏的融合

据史料记载,在周朝以前我国可考的姓不足三十个,然而到了秦汉时期,中国的姓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多个。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国的姓不断增加,到了明朝已经有四千六百多个姓了。学者们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姓与氏的融合。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人口不断增长,原有的“氏”已经不足以应付这么多人的需求,“氏”的重复概率很大,已经不能起到区别世人身份的作用了。这种社会现实时刻呼唤着一种新的姓氏制度的诞生。

此时,秦国异军突起,由嬴政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国家。秦朝的统治方式与周朝有很大区别,不再分封土地,而是将土地按照区域划分成郡县,统一由中央领导。然而这样一来,过去遗留下来代表贵族身份的“氏”就没有实际的意义,只保留了区分血缘的作用。另外一些平民出身的新式贵族们对这种“明贵贱”的姓氏制度也嗤之以鼻,不屑为之,因此姓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新的姓氏制度。

姓氏融合后而成的这种新姓氏制度,比起旧时的姓氏制度有很多优点。首先就是“氏”的瓦解丰富了新姓氏的产生,解决了人们难以区分身份的尴尬。由于“氏”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因而逐渐被姓吸收,形成了新的姓氏。另外,新姓氏制度的稳定性高、实用性强。先秦时期,人们的“氏”常会因各种客观因素而改变,如黄帝在称有熊氏的同时还称为轩辕氏,这一方面不便于人们交往,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后人追溯自己的血缘。

由于新姓氏制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点,因此一直经久不衰发展至今,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姓氏文化。

得姓的方式

中国人的姓氏除了极少的一部分是由原始时代的图腾崇拜或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般都是由周代的“氏”转化而来。因此若想知道中国人的姓氏来源,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捋顺古人是如何受氏的。

人们一般将受氏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十三类:

1.以封国为氏

所谓的以封国为氏就是指将古代封国的称呼当做氏。如今的姓氏宋、齐、鲁、卫、秦、陈等皆是此种来源。

2.以居住地为氏

居住地的地名有时也可以当做氏,例如西门、欧阳、苗、钟、池等姓氏,都是由古代地名转化成姓氏的。

3.以册封地为氏

这种类型其实与第一种类似,只不过第一种是周天子册封诸侯,而这一种是指诸侯册封辅臣。现代姓氏中的郭、方、范、邹、叶、田等即属此类。

4.以所在部族为氏

以部族为氏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王公贵族将自己所在的部族分支为氏,另一种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用部落的名称当做氏。一些不太常用的复姓,如“宇文”就是这样演化成姓氏的。

5.以官职为氏

因这种原因而形成的姓氏主要有张、钱、左、史、岳等。

6.以所受爵位称呼为氏

拥有此类姓氏的人,追根溯源一般都是王公贵族的后代。如王、侯、公孙等姓。

7.以字为氏

以刑名中的字为氏形成的姓氏也很多,如刘、石、庆、丰、高等。在古代能够以字为氏的人地位都极为尊贵,其中不乏高居帝王之位的人。

8.以谥号为氏

在古代只有那些为国家作出过贡献的人,才能在死后被赐予谥号。受封之人的子孙对此甚感荣耀,因此以谥号为氏也是很常见的。姓氏中的丁、柳、庄等都是由此而来。

9.以技术、艺能称氏

相传古人常以自家从事的技艺相称,如陶氏、农氏等。

10.以驻守之地为氏

以驻守之地为氏主要说的是古代的官员们,他们赴某地任职后,长期生活在那里,有时也会将任职地的地名称为氏。

11.以事物的顺序为氏

这种以顺序为姓氏的情况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即按照家中的长幼顺序为氏,此类姓氏包括伯、仲、叔、季等。第二类是按照事物的排列顺序确定自己的氏,因此古人有“第五”这类姓氏。还有一类是将表示时间顺序的字作为姓氏,古代天干地支中的字,如辛、午、申等至今仍被有些人当做自己的姓氏。

12.以吉祥物为氏

古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有人甚至将吉祥物作为自己的姓氏,例如莫邪氏、铁胆氏等,就是由古代神兵利器演化而成的,后来人们将这种说法简化,就出现了莫、铁等姓。

13.赐姓、冒姓和改姓

此类姓氏大多为遭遇特殊情况后更换原来的姓氏而形成的,帝王赐姓、因祸改姓等都属此类。姓氏中的金、龙、孙等来源一般为帝王所赐,而何、严、洪等一般都是为了避祸或防止忌讳而产生的。

二、中华民族十大姓氏

李姓

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氏为“李”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四。据统计,全球姓李的人达到一亿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李姓家族也是最庞大的。若让所有姓李的人都站在一起,他们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半!

李姓不仅是现如今的最大姓氏,在古代,李姓也是一个大姓。中国历史上有十二个王朝为李姓人所建,李姓****出了五十八位帝王,这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其辉煌的历史足以让如今的李姓人感到骄傲不已。

关于李姓的起源众说纷纭,总结起来大概有九种说法之多。其中一种说法称,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嬴姓。嬴姓的后人皋陶在尧帝手下做主管刑狱的大理官,他的儿子和孙子后来也都继任做了国家的大理,因此后人就将皋陶家族称为理氏。至于“理”如何成了“李”,史书上记载说,皋陶的后人曾经因“李子”而躲过了死劫,为了感恩就将“理”改成了“李”。

另外还有人认为,李姓来源于老子。老子,姓李,名聃,这是世人皆知的,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老子为什么姓李。据说在老子出生之前,社会上并没有李姓。李姓纯属是老子因缘际会下的首创。相传老子的母亲在怀老子的时候,整整经历了八十一年,后来老子在一棵树下诞生。刚生下来的老子白发斑斑,面呈老态,她的母亲见了惊讶地说:“哦,我生了一个老儿子。”因此才有了老子的说法,至于老子姓李则是因为他一生下来就用手指着边上的老树,人们见此树为一棵李子树,就说老子是在选择自己的姓氏,于是老子就姓李了。

除此之外,关于李姓的来源还有几种图腾说和改姓说。然而李姓究竟来源何处,至今学术界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人们一般认为李姓有两大重要分支,这两支成了李姓不断发展的源泉,李姓如今可以高居中国姓氏排行榜第一名,这两支李姓人功不可没。历史上这两支李姓人氏一支生活在陇西,另外一支则在赵郡。其中唐王朝的建立者李渊就是陇西人氏。而赵郡李姓发展也很迅速,短短几代就成了当地规模最大的姓氏。后来李姓人不断外迁,将李姓植根在了更广阔的土地上,不断繁衍。

历史上李姓名人数不胜数,除了大唐天子一门,还出了很多名留史册的能人。诗仙李白、药神李时珍、西汉名将李广,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皆出于此。

王姓

在中国,王姓是继李姓之后的第二大姓氏,也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八。

王姓最早并不是姓而属于氏,王氏是受到君主册封承袭爵位后的称呼。发展至汉代,王逐渐发展成了姓。关于王姓渊源,人们的说法并不统一。有人说王姓的始祖为生活在夏朝的殷人祖先王亥。王亥在商朝的地位极高,人们甚至用祭天之仪祭祀他。在殷人供奉的诸多祖先之中,也只有王亥一人被称为王。还有一些人认为,王姓来源于周文王的后人,因为文王后人皆为王族,因此出现了王姓。另外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但这些说法都只是一家之言,王姓究竟出自何处还有待考证。

在历史上王姓人最早生活在山西地区。汉代时王姓已经成了望族之姓,著名政治家王允就出身于山西的王姓望族。后来王姓不断扩大,在五姓七族高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塑造了太原王氏的辉煌。因此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王氏出太原。”到了唐代,太原王氏更是风光一时,出现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大才子。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诗画双绝的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以及诗作不多却依旧赢得了盛誉的王之涣都出自太原王氏一族。

后来王氏一族逐渐从山西迁往其他地区生活。四川、江西、浙江、安徽乃至广东和广西等地都有王氏族人的身影。至明清时期,部分王氏人还迁徙到了中国台湾和海外。

张姓

张姓是我国的第三大姓氏,在我国张姓分布很广,几乎各个地区都有姓张的人。其中北方地区的张姓人较多,在南方张姓人一般集中在四川一地。

人们一般将张姓的来源归为三种。其中一支张姓人来源于黄帝的后人“挥”。据史书记载,挥是少昊的第五个儿子即黄帝孙子。由于他创造出了弓和箭矢,因此被赐予了“张”姓,他的后人也都以张当做自己的姓氏。据说起源于此的张氏人世代生活在青阳地区,即太原西南郊。另外还有一部分张姓人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解张的后人。史书上说,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人们自称为张氏。后来晋国经历了政变,即历史上的三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形成了三个全新的国家),张氏一族也随之迁徙到了新的区域,这支张氏人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和河南三个省份。除了以上两种情况,还有一些人是赐姓或改姓后开始姓张的。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曾将张姓赐给云南蛮族酋长龙佑那。同一时期的虎将张辽本来也不姓张,而是姓聂,姓张也是后来改的。不同时期,居住在边疆的少数民族都有人改姓为张。因此张姓人在我国分布很广。

历史上的张姓名人也有很多,几乎各行各业都能见到张姓名人。例如军政领域的张良和张仪,书画界的张旭、张择端以及医药界的张仲景和自然科学界的张衡等。

刘姓

刘姓在我国属第四大姓氏,据史学家考证,刘姓如今已经成了全球华人十大姓氏之一。而日本史料上记载,他们的第三大姓氏高桥就源自我国的刘姓,相传高桥氏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在我国历史上,刘姓也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姓氏。据统计我国古代帝王中最多姓刘之人,因此民间有“刘天下,李半边”的说法。

刘姓最早起源于上古尧帝的后人,祁姓陶唐氏。陶唐氏建立了刘国,他的后裔自称为刘氏,史书上将其视为刘氏正宗,是刘姓人最初的来源。到了周朝部分姬姓人改姓为刘,逐渐壮大了刘姓。除此之外,汉高祖刘邦即位后,不少大臣和归附的少数民族也都改成了刘姓。这三部分应该为刘姓人的主要来源。

同类推荐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中国的风俗

    中国的风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中国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的一朵奇范,它是中国文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立产,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姿、风貌和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色彩斑润的世界。
热门推荐
  • 大地下城

    大地下城

    李扬是失去了记忆与自由,生存淘汰式培养的孩子中一员,为了不成为被唐家奴役,签定灵魂主仆契约的契约者,他要逃!至于为了逃跑而顺手捞走了唐家的祖传,被迫奴役了唐家的美女那就自然不是他的错了!带动了几大异术世家的龙争虎斗。异术之间的打斗,权势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究竟什么才是他人生真正的目标?----------------------------------------------
  • 灵魂回归之异界为尊

    灵魂回归之异界为尊

    男强女强,np文,别的不多说,以事实证明
  • 旧高跟鞋店

    旧高跟鞋店

    2008年,旧高跟鞋店老板王洛熙拜访已过半百的徐梅琳。洛熙没想到,和梅琳的交易揭开了一个深埋的身世之谜。这个秘密属于她们,她们同样追求独立,面对挑战·····
  • 兽穿:白狐一梦

    兽穿:白狐一梦

    少女凌波儿终于梦想成真,过上向往已久的米虫生活。付出的代价居然是变成一只漂亮的白狐。玉树临风的秋水、神经大条的鸭梨、温柔善良的蓉蓉、深藏不露的水榭……我的奇异生命旅程从此扬起风帆。一切如梦如醒,似真似幻,谜底揭晓的最后,究竟是延续千年的情债终结还是一段旷世奇缘的开端?【请收藏,谢谢。】
  • 朱枫林集

    朱枫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和桐琪星

    tfboys和桐琪星

    撒娇女王遇上虎牙少年:【小凯,你就不要生气了嘛~n(*≧▽≦*)n】【噢!别的男生在我的女朋友脸上亲一口,我不生气吗!】【karry哥哥欺负我,呜呜呜呜呜…………你奏凯!】【Σ(っ°Д°;)っ】吃货女遇上吃货男:【王二源!不要抢我的吃的!你自己有一大柜子好不好!】【我的零食已经吃完了!吃一点你的又不会怎么样!大不了下次我有钱了,我带你去!吃!大!餐!】【真的,那好。咱俩一起吃我的零食吧!】【?(?òωó?)?yes!成功了!】温柔女神遇上体贴男神:【林星,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都摔到了还说没事!】【千玺,对不起,让你担心我了,抱歉啊。】【唉~没事没事,你下次小小心一点就行了】【嗯~】
  • 女人靠什么获取幸福

    女人靠什么获取幸福

    福,始终是女人最大的守候。没有女人会拒绝幸福,也没有女人会放弃幸福,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幸福,不同的女人追求不同的幸福。无所事事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而匆匆忙忙的富人说,有闲就是幸福。在女孩的眼里,幸福是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骑着白马的王子带着她飞到遥远的森林,手里拿着玫瑰花,嘴里说着甜蜜的话;在结了婚的女人眼里,幸福就是和孩子、丈夫在一起,其乐融融,周末全家一起出去旅游,丈夫下班回家后坐在一起聊聊天。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女人对幸福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往事百语(一)

    往事百语(一)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少女徽章

    少女徽章

    在地平线后看不见的那端,有着怎样的风景呢?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还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呢?那种对未知的渴求,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强烈。啊啊,好想有一天,能驾着自己的船,走遍这个世界啊……“向着地平线的彼端,追逐我们的梦想。”少女们的冒险故事,将从这里开始。
  • 月笼斋

    月笼斋

    阴阳界之月笼斋,姬之美人,娼女无华,是夺命的索魂女鬼,还是引渡亡魂的良人。这,也许只有死了的人,才清晰与明了。他,连青尘,一个男人,名声满贯天下,白衣冠玉,俊雅非凡,文韬武略,天下无双。她,月笼,一个女人,生者俱,死者畏,无生无死,不鬼不人,冷如淡月,貌若天女,下到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