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41000000012

第12章 浓淡一壶茶,苦乐皆有缘

中国人饮茶习俗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炎帝神农氏。唐代陆羽《茶经》就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不但对茶的栽培方法作了介绍,对茶的药理作用记载也很详细,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认为茶有清火去疾的功能。我就想起儿时听到的顺口溜:“早晨一杯茶,赛过十七八;中午一杯茶,劲靠牛马拉;晚上一杯茶,消食又解乏。”足以印证茶已成为健康之所求、生活之必需,没有茶怎么能行。

中国是茶叶故乡,茶叶遍布大江南北,仅以种类划分,就有绿茶、红茶、清茶、黄茶、黑茶和白茶等六大类,像龙井、铁观音、碧螺春、毛尖和普洱茶等,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茶中精品,供不应求。

因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一些北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形成了固有传统方式,表现在喝茶方面则以黑茶为主,也就是“茯砖茶”,简称为“砖茶”。“茯砖茶”早在1860年前后问世,因产之湖南,早期称“湖茶”,由于是在伏天加工,故又叫“茯茶”。而“茯砖茶”这个名称,则完全取决于茶的形状。茯砖茶在泡饮时,汤红不浊,香清不粗,味厚不涩,口劲强,耐冲泡,就像热情豪爽的民族本身,清正朴实,耐人寻味。

自打懂事起,我就发现父亲对茶情有独钟。那时乡下一穷二白,穿戴捉襟见肘,吃喝粗茶淡饭,劳累一天的父亲,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动手熬制一壶茶水,掰一块干馕泡在碗里,喝一口茶,吃一口馕,好像是在品味一道美餐,头脸汗津津的,眼睛却放射着奇异光彩。

农村人家都有两个炉子,一个室内,一个露天,特别到了夏天,一律用外面的炉子。父亲在离炉子不远的树荫下,搭了一个简易木床,吃饱喝足就身一躺,疲惫和劳顿小鸟一样飞向远方。

炉子夏日少了取暖功能,烧茶做饭都靠柴火,父亲觉得我们靠不住事,从生炉子到烧茶水,一律亲自动手。捡一块油毛毡,或是一把麦草,塞进炉膛最底层,上面放一些干树枝,等火焰升腾,再将劈好的耐烧物,也就是一截一截木头柈子扔进去,时间不长,热气腾腾的茶水就烧好了。

一把纯蓝色茶壶,搪瓷的,头小肚子大,圆圆的盖子,上面带有一个小把。印象最深的是壶嘴,弯弯的、长长的,犹如大雁的脖子,线条流畅、好看。为了沏茶方便,父亲事先将砖茶磕烂、掰碎,装在一个铁盒子里,等到烧茶的时候,揭开壶盖抓一撮放进去,味道很快就弥漫整个院子。父亲有个习惯,茶熬妥了,不急着倒进碗里就喝,而是倒出来,再倒回茶壶,轮番几次,这才“哧溜哧溜”喝了起来,不一会工夫,就开始脱帽宽衣,不用说,是茶的效力开始发挥了。

当时实在搞不明白的是,大人们为什么偏爱喝这种滚烫滚烫的茶水,而且越是烈日炎炎,越是离不开热气顶着壶盖“叮当”作响的滚茶。这种茶有个响亮的名字:“烫心茶”。按照父亲的说法,“烫心茶”才叫茶,喝时荡气回肠,喝过如释重负,浑身的毒素,随着雨点般滚落的汗水挥发殆尽,难怪父亲喝茶最上瘾,奥妙就在其中啊。

早些年乡下粮食不够吃,村上就在旱地梁上做文章,漫山遍野种上麦子和豆类,收获时节,全村劳力吃住都在山上。三伏天,太阳就像一个火球,烤得人无处躲藏,活没干多少,人就口干舌燥,汗流浃背,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于是就盼救星一样,盼着送茶的人快些到来。

茶是在旱地窝铺旁的大铁锅中烧制的,加之是自然流淌的山泉水,闻着是一种特有的菌花香,观其色橙黄明亮,细品就是醇美甘爽的滋味了。就见送茶的人将茶水盛在两个大木桶里,塞紧桶塞之后,对着身边喊了一声,就有人过来帮忙,把木桶架在一头毛驴背上。等到了旱地梁上,驮水的毛驴气喘吁吁,送茶的人也挥汗如雨,不过随着一路颠簸,桶里的茶却是越来越浓酽了,不等打开桶塞,人们便蜂拥而至,仿佛醍醐灌顶,一律沉醉在浓烈的茶香之中。

我们所处的村落,紧挨着牧区,正如维吾尔族“一日不吃馕,两腿直打晃”,牧民对茶的依赖程度,也是与生俱来,不可或缺。那些年经济拮据,以“茶”换“物”屡见不鲜,茶就是“茯砖茶”,物则是“淘汰羊”。所谓“淘汰羊”,就是膘情差、不长个的那种羊,这种羊很难过冬,只能便宜出栏,就成了以“茶”换“羊”的首选对象。

那一年我们去牧业队文艺演出,就碰到一个附近煤矿的老乡,肩上搭着一个白色面袋子,正挨家挨户打听糖茶换羊,不幸被戴着红袖标的民兵逮着。只听民兵一声喊,一下拥来一群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三下五除二就将那人绑了,随之就地取材,用面袋子赶制一顶高帽子,一边用木棍子打着赶着,一边沿着牧业队游街示众。不曾想“割资本主义尾巴”,竟连一只“淘汰羊”都难逃厄运。

然而不管怎么说,茶与我们的生活却紧密相连,永不分离。就拿维吾尔族来说,不仅很久以来与茶结下不解之缘,而且现实生活中,很多礼仪就以“茶”相称。譬如婚礼当中所说的“恰依”,就包含喝茶和送礼双重意思。即便喝茶,也不就是单纯喝茶,而是吃的成分更多,交流的氛围更浓厚。类似于广东喝早茶,起先我也以为不过喝茶而已,后来才发现远非如此,这就是文化,有了文化底蕴,就是普通一杯茶,也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茶中乾坤大,壶内日月长啊。

依旧以我们北方少数民族偏爱“茯砖茶”为例,不仅有地理和气候原因,也有饮食传统原因。特别是游牧民族,一年四季转换草场,逐水草而居,随牛羊迁徙,自然离菜蔬日渐疏远,吃的喝的大都是肉类和奶制品。因为大量吃肉,难免脂肪堆积肠胃,而缺少蔬菜,就是缺乏维生素,从这个意义而言,喝茶甚至比吃饭还要重要,究其根本,就是喝茶具有洗涤肠胃特殊功能,民谚说“一日不喝茶,三日头都痛”,再次说明喝茶的重要性。

习惯上我们把“茯砖茶”叫“喀热恰依”,意即黑茶或清茶,而把奶茶称之为“埃特干恰依”或者“阿克恰依”,直译就是经过加工的茶和白色的茶,不仅贴切,也极具地域特色。尤其是奶茶,换作以前,也只有砖茶才能泡出味来。先将茶水煮沸,再放少许盐巴,继而将牛奶或者羊奶,依次按需一勺一勺舀入茶碗,等滚烫的茶水和****融为一体,顿时芳馨四溢,让人胃口大开。黄金季节的夏天,还有丰厚的奶皮子和酥油,有了这两样东西,奶茶的品味就提升一个档次,馋都把人馋死了。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地方开始用红茶代替“茯砖茶”,或者干脆烧制一种香茶,预先准备好的适量姜、桂皮、胡椒等细末香料,放进煮沸的茶水,经轻轻搅拌,3~5分钟即成。这种饮茶方式,与其说把它看成是一种解渴饮料,还不如把它说成是一种佐食汤料,以茶代汤,用茶做菜,一举两得,方便实惠,何乐而不为。

小时不知茶的贵重,常以凉水解渴,特别是玩得忘乎所以之际,爬到泉边或是捞起马勺,咕咚咕咚喝个痛快。偶尔几次喝得猛了,竟让凉水噎了嗓子,疼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还有一次刚吃完羊肉,不等母亲阻拦,舀上凉水就喝,一喝就是一马勺,真是应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句老话,到了晚上就开始腹泻,只得一趟一趟往外跑,到早上一瞧,脸都瘦了一圈,母亲形容说“像吞了针的狗似的,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直到上了一点岁数,才觉得生活中离开茶,一天也坚持不了,奇怪的是必须也是那种“烫心茶”,滚酽滚酽的,否则就像吃了没盐的饭菜,无滋无味,寝食难安。平常去餐馆就餐,第一件事就是叮嘱跑堂先端上茶来,“记住了,要‘烫心茶’,不要‘乏茶’!”末了还一再这样交代。所谓“乏茶”就是温吞水,喝了不但不解渴,反而倒人的胃口。

说到喝茶习俗,不得不提一位老人,那就是我的岳母。所不同的是,老人以喝细茶为主,家里最显眼的地方,都是一个个茶叶盒子,方的扁的,红的绿的,一看就是一个喝茶匠人。

岳母最喜欢“三炮台”,平常老百姓都叫“盖碗盅子”,上下共三层,内容最丰富,除去茶叶,还有冰糖、枸杞和桂圆等。喝“三炮台”讲究手上功夫,不然不是掉盖子,就是茶水溢出来,一杯茶死活喝不到嘴里。只见岳母一手端盖碗,一手碗盖刮茶叶,一边喝着茶,一边续开水,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显得优雅、高贵,很有风度。

实际上岳母的特别之处,还不是喝茶,而是配茶。就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将不同的茶叶掺和在一起,因而味道就别具特色,浓淡相宜、回味无穷,好像一曲天籁之音,深入骨髓,打动心灵。

同类推荐
  • 凤舞大清Ⅱ

    凤舞大清Ⅱ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董鄂.菀葶的命运之轮,跌宕浮沉于那段千折百回的诡谲史河,可她,究竟因何而来?她与这段时空,谁是因?谁是果?究竟是谁造就了谁?惨烈倾轧的九子夺嫡,将博弈出怎样的血雨腥风?康熙是猝死还是善终?圣心默定的继位人究竟是谁?雍正荣登大宝,是合法?还是篡位?看朱成碧,匆匆荼靡;相知尽处,一叶知秋……最终赢得九州万方的‘皮囊臭’,是否也能俘获他噬心锥骨的‘红粉骷髅’?皇权凶险,成王败寇,一场旖梦,几度秋凉?
  • 纽带

    纽带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残天阙

    残天阙

    九座残功石碑,隐藏着千年祕咒,一场圣魔婚典,牵动了天下运数,两个绝世少年,从此开启风云时代!风小刀:热血侠义的贼窝少年,凭着双刀闯过重重险关、攀上巅峰,但最危险的竟是……月孤焰:神祕俊逸的兰亭隐士,以傲世才智掌握天下大局,却无法挣脱宿命的牢笼?辽阔的北方雪原,魔界大举追杀中州群侠,途中遇上一瘦弱少年拦阻,他送给魔君真正称霸天下的妙计,竟是一名艳绝尘寰的女子,从此埋下天地翻覆的种子……二十年后江湖波澜再起,东海无间岛、西漠巫祆教、南疆魇魅界各方争战一触即发。风小刀、月孤焰相遇于浮沉海,在万军围杀中结成生死兄弟,联手开创出一页页精采传奇。
  • 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观我生

    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观我生

    鲍贝编著的《观我生》是一部描写孤独、轮回和自我救赎的小说。“我”摆脱不了一只反复出现的梦境,为了寻找失去的那一段记忆,踏上一段自我寻找与自我发现的旅途。“我”从杭州出发,途经拉萨、尼泊尔,最终到达不丹。在途中,邂逅藏传佛教徒,他和他的几个朋友到底犯下了什么不可饶恕之罪,要历尽千辛万苦跑到不丹去圆寂和自尽?《观我生》围绕这个线索展开。
  • 隐形的女人

    隐形的女人

    孙频用五个故事来解读人。这些故事里的人有母亲是妓女的特困大学生,有为了救父亲用毒蛇杀死哥哥的女孩,有为了一点尊严甘愿活成娼妓的女大学生,有为了上学而在月夜追债的祖孙两代人,有在月光下全身绑满胶带试图从高压线上越狱的犯人。他们可能卑贱、琐碎、世俗、失败、黯淡,生活与被生活,他们的一生中可能始终不会有人真正在乎过他们,但他们终究会在最黯淡的生活中选择一点尊严,选择一种有光泽、温度、暖意的美。他们带着身心的痂痕希望得到的慰藉也不过是世俗的逼仄与悲哀,但他们已经是一种活着的符号,带着生活的悲怆与隐疾,带着强悍的倔强的生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热门推荐
  • 属于一个人的路

    属于一个人的路

    妈了个蛋!我好好地写简介没人看吗!各位都给我速速滚进来!看好了,主角带你装逼带你飞!在末世爆发后大杀四方,到处装逼肏丧尸。最后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我决定断更一个月!重新写一份大纲,提高一下水平!你们都特么给老子滚进来收藏,等着瞧吧!拜谢!
  • 赖上皇室拽公主

    赖上皇室拽公主

    她月羽然是皇室的小公主却不愿意做皇室的傀儡,出逃离家。当晚就遇到人神共愤的三大美男!冰山如他,为了躲避追杀他一把扯过她夺了初吻,然后扔下一百块钱潇洒离去……温柔如他,她只不过是轻吻了他一下而已,说什么虾米负责?邪魅如他,她只不过是误入了一幢别墅把他看光光,他却如饿狼般扑倒她,“既然你把我看光了,那么你就要……”
  • 不死药师

    不死药师

    一位言行举止颇为奇怪的人,背着漆黑巨大的药箱,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会去哪里。只要愿意付出代价,他什么药都可以给你,长生不来,青春永驻。他漫长麻木的生命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他师父离开时曾对他说,不要怨恨自己,有一天你会庆幸自己的不死之身,别人远离你,骂你,唾弃你,是因为他们怕你,妒忌你。等你炼的药可以救他们的时候,他们便会爱你。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被爱。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 春逝月的伤

    春逝月的伤

    当下的天界,表面依旧清明,暗地里却风起云涌。玉帝想要找个给自己死心塌地干活儿的人都难,所以在几千年前天朝为了培养各部门的接班人而成立了天庭的第一所公塾:圣使班族。至此圣使班便有了神间清华的美誉……
  • 至尊狂帝

    至尊狂帝

    一剑断天地,一拳灭鬼神,翻手可遮天,覆手灭万界。这是强者的世界,热血沸腾,热情无限。天界狂帝重生落魄少年,觉醒太阳神体,修最强龙臂,踏遍诸天万界。
  • 回到学校的极品特工

    回到学校的极品特工

    其实……我是一个杀手!什么?你不信?美女,不要这个样子嘛,事情吧,是这样开始滴。作为一个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有本事的流……额,不对,是杀手,挣国家的钱可真不是盖的!
  • 开辟演义

    开辟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未来更好玩

    未来更好玩

    公元2100年,人类为争夺能源,发生了核大战,地球文明毁于一旦,幸存下来的生物发生变异,成为魔兽与兽人,人也有了特异功能。刘流意外重生于此并获得时间、空间的无上神通。磨难下,战胜智慧异形,残忍的杀人机器,魔化的冥王九幽,走上成仙成魔道路,成为以武证道的超人!
  • exo之夫夫

    exo之夫夫

    攻受相遇会发生什么事呢?请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