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40900000104

第104章 新闻复杂论(26)

4.4.3新闻记者的“三合一”

“新闻无学”一度是一种很流行的对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评价,一般人都理解成“新闻里没有什么学问”“只要能写字就可以从事新闻工作”,这是一种极其荒谬的观点。事实上,对“新闻无学”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由于新闻资源的复杂性,不是学好哪一门学科就可以应付的;由于新闻思维的复杂性,不是拿到什么学历和文凭就能应付的。对新闻人来说“学海无涯”永远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新闻的“学问之深”甚至达到了任何人穷尽毕生都难以说“足矣”的程度。

尤其在今天的时代,从事新闻工作,实在是一项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只有无知者才能无畏。要想做好这项工作,不懂文学不行,不懂哲学不行,不懂社会学不行,不懂经济学不行,不懂政治学不行,不懂文化学不行,不懂艺术学不行,不懂各种自然学科更不行——新闻工作者要与各行各业打交道,要与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交流,新闻人永远处于“无知”的境地。而且求知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是知道得多,“未知”的领域也就越广阔无边。

今天的记者,未来的记者,最起码也要“三合一”才能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思想者+学者+批判者。

在这里,“思想”“学”“批判”都是动词——而且是自觉地“动”,永不停息地“动”。记者如果不能做一个思想者,不能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能力,就永远只能在随波逐流中飘荡。

记者如果不能成为一个职业的学者,就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能用新知来武装自己,就只能被甩在时代发展的后面。记者如果做一个自觉的批判者,就不能对浩瀚的知识和思想进行鉴别和选择,就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知识和思想的营养,就会在紧张和焦虑中茫然失措。

今天和未来的时代,对记者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且新的挑战和压力会不断涌来,形成排天的巨浪、滚滚的大潮。要想做一个合格的记者,要想不被时代的浪潮淘汰在沙滩上,除了踏着时代的潮头前行,别无他路。这是现实对记者提出的要求:永远在学习,永远在求知,永远在思想,永远在吸纳,永远在创新,永远在超越……

孙菲的《媒体从业者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一文,以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实际调查为依据,提出了十分具有建设性的见解。(载《新闻记者》2010年第5期,孙菲系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本文为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科学建立新闻工作价值体系与有效提升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指出,通过调查发现,媒体从业者自身知识结构尚存欠缺。

很多学者都认为新闻是门“杂学”,它“化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哲学、科学,以及各种专业知识和生活知识之中”。而记者则常被人们称为“杂家”,即对于上述专业知识拥有更为广博的涉猎。然而,经过先后两次对试点媒体从业者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的考查,却发现当下的记者与真正的“杂家”相距甚远。

在涵盖了时事、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考查中,从业者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在第一次摸底考试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从业者在综合知识一项中一分未得,第二次考试该项总体也仅达到及格水平。这说明媒体从业者的理论知识结构有较大缺陷,不但远未达到“杂家”水准,而且这种状况也直接导致了如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论素养较差。通过考查发现,很多从业者对一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尚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甚至缺乏对新闻工作基本常识的掌握。同时,大部分人对理论的积累明显不足,认识问题角度单一,就事论事的情况比较普遍,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从哲学层面、认识论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另外,部分从业者逻辑分析水平欠佳,出现了逻辑混乱、思维倒置以及无逻辑思考能力的问题,这说明新闻队伍整体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二是实践技能不足。不可否认,新闻媒体存在一批缺乏基本业务素质、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虽然这些人员数量较少,但却应同样受到关注。考查中,部分从业者缺乏新闻工作最基本的业务常识和业务能力,对新闻的各种体裁不能明晰地区分和把握,不了解新闻评论和报道策划的写作规范,甚至缺乏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回想笔者在媒体工作的7年中,也曾为一些记者稿件中大量出现的错别字、标点不规范、文法不通,甚至常识性差错等低级错误而感到哭笑不得。句不成句,文不成文,如何能将新闻报道写明白,又怎么能正确解读新闻事实,担当起引导舆论之重任?但这确实是现在有些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素质的客观反映,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再一个问题就是新闻作品缺乏多学科知识的理论支撑。

文章指出,调研中发现,很多新闻媒体刊登(播出)了大量反映事物现象层面的报道,而深入挖掘新闻事件意义层面的报道所占比例很小,至于对新闻事实所蕴含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探究和诠释,更鲜有涉及。这说明由于缺乏多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论支撑,新闻从业者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思维平面化的现象,难以从本质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分别选取了三家试点报纸在同一段时间内连续刊出的信息进行了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在11天的报纸中,信息总数为1700条,其中一般性报道为1450条,占85.3%;深度报道248条,占14.6%;前瞻性报道仅有两条,占0.1%。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新闻作品,由于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存在平面化的局限,往往是就事论事,难以切中问题要害,导致很多新闻报道难有新意,而且表现手法和形式陈旧,千篇一律。例如,由于缺少新闻发现力,对于原本是体现某行业发展经验和规律的好典型,记者无法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和阐释,不能使读者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知与经验借鉴,而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工作报道上。而随手翻开报纸看到的一些会议和各种活动的报道,更是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

文章提出了“科学建构新闻从业者比较全面、立体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构建理想的新闻人的“认知参照系”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媒体的拔尖人才中,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占多数。毋庸置疑,多学科的背景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多元化的世界也要求媒体从业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通识”作为一种理念,必然地成为时代对于新闻从业者的呼唤。

所谓通识,就是“具有远大目光、通融见识、自由精神和优美情感”,它要求新闻人“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及传统,了解不同知识体系的结构方式和方法体系,尊重不同文化,拥有价值判断能力,掌握外语、分析等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础技能,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修养”。为此,需要媒体从业者广泛吸纳哲学、文学、历史、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文明知识,构建基本价值体系,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这将很大程度上增加他们的思维宽度,拓宽其了解新闻、阐释新闻的视野,使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高屋建瓴地透过新闻事件表面抓住其本质、洞悉事物发展规律、对事件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前瞻性预测。

文章为我们指出了“多学科知识体系”所应该包含的基本范畴。

1.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专业知识方面。新闻传播作为人类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而具备新闻学基础理论素养则是熟悉和把握新闻传播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新闻从业者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职业操守的遵循程度,均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质量。

然而调研显示,我国新闻队伍中非新闻与传播专业背景者占68%。这些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新闻学基础理论学习,致使其部分新闻作品中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难以获得提高。可见,提高新闻队伍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素养已成为新闻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在哲学修养方面。梁衡在《文章为思想而写》一文中谈到:“历史老人将首先选择那些有新思想、有新闻艺术感的文章传之后代,并根据其思想和艺术水平的程度决定它存留的时间。”而记者新闻作品的思想,则往往来源于其哲学修养。

哲学旨在“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解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解决实践的观念建构和现实活动的问题”。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哲学知识,对于媒体从业者提高理论素养和精神境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透彻解析新闻事件并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使之更容易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受众提供更多指导性、前瞻性信息。

3.在历史学方面。新闻与历史是相通的。范敬宜在为《史街背影》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写道:“研究昨天的历史,可以了解今天新闻发生的由来和走势;研究今天的新闻,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延续……不了解历史,就不善于发现新闻;不了解新闻,就难以理解历史。”

然而,正是由于媒体从业者的历史知识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使得“新闻信息越来越厚的同时,承载的历史却越来越薄”,大部分的新闻作品无法用现代意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关照,对于新闻事件的解析也很少贯注历史背景下的反省与思考。因此,在以内容为王的媒体生存法则下,“新闻历史观”无疑应当成为媒体从业者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过程中所秉承的重要理念之一,即将“新闻放在时间的纵向度来分析研究新闻的意义”,形成新闻传播的“立体维度”,从而实现新闻作品的质量及其社会价值的有效提升。

在操作层面上,甘惜分先生则为从业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认为,新闻工作者应是当代的历史学家。因此,对历史学家的要求也同样适合于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即具备史学、史识、史才、史德。

4.在文学修养方面。新闻学与文学虽分属不同的领域,拥有各自独特的体系、理论和风格,然而在两者发展的进程中,却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从写作体裁到语言文化无不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扩宽了彼此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彼此的学科内涵。例如,早在1963年,穆青就率先提出了“新闻散文化”的问题。他认为“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并且指出“新闻报道要注意文采”,“而且语言文字、表现形式也是新颖的,也是美的”。

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文学功底深厚的媒体从业者往往笔触细腻、生动,其采写的新闻作品更具有可读性;而缺乏文学素养的从业者的新闻作品,通常使人味同嚼蜡。因此,媒体从业者应注重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广泛涉猎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从其创作手法和语言中汲取营养,这对于增强自身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有裨益。

除上述学科知识之外,媒体从业者还应学习和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社科类相关知识,同时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更新,密切关注相关学科的新概念、新思想的不断涌现。

关于“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文章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经过全面分析和研究,课题组提出采取“以新闻学为主体,构建三个阶梯,实现学科内综合知识协调发展”的方法,实现媒体从业者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具体说来:第一,构建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学习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第二,根据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构建整体知识框架,侧重研究各学科与新闻之间的联系;第三,形成从新闻学科与综合知识链接的桥梁,即让哲学、社会学、经济学、逻辑学等知识之间实现融会贯通,互相渗透,以利吸收和应用。

最后,文章指出,多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新闻作品质量。

调研结果显示,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在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的考查中优势并不明显。在满分为200分的情况下,其平均成绩仅比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高两分。而在513名试点媒体从业者成绩排序前20名中,拥有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仅有7人,其余13名均为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其中包括前5名。

通过对前20名从业者对相同理论问题的回答和实践作品的文本分析,我们发现,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在新闻基本理论的支撑下往往能够以自己的专业为依托,借鉴本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并利用这种优势最终赶超并拉大其与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的距离。

上述结果不免验证了众多媒体管理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同时进入媒体工作的新闻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和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前者凭借自身的学科知识,能够迅速进入角色,采编工作上手较快,但后劲不足。后者虽然进入角色的过程相对较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劲较强,更能够创作出较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2.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是提升从业者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创新精神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一个国家的未来,在这个不断创新的时代,任何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的人都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相反,谁的创新能力强,谁就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而对于新闻行业而言,创新尤为重要。

新闻传播是一项始终处在求新、求异、求实状态下的工作,只有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才能使新闻宣传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富有创新能力的媒体一定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媒体,将在复杂变幻的传媒生态环境中沉着应对危机与挑战。而具有创新能力的新闻人才则无疑是此类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任何创新必须建立在对一定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多学科知识体系为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它使得从业者能够通过知识的汲取和巩固、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提升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从业者走出因长期潜心于某一专业领域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摆脱限制,进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类推荐
  • 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宗教文化现象,成为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主旋律和贵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贵州本土文化……
  • 致命的自负

    致命的自负

    本书是哈耶克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不同于以往,在某种程度上,它实际上是“哈耶克对自己毕生所反对‘极权社会主义’的思想努力的总结”。
  •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本书对“绥西屯垦”的历史渊源、组织管理、成效、作用、影响等内容作了研究,分析了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做出了客观评价。具有史料价值及研究的创新性。
  •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独立学院管理概论》基于激励理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是独立学院的演进历程、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独立学院的组织管理、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以及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热门推荐
  • 清风记

    清风记

    凌是青藤盟校一名普通的学生,然而一些不普通的事却发生在了她身上。室友的离奇死亡,神秘的冰冷男子,还有那如尘间仙子般的的女孩温凝羽。时空之门开启,一切的一切是否是为了验证百年前的那句誓言?
  • 末路繁华不倾城

    末路繁华不倾城

    我和未婚夫唐小天要结婚了,却被夜慕染错当成夜店小姐无情压在身下。我恨他,踩坏了他的命根子以后逃之夭夭。他找到我,让我做他的女人,而我需要钱,本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各取所需的游戏。“放过我吧!”我笑得很凄惨。“只有你可以证明我是男人,你觉得我会放过吗?”“你可以找别的女人试试,也许能成功!”“想把我推出去?哼,门都没有!”三年以后,我带着孩子华丽丽出现在他的婚礼现场,想彻底结束这段感情纠葛。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偏离了我的期望……我恨夜慕染,却又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他。他恨我,却又不自觉地朝我的心慢慢靠近。人世间最悲哀的事情,就是心被架在火上烤,却无法喊救命。不是不想喊,是喊了救命,心会更疼。"
  • 蛊逆天下

    蛊逆天下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唯武者独尊,在数量众多的武者之上还存在着一类人。他们通过炼制各种神奇的蛊虫,增强武者修为,战力。其大成者甚至能将武者的实力推高十倍,这简直骇人听闻……这一类人,被天下武者尊称为蛊师。林远,一个偏远小城的平凡少年,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通天魔头蛊天君的灵魂附体。一少年一魔头,两人究竟会在武者路上达到何等境界?
  • 三只丑小鸭

    三只丑小鸭

    白澜――学生时期外号胖子,又胖又像假小子梅朵――学生时期外号梅毒,头发总是油腻发臭梦露――学生时期外号斑点狗,因为满脸雀斑三个叛逆成绩差的问题少女,从初中时相识,高中分离,各自奋斗,约定30岁的时候同学聚会,这一天她们华丽转身一个是知名演员,一个是跨国公司霸道总裁,一个是王的女人,讲述她们的奋斗故事。
  • 覆手苍穹

    覆手苍穹

    一手天遮,一指地覆!一怒乾坤断,一念苍穹劫……在这天非天,地非地。天地为局,万物皆为棋的时代……浩浩星河谁为主?
  • 一夜红颜:冷宫弃妃

    一夜红颜:冷宫弃妃

    她是别人口中的妖女,也是他钦定的贵妃。人前他对她宠爱有加,风光无限,人后他对她百般折磨,冷若冰霜。一朝入了宫闱,她无意争宠,却一次次被卷入斗争的漩涡。上至太后,下至妃嫔,全都将她视作眼中钉,恨不得将她除之而后快,她腹背受敌,伤痕累累,却是那枕边人将她置于如此险境。她一夜心死,心若寒铁。的确,她无权无势,可是他们却忘了,她一无所有,唯独拥有的,是那帝王的心。从今往后,欺她辱她之人,她定要叫他们百倍千倍偿还!
  • 文苑精品:似水年华

    文苑精品:似水年华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文苑精品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文苑精品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幻法缘录

    幻法缘录

    强者之路,风起云涌魔法的世界,强者为尊面对命运,能否到达巅峰
  • 帝狱:死亡诅咒

    帝狱:死亡诅咒

    “我的意中人是个大英雄,他披荆斩棘踏遍大地只为了找到我,”女孩把烟蒂碾灭,神情落寞。背后是滴答滴答、一刻不停的巨大摆钟。百草间里有过很多顾客,曾一度占据守望城甜品界的半壁江山,人们可以排很长的队只为了买到一块经由女孩做出来的蛋糕。时事往逝,蓿苜飘摇,一束坟草在向谁诉说着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