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23600000017

第17章 本德宗道章(2)

复次,志诚于天地,常行恭敬之心;志诚于君王,当以竭力尽忠。志诚于父母,朝暮谨身行孝;志诚于朋友,必须谦让。如此志诚,自然心合神明。”

【释评】有句俗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自古懂得积德行善的人都会福寿平安。佛语有云:“修百善自能邀百福。”多做好事对心理素质会渐渐造成一种良好的影响,那就是无时无处都能处在一种宁静坦荡的心境中。这当然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了。

古代有很多大家,都是懂得行善积德的人。我国戏曲界的名人,因为受职业、历史地位和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自古就有“爱国、尊师、助同行”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长期延续传播,从而维系了戏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戏曲艺人的团结,也加强和完善了戏曲艺术家在观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有着“梨园泰斗”之称的大师程长庚就是乐善好施的典范。清同治、光绪年间,程长庚在戏曲界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被称做是“执歌坛牛耳”。他不但技艺精湛,而且操行卓越。

穆辰公在其所著《伶史》中曾称,程长庚的品德“虽古之贤宰相,比之亦不及也”。而关于其艺术成就,《燕尘菊影录》则说,程是“融昆弋声腔于皮黄中,匠心独运,遂成大观”,台上表演更是“一经出场,不啻现身说法,使观者如面古人,肃然起敬”。尤为可贵的是,“长庚视同行如手足”“艺友每遇家资拮据,他必勇解私囊,从不吝惜”,而其自身却是“素行甚微”。

程长庚待同行如兄弟姐妹一般,哪家有困难,不管多少,他都会慷慨解囊相助。因为救济了别人,自己当然不能锦衣华服,生活只能“自俸低薄”,终年穿一件旧蓝布衫,“犹同乡下教书先生”。

那时候,每逢皇帝去世,都要“遏密八音”“停止娱乐”,此时戏曲艺人几乎都生活无着,为此长庚便带领大伙到城外小茶馆里去唱“清音桌”,所得收入全归众有,自己分文不取。

古语有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人一直有着乐善好施的品德。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做乐善好施的人。有的人虽然很有钱,看见有困难的人,不但不愿意帮忙,却还幸灾乐祸。

古时候有一位财主,家财万贯。财主家里雇了一群长工,长工们成年累月给财主干活,吃得差,睡不好。

有一次,一位长工家的孩子生病了,想要跟财主预支一点工钱给孩子看病。长工苦苦哀求财主,半晌,财主对长工说:“我平日里已经待你不薄了,给你们吃,每个月还付你们工钱。你现在孩子生病还来跟我预支工钱,我哪里有闲钱给你呢。我还得养这么一大帮长工呢。”

等长工一走,财主就吩咐自己的管家去集市上买几只上好的老母鸡,回来炖汤喝。谁知这一番话全被还没有走远的长工听见了,长工愤恨不已,想着自己在财主家里累死累活,却不能预支几两银子给孩子看病,心里实在难过。

过了几日以后,财主又因为一点小事责骂另一位长工。财主说:“我每天供你们吃喝,你们却不好好干活,你们真是连我家那头驴都不如。”

财主的谩骂让长工们异常气愤,他们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每天没日没夜地给财主干活,天还没亮就开始,一直做到天黑。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如此,财主没有满足的时候,集聚的财富既舍不得拿出来救济穷人,也不舍一分给长工。长工们对财主的不满与日俱增。

有一天夜里,财主家里着火。财主急忙跑到长工那里央求他们去救火。但是,人们都是冷眼旁观,没有一个帮助财主的。结果,一场大火,财主家被烧了个精光,他从此便落魄了,再也没有办法重振家业。

人不能太贪心,也不能太缺德。财主的做法无疑属于缺德。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帮别人的时候,就应该伸出援手拉别人一把。这样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别人才会伸出手来帮助你。相反,如果你有能力帮助别人,却不去帮助,那么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也没有人会理会你。

参透福祸,看淡得失

【原典】明莫明于体物。

注曰:《记》云:“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如是,则万物之来,其能逃吾之照乎!

王氏曰:“行善、为恶在于心,意识是明,非出乎聪明。贤能之人,先可照鉴自己心上是非、善恶。若能分辨自己所行,善恶明白,然后可以体察、辨明世间成败、兴衰之道理。

复次,谨身节用,常足有余;所有衣、食,量家之有、无,随丰俭用。若能守分,不贪、不夺,自然身清名洁。”

【释评】有句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可以说福祸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什么是失去,什么是得到,等半生以后,回头总结便会得出相应的结论。明智之人,应该在很早的时候就洞悉了祸福的规则,所以才会将得失看得很淡。因为看淡得失,所以会感到自己得到的总是比失去的多。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泣,它就对你哭泣。生活幸福与否,与你的主观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不会感受到温暖;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不会发现花朵的娇艳。人生在世活的是一种心气,名利乃身外之物,没有必要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拥有平和心态的人,会面带微笑地对待生活,属于你的镜子也必然会映射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笑脸!

《唐书·卢承庆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情:在唐太宗时期,卢承庆任“考功员外郎”一职。这里所说的“考功”属于礼部,主要负责掌管官吏考绩评功的。相传,卢承庆工作既公正又负责。一次,有一位负责运粮的官员因为一时疏忽,导致运送官粮的船只沉没,这个过失本应受到处罚。到年终考核时,卢承庆奉命给下级官员评定等级。等级的高低事关每位官员的仕途升迁,对此每位官员都很关心。因为运送粮船沉没一事,所以卢承庆给这位官员评了一个“中下”等级,通知他本人之后,那位官员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不悦之情或疑惑。之后卢承庆转念一想,并结合各种综合因素考虑,又将这位官员的评定改为“中中级”,然后又通知他本人,那位官员既没有讲任何客套话,也没有流露出激动的神情,卢承庆见他有如此雅量,就大加赞赏,脱口便道:“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随即又将他的政绩改为“中上”等级。“宠辱不惊”便由此得来。

对此种境界,《幽窗小记》也曾记载过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解意为:为人处世的得与失,能像花开花落那般平常,才能做到不惊;视职位的去与留,能像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做到无意。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只有简简单单八个字,但做起来就困难重重,身为世间的凡夫俗子,怎能不为红尘所动,受名利所累?又如何能不喜不悲、不忧不畏呢?不然世间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一生都在争名逐利,更不会有失意落魄、自怨自艾的人,中国古代的贬官文人就是很好的证明。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多数人面对宠辱还是难以自拔的。有人往往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时,便早已狂妄地无限拔高,并且还到处添油加醋地吹嘘自己的能力;也有的人在刚刚面对苦难委屈时就怨天尤人,发牢骚,甚至一蹶不振。这种对待宠辱的态度,往往会使自己陷入“泥潭”之中。只有将得失看淡,才能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

禅宗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典故:东山寺的老住持想从众弟子中选出一位接班人。经过重重选拔,最后剩下两位都很有慧根的弟子,一个叫神秀,一个叫慧能,这可难坏了住持。于是,住持便命他们每人作一偈。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作偈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住持听完慧能的偈非常高兴,由此判断他已经达到心无外物的境界,所以就将住持一位传给他了。慧能后来则成为著名的禅宗第六祖。如何对待宠辱,关系到自己能否走好以后的路。那些心态平和的人,能在荣辱面前善于自拔,对待个人的得失也能处之泰然,即使在失意的时候,也能坚守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那些在荣辱面前不能自拔的人,往往会一味求荣,这样做于人于己都是毫无意义的。

真正做到“宠辱不惊”并非易事,重要的是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高尚的生活目标和符合实际的人生理想,而最重要的就是拥有思想深处的修养——宠辱不惊。谁言是荣?谁言是辱?人的精神世界本来就是一只奋力扑飞的飞蛾,不是扑向精神化的宏观世界中,就是扑向物质化的虚幻世界中,能否在其中璀璨地狂舞,就要看你拥有什么样的心态。

可以说古往今来,大凡成事者无不具有“宠辱不惊”的品质。虽然普通人不能像佛家一样进入一个无我、心无外物的高超境界,但是我们至少能够努力地做到临危不惧,临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既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气量,更是一种风淡云清的心态。

知足福无尽,多欲苦无边

【原典】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

注曰:知足之吉,吉之又吉。圣人之道,泊然无欲。其于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未尝有愿也。

古之多愿者,莫如秦皇、汉武。国则愿富,兵则愿疆;功则愿高,名则愿贵;宫室则愿华丽,姬嫔则愿美艳;四夷则愿服,神仙则愿致。

然而,国愈贫,兵愈弱;功愈卑,名愈钝。卒至于所求不获而遗恨狼狈者,多愿之所苦也。

夫治国者,固不可多愿。至于贤人养身之方,所守其可以不约乎!

王氏曰:“好狂图者,必伤其身;能知足者,不遭祸患。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若知足,有吉庆之福,无凶忧之祸。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遂其愿。二件不能称意,自苦于心。”

【释评】广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不过一饱。人生所需,其实甚少。懂得个中道理——其实是常识,人才会知足,才会常乐。圣人之道,淡泊无欲。

对于身外之物,来就来,去就去,无须牵挂。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财物的聚散多寡,不值得为之大喜大悲。佛家认为有求皆苦,人的生、老、病、死莫不因为人愿望渴求太多而苦难缠身。禅宗讥讽:“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儒家认为无欲则刚,恭谦俭让,对人不求名,对物不求奢,是为君子。道家则根本以“无欲无求,一身傲骨,两袖清风,遨游人间”为美。

只是,人心不足,欲海难填,然而,其结果只能有如秦皇、汉武。清心寡欲,治国如此,养生亦如此。

人生在世,常常被名利所累、所束缚,其实名利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因为它很少被用到,只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评定,因此,名利只不过是一个人为自己挣得身价的筹码而已。但是没有名利的人,常常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在世上的价值失去信心。为此,很多人不惜终身求索名利,最终使名利的绳索变成自己人生的绞索,由此断送了所有的快乐。

名利财货、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古往今来,多少人为此心迷神醉,永无止境地追逐,结果往往是身体、精神两头受累。

金钱名利促使人追求进步,金钱名利也阻碍人向前迈进,金钱名利还会使人掉入万丈深渊。所以,智者往往会将名利看得很轻,方能超然物外,活得轻松快乐。

宋代禅师雪窦与学士曾会交往甚好。一日,两人恰好在淮水边上相遇,多日不见的曾会关心地问道:“禅师,最近你要去哪里旅行呀?”

雪窦禅师回答道:“云水僧人四海为家,没有固定的去处,可能去钱塘看看,也可能去天台看看。”

曾会说:“禅师如果想去灵隐寺的话,我倒是有位朋友可以介绍给你,就是该寺的方丈姗禅禅师。他是我的方外之交,我想他一定会盛情接待你的。”

于是,曾会就给姗禅禅师写了一封信函,然后递给雪窦禅师。而后,雪窦禅师就怀揣着曾会的信函前往灵隐寺。到了灵隐寺,雪窦禅师并没有将信函交给方丈姗禅禅师,而是先到寺内挂单住进云水堂,与所有普通僧人一样,过着简单忙碌的僧众清苦生活,每日上殿、过堂、参禅、早起早睡,就这样一转眼三年过去了。

第四年的春天,曾会因公事来到浙江,便想起了好友雪窦禅师,于是就顺路到灵隐寺去探访他。但是问过寺院里的僧众,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雪窦为何许人也,就连住持也不知道雪窦是否来过灵隐寺。于是,曾会决定亲自到各个僧房寻找雪窦禅师的踪影,虽然寺内僧人众多,约有一千多位,但曾会也丝毫不敢松懈,经过他一一辨认,终于找到了雪窦禅师,他第一句话就问:“你在这儿居住这么长时间,为何不去拜访一下这里的方丈呢?是不是我给你写的信函弄丢了?”

雪窦禅师微笑着回答:“我是个云水僧,一无所求,岂可打扰别人?”说着,就从怀中拿出曾会写的信函,两人便对视哈哈大笑起来。

与雪窦禅师一样,善慧大师也能够视名利、权贵为身外之物,以平常心对待这些名利。有一天,善慧大师正在讲授经文时,梁武帝亲自驾到。于是,众人都站起来迎接,唯有善慧大师依旧端坐着不动。此时,梁武帝的一位侍臣赶紧上前对善慧说:“圣驾在此,为何不起立呢?”

善慧坦然回答:“法地如果动摇,一切都会不安的。”

同类推荐
  • 生活工作好口才

    生活工作好口才

    成功学家研究发现,在众多的成功因素中,口才举足轻重。现代社会离不开交际,可以说,没有一副好口才办什么事都难以得心应手。《生活工作好口才》从生活和工作两方面对应用口才进行了较为系统和详尽的解说与应用点拨,是提高口才综合素质和锻炼各方面口才的好助手。
  • 经典人生艺术

    经典人生艺术

    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有名的总统,他和善可亲,异常地受人欢迎,甚至他的仆人也都非常喜爱他,你不禁要问,他运用了怎样的魔法使人们都喜欢他呢?其实很简单,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罗斯福很善于记忆别人的名宇。
  •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的价值在于其实用功能,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渗透到工作中、生活中去。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是在所难免的,而同事间的关系恰巧是人际关系中,较为复杂的关系之一。一句话或一种行为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生活中,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人们伤透了脑筋,毕竟是“江湖”险恶。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而这正是对做人难最好的诠释,不管你是说错了话、交错了朋友或是防范心理不够强等,都可能招致灾祸。为此,许多人大叹“做人难,难做人”。其实,做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这般复杂,只是还没有找准方法。
  •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是微软人给年轻人的职场奋斗说明书!告诉你职场精英是如何炼成的!改变青年人的自信励志经典,为新手打开职场之门,为老人解决职场困惑,帮助你找到成功法则的奋斗说明书。在思维和方法论上强大自己,改变原地踏步的人生,掌控未来的职业命运。善用你的人生,把自己推向成功耀眼的人生舞台。基于年轻人的职业现景,着眼于未来,结合现实状况,策划了此书。
  • 最让你懂事明理的亲情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懂事明理的亲情故事(智慧背囊16本)

    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世界上有一种最高大的建筑,那便是父爱的大山。无论一个人的脚步走得有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牵挂的视线,无论人生如何变化,父亲都在默默地给予我们关怀和支持,亲情,是不老的树;亲情,是不枯的海……本书汇集了几百个亲情故事,以懂事明理箴言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故事中得到感悟、感动,更加以一颗懂事明理的心去看待亲情,对待身边的人与事。
热门推荐
  • 都市迷情

    都市迷情

    打工仔张志豪,意外被一只神奇的蚊子叮咬了“小弟弟”的脑门,从此身怀特殊异能,美女相伴,暧昧不断……看主人公怎样在众多美女间穿梭留恋,玩转都市……本书文笔细腻,情节高潮迭起,精彩不容错过!
  • 怒砸官箴碑

    怒砸官箴碑

    宋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的一天,当朝宰相秦桧以“不服诏命”和“蓄意谋反”的罪名,在朝庭上弹劾率兵抗金的名将岳飞。文武大臣有的惧怕秦桧的势力,不敢为岳飞保本;有的想保本,却又不清楚岳飞率兵在外的详情。就在秦桧奏请皇上削夺岳飞兵权的时候,一名从七品的小吏竟出面诤谏起来。这位小吏名叫辛次膺,官居规谏讽谕的右正言之职。
  • 遗风之魔云

    遗风之魔云

    一个来自乡下的男孩,因爱情走上了一段曲折的路,这条路早就了男孩的一生。在家是好孩子,在外却是让人闻风而逃的黑道大哥,,,,,,
  • 强势呆萌青梅恋上多变腹黑竹马

    强势呆萌青梅恋上多变腹黑竹马

    他在公司是手段狠辣,不留情面的地狱撒旦,但是在她面前,他撒娇、任性、说情话、毫无霸道总裁的影子,他只是她的熠哥哥,他希望她永远是他一个人的。敬请期待地狱撒旦变身宠妻狂魔的进阶之路吧!
  • 左岸的爱,右岸的你

    左岸的爱,右岸的你

    爱,有时候往往是你在此岸,他在彼岸,越是有爱,越是遥遥无期。爱,有时候是你向左走,他向右走,虽然有爱,但距离是越来越远。所以,爱一个人,就是将她珍藏在心的左岸,即使她永远感觉不到你的温度,也要留一个最温暖的位置,看她幸福一生。这样,左岸的爱,右岸的你,也会幸福。
  • 武侠第一演义

    武侠第一演义

    浪子有很多种,最要命的是鳖三,但显然南宫破不是,不仅不是而且还是有原则的顶尖的高手。老妈子说:「我女儿名叫上官媚,从小就喜欢习武。」南宫破说:「你们好。」老妈子问说:「请问你的职业是?」南宫破说:「浪子。」
  • 性格决定一生成败

    性格决定一生成败

    好的性格,能屈能伸,知进知退,稳得住成功得意,也经得起挫折失败,赢得起也输得起。韩信昔日能忍街头混混的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后,非但没有报复,反倒给予那个小混混赏赐,还封了个小官。就凭这气度襟怀,也足以令人钦服,也无怪乎当初萧何慧眼识珠,月下追韩信。其赢得拜将封侯,谁人又有疑义呢?正是这同一个韩信,因为骨子里的懦弱,关键时刻也不免婆婆妈妈,明明可利用天赐良机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却犹疑逡巡,当断不断;刘邦建汉后却又听任别人挑唆,在叛与不叛之间首鼠两端、莫衷一是,终至被一个女人擒杀。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 混沌剑王

    混沌剑王

    腐败剑出,万物凋零!绝世剑蛊,所向披靡!苗疆蛊术、茅谷道术、风水相术、赶尸术等等不为人知的流派,究竟谁家,才是最强王者?
  • 不靠谱的魔女大人

    不靠谱的魔女大人

    弃坑了已把内容都删了?。。。。。。。。。。
  • 收煞人

    收煞人

    一群太平军余孽教导出来的一个妖孽,在乱世里横行,背负起套在祖辈身上的枷锁,誓要冲破末法时代的牢笼。但是西学东渐,科技兴起,五行不再,煞气盈野,面对时代变革的大潮,是进是退?前路茫茫!他只能背起麻袋,大声吆喝:收人头收命收魂魄哩,回收废旧玄学、老旧医理、各类破烂神功秘芨、三教九流好坏不限量大价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