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22000000028

第28章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韩信之死(1)

韩信宁可寄人篱下四处混饭食,也不商不贾。有漂母赠以饭食,韩信言恩,却遭漂母斥责,韩信立志要出人头地以报答漂母的“一饭之恩”。韩信虽贫,却“好带剑”,不甘、也不正视自己生活现状,自恃是王孙之身,游走于市井之间。他受胯下之辱,羞辱难当,所以立志天下,遂奔项梁,随项羽,效忠汉王刘邦,后因“谋反”被诛灭三族。

人说韩信并未谋反,谋反乃萧何与吕后“欲加之罪”的说辞而已,韩信虽死犹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木罂渡军、背水一战、四面楚歌辅佐刘邦夺得天下,功高劳苦,却因汉王刘邦不容开国功臣,被萧何、吕后设计诱杀。冤乎!

还有人说韩信谋反,言之凿凿。有《史记》为鉴:要假王、扩封地、与陈豨合谋等。弗冤!

有言,韩信之死关乎其性格、为人也。虽贫佩剑、登台拜将拂刘邦之颜面、要挟刘邦封齐王、不屑于与樊哙等人为伍、与高帝比、出口狂言,这些可以看出韩信其人,虽是忘怨报恩、志在天下的大将之才,无奈狂妄、骄横,不识时务将其葬送“儿女子”之手。惜乎!

此外,异议仍有。疑其治军之严。韩信两次被刘邦驰入营中夺军,可知韩信治军仍有疏忽之处,如韩信治军若周亚夫细柳营之严谨,恐刘邦就不能称使者而驰入了;疑其“信”。刘邦曾与韩信约定合击项羽,韩信却按兵不动,直到刘邦满足他增加领地意愿时,才领兵到达。哪里有名将的胸怀与风度呢?疑其“智”。此处并非只指计谋,而是指韩信对处事的识见。韩信,上不能取忠信于刘邦,下不善与群僚谦虚相处,哪里称得上有大谋大智的名将呢?

一、承胯下之辱,临寄人之羞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言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就是说韩信在年少时,由于父母早逝,韩信既不经商又不种地,家里又没有什么产业,所以很穷。

根据史料记载,韩信并不是生来就“始为布衣”,因为“漂母”给食时,称韩信为“王孙”,“王孙”乃当时人对官家子弟的尊称,假若韩信生来即家贫,漂母未必这样称之。再者史书言韩信“好带刀剑”,佩刀剑并非小户人家所常为,似系祖传旧物。韩信以后领兵打仗时,常能灵活地运用古兵法,且熟知春秋时诸多史实。后来韩信又奉刘邦命“申军法”,说明韩信年少时读过不少书,那个年代,能够读书的人家境不可能太贫。韩信母亲死时,虽贫无以葬,但韩信仍觅得一处宽敞可容万家的空地,以备将来扩建府邸,说明当时韩信家亦非太无钱者。正因为韩信家原非很贫,所以韩信就有着一般平民百姓所不能拥有的志向。

一开始,他寄食在乡下南昌亭长的家里。时间一久,亭长的妻子对他十分厌恶,但又不便当面拒绝,更不好将他赶了出去,只好天没亮就起来做饭,趁韩信还蒙头睡觉之时,他们便早早地把饭吃完。等韩信按时前来吃饭,见亭长一家已经吃完,也没有给他留饭。韩信感到自己已不受亭长一家欢迎,就一怒而去,从此不再去亭长家吃饭。这里或多或少的反映了韩信的一些性格:韩信自己不商不贾,从人寄食饮,令人厌恶,自己不能觉醒,还“一怒而去”,看来他从来不会从生活失败的经历中寻找自身的不足,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后来事奉帝王时,不受帝王恩宠的原因。

还有一次,韩信饥饿难忍不得不到县城的护城河边去钓鱼,一连几天只钓着几条小鱼。旁边一个洗衣服的老年妇女见韩信几天没有吃饭,高大的身材都快支撑不住了。她很可怜韩信,因此连着十几天都给韩信带来饭食,韩信感谢老妇说:“吾必有以重报母。”妇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韩信听了老妇人的话,感到非常羞愧,立志要出人头地以报答“漂母”的“一饭之恩”。

再比如,韩信身虽贫,“好带剑”,不甘、也不正视自己生活现状,他从骨子里看不起平民百姓,这既是市井少年挑衅韩信,使韩信承受胯下之辱的结果,也是为什么在陈胜起义之时,那些才能不及他者能够聚众数千,而韩信不能聚众,也不受拥护的根本原因。

虽然过着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活,但韩信却喜读兵书,胸怀大志。然而周围的人并不理解他的志向。淮阴市井中,有一个以屠狗杀猪为业的少年,时常对落魄的韩信横加凌辱。嘲笑韩信虽然个子很高大,却到处混饭吃,饭也吃得多,而且腰间总是装模作样地佩上一把宝剑,看起来外强中干,性格懦弱,毫无英雄的胆色。这时候,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看热闹。只听那少年壮汉说:“韩信,你要有胆量就用剑刺死我,如果不敢就只能从我裤裆下钻过去!”说完一阵狂笑,将两腿叉开,众人也跟着哄笑起来。韩信气得脸色铁青,恨不得立刻拔剑将他刺死,但他思量好久:拔剑虽然能够泄愤,但是,自己远大的志向恐怕将永无实现的机会。面对羞辱,韩信最终没有拔剑而起,而是忍辱负重,从胯下钻了过去。

十多年后,被刘邦封为楚王的韩信,又回到了他当年流浪、寄人篱下受辱的故乡。他打探当年老妇人及侮辱他的那个少年壮汉的下落,当地平民百姓纷纷议论道:那位洗衣老妇该富贵了,而那位少年壮汉的末日到来了。

韩信终于找到了老妇人和那个少年,他送给洗衣老妇许多金子,让她安度晚年。而当年让韩信承受胯下之辱的少年,此时已经成为一个身强力壮的成年人,他胆怯地跪在韩信面前。韩信指着那个成年人对众人说:“这是一个壮汉,当年他侮辱我的时候,我当然能够杀死他。但杀死一个无知的少年有什么用呢?因此我忍了下来。今天,我任命他为中尉,掌管捕捉盗贼的事情,如何?”

当然,让他蒙受“临寄人之羞”、“胯下之辱”,给他造成巨大心灵伤害的那些人,也有激发他斗志,鞭策他发愤图强的作用。倘若没有这些羞辱,韩信也可能不会那么急迫地要求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韩信重报漂母,提携市井无知少年,能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真正表现出了一个有气度、有计谋的大将所具有的胸怀。由此可见,虽然韩信承胯下之辱、临寄人之羞,但是能够驾驭千军万马,成为足智多谋的常胜将军,这些都是与他广阔的胸襟分不开的。

以上所说是韩信早时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与其特有的胸怀,本来他的不足也算不了什么大的缺陷,但与他以后在刘邦手下所犯下的重大错误联系起来看,就令人感到有其必然性。

二、从怀才不遇到登坛拜将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恰逢此时,项梁所率领的反秦义军渡过淮河,进军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韩信听说后,连夜出发投奔项梁的义军。在项梁手下,韩信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士卒,他总感觉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后来项梁战死,韩信归属项羽帐下。在战斗中,由于韩信骁勇善战,而且有时还会利用兵法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通晓兵法,所以韩信在军中也渐渐有了名气。后来他又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一个叫钟离昧的,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将领,两人意气相投,畅谈兵法。因为钟离昧总是在项羽面前对韩信备加赞赏,所以项羽就任命韩信做了一个小小的郎中(侍卫)。

韩信多次向项羽献策,都没有被项羽采纳。他在项羽身边的日子一长,对项羽的认识也增加了许多:项羽这个人虽然英勇善战,但他不善于驾驭良将,虽一人可敌千夫,但终究是匹夫之勇,而且体现出妇人之仁,不可为王。韩信觉得自己在项羽手下没法得到重用,于是想另谋出路。

秦朝的统治于公元前207年,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打击下宣告灭亡。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这样,刘邦被迫去南郑(今陕西汉中南郑县)就职。项羽给了刘邦三万兵马,但是只有很少的人自愿跟随刘邦去汉中。这时,怀才不遇的韩信从项羽那里逃跑,投到刘邦麾下,随他到了南郑。

最初在南郑的岁月,韩信一直默默无闻,没有受到刘邦的重用,只是担任军中的一名小官,一点也不能发挥自己才能。有一次,韩信因心中郁闷,与其他十二人纵酒喧哗、聚众闹事犯了法,都要被处死。那十二个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的时候,他看见刘邦的亲信夏侯婴正从刑场经过,韩信便大叫道:“汉王不是想取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有才之士?”夏侯婴听了很惊异,想必韩信是有勇有谋之人,恰逢自己用人之际,夏侯婴就把韩信放了,并把韩信引入自己帐中。韩信就对夏侯婴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抱负,畅谈天下形势。夏侯婴听后深为佩服,并向汉王力荐韩信。但刘邦只让韩信做了一名治粟都尉(掌管军粮的官),韩信大失所望。

为什么韩信总是怀才不遇?在项梁处不被重用,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兵;在项羽那里仅仅是一个侍卫;投奔刘邦不但没有受重用,还差点丢了性命。不能说韩信是生不逢时,也不能说是项梁、项羽、刘邦不识千里马,毕竟他们麾下才干之士比比皆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与韩信自己的受制于人又不服于人,性格的狂傲不羁有很大关系。另外,韩信一直恃才傲物,无论是做小兵,还是侍卫,亦或是都尉,他都没有将自己的职位放在眼里,心中所想的是提出好的建议、谋略,以及整个战役,所以也没有心甘情愿、脚踏实地干自己的本职工作。韩信又不服于人,总是感叹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纵酒闹事,差点命丧刀下。倘若韩信能够收敛自己的禀性,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又善于观看时机,恰到好处的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再加上他善辞令,岂有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道理?

要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刘邦的重要谋士萧何,韩信这匹千里马恐怕永无出头之日。经过几次与韩信交谈,萧何认为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萧何也多次向刘邦推荐,但是仍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

当时,刘邦的部下大部分是关东人,他们跟随刘邦到南郑后,思念故乡,纷纷逃亡。韩信也感到自己始终不能得到刘邦重用,才能得不到发挥,他也逃离了南郑。拜将台遗址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后,来不及向刘邦打招呼,就连夜骑马去追韩信。有人不了解内情,赶快向刘邦报告说:“萧相也逃亡了。”刘邦听到报告后,又急又怒。

据说韩信骑马出了南郑城东门,拐弯向北进入了褒谷。韩信策马跑着,到了一个地方,忽然被前面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这个地方就是今陕西留坝县的马道镇)。这条河水自西向东注入褒水,平时河水浅,行人可以涉水过河,恰巧这夜小河的上游下了一场暴雨,河中洪水暴涨,韩信到此后无法渡过,只能在河边干着急。

这时,萧何骑马追赶上来,跳下马鞍,拉住韩信,气喘吁吁地说:“韩都尉为何不辞而别?你不是胸怀大志,要建功立业吗?除了汉王,还有谁能够统一天下?都尉还是跟我一道回去吧!”韩信深受感动,觉得萧何确有爱才之心,就随萧何返回了。

刘邦正在为萧丞相逃走一事十分恼火之时,见萧何和韩信回来,刘邦又怒又喜,责问萧何道:“丞相为何要逃亡?”萧何连忙解释道:“我怎会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之人。”刘邦又问:“何人劳相国之大驾?”萧何回答:“韩都尉,韩信也”。刘邦生气地说:“每日逃亡之将士十有八九,不见丞相劳驾,韩都尉一人,丞相夜追,本王如何信!”显然刘邦对韩信这样一个治粟都尉的存在与否不以为然。

萧何急忙向刘邦解释道:“逃亡之将领皆平庸之辈,去了也罢,然韩信乃当今世上难觅之奇才啊。大王若想称霸天下,非韩信不可!”随后,萧何又建议刘邦选一个良辰吉日,设坛拜将,按照礼节亲自授给韩信大将的印信。

但是,刘邦心有疑虑,决定要试一试韩信的本领。于是,他拿出一块五寸大小的方形白布递给韩信说:“绘兵马几何,本王就给你几何。”萧何在一旁暗自叫苦:如此小的—块白布能画几个兵呢?韩信接过白布,信手画了一幅图:只见上面画了一座城楼,城门上一匹高头大马刚刚露出头来,一面“帅”字旗从马首斜出。虽然整幅图画没有一兵半卒,但可以想像城楼内藏有千军万马。萧何一看大喜,刘邦也因此佩服韩信有将帅风度,于是答应了萧何的建议,把全部兵马交给韩信指挥,拜韩信为元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慧眼独具,认准韩信是个帅才。萧何月下追得韩信,为汉王成就其帝业赢得一将,成为千古佳话。所以后人说:“若非寒溪一夜涨,哪得汉家四百年。”由此,足可以看出识得良将的重要性。

同类推荐
  • 风情百样苏东坡

    风情百样苏东坡

    苏东坡是一位备受历代文人推崇、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的文人。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长袖善舞,在多个领域都达到了无可超越的高度。本书以轻松的文笔讲述千古奇才苏东坡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人体味那种清夜闻钟、游园惊梦的恍然顿悟,那种洗尽铅华之后的平实。对于读者来讲,阅读本书了解那个仿佛邻家那个老头苏东坡的百样人生,从他身上汲取无比丰富的精神食粮。成就了一个可爱的苏东坡、伟大的苏东坡,成就了一个千百年来在百姓心目中永恒不朽的“百科全书”式的苏东坡。今天是从历史中走来的,读史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以史鉴今,“可知兴替,可明得失”;读史就是要穿越历史,通明世道,感悟人生。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来自社会最底层,幼年的他几乎没有享受过爱与家庭幸福,他因贫困而辍学,做过苦力、当过船员,甚至一度沦为小混混。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想。本书生动地叙述了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曲折的一生,把他人生的每一个精彩转变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了解并学习杰克·伦敦不凡的经历和勇于搏斗的精神。
  •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

    本书介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挪威、瑞典、冰岛等南北欧国家现代著名作家。
  • 达·芬奇

    达·芬奇

    在人类文明的灿烂历史长河中,欧洲文艺复兴古文化运动,无疑掀起了一阵阵艺术狂澜。这个时代,俊才辈出,群星闪烁。而其中最耀眼的一颗艺术之星,便是列奥纳多·达·芬奇。他的作品,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开放的一朵奇葩。达·芬奇是一个农妇的儿子。他的父亲也仅仅是芬奇镇上的一个公证人。他虽然出身卑微,但自幼勤奋好学,智力过人。他生逢其时。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艺术界群星脱颖而出,争辉斗灿。他14岁便进入著名画家、雕刻家和已经有许多卓越作品的大师维罗奇奥工作室,在那里苦学勤练绘画、雕塑6个年头。他随身携带笔记本,时刻留心观察生活。那本子上画满了各色人物的面孔、表情、手足和身躯……
热门推荐
  • 影子作家

    影子作家

    生于80年代,死后重生,回到过去的李明浩,再走一次熟悉,模糊和全新的人生路。他重新成长的一个个阶段,不但是自己的变化过程,而且还是一部他身边社会经济发展,大众思想转变......的进程。化身无数,既可以是传统的好一些大作家,小说家,也可以是新兴,网络小说中的好一些大神!一个个不同笔名和代言人的后面,其实都是同一个人!
  • 丫头过来,我要你

    丫头过来,我要你

    A城的某酒吧,音乐一波接一波,每个座位都坐满了人,,而此时在吧台哭的稀里哗啦的小小正在喝酒
  • 流离殇穿越回战国遇少项

    流离殇穿越回战国遇少项

    是时候回去了…回去吧…他在等你…"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虞姬和冰落缠绵于他身边,虞姬之貌美,冰落之聪慧,待真相告知,他们该何去何从...
  • 人走茶凉,我们的初中三年

    人走茶凉,我们的初中三年

    人来人往,我们都已经忘了那几年,那个美好的年纪...青春你遇到了多少个对的人?那三年,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
  • 乌江怪谈

    乌江怪谈

    本书又名《云淡秋空》,由100个篇幅不等、风格各异的奇幻故事组成的故事集;既惊悚怪异,又令人感动和温馨。
  • 逍遥仙村

    逍遥仙村

    有一棵树,它有乳白浆汁难烧起,它不中规矩,不是栋梁材。但,它免了刀斧之灾。——它,叫菩提树。有一个人,他懒的时候,温柔似水,静如秋月;他狠的时候,猛赛狮虎,动若飙风。他善于捕捉美女的青睐,才子不风流,却也一身情债。——他,懒样子风一,少结金丹,工作神秘,觉醒后大有来历。只知他身在农村,不知他瞬息千里,上天入地。逍遥天地,何必觅封侯。银海金山,一抔黄土皆休。多情松亦老,一覆水难收。不负如来双全法,与卿相爱,红尘自在风流!
  • 重生之校园医圣

    重生之校园医圣

    陈文若,一位被重生医圣附身的少年,中医与西医的最高境界,全球医术的顶尖高手。,一根银针治可治百病,一把手术刀裁决生死,看主角陈文若如何混迹校园,闯荡都市,医技通天。而他的身世之谜和重生之谜又会爆发出怎样的火花。
  • 紫颀

    紫颀

    他们是青梅竹马。他是学神级学霸,她是学霸级学神。两个人是被同学从中学开始祝福的。但是,一切都在上大学的时候幻灭了。“王子,一定娶的是公主。”一个人是这么说的。“我不想当灰姑娘,也不会当灰姑娘。”“我承认我怯懦了,我不想再去面对什么。所以,你放过我好么?”“我不想再见到你!”下着大雨的京都大学的林荫小道,随着洁白的雨伞落地,随着钟声敲响十二下,她甩了他。家世,成为了他和她的绊脚石。最后那个赢的人,是谁?
  • 不愿再爱你

    不愿再爱你

    “如果时间从新来过,我愿我没有遇见你,更没有爱上你”“不!如果…如果时间从新来过,我会抓住你的手不让你走”雨还在下,寒冷的风吹着空荡荡的大街上,发出呜呜的哽咽声,穆以安从来没有这么慌张过,要失去她了吗?那个坚强不屈的女子!那个微笑面对背叛的女子!那个他一生最爱的女子!林夕一声不响的闯进了他的生活,带走了他的心…如果你要走!能不能把我的心还给我!
  • 某凡的东方幻想乡

    某凡的东方幻想乡

    乃们不要小看黑历史啊,它不仅仅能够剧透,还能够凑上一卷的字数啊!(口胡)自杀未遂的少年穿越回了侏罗纪,神奇的遇到了对自己怀有莫大好感的神秘少女。凡哲:“我们这个时候只要慢慢刷这个少女的好感度,然后就可以触发啪啪啪剧情了。"原本对于这种遭遇想都不敢想的少年终于可以体会到这种轻小说设定般生活,可事实却没少年想的那么简单。神绮:“凡哲,我们一起创造出属于我们两个人的世界吧!"凡哲:“呐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