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30200000023

第23章 寻找罗布人失落的世界(2)

二十年后——1896年,斯文·赫定也乘独木舟抵达了罗布人的“首府”阿不旦。《穿越亚洲》一书有关阿不旦的段落,是全书最饶有兴味的部分。当独木舟靠拢了阿不旦的码头时,凭普尔热瓦尔斯基书中的一幅插图,赫定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末代楼兰王”——昆其康伯克。当时昆其康已经八十六岁,但精神矍铄,思路敏捷。他告诉赫定,如今的阿不旦是他的祖父建立于公元1720年的。赫定也记录了阿不旦的生活场景。罗布人每家有一个或几个“恰普干”,所谓恰普干,就是专门为了捕鱼而由人工修整的水道。每家的恰普干就是罗布人事实上的“私人领地”。据赫定观察,阿不旦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世居罗布泊畔的罗布人只有在远离尘嚣的阿不旦,还无视世事的变迁,恪守着祖先旧俗。这当然与昆其康本人就住在阿不旦有关。但奇怪的是,以赫定这样敏锐、勤奋的观察家竟未能见微知着,没有注意到阿不旦村已经处在复杂的生态危机之中,一种恶性循环已经使阿不旦濒于环境崩溃的临界点。换句话说,这个表面繁荣兴盛的首府,正处在不可逆转的衰败过程!

1900年春天,赫定再次抵达罗布荒原。在作从北向南的探险时,他抵达了罗布泊的从未为人所知悉的北岸。这时他才得知,昆其康伯克已于1898年去世,他一死,阿不旦立即就被失去了权威的罗布人废弃了。向最终退出罗布荒原迈出了第一步的罗布人,将首府迁至西南一天路程之外的玉尔特恰普干。

在罗布方言里,阿不旦是“水草丰美,适宜人居住”之意。罗布人总是将自己的首府叫“阿不旦”。这样,昆其康伯克的阿不旦就成了“老阿不旦”或“真正的阿不旦”,玉尔特恰普干沿袭了阿不旦的名字,便是新阿不旦。

奇怪的是,罗布人首府的这个新旧变迁,竟长期不为人所知。1996年以前,我也以为自己1984年到的阿不旦就是昆其康伯克的老阿不旦。但事实上从1896年以后,100多年来外人再也没有到过罗布泊故岸边的老阿不旦。1900年的赫定、1907年的英国探险家斯坦因、1909年的日本释子橘瑞超……直到1981年的中国科学院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1984年的我自己,所抵达的阿不旦,其实都不是老阿不旦——真正的阿不旦,而是新阿不旦——玉尔特恰普干。

弄明白阿不旦的变迁真使我颇感沮丧,但又激发了我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促成了我1997年、1998年两次寻找老阿不旦的探险考察。

1997年8月,在来米兰前,我就获悉库万已经在当年的7月去世于若羌县县城。罗布老人热合曼接待了我。这次就罗布人和阿不旦的历史,我获得了许多前所未闻的重要情况。这些我已经写进了自己的新着《最后的罗布人》之中。但遗憾的是,我们寻找老阿不旦的探险却失败了。

1998年10月,我又来到了罗布荒原。

这一年是因生存环境的恶化而不得不放弃老阿不旦的一百周年,也是罗布人迁居最后的聚居地新阿不旦一百周年。然而时隔一个世纪,将由谁亲手结系起老阿不旦突然中断的历史呢?谁将是老阿不旦放弃百年后第一个来访者?

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1998年10月10日,我抵达了米兰镇。

1998年10月11日清晨,热合曼领我们踏上前往老阿不旦的荒疏已久的路。这次我们带有“奔驰”沙漠车和先进的GPS(卫星定位仪),并掌握了前人测定的老阿不旦的经纬度。但我真正依靠的只是罗布人对故园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与生俱来的方向感。斯文·赫定曾说,即便蒙上双眼,罗布人也可以凭直觉毫不费力地辨认出方向,在全无参照物的荒野上认路是他们生存的本能。

沙漠车行走在沙包、碱滩之间。荒野一望无边,死寂难言。我们事实上一直沿罗布人退出罗布沙漠的路线,反向前进。

我们到达的第一个居住遗址叫奥特开提干乌依,它的含义就是“火烧了房子的地方”。1898年因地下水位上升、湖泊成为沼泽等因素而撤离老阿不旦的罗布人先定居在此。一次为驱赶蚊蝇点燃芦苇,控制不住的火势将整个村子烧光,才又搬到新阿不旦。而这个地名就成了罗布人退出沙漠的“里程碑”。

再踏上路途,环境恶劣多了。当热合曼老人告诉我,他只是在六十年前到过老阿不旦时,大家不禁对他能否领我们抵达目的地持怀疑态度。热合曼仍然不紧不慢地指着路,而前方的沙包却越来越密集。

同行者建议:“杨老师,还是依靠GPS吧。向西三公里,再折向正北两公里,就是老阿不旦了。”

话刚说完,热合曼就沉稳地说:“喏,这就是老阿不旦村了!”

如果不是热合曼提醒,我根本不敢相信眼前就是那个繁盛了一两百年的阿不旦村!

热合曼几乎语不成句地告诉我:只有远处那两个黑沙包是在老阿不旦兴盛时期就存在的,而环绕在我们身边的其他簇簇密集的沙包就是压在孙悟空背上的五行山,在每个沙包之下,都是一座罗布人的家园。而我以为是一段为流沙阻塞的河道的深坑,就是阿不旦村中心的“广场”,那个深坑是百年来风的“杰作”。地面残存的芦苇厚达几十公分,而瓷实的芦苇根几乎插不进一根筷子。据赫定记载,老阿不旦是罗布泊岸边唯一的一块干燥的、可以居住的高岗,而目前它已经快要发展成一个硕大无朋的沙山。那一望无际的罗布泊水域在哪儿呢?那浓密无隙的芦苇、遮天蔽日的植被又生长在何方?是谁施加了法术使那一人长的大头鱼,那出没在密林灌丛的马鹿,那携家带口的水禽都消失干净?是冥冥中的什么力量驱使那终日在村头享受秋阳的老人、孩子,那编织罗布麻的妇女,那与世无争的勤劳的罗布人都弃家园于不顾而流落他方?

刮了一天的风停了。随之而来的是失聪般的寂静。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找到并抵达了老阿不旦,但我却为之背上了难以息肩的精神负重!

在老阿不旦的村头,我与热合曼老人并肩漫步。老人沉默无语,但他的表情分明把他的心事传达给了我。

作为一百年来老阿不旦村第一个外来人、探访者,是历史的机运赋予了我重访阿不旦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已经成为赫定的后继人,成了昆其康伯克期待已久的贵宾!

返程分外沉闷漫长。我们在热合曼的带领下,依罗布人“败北”的路线,一一探访了夏卡勒、库姆恰普干、吐逊恰普干、玉尔特恰普干等罗布人“遗失”在荒沙中的村落,当然,如今它们久已沦没为无人的沙海。

路上,我想起库万对我讲过的罗布人中的传说:

在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中,有许多一人长的“鱼王”,每逢春风吹遍荒野,它们就跃上岸边,在沙滩打个滚,摇身一变,成为壮硕的马鹿,跑进浓密的胡杨林。而每逢秋风摇落了树叶,胡杨褪尽夏天华丽的衣衫,马鹿又跑到罗布泊岸边,在沙窝一滚,还原成大鱼,再游到湖泊的深处。

就在返回米兰绿洲的路上,我突然品味出这个传说深刻的意蕴。其实这只是罗布人对罗布荒原环境日益恶化的一个心理折射。在不知不觉间,本是浩瀚无边的罗布泊已经日见干缩,在其中悠游的大鱼难以存身,连活动都活动不开了。在罗布人想象中,鱼只能以鹿的形体,转至胡杨林中藏身。但如果胡杨和植被也处在了不可遏止的衰颓过程,那么罗布荒原就不再有生物的寄身之地!这是多么浪漫,又多么悲凄的幻觉啊!这是多么紧迫,而又多么漫长的过程!一旦罗布人已经认识到水陆都不适宜人居住时,那么除了放弃先民发轫之地,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呢?

绿洲是中国西部居民的方舟,是人的栖息地。阿不旦成了罗布泊的“弃婴”,罗布沙漠被划为人类的禁区。而罗布沙漠中一个个原来的繁荣村镇,都成了瀚海沉船。如果有朝一日整个塔里木也变做巨大的“泰坦尼克号”,到那时再弃船逃生,是不是已经太迟太迟了呢?

前方是米兰一抹绿色的林带,身后是沉没百年的罗布人的方舟。它们之间的路程只有十个小时,但我恍然跨越了几十个世纪的漫长坎坷岁月!

我回首向阿不旦告别时,看到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新的绿洲。那是因为我结想成疾而致使时空错位,还是罗布人的精诚感动了上天?此刻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当人类重返阿不旦居住时,能够置身于先行者的行列里……

①伯克,是清代新疆塔里木地区的地方长官。一般均由当地人出任。

同类推荐
  • 一生两半

    一生两半

    《一生两半》讲述了作者从少年时代到中年时期近三十年的生活经历,见证了湘南农村日渐凋敝凄清的现状,以及南下打工的心路历程。作者一路走过,遍尝人间冷暖,历尽生活的磨难,洞彻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卑微。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本书系旨在全面介绍论述人类学与其他各种学科的交叉渗透、“全面牵手”所形成的新成果。本卷介绍“依山依水族群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社会人类学研究”、“文学人类学研究”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
  • 八月未央

    八月未央

    "本书是安妮宝贝第一本小说散文集,其中虚构和纪实部分文字比例相当,执著于低调的清冷风格,诠释宿命和无常、爱情和死亡、告别和流浪,形成她延续至今的独特文风。"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
热门推荐
  • 剑痴的无限之旅

    剑痴的无限之旅

    22世纪,某位科学家在进行某个实验时,因为他放错了某个东东,导致实验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全世界的人都拥有了某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让人穿越到某个动漫世界,通过完成某个任务获得某些奖励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种系统会在人15岁时开启,因此人们将这个系统命名为“皇威”(名字跟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人们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个系统还特意创办了一个学校叫皇威学院。专门教学生使用这些系统。
  •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是林徽因私人书信、文学名作、建筑论文的首次独家荟萃。在书中,林徽因以诗情画意却又极端冷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切感受,展现了她在文学、建筑上的真实才华,诗情画意与热情洋溢中,是她最真实的心灵告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的。
  • 强婚霸爱

    强婚霸爱

    她一名17580热线的小小员工,哪里会知道他就是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龙大少,要是早知道,她会当着他的面叫嚣自己就是龙大少的女人么,要不是他肆意轻薄凌辱,她会报复性地将他虐么,怪只能怪他欺人太甚,可,他拿着两人的结婚证是什么意思,掀桌!为毛她从未婚少女变成已婚少妇,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 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晨笛

    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晨笛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很痛苦,并为有宋晨这样一个白痴竹马而羞耻,记得小时候不懂事,惹到了一个死胖子,不过将宋晨带了出去装个气势,谁料宋晨这丫的一上去就抱住对方的大腿说:“好汉饶命!”擦!这是一个男人说的话嘛?本姑奶奶是宁愿战死好吗?于是,她真的光荣的被打了,还被抓花了脸!被胖子打也就罢了,谁知道宋晨这个家伙,一路边哭边嚷嚷:“哇~~我媳妇儿被人打啦,呜。。。”于是整个小区都知道木小绵被打了,这个不争气的,本姑奶奶迟早有一天要甩了你这个拖后腿的橡皮糖,木小绵在心里恨恨的想着。可她似乎忘了,如今的竹马,却也不是当初的他了。
  • 性格决定命运:论幼儿领导性格的培养

    性格决定命运:论幼儿领导性格的培养

    教养方式影响性格,一个封闭型性格的幼儿,怎样使性格内向的幼儿转为自信,性格内向的孩子也是可爱的孩子,让性格内向的孩子活泼起来,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 燃情霸爱:首席的心尖宠

    燃情霸爱:首席的心尖宠

    三年前她在赵飞白的世界消失,三年后她重新努力爬上他。“女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他邪魅的笑挑起她的下巴:“做好准备!”她想知道后悔还来不来得及,男神冷笑:“你可以试试看!”她知道这个男人霸道无情,可他什么都要一手掌控!
  • 调教明朝

    调教明朝

    大明沉浮,谈笑间不过尺半妖刀。妖异艳血,妩媚抵不过笑靥如花。身临其境,大明朝不过画卷一副。暗藏杀机,江山零落岂盛衰难料。参破玄机,调教日月尽在股掌中。
  • 猎鬼女王

    猎鬼女王

    夜里车子驰聘在高速公路上,车灯闪眼。夏七月掌控着方向盘,车内放着如夜寂静的曲子。“Dear-sister!能把你高贵修长的腿从My-baby上拿下来嘛?”夏七月略有警告的韵味。夏熙悦毫不在意,一挑眉,搭在车前的腿愣是没舍得动一下,无所谓道:“这又有什么关系吗?”“你还真是越来越不像以前了。”夏七月看了夏熙悦一眼。慢慢陷入回忆——
  • 一婚到底,高冷男神又来了

    一婚到底,高冷男神又来了

    安夕颜爱上了自己姐姐的未婚夫,这种错爱,她打算直接掐死在萌芽状态。但不料,二十岁生日那天,他狠狠地夺走了她的初吻。想大方爱,她不敢;想逃,亦无法逃开;终于那一日,她趁着醉酒,凶神恶煞地撂下狠话,“莫向北,你要是再敢亲我,我就……缠死你!”他一个翻身向上,低头,以唇封缄。安夕颜傻了!她抖着两条小白腿,在犹豫着……到底……是缠还是不缠?……莫向北,身份显赫,身家过百亿。他有未婚妻,名唤安丁香,八年前出车祸,成了植物人。他不仅没悔婚约,更是将未婚妻的妹妹接到身边,妥善安置,待如亲人。众人皆传,莫氏集团总裁不仅身份尊贵长相出尘,更是一位有情有义善始善终的绝好男人。每当听到这话,安夕颜就忍不住冷哼……“绝世好男人?”每当这时,莫向北就强忍着掐死她的冲动,“安夕颜,我要的,从来都是你!”......新文:http://novel.hongxiu.com/a/1206747/【一见倾心,抢来的老婆有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