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13800000041

第41章 民间神秘文化(1)

民间神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属于民间的神鬼信仰,然而它又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好奇,并且彰显了古人的智慧水平与创造力。另外,民间神秘文化也揭示了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精神状态。从民间神秘文化中,智慧的人们可以轻易看出人类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一、鬼怪

鬼怪就是鬼和妖怪的统称。古人相信人死神不灭,虽然死去的人不能再以阳间“人”的形式存在了,但他们却可以保有自己的魂魄,在阴间生活,甚至在特殊的时刻重返人间。简单地说,鬼就是指亡灵、鬼魂。而妖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神话、传说、童话中所说的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会害人的精灵。

古人的鬼怪信仰由来已久,先秦古籍《山海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其中就充斥着各种鬼怪传说。除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专门描述鬼怪的“鬼书”。“鬼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六朝以后开始逐渐盛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以神怪小说的形式广为流传。可以说,中国人的鬼怪信仰就是借着“鬼书”才得以世代相传至今的。“鬼书”中记载着很多相貌各异的鬼怪,不过在民间最具人气的鬼怪还是厉鬼和狐仙两类。

其实,民间所传的厉鬼并不是某一特定的鬼,而是一类鬼的统称。厉鬼就是人们常说的恶鬼,据说厉鬼死前怨气太重因此无法转生,只能在阴阳两界徘徊。人们常说的饿死鬼、吊死鬼、落水鬼、无头鬼、欠债鬼、怨气鬼、梦鬼以及死婴鬼、丧气鬼、夜叉等死前怨气很大的鬼都属此类。据说厉鬼若要转世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找到仇人报仇,另一种就是在阴司路上等着自己的仇人寿终正寝。民间也有人说,如果死前穿着红色的服装,死后就会化身为厉鬼。

狐仙又称狐狸精、大仙,据说其法力高强,还能由狐狸化为人形。一般民间所说的狐仙都是女性,因此人们也将媚惑男人,致其心思迷乱的女人称为狐狸精。

民间流传狐仙长着长长的尾巴,甚至有些狐仙长着九条尾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九尾狐。关于九尾狐的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此时的九尾狐只是一个狐形“食人兽”,还不具有后人所传的特性。后来,九尾狐被人们“收编”到西王母座下,成了代表多子多孙的吉祥物。

狐狸在汉朝以前地位很高,甚至与龙、凤凰、麒麟平起平坐,被视为四大神兽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狐狸才逐渐从神坛高位走下来,“转战”民间。到了魏晋时期,狐狸被人塑造成了能够化身为人的狐仙,自此以后有关狐仙的传说开始广为流传。至唐宋时期,民间还出现了专门祭祀狐仙的狐仙庙。因为狐狸外形可爱,皮毛精致,深受女性喜爱,因此率先供奉狐狸的大多为女性。

不过将狐仙文化推向顶峰的却是清朝人蒲松龄。在此之前,狐仙虽然有过被人供奉的历史,但多数时候都被视为妖媚、不吉的象征。然而在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中,狐仙却被说成了集人间美德于一身的仙物,甚至比偶尔贪婪狡诈的人类更显真诚。事实上,无论是褒是贬,狐仙在我国民间鬼怪排行榜上的地位都是无法撼动的。

古人对鬼怪的信仰来源于远古的自然崇拜,是一种知识匮乏的表现,不仅在我国存在,在其他国家也有流传,然而中国古人的鬼怪信仰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颇具风味的“中国特色”。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周公解梦》里就有关于鬼怪的记载。有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就是现实的镜子,梦中出现的情形都是生活的缩影。作为一部广为流传的解梦古书,居然也有关于鬼怪的解释,由此可见鬼怪对古人思想、生活的影响甚深。

二、牛头马面

牛头马面是民间传说中侍奉阎王的两个鬼卒,由于一个长着牛一样的头,一个长着马一样的脸,因此并称为牛头马面。在民间传说中,牛头马面是非常人性化的。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喜欢占小便宜,偶尔也会做出一些不合阴间律法的事情,但他们绝不是大奸大恶之徒,在遇到命运悲苦之人时,也会极富同情心地流下几滴眼泪,因此虽然身为鬼差,但他们在民间的口碑却并不算坏。

牛头马面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其原型却不是来自中国本土,而是和阎王一样出自佛教,后来逐渐被道教吸收,成了最具亲和力的鬼差。据佛经记载,牛头又被称作阿傍、阿防,据说他生前不孝,死后不能转世投胎只能留在地狱****阎王差遣。而他的搭档马面又称马头罗刹,原是一个恶鬼,后来谋了个“公职”做了鬼差。虽然他们都是来源于佛教经典,然而在佛教中却很少能够找到他们的身影,反而是在中国本土道教里经常可以见到有关他们的叙述,在古人修建的道观中有时也能见到他们。

牛头马面作为最具特色的阴间代表,民间亦附会了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相传牛头马面本名牛斗、马勉,是宋朝某村的两个书生。有一年他们一起进京赴考,临考前的几天里,牛斗天天在客栈中苦读,而马勉则每日拿着礼物外出。牛斗见考试将近马勉还无心读书,十分疑惑,于是他找到马勉说:“马兄,咱们马上就要参加考试了,怎么你一点都不着急,反而每日外出呢?”马勉听了牛斗的话,回答道:“牛兄,你我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有些事我也就不瞒你了。这次进京我带了很多钱财,就是为了给主考官送礼,谋个好前程。我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牛斗虽不认同马勉的话,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任马勉去送礼,自己则留在客栈中继续苦读。

不久后,考试结果公布了,出乎牛斗意料之外的是,自己落榜了,而无德无才的马勉却成了新科状元。见状,牛斗十分气愤,然而气愤并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只是让自己陷入无边的绝望之中,最后牛斗竟被活活气死了。然而死后的牛斗无法忘怀过往,他的魂魄跑到魁星阁上,对着魁星像痛骂出声,而魁星像依旧伫立在原地……

牛斗见找魁星不管用,就决定到阎罗殿去找阎王评理。到了阎王殿,牛斗将自己的委屈全盘托出,阎王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决定帮他出一口气。不久后,马勉被鬼差带到了阎王殿上,马勉巧言善变,又擅长拍马屁,竟然将铁面无私的阎王也哄得哈哈大笑。结果自不用说,马勉被无罪释放了,反倒是牛斗遭到了阎王的责骂。

牛斗想到自己的此番经历,气愤难平,一状告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听了牛斗的叙述,震怒不已,即刻派人将阎王召到天庭训斥了一顿,然后玉帝又对阎王说牛斗、马勉二人各有优势,如果让他们和好如初,留在地府中,定能有所作为。阎王听后,立刻向牛斗道歉,并诚心邀请他在地府中担任鬼差。牛斗见阎王都和自己道歉了,也不好再气下去,就答应了阎王的请求。

从此以后,牛斗、马勉就成了阎王手下的两个忠实差役。时间久了,人们嫌牛斗、马勉不便于记忆,就将牛斗传成了牛头,马勉传成了马面。

这个故事无疑是牛头马面随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衍生出来的,故事中的魁星、玉帝都是道教神仙系统中的神,而阎王与牛头马面一样都来自佛教经典。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宽阔胸怀以及古人信仰的世俗化。只要是符合人们思想情感的内容,人们就会不问其源地欣然接受,其内容甚至能够被中国文化吸收改造、发扬光大,这种胸襟确是极为少见的。

关于牛头马面的传说,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个,民间附会的故事还有很多。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是牛头马面被贬的故事。

据说牛头马面最早并不是以长着牛头或马脸的怪兽形象示人的,起初他们也和凡间的普通人一样,长着标准的人脸,后来之所以成了长着牛头和马面的鬼差,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事,被阎王惩罚。

民间传说那件致使牛头马面被贬的事件是由他们爱占小便宜导致的。话说民间有一个十分富有的大财主,他事事顺心,唯独有一件事让他耿耿于怀——虽然自己有十一个老婆,却只有一个儿子。

过两天就是儿子十八岁生日了,大财主为了自己的这根独苗可谓煞费苦心,一掷千金为他布置生日喜宴,只为博其一笑。然而,正当家里人欢天喜地为儿子准备生日喜宴的时候,突然进来了一个算命术士。

同类推荐
  • 妈祖文化三十年

    妈祖文化三十年

    本书分引领篇、弘扬篇、传播篇、交流篇四部分。通过对30年来妈祖文化发展历程中许多亮点、要点、重点的深度记述,提炼该阶段妈祖文化发展过程所留下的闪光记忆,探究其深层的意蕴和内涵,并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走向。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执悟2

    执悟2

    《执悟》记录着初础同志读书学习的勤奋经历,包含着他对管理工作的静心思考,蕴涵着他对人生阅历的经验积累。全书共94篇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读书与思考》,下篇为《小故事的启迪》。虽然,书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从一个金融管理者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作者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其他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作用。
  •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本书介绍了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春节的饮食与保健;元宵节的活动与饮食;清明节的习俗与疾病;端午节的医疗保健;中秋节饮食重时令等。
热门推荐
  • 仁心圣手

    仁心圣手

    一门驻颜益寿的奇术,一双起死回生的圣手,再加上那口妙用无穷的神秘黑鼎,终有一日,悬壶济世的小青年会天下无敌、举世无双!
  • 侵蚀你的灵魂

    侵蚀你的灵魂

    朋友的失踪、事情的怪异、不断发生的惨案让落落产生了疑心,一切密切的关联又是怎么回事?一瞬间的决定,让落落成为了不朽的传奇,看一代强者是如何崛起的!
  • 尸鬼道

    尸鬼道

    重生之人,本非此位面之人,在修真的世界里拼搏。受命运之潮的推动,不由自主的选择,去体验残酷与唯美的感受。理性与感性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为了博取力量和生存的权力,殊死搏斗。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是勇气还是智谋?是力量还是权术?对于生存的意义,我们自始至终从未放弃过追求,但从来没有过标准答案。生命在灿烂银河中只是一缕瞬息即逝的烟花,对我们来说却是全部。贯穿历史的闻名并不代表人能获得“永生”,亘古永存的夜空也不能向我们诉说什么。唯一慰藉的,只有我们不断追求的信念:人生在世,苦海无涯。在这本书里,如果你有兴趣去反思自我,我会带你去深入思考。勿喷。
  • 皇上的冷妃已嫁到:皇上请小心

    皇上的冷妃已嫁到:皇上请小心

    她穿越后,第一句话就说,你滚远点,在封国,她学会了伪装自己的情绪,她又是否能敞开心扉,去接收他,一场爱恨情仇,他们又是否能够寻找到彼此的心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心扉
  • 天邙传

    天邙传

    在人前,他是厨师,是马夫,是和蔼可亲的年轻人,在人后,他是那些敌人永恒的梦魇..我失去的,我一定会亲手拿回来--他,如是说。新书《奠古》已发,书号2559062,希望可以得到书友们的继续支持,感激不尽!
  • 仙域大世界

    仙域大世界

    盘古有感混沌宇宙,故开辟天地,身化万物,集万物信念成天道,天道有感天地荒凉无灵气,损自身本源化为十道祖龙脉,因天地广阔,九道龙脉终成型,最后一道龙脉因先天不足未能成型,被天道化为龙脉宝珠,天地间流传一句话“宝珠现,天地变,得龙脉,量劫出,龙脉不聚,天地碎。”因此龙脉宝珠被天地种族视为不详之物,故事由此开始。
  • 管理思维与有效管理行为

    管理思维与有效管理行为

    韩超管理实践课程培训专家,管理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MBA,机械工程学士,历经工程师、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和集团高管,国内多所高校商学院特聘讲师,2008年度中国MBA十大创业人物,专注于管理实践与管理行为的研究,专注于运营管理案例分析与管理实践问题解决。
  • 梦里人生之通灵人

    梦里人生之通灵人

    一直平稳生活了23年的职场生手段伶凝在23岁的这年夏天迎来命运的重大转折。一场坠楼事件让她突然能入异界。能随时入黑暗冥界已是不可思议,谁知她竟又在云端看到另一番景象,她是谁?一个世家子弟30年来展转花丛,片叶不沾身,说他是武曲星转世为守护重任而来,他守护的又是谁?每个人都期待美好的爱情降临在自己身上,可什么才是最美好的爱情呢?是甜言蜜语,温柔以待?还是半生孤独等候,只为伊人到来?神秘界都在担心的2012年世界末日为什么没有到来?这其中出了什么问题?
  • 醉龙城

    醉龙城

    他,神鬼莫测,让一个家族成为帝国的旗号!他,战力滔天,让一代姓氏屹立江湖之巅。来自异域时空的六道之子,在家道没落之际,以残弱之身,天纵之才,组建六道卫,在这动乱的诸国时代,与群雄一较高下,抒写着属于他的风云传奇。
  •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