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23600000003

第3章 原始章(2)

一次,有位大臣建议皇宫建一个露台,文帝叫来工匠,先进行一番预算,预算结果需要百两黄金。文帝感慨道:“这百两黄金,就是十户中等家庭合在一起的产业了。我奉守先帝的教化,经常担心自己的做法会不会有辱先帝的名声。浪费钱财的事情,最不能做。这个露台,不修也罢。”然后,他便废止了这个修露台的计划。

平日里,文帝穿衣也没有那么多讲究。衣服的布料也是材质较差的,即使是他最宠爱的一位妃子,他也要求不能穿拖地的裙子。宫中的帐幔一类物品,一律不能有花纹锦绣。即使在修建先王坟墓时,也让人一律用瓦器,不准使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就是要给官僚贵族做一个榜样——“以示敦朴,为天下先”。苛刻自己,却施恩百姓,所以百姓自然称颂文帝的德行,赞美他的功德。

文帝不仅在生前简朴,在死前处理丧事这个问题上,他依然遵循自己的准则。他怕国家为了自己的丧事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所以就提前立下遗诏:“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

意思就是说,在文帝看来,天下万物诞生后没有一个不死的。既然死是天地间的常理,生命的自然结果,所以也不必过分哀痛。当今的风俗是人们畏惧死亡,在死后要厚葬以至于破产,服重孝以至于无法正常生活,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对百姓没有什么贡献,所以不应该让百姓长期为自己穿孝服。让百姓家里不能正常饮食起居,不能做正常祭祀,这样也是一种罪孽。

因为在古代,君王驾崩以后,大臣、老百姓均要为君王穿孝服,表现哀痛之意,且为时不短。在汉文帝看来,这就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举动,所以在遗诏中希望大臣、百姓不要为自己那样做。

文帝在遗诏中说,在自己死后,可以让大臣和百姓服孝三天,即可除下孝服,恢复正常生活。不要禁止老百姓婚丧嫁娶、祭礼、饮酒、食肉等;参加丧礼的也不要光着脚;孝服的带子不要超过三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要在车驾、兵器上缠孝布;不要命令男女民众来宫中啼哭。他还说,待自己驾崩以后,要将宫中夫人以下的宫女都放回自己家,不要让她们待在宫中,寂寞终老。一份简简单单的遗诏,透露着文帝高尚的德行和修养,他因为有着这样的修养,所以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爱戴,在历史上留下了“文景之治”的美名。

对齐家修身的人来说,德行是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品质。无论是君王贵族还是平常百姓,德行都非常重要。德行是一切修身的开始,也是一切品质坚实的基础。纵观古今,对大多数成功者来说,德行都是其成功的要诀之一。

海纳百川,常怀恻隐之心

【原典】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注曰: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惠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有心以)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释评】在儒家的学术思想当中,仁被当做是核心理念。仁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伦理关系,古人赋予“仁”这个字至深至广的含义,单从“仁”这个字的结构上,就可以看出伦理含义。古代儒家学者劝告统治者,想要得到百姓的信服,就必须实施仁政。意思就是说,要对老百姓怀有恻隐之心,理解百姓的苦楚,体会百姓最实际的需要。也就是说,要心怀百姓,胸怀天下。

仁的含义本来就包含广泛,可以说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仁德之人,常常能够理解仁爱之心的具体含义。其实,仁德并不是表面上刻意表现出爱护民众,怀有仁爱恻隐之心的人,常常可以使百姓不自觉地亲近他们。《尚书》中所说的:“大禹施行德政,在位期间,连鸟兽鱼鳖也不受侵扰地愉快生存”,这才是真正恻隐仁爱的表现。

《孟子·梁惠王》中梁惠王说:“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梁惠王看到有人牵着牛从堂下走过,询问牛的用途,牵牛的人回答是要把牛拿去做祭祀用品。梁惠王说:“把牛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到牛因为要成为祭祀用品而颤抖的样子。”孟子对梁惠王说:“大王您的恻隐之心都可以同情一头做祭祀品的牛,就更不要说百姓了。”孟子在劝说梁惠王用恻隐之心同情百姓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告诉他恻隐之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恻隐之心是一种不忍心,是一种仁的表现。

对统治者来说,对百姓怀有恻隐之心,就是一个仁君;对普通人来说,对别人怀有恻隐之心,就是一种爱心。君王的恻隐之心可以得到百姓的感激;普通人的恻隐之心,则会让自己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春秋时期的晋国公子重耳因在国内遭到陷害,不得不逃到国外避难。他逃到曹国的时候,曹国国君听说重耳的肋骨异于常人,于是就趁着他洗澡的时候在外面偷偷观察,希望能够验证这个传说。当时,曹国的两位大臣叔瞻和釐复羁都在场。

叔瞻对国君说:“重耳并不是普通平庸的人,如果知道我们在外面偷偷观察他的事情,等他回国以后一定不会放过我们曹国。不如趁他现在还没有能力的时候,将他杀掉算了。”

曹国国君觉得这件事情被重耳知道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即使知道的话,将重耳除掉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一时也没有说什么。

在一边的釐复羁听完这话后默不作声。回到家以后,他的夫人看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问道:“朝中出了什么事情,让你的脸色这么难看?”

釐复羁说:“今天国君做了一件侮辱公子重耳的事情,我觉得灾祸就要降临到曹国了。叔瞻说要杀掉重耳,也许国君会采纳他的意见。”接着他将国君为了验证重耳肋骨是不是有异于常人,而偷看他洗澡的事情对夫人说了。他的夫人感慨道:“我看,你应该派人带着礼物去和重耳道歉,并劝告重耳速速离开曹国。”

釐复羁采纳了夫人的意见,派人带着黄金、宝物与食物和一封信悄悄地来到重耳的住处。重耳非常感动,收下了食物,把贵重物品退回,并请来人转达自己对釐复羁的感激之情。没过几天,重耳就离开了曹国,来到楚国,不久又漂泊到秦国,基于晋献公与秦穆公的良好关系,秦国君臣经过商量之后,全体同意助重耳返回国土,并帮助重耳顺利地登上了王位。

果然,重耳登基后就派兵进攻曹国。首先就找到了叔瞻,并处决了他。重耳想让人明白的是,对一个落魄人的不尊重和蓄意谋害,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下场。接着他又派人找到了釐复羁,并对他说:“你当年对待我的恩情,我一直都没有忘记,现在我们就要攻打曹国了,希望你在你居住的村子前做一个记号,我们的军队绝对不会踏进你村子半步,也不会伤害你村子里的任何一个人。”曹国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纷纷赶到了釐复羁的村子来躲避灾祸。而釐复羁本人也因为当年怀有的恻隐之心幸免于难。

有恻隐之心常常会让人感觉到亲切,这样的亲切常常是获得人心的重要基础。残暴严酷、自私自利、丝毫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最终失去的不只是自己的所有,还有人心。

行事果断,处事公正

【原典】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注曰: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王氏曰:“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释评】仁义常常被人们放到一起说,“仁”是指人与人的亲和关系,“义”则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义是要求人们行事要符合公正这个标准,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义的标准。对领导阶层或者是统治者来说,衡量他们义的标准就是——办事是否公正,赏罚是否分明。

只有真正地做到赏罚分明的社会,才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争相建功立业,使国家或社会在整体上兴旺发达。

只有按照真理去判断和处理事务,才能真正地体现仁义。行事果敢,处事公正,赏罚分明,以身作则,对领导阶层或者是统治阶层来说,真正地起到表率作用,才能真正地将“义”这个字的含义发挥到最大。

古代有很多人懂得“义”这个字的深刻含义,无论是行事还是做人,都力求果断公正,为人们树立了光辉形象的同时,也让人们真正地明白了大义包含的深层次的意义。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因为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晋文公说:“职大小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他们。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给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

晋文公爱惜李离,于是就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

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隐情,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他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

李离的行为可谓刚正不阿,但是很多人对此可能都不理解。君王都已经原谅了他的过错,他为什么不能原谅自己呢?然而,这样做恰恰是因为李离把义字看得很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使是法官犯了错误,也一样要受到惩罚。晋文公要宽恕李离,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但是在李离看来,如果自己原谅了自己的过错,再坐这个法官的位置就失去了公信力。刎颈自杀,换来的是公正和果断的美名,自己做了一个这样的表率,也为晋文公执行法令的公正度和可信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李离在晋文公的劝说下,轻易地躲过了这次灾难,性命可以保住,但是国家的法律信誉和个人信誉必将丧失。

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

汉武帝有个直言敢谏的大臣叫做汲黯,他曾经批评汉武帝说:“皇上杀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宽恕,这样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会被杀光。”

但是那时汉武帝不为所动,他说:“哪一个朝代都有很多人才,杀是杀不光的。只要主子能够用自己的慧眼辨识人才,又怎么怕天下没有人才?”

但是在年老时,汉武帝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多过错,为了进行自我批评,汉武帝向天下发布了一个《轮台罪己诏》,在这封诏书里他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汉武帝作为一个皇帝,首开“罪己”先河,错而能改、爱憎分明。这样的精神实在值得人敬佩,就因为他写了这样的诏书,使后世的明君都纷纷效仿他,犯了什么大错就公开向天下人认错。

汉武帝的一纸“罪诏”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功过做了一个公正的评价。谁人能不犯错误?犯错本来是人之常情。无论是谁,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不管是自己的错误还是别人的错误,都必须做到用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惩罚别人,做到果断,惩罚自己,也一样要果断。不能把自己和别人分开来对待。只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和果断,才能建立牢不可破的信誉度,成就大事。

藏锋敛锐,以礼待人

【原典】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注曰: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

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释评】自古“礼”就是规范道德和行为的准则,无论是小到一个家庭还是大到一个国家,每个人言行都需要涉及到礼。国家、团体因为有了礼,才有了规范,小家庭因为有了礼,才有了和睦和亲切感。人们的安居乐业离不开礼,家人的团结和睦离不开礼,可见礼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尊礼,大到朝野上下的领导,小到平民百姓,动静视听,进退休止,都能遵照礼去做,社会生活自然可以井然有序地展开,人们的关系才能和谐融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礼”这个字的本意也就是人伦道德规范,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如果人人能按照人伦道德规范去做,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产生放荡怪癖、邪恶腐败的不良现象。

同类推荐
  • 千古传诵老人言

    千古传诵老人言

    《千古传诵老人言》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流传下来的朴实实用的人生箴言。祖祖辈辈用经验和教训口口相传留下的忠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人世间浅显平实而又深邃奥妙的智慧,教你发现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的意义。这些口口相传的金玉良言,是人间至理,因为它们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谆谆教诲,是纯粹的智慧。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办事是一种生存智慧,属于社交中的一个环节。仅仅把一件事做好,称不上会办事,能够通过办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称得上是会办事。办事,与我们常说的“做事”是有很大差异的。办事更强调一种综合素质的应用。它是人际交往、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艺术、应酬公关、做事效率、个人形象等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科学知识与社会经验的积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办事过程中涉及时机、分寸、变通及方圓之术的运用,这些都需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揣摩、体会和实践,从学和用两方面入手,用阅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办事效能,在职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 有一种牵手叫温暖

    有一种牵手叫温暖

    没有爱好的生活是一杯淡水,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一个昏梦,人生的哲学,深邃的智慧,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承载。夜阑人静,在柔和的灯下,伴着月光的铅华,独坐窗前,用心聆听,方可感觉在这穿越千年、亘古不变的夜中,智慧才能得到更完美的释放,然后沉淀……
  •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15本)

    能言善辩的口才,妙语连珠的谈吐,是沟通的基础,是成功的法宝。能言善辩,小则可以增添欢乐,大则可以成就一个的事业。能言善辩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驰骋天下。因为现今的社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摆脱困境,都需要善辩的口才,灵活的头脑。看一个人有没有素养,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
  •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之一,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八年雄居港商首席。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八字箴言是李嘉诚纵横商场几十年的心得,更是他做人与经商完美结合的深悟见解。八字箴言,字字渗透着李嘉诚经营谋略与文化的精华。
热门推荐
  • 紫凤临世逆天废材五小姐

    紫凤临世逆天废材五小姐

    她的上一世,被她的母亲叫做扫把星,一朝穿越,她成了夏家废材五小姐,怎料,她才是夏家的天才。她紫眸看着她所谓的姐姐们。“这就是你们欺负我夏婉婉的代价!”偏偏遇上一个制服得了她的男人,翠眸黑发。“夏婉婉,只有我能给你幸福。”他捏着她的下巴,极强的占有欲。她邪魅一笑,“慕容肆,没有你,我又怎么能幸福?”
  • 买断草莓小甜心

    买断草莓小甜心

    天!她居然喝醉酒错把腹黑总裁当成心上人,将自己毫无保留奉送了?而且还被他拍下了羞人画面来要挟?“左既岩,你这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你到底要折磨我到何时?”擂起粉拳,愤怒地捶向面前帅爆了的坏蛋,却被他锁住呼吸:苏西西!不准你再骂人,否则你骂一次,我就吻你一次……
  • 洗劫东京

    洗劫东京

    本书揭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证券交易所的阴谋与爱情、日本黑社会的神秘与邪恶、英国巴林银行轰动倒闭的不为人知的细节。
  • 大乘要语

    大乘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让我们爱着仓皇老去(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让我们爱着仓皇老去(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讲述了主人公青春岁月里风格各异的城市和类型不同的感情交错的故事。从西安到上海再到小镇,三座城,四个人,夏朴的青春显得漫长而混乱,但这种无以言说的成长,不是一个人的故事,也不是一座城的故事,却是最为真实而残酷的记忆。很久之前,准确的说是在八年前准备离开上海之前,就开始构思这样一个故事,想写下自己和朋友们在上海以及西安的故事,但离开上海之后,生活的现实告诉我,事情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写作更是如此。
  • EXO之星辰

    EXO之星辰

    "我只想一直守护你。"by边伯贤记得加我qq哈:675345903
  • 第一宠婚:BOSS大人,别撩我

    第一宠婚:BOSS大人,别撩我

    (宠文+甜文)……席晚原本以为她只是惹了一个来路不清的陌生男人,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她惹上的是一匹狼。得知身份不一般,想要划清关系时,却已经来不及。几次三翻被欺负,她终于生气了:“你还要脸吗?”男人沉默两秒:“要脸干什么,要你就够了。”
  • 萌宝闹翻天爹娘今世续前缘

    萌宝闹翻天爹娘今世续前缘

    前世冥冥之中的颜渊婚约,让前世为护墨笙浅而死去的谟涵夜,与为想与谟涵夜生生世世在一起的墨笙浅,抱住他早已冰冷的身躯与他跳下奈何崖...孟婆被他们真挚的感情深深打动,便只给他们半碗孟婆汤,让他们在下一世好找回前世记忆相爱彼此这一世,他们是否会找回相互记忆继续相爱到底...
  • 重生若安眠

    重生若安眠

    如果你能重生并且实现你的一个愿望的话,你最想要实现什么愿望?有的人希望能够飞翔,有的人希望能够数钱数到手抽筋,夏瑜想,她最想要实现的愿望就是好好的睡一觉吧!对于患有严重失眠症的她来说,安稳的一觉睡到天亮是一件奢侈的想法,却不料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突然重生,获得了空间,踏入修仙界的门槛,获得了特殊的能力,在日渐强大之际,她才发现,前世自己的失眠症似乎另有隐情...(慢热文)
  • 致青春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致青春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由明晓溪小说改编《会有天使替我爱你》讲述女主角米爱为了死去的男友几度试图自杀,知道了深爱的男友翡翌的心脏移稙给长得一模一样的翡优,发生一段感情纠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