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40300000037

第37章 最伟大的创业(10)

那个苦呀,真不知该怎么说。首先是没有水喝,吃的、用的水都是从几十公里以外拉来的。正是年初,拉的都是冰,得加温化开才能喝。每人每次只有一小杯水,官兵一视同仁,绝无后门可走。洗过脸的水还得用来洗衣,洗脚,即使嘴唇干得冒血珠子,也舍不得沾一沾宝贵的水。冬天过去之后,冰雪化完了,就只能喝蜇嗓子的苦水了。沙漠里的风特别厉害,三五天就是一场,都是裹着沙石的狂风,一来就搅得天昏地暗,有时还刮黑风,那风一来,连站在你面前的人都看不见。沙石打在脸上,像针锥一样难受。这风也开开玩笑,搞搞恶作剧,有时大家正坐在地头开会,它也参加,迎着他你睁不开眼睛,所以只能背对它,好啦,等你会一开完,它已用裹挟来的沙子在你背后做了个“沙靠背”。最害怕的是小麦要灌浆的时候,它来了,一扫过麦田,就是一片狼藉。大家把麦子扶起来,它又光顾,反复折腾你,所以那时的麦杆儿长得有点怪,总有三五道弯儿,大家开玩笑说莫索湾的麦子富有“曲线美”。有时候,它一扫过,麦子再也扶不起来,每个人都会暗暗落泪。还有就是这里的地穴特别多,拖拉机老往里面陷,那是老鼠、野狼、蚂蚁和烂掉的树根造成的……

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军垦战士垦荒的步伐。莫索湾开发于一九六〇年胜利结束,二年多时间,共开荒造田九十多万亩。另外,还建房两万多平方米,造林三万三千亩,栽果树四千四百多亩……一个个新农场像梦一样出现在准噶尔腹地的荒原上。

我始终参加了这场会战。并留在了这个叫东阜城的地方,在这里,我投入了新的战斗,那就是保卫垦荒成果。

沙漠是难以被制服的。它是世界上最顽固的东西。它们总想着要“收复失地”。莫索湾开垦出来了,但要守得住才叫最终的胜利。

不等你站稳脚跟,它们就开始反攻了。这包括从地上来的干旱,从空中来的风沙,从地下冒出来的盐碱。

对于干旱,只有修灌溉系统。干渠、支渠像动脉,贯穿各垦区;斗渠、农渠像小血管、毛细血管,遍布每块条田。全国最大的灌溉系统之一就在我们这儿。而石河子的水库就有十几座,蓄水近亿立方米。像蜘蛛网子一样的水渠就达一万五千多公里,想一想,真是不敢相信那是我们用双手建成的。就是它们,牢牢地扼住了旱魃的脖子。

对于风沙,我们筑起了一道道绿色长城。树是我们的战友,我们走到哪里就栽到哪里。未安营,先栽树,这是我们的一条军规。陶峙岳司令员曾在石河子制订过“护林公约”。即使在最缺水的时候,我们宁肯自己受渴,也不让树旱着。没有人能数得清我们垦区有多少棵树。道路林、护田林、护渠林、风景林,一行行,一片片,到处都是,每块条田、每条街道,都是绿树镶边,就是它们抵挡了沙漠里的风沙。

对于“碱老虎”——它比真老虎厉害得多。我们就用拉来的沙子对付它,有点以毒攻毒的味道。我有一次拉沙到条田里去,在沙漠里刨出来好多死人头,是发白了。我是拉最后一趟,吓得半死,拖拉机又坏了,走不成,真以为是碰到鬼了。后来人家说我胆子大,就是这一次,还有就是遇狼那一次把胆子吓出来的。

你从我们条田边经过时,会看到人工挖的一条条深沟,那是排碱沟,也是用来对付“碱老虎”的。仅三十团的排碱渠就长达一千四百多公里,全师十九个团场,少说也有二万多公里吧。

要说开拖拉机,还是先说说老乡李明和刘功辉的事吧,她俩也是“拖拉机迷”,李明是湖南长沙市西长街福如织布厂的工人,女工委员。一九五二年参军时是招聘团二大队三中队三分队分队长,入疆后,分配在兵团司令部收发室当收发员,工作轻松,生活条件优越,由于她工作积极肯干,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当年十二月,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当她从报纸上看到新疆军区第一个湘籍女拖拉机手张迪源的事迹后,非常羡慕,她坐不住了,朝思暮想,三番五次写申请,要去学开拖拉机,到生产第一线去开荒造田,建设边疆。

兵团领导见她想开拖拉机心切,一九五四年同意了她的要求,调她到八一农学院实习基地八一农场学开拖拉机。真巧,正好分在张迪源那个机耕队。从此以后李明认真向师傅学习,刻苦钻研技术,边学边干,不到半年,就能熟练地犁地播种。大忙季节,她经常连头也顾不上梳,把头发塞在帽子里,穿的是背带裤,干起活来和男同志一样,从不叫苦叫累,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同志们都称她“假小子”。

李明男朋友何筱俊是兵团陈实司令员的秘书,他们恋爱的时间长达五年之久,拖到一九五八年元旦才结婚,婚后第四天她就回农场工作。兵团首长为了照顾他俩的夫妻生活,三次去函,调她回机关工作,她都一一拒绝了,决心在农场开一辈子拖拉机。

就在当年二月四日,李明带领十几个劳改员往地里拉运肥料,那时的气温是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忽然拖拉机发生故障,她去排除故障时,右手四个指头转进齿轮里。一个劳改员冲上去,及时关住了发动机,才保住了她的性命,可这时李明流血过多,晕倒了。等她第二天醒来时已经躺在军区医院的病床上,除大拇指外,她的其它四个指头属粉碎性骨折。

十天以后,从外地出差回来的爱人何筱俊赶来看她,从不掉泪的假小子哭了。但四月底她的手还未痊愈,就要求出院了,回到农场,她还要开拖拉机。领导不同意,说,等你手好了再上车吧。她想现在正是春耕大忙季节,我不能上车也不能在家休息,她就带着伤残的手,给拖拉机组的工作人员送水送饭。当年下半年李明又开拖拉机了。四年之后,李明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只好服从组织的调动,回兵团子女学校食堂任会计。

刘功辉是一九五一年三月从湖南长沙参军的。到新疆后,分到二十二兵团直属政治处任见习干事。兵直政治处在石河子老街,和陶峙岳司令员住处是邻居,相隔二十多米。

有一次,陶司令员说要培养一批女拖拉机手,吸引内地更多的女同志来建设新疆,把新疆建设得和苏联一样,机械化大农业。刘功辉的志愿不是开拖拉机,是想当会计,也是一次偶然机会从报纸上看到张迪源开着拖拉机的巨幅照片,觉得很神气,改变了她的初衷。当她听陶司令员谈话后,非常高兴,说她也去开拖拉机,终于得到了陶司令员的准许。

一九五一年八月,王震司令员决定组建第一批机械化军垦农场,其中,有乌鲁木齐梧桐窝子“八一农场”——即现在农六师一〇二团场,步兵第六师机械化农场——即现在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刘功辉有幸被批准去学开拖拉机,感到十分幸运和自豪。那时,从兵团机关抽调学开拖拉机的三位湘女是:兵团宣传部的唐万鹏,兵团文工团的晏一民和刘功辉。她们三位湘女都是大个头,身强力壮,敢和男同志试比高低。

刘功辉和唐万鹏背着背包,奔赴老鸦窝拖拉机队报到——晏一民晚到几天,为开拖拉机,刘功辉自愿从副排级干部待遇降为战士级。

在大戈壁滩上开荒,女同志的确困难很多,没有厕所又没有树,解大小便很不方便,有时要跑到很远有渠沟的地方去解手,这样很影响工作。为了多开荒不影响工作,我们在拖拉机后面拉块布挡住解手,有男同志在附近还有点不好意思。那时一个班要干十五到十六个小时,下班后要交接班,保养机车和做下一个班的准备工作。开荒回来身上脸上的灰有铜钱那么厚,身上脸上全都是黑的,只有牙齿是白的,所以别人笑我们是“黑人牙膏”。

我开拖拉机直到一九七七年,光为了制服干旱、风沙和盐碱,我就不知道拉了多少沙土。后来,开不动了,只好去砖瓦厂。现在头也白了,眼也花了,腰也弯了,什么苦也吃过了,风风雨雨,忙忙碌碌,水里泥里,风里浪里,一辈子转眼间就过去了,唉!

你看,说了这么多,怪沉重的,我给你唱一道叫《拖拉机》的歌吧!

拖拉机,拖拉机,

是我心爱的好伙计,

驾你开垦万亩地,

我俩一同把功立。

拖拉机,拖拉机,

是我心爱的好伙计,

干活质量争第一,

我俩一同创奇迹……

我五五年结婚,在五六年怀第一个孩子时,怕影响工作,我不想要,为了能流产,她不顾一切地干重体力活,但孩子还是没有挣掉。没有想到,我从广西军政大学毕业后来新疆工作的爱人在我五七年即将分娩时,因公牺牲了。可能是我过于伤心的缘故,我的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十七天也夭折了……

十一.汪海霞: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

说真的,我们不想回忆过去的事了,真的不想回忆……

但不去回忆其实是不可能的。

在走过的那些风雨飘摇的年月里,在我们国家,回忆并讲述是一种责任。这可以帮助我们抵抗遗忘……

我就先说说农七师兽医站退休会计段永华吧。

五二年她去买洋油,杂货铺老板的儿子给了她一张报纸,说,又招女兵呢,快去当女兵。她就去报了名。体检那天下着雨。所谓体检,关键是问结婚没有。她原想当女兵很难的,没想很容易就通过了。然后迷迷糊糊上了火车,到西安改乘汽车后,她就病了,晕车,胃痛,高烧,到兰州后医生就把她留下了。医院里还有五一年入伍的病号留着。她住了三天,中队长来看她,说明天汽车就走,让她好好养病。她当时也答应了,后来一想不行,把她一个人留在这里,她以后怎么办?她就从医院里开了小差,跑到驻地,其它的车都走了,只有经济委员的车还没走。她就爬到了那辆车上。

这辆车负责联系大家一路的吃住。其它车走了,要留下结账,所以走在最后;结完账后,又要往前赶,找吃住的地方,她一直坐在这辆车上,记得在安西,没有吃的,就只有杀马吃。

在猩猩峡时,路边不时就能见到一堆白骨。她坐的车赶在前面,随后的车抛锚了,把大部队阻住了,我们并不知道,还往前赶,赶着赶着,突然听到了枪声,路两边的山头上突然冒出几十名土匪,路上堆了一堆石头拦车,有两人举着枪,打马跑下山来。

班长让她赶紧把头发绾在帽子里,把洋伞端在怀中当枪。

别的车上都架着机枪,这辆车上没有,土匪以为是地方的车,就用生硬地汉话问道,车上拉的是什么东西?

我们是解放军的车,车上自然拉的是解放军。驾驶员大声说。

两个土匪不相信,要过来查看,经济委员就用驳壳枪对着他们,正僵持着,车子的轮胎“啪”地一声爆了,两名土匪以为开了枪,吓得掉头就跑,这时后面的车队也赶上来了,他们转眼就没影儿了。

到达迪化后,让她们看无声电影《沙漠追匪记》和《大鲸鱼》。看电影前,王震司令员讲话,他说,到湖南招女兵,是请示过毛主席的。你们来后要开拖拉机,要纺纱织布建工厂,帮助新疆人民开发新疆,建设新疆,向张迪元学习,安心扎根,年纪大的找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年纪小的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将来也要结婚扎根。

他讲完后,一下静极了。电影是无声的,大家的哭也是无声的,谁也不敢哭出声。

因为老家回不去了。大家回到住处后,气得把灯都砸了,第二天,也不吃饭,也不喝水。但上了两天政治课后,再也没人这么做了。

段永华所在的中队一百多人到了二十七师。中队长叫小红,矮个子,是五一年从湖南入伍的。她说到了,大家下车。但大家都坐在车上不动。把她急得没法。过了好久,不知是谁说,看那渠沟里有鱼。渠沟里的水快干了,果然有不少鱼,大家一看,都下了车去抓鱼,一百多人像一群小孩子似的,大呼小叫,弄得水沫飞溅。抓了一会儿鱼,一个女兵说,车开走了,段永华一看,车子已没影儿了,只留下了一股还在飞扬的灰土,只有背包甩在那里。大家站在渠沟里,都像木偶似地,不动了。只听见手里抓着的鱼“扑、扑、扑”掉在水渠里的声音。

段永华所在的中队有个叫陈家贞的,她开小差了。她是个胖胖的、看上去很可爱的女孩子。她胆子大得很,自己往家里走。但第二天就被抓回来了。其实,我们从家里走时,大多身无分文,前是戈壁滩,后是大沙漠,你能跑到哪里去呢?

二十七师是起义部队,有一些军官有老婆孩子,所以有一个托儿所,那些孩子天天都要唱一首歌,翻过去唱,翻过来唱,好像专门是唱给我们听的——歌名儿记不得了,歌词儿还记着几句——

英雄的战士英勇顽强,

光荣的传统继续发扬,

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

长期打算建设新新疆。

后来也让我们唱这首歌,湖南话其他人听不懂,我们就把“长期打算建设新新疆”唱成“暂时打算建设新新疆”。

其实,结了婚,就扎下了根,想暂时建设新新疆也不可能了。有了孩子后,就想把这里建设得跟家乡一样好。最后也真是“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

我是奎屯市兵团医院的医生,五一年三月入伍时才十三岁,人小,只要好玩,思乡之情并不浓。在路上的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解手,都是戈壁滩,没个遮拦,所以就以车为界,男左女右,女兵们围成个圈,或把洋伞撑开遮着,就是厕所。听说有个女兵特别害羞,除非到站或憋得实在受不了,她是不解手的,最后就憋成了严重的尿路感染,到迪化后,治了很久,没治好,死了。

我年纪小,分在文工组,演《白毛女》、《刘胡兰》、《穷人恨》和《血泪仇》,节目排好后,就去南疆参加土改,白天开土改斗争大会,晚上演节目,我们唱,翻译在旁边翻译成维语。

同类推荐
  • 不能跳舞就弹琴吧

    不能跳舞就弹琴吧

    本书精选包利民历年在报刊发表文章中转载率最高的精品,许多文章都被《读者》、《青年文摘》评为最受读者喜欢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没有单纯的说教,都是动人的故事,从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收集那些让人感动感悟的瞬间,给人以温暖的力量和希望,或给人以全新的心情,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雨。
  • 啸风集

    啸风集

    《啸风集》中收集了薛俊明先生多年来撰写的一百多首诗。分古体和自由体两种。每首诗都凝结了诗人对美好人生,多彩生活,壮美山河,绚丽事业的情结,留下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足迹和印记。《啸风集》中有近二十首诗是诗人写故乡和童年生活的。诗人用充沛的情感,美妙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 琐窗闲记

    琐窗闲记

    琐窗闲记是作者应坚的散文集,抒情、诗意、唯美———写这路散文对应坚来说并不是难事。这从他文集中偶尔惊鸿一瞥般闪现的诗意情怀和扎实的古典文学的功底可以洞知。但是,他不炫才,也没有读中文的男生那种特有的忧郁气质。他为文,温和平易,如老友品茗,娓娓而谈。
  •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风云录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风云录

    本书从人文和国际政治层面入手,剖析了奥运会从一个小型国际性的运动会,发展到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的历史。其突出之处在于,全书以“奥运精神”为中心,充分提示奥运会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同时,顾及到奥运中的商业化、政治化、向读者全方位地提供了一幅百年奥运的壮丽画面。书中拥有大量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有别于以往国内出版的同类书籍,是所有关心奥运的读者的理想读物。
热门推荐
  • 超级英雄之生化黑侠

    超级英雄之生化黑侠

    小小的地球放在宇宙中是完全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却有那么多的势力接二连三的光顾这里,没点猫腻?打死我也不信!
  • 记忆中的汇成

    记忆中的汇成

    这是我一次真实的经历,我在汇成企管公司呆了两个月的时间,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 真命天子在灵异世界

    真命天子在灵异世界

    六界仙侠奇缘,腹黑撒坦。。。。。。。。。。。。。
  • 爱你没错

    爱你没错

    没有重生,没有传送,现实里许勤就是一名小作家,没有外貌,没有才华,但却有数名痴心女子钟情于他。普通小青年,富家千金女,且看众人如何在爱河中挣扎,又如何逃脱背叛的惩罚。
  • 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本书分两部分:一是“注目”,作者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国内最知名的作家、文化名人等共二十几位,其中有冯唐、张嘉佳、海岩、几米、九把刀,安妮宝贝 ,梁晓声, 朱天衣,吴念真等,听他们讲述自己如何走上写作的道路、成名前的艰苦岁月、他们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对当前文学市场的现状分析及文学发展前景预测等等。第二部分“回望”记录了作者一些人生感悟的随笔和对周华健、李宗盛等明星的采访。
  • 天煞玄尊

    天煞玄尊

    炼修煞之功,行仙侠之举,术无正邪,唯因心定。我若为侠则魔道必灭,我若为魔则正道焉存。江湖侠士燕寒机缘巧合获得一本无名功法而意外步入修真,这本无名功法非但没有让燕寒逆天,反而为他引来了滔天的杀身之祸,“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无论正魔两道都想将他除之而后快,阴谋诡计,强大的敌人,万般的诱惑,且看燕寒如何在修真界生存下去。
  • 我们的未来世界

    我们的未来世界

    未来世界其他星球上的故事,还不错的.
  • Shelley

    Shel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为后

    重生之为后

    前世季容为一个秀才和家里闹翻,误为真爱私奔而走,堂堂的国公府嫡女变成了一文不名的村妇,婆婆欺凌,丈夫不再疼爱,对自己弃之如蔽还纳了两房妾室,妾室怀孕污蔑她对子嗣不利,最终落得一个被休戚身体破败凄凄而死,临终才知道谁才是对自个好的人。-重来一世,季容发现她偶遇上一世爱人并私奔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被人生生算计,既然一切重来,那么必然是锱铢必报。-前一世季容对三皇子戚云的一片真心付之东流,这一世无论如何都不能重蹈覆辙。
  • 光与影的境界

    光与影的境界

    任何事物都如同硬币一般。正面是希望,反面是绝望。正面是成功,反面是失败。正面是美好,反面是恶劣。当可以穿梭于凶险但美好的正面和美好但凶险的背面,一个人类会做出如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