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22000000004

第4章 狡兔死,走狗烹——文种之死(3)

周敬王四十二年,吴国发生大规模的饥荒,文种认为再次伐吴的机会到了,于是他向勾践献计说:“吴国因为长期的战争,人民已经非常疲困了,现在又遇上了大饥荒,仓廪必定空虚,大王可乘此大好时机兴师伐吴,定可取胜。吴国的军队大部分仍在东北边防,对我国懈于戒备,我们正可乘虚而入。吴王历来求胜心切,必将耻于不胜,因而会不等大军会集就来迎战我军。若吴军果然如我所料前来挑战,那正是战胜他们的绝佳机会。如果他们的边防军赶来,我们可用边邑的军队先将他们拖住,使之不能与吴军会师。吴王如果发怒再战,我们定可使他们大败逃窜。假如吴王不战而求和,那大王则又可安取胜利之名,凯旋而归了。”勾践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再次兴师伐吴。果然不出文种所料,吴王果然带兵前来应战。勾践听取了范蠡的意见,先是按兵不动,坚守壁垒不与吴兵交战,乘吴兵懈怠的时候,夜间对吴军发动突然袭击,把吴军打得大败。大败后的吴军一直坚守不出,越国只好退兵。

周敬王四十四年,越军先以伐楚的幌子来转移吴国的注意,使之疏于对越的戒备。

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军突然大举攻吴,这一次一直打到吴国都城姑苏城下,把姑苏城团团包围了起来。这场围城之战一直打了三年,整整三年,吴国军民无衣无食,纷纷选择逃离。最后,越军终于攻破了姑苏城,吴王夫差带领残兵败将被围困在姑苏山上。夫差见自己已是山穷水尽,忽然想起前几天伯嚭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当年越王乞和存越,甚至不惜自身为奴,大王何不仿效呢?”于是吴王派人向越求和,范蠡力谏勾践不可答应。与此同时,文种给吴王写了一封书信,用箭射到姑苏山上,文种在信中历数了夫差的种种罪行,说明他罪不可赦。信中说:“上天苍苍,若存若亡。越王的下臣文种冒昧直言:从前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肯接受,因此天道复返。勾践敬奉天道,所幸得天神护佑从吴返越。现在上天为报答越王虔诚敬奉之功,又把吴国赐给越国,越王实不敢忘天赐之恩。且吴国有大过六条,以至于亡,吴王可知:一是有忠臣伍子胥,却因忠言直谏而被杀;二是有大夫公孙圣敢言直谏而被害;三是有太宰伯嚭愚而谗佞,信口妄言,大王却对他信而用之;四是齐晋二国并无违逆之行,无僭上之过,而吴国却发兵伐之,辱其君臣,毁其社稷;五是吴越两国虽山水相连,声息相通,上同星宿,下共一理,但吴却屡屡对越大加攻伐,毫无邻国之谊;六是从前吴伐越,致使吴王阖闾丧命,越国确实犯有大罪。吴伐越报仇,但又不从天命,弃其父仇而不取,给自己留下大祸患。现在上天既又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怎么能不顺从天意呢!”

起初,勾践对彻底灭掉吴国曾经产生过摇摆,认为以前吴国曾赦免了越国,现在越国也理应赦免吴国。因此,就夫差求和一事,他向各位大夫征询意见。文种说:“我请大王不要忘记曾经在吴国的经历。十七年来,大王日夜思念的是什么?世代争夺的是什么?艰苦奋斗图的又是什么?我听说,老天爷给的东西,你不取就会造成灾难,请大王好好考虑!”勾践沉思片刻说:“对,文种所言极是,当年,老天爷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取。如今,老天爷把吴国赐给了我们,我们岂能违抗天意而不取呢?”

使臣向夫差讲述了出使越国的经过。夫差深感绝望和后悔,随即拔剑而起,仰天长叹:“我实在没有脸面见伍子胥啊!”说罢,伏剑自杀而亡。与此同时,勾践听从了文种、范蠡的建议,击鼓挥师,对吴国发起猛烈的最后一击。吴国就这样灭亡了。

五、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越国灭了吴国后,勾践进入吴宫,在吴王的文台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功酒宴,以庆贺胜利。文种上前献祝辞,称颂道:“皇天佑助,我王洪福。良臣共谋,我王之德。先君显灵,辅君成事。君不忘臣,臣尽其能。功配上天,德不可掩。举酒祝君,万福无疆!”越王听了这一番颂辞却默然无言。文种又上祝辞道:“我王仁贤,怀道抱德,灭仇破吴,不忘返国。赏无所吝,群邪杜塞。”越王仍然面无喜色。文种见越王这副表情,当下疑惑不已。

机警聪慧的范蠡察微知著,他已经看出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范蠡心想:越王为一雪当年会稽之耻灭掉吴国,不惜放下高贵的身分,与群臣和老百姓一起同甘共苦,共度艰难。如今大仇得报,大功告成,越王能实践先前的诺言吗?当年他可是许诺过谁能帮他击退吴兵,就和谁一起执掌越国的。文种和我功勋卓著,位高权重,越王对我二人能放得下心吗?经过深思熟虑,范蠡认为现今情势已危,于是他毅然向勾践告辞,请求隐居。勾践得知范蠡要退隐山林,就对他说:“先生若愿留在寡人身边,寡人愿与你共同执掌越国,若不遵寡人,将身死名裂,妻子共戮!”范蠡当然知道越王的所谓“共分越国”纯属虚语,而“身死名裂,妻子共戮”,越王是肯定能做得到的。于是他这样回答越王:“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事后,范蠡不辞而别,抛弃家业,带领家眷驾一叶小扁舟,出三江而入五湖,后来成为一方巨富。

范蠡走前曾投书给同僚文种,范蠡劝文种道:“现在已是离开越王的时候了,否则定有杀身之祸!”文种对范蠡的突然辞职并不理解,他认为越王不可能如此绝情,自己对越王忠心耿耿,劳苦功高,勾践一定不会加害自己的。范蠡走后又写信给文种说:“我听说天有四时,春生而冬伐;人有盛衰,否极而泰来。知进退而不失其正道,大概只有贤人才能做到吧。蠡虽才能比君低下,尚能明白进退之道。高鸟已尽,良弓当藏;狡兔已死,良犬当烹。依我之见,越王脖子长而嘴如鸟喙,目如鹰视,行步如狼,这种人可与他共患难,却不可与他共富贵;可与他共历危难,不可与他共处安康。你如不能下决心离去,终将会为其所害。”文种始终不相信越王会加害于自己,所以最终没有选择离开越国。

勾践图霸中原的大业成就以后,果然对功臣们的态度逐渐发生了改变,变得愈来愈冷淡,愈来愈疏远。文种因此想起范蠡留给他的那些话,但又想起越王当年对自己的恩情,内心十分矛盾,遂多日辞病不朝。这时有人向越王诬告文种,说:“文种自认为是他才使君王得有今天,但他却因官不见加,地不见封,就心怀怨恨,愤疾于内,而色形于外,故而经常称病,不来朝见君王。”勾践听后,便开始对文种心存戒心。

有一天,文种对越王说:“臣多年来之所以早朝而晚归,殚精竭虑,就是为了助王而灭吴。现在吴国已灭,大仇得报,君王已无后顾之忧。”勾践听出了文种言外之意,心中有些怅然,默然不语。

周元王四年的一天,越王召见文种,问道:“我听说,知人易,自知难。人世间有谁知道卿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文种回答说:“大王知臣之勇,不知臣之仁;知臣之忠,不知臣之信。臣曾多次劝谏大王损声色,减淫乐,对大王可谓忠心耿耿,言无所讳,并因此多次冒犯了大王。不能顺从大王之意,必然难免获罪。臣不敢畏死而不言,但愿能言而后死。从前伍子胥被吴王所杀,临死前曾说:‘狡兔死,良犬烹;敌国破,谋臣亡!’范蠡大夫临行前也对微臣说过同样的话。从大王之一问,臣可见大王之志了。”勾践没有作答。回到家里,文种就对妻子说:“我已看出大王有杀害忠良之意,我的性命恐怕只在须臾之间了。”

果然,文种又一次称病不朝,勾践亲自来见文种,文种装病躺在床上,勾践来到卧榻前,对文种说:“卿有阴谋兵法、克敌制胜的九术之策,今孤王用其三,就已灭吴。还有六术在你那里,望你能用其余的六术辅我先王于地下,以谋灭吴之先人。”说完,勾践赐给文种一把剑。文种得剑,一看竟然是当年吴王赐于伍子胥的那一柄剑。文种仰天长叹道:“可悲啊!我悔不听从范蠡之言,而终为越王所杀!”忽又感慨道:“后世百代,忠臣当以我为鉴!”说罢,便伏剑而死。

六、劳苦功高,后人评说

文种可谓功高盖世,但最后却没有得到功名利禄!他善于谋人,而不善自谋;他贪恋禄位,而不能学范蠡之功成身退;他功高震主,又遭谗佞者所忌,故不能为专制君主所容,而终被杀害。文种之死早就在范蠡的意料之中,只是文种本人不曾自料罢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文种之死也是不可避免!

文种从最初出使越国,就为自己的死埋下了伏笔。他重情重义,感恩图报,他因为自己的建议没有被勾践采纳就锲而不舍、软磨硬泡、死缠烂打,甚至不惜性命,出生入死,为越国的最后一线生存希望而努力着。

其实,勾践可能早就对他产生了异心。文种总喜欢和勾践唱反调,总是在勾践面前说“不”。勾践尚未亡国去吴国做奴仆的时候,文种的种种做法就让勾践很不爽。那一次,勾践决意先下手攻打吴国,文种死皮赖脸地再三进言,勾践佯装打瞌睡,终于把文种“支走”。文种看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于是在勾践尚未出兵征战前,文种就在自己的府第挂上祭祀死人的灯火和布条,这一做法为勾践出兵伐吴蒙上阴影。勾践尽管心里很不高兴,但那个时候,越王勾践还是隐忍而没有想过杀掉文种。也许是因为越王勾践觉得自己羽翼未丰,将来还要利用文种。

等到越王翼羽丰满,坐稳了江山,他便再也不能容忍文种的多嘴多舌了。在成功破吴、中原称霸之后,文种的作用无非是一种提醒、提示,但他居然对越王的好大喜功、忘恩负义提出质疑,这就是在挑战越王的绝对权威,这时候的文种已经属于大军过后的桥、咬死兔子的狗、射中鸟头的弓。而文种仍然不知进退,不知深浅,文种的这种“执迷不悟”自然让越王恼怒。所以说,文种的悲剧与他个人的主观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不会太大,他的死更多是和“大王”有关,和“制度”有关。因为,大王拥有绝对的权威,人家是君主,你是人臣,让你议政你就议政,你是在尽义务;不让你议政你还议政,你就是给君王添麻烦;让你议政你不议政,你就是不合作。尽义务的人,可以分一杯羹;添麻烦的人,则要打一通屁股;不合作的人,就会人头落地。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哥白尼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哥白尼

    在波兰首都华沙西北约21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托伦,这就是伟大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故乡。他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那里。在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托伦曾是一座富有的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哥白尼出生之前,托伦曾长期处于十字骑士团的统治下。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读懂陈独秀

    读懂陈独秀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陈独秀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陈独秀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前朝旧事:晚清风云人物

    前朝旧事:晚清风云人物

    前世的喧攘,而今都凝结成了历史和文字,阅读它们,会有一种地老天荒、渗入心底的寂寞。虽说所写人物,多是晚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所写事件,也多是晚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总归从小处落笔,才能还原历史的细节和生命的温度。
热门推荐
  • 武警建设讲座精选

    武警建设讲座精选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20多篇讲稿,主要内容包括时事政治与法规解读、前沿课题与实践研究、建队育人与带兵感悟、安全预防与管理探讨、机关业务与写作交流五等五个部分。书稿反映了武警建设工作的理论成就,供广大武警战士和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神临世间

    神临世间

    神?魔?一念为神,一念为魔。失去记忆的他重回人世,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许下诺言要守护千世的她?
  • 穿越之傲娇王妃已上线

    穿越之傲娇王妃已上线

    她,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欺骗,由于机缘巧合,一朝穿越,决心造就一个不同的自己,一个非凡的自己,并且遇到了那个属于她的他。他,一个并不受宠的王爷,可是谁也没想到他还有着另一个未知的身份,在茫茫人海中他一眼就看上了她,并决定将她收入囊中。他们能碰溅出怎样的火花呢?
  • 末世之浴火重生

    末世之浴火重生

    叶澜因为自己的天真无知,错信他人,害死了唯一对她好的人,在与敌人共归于尽之后,叶澜重生回了末世之前。叶澜决定自立自强,不再如前世一样总想躲在蔚景背后。随着叶澜的修为渐高,前世未解之谜也一一在叶澜面前展开。末世为何到来?自己为何重生?
  • 荒芜青春你在哪里

    荒芜青春你在哪里

    十字开头的年龄,不应该开心快乐的吗,而她却...易笙,看看我,好吗纳兰晨烁,若有来世,再爱你这个世界怎么了林惜缘,你后悔吗
  • 情缘传奇

    情缘传奇

    柳三剑身怀太乙神功,武功奇高心地极好。因为失传已久的九阳神功突然重现江湖,引起一场腥风血雨,九大名门正派不幸被卷入江湖争斗中。在言湘湘等几位少女奇侠的相助下,他终于查清了事情真相,最终有情人终于情满相江!
  • 右眼听见爱

    右眼听见爱

    青春用以尝试爱情,得知爱情,懂得爱情.人之初级的懵懂和纯洁,繁华流世的时间会看清内心所向的偏执和生长.当爱情变成一种遇见,无论对错,只要默默守望,不悲不亢,缘分的随长自然孤守在旁,不落一丝骄躁.人用眼观世界,其实心灵的终结才是永恒的归宿,不论怎样去纠结一些俗事的对错过往,必然在一切归于平静之前会意外得到幸福真挚的祷告.右眼的失去不是最后命运的弄拙,反比得到的是一生难求的真情守侯,我听到未来的幸福正在一点一滴发现爱,我的右眼听到有人释放着爱的浓意,肆意的如潮水激荡澎湃,暗暗涌动.
  • 爱妻入骨:独占第一冷少

    爱妻入骨:独占第一冷少

    当冷少遇上首席特种兵,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角力赛,是一场你追我跑的追逐赛,她躲得辛苦,他却追得开心。她咆哮:“你TM是不是没有见过女人啊!”他淡定:“女人无数,心却只为你而跳动,”她是重生而来走向荣誉颠峰的首席特种兵,在黑道眼里她是来自黑暗的天使,眼角邪肆,笑容纯粹。在白道眼里,她颜色姝丽,聪明绝顶凌驾于芸芸众生。在战友们眼里她如天域雪山,神圣不可侵犯。在她自己眼里:擦,这说的是她么?他是纵横政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冷少,权倾天下让各色女人趋之若狂。他洁身自好,哪怕女人脱光站在眼前俊颜冷峻……一脚踹飞。在他自己眼里:追老婆好辛苦,老婆,求宠啊!
  • 月亮上的爱情

    月亮上的爱情

    故事很简单,但跨越了网络纵情时代与后网络糜情时代。十年间,爱情已沦为婚姻旁观者,丢失后,人们才如梦方醒,就像书中主人翁。他在与月亮最接近的地方偶遇心仪的女人,并一见钟情,最终在现实与网络面前放弃。后来,一再降低择偶标准,希望以真诚和厮守来培植感情,结果人去网空,成为网络殉情者。再后来,他回到与她认识的地方,那里只剩下月亮上那个传说中的女人。注明:本书原名《一抹甜香》,发表在本人的另一个作者名下,为了方便,迁移至此。
  • 童年论

    童年论

    近年来,学界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旨在介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情况。在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建立了童年研究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呈现了它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维度,并通过对童年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及其日常生活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童年的社会建构特征。本书并不是根据家庭、学校和玩耍这样的传统类别,而是围绕空间、时间、文化、身体和工作这样的主体来组织内容的。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分析了近年来童年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此为童年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