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90800000001

第1章 前言令人汗颜的富士康

华为,2006年销售收入65亿元人民币,被公认为最成功的中国企业。

联想,2006销售收入1389亿元人民币,高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

还有一家企业,改革开放20年来同华为和联想在中国大陆一起成长起来,2006年,它销售收入4125亿元人民币,是华为的6.26倍、联想的3倍。

它就是富士康科技集团。

在台湾,它又叫鸿海。

走进富士康

写富士康是会有麻烦的,会有大麻烦。

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第一财经日报》的一位记者和一位编委因为揭露富士康的所谓“劳工门”而被富士康告上法庭,索赔3000万元人民币,闹得整个国内新闻界如临大故,如不是中宣部出面调停,富士康会把官司打到底,媒体的败诉恐怕在所难免,因为以化名来写批评报道,恐怕连呈堂的证据都难以被确认。

接下来,台湾《壹周刊》记者臧家宜写了一本郭台铭的传记,据称因以披露所谓隐私为由向郭台铭进行勒索,被逮了个正着,而被台湾检方拘捕。

而揭秘富士康经营的《虎与狐》一书的作者张殿文,据称也被郭台铭告上了法庭。而这本书的第一页就有郭台铭的亲笔的题词。

当我听到张殿文先生被告的消息,大为不解,询问为什么答曰:这本书披露了太多富士康不愿向外界道出的东西。

富士康把自己包裹得太严,虽然在国际上名声显赫,但多年来在大陆却很少为人所知。除了两岸关系紧张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郭台铭不愿别人窥视他的独家秘籍,更不愿被别人端出来示人。这也是惹出《第一财经日报》“劳工门”风波的原因,因为,此前这位财经记者并不知道富士康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与以上情形相比,我这本书惹“麻烦”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这是大陆第一次系统披露富士康经营秘籍的书。如果说其他书是从门缝里偷窥了几眼,而这一本则是悄悄打开了富士康的大门,闯进里面,细细浏览,并坐到椅子上,仔细品味了一番郭台铭自家精心醇制的经营美酒。

不要认为是郭台铭总裁邀请我走进他的殿堂的,我没有那么幸运。富士康对我的拒绝是坚决的,大门关得死死的。

去过富士康的人,都领教过它的不近情理。不事先联系经过批准,在门口没有里面的下单通知,你就领不到进门证。走进富士康,你也无法在里面乱转,更进不了车间;出门时,你的包会被打开,你的车会被检查,如果你无意识地将照相机带进了厂区,那就麻烦大了,首先要被没收,然后经过好多部门申办手续,书面证明你是无意识带进去的,并没有拍任何照片,才有可能被领回来。这个过程最顺畅,也要几个小时。

由于我是写企业书的,我的那些富士康朋友们对我就格外提防,饭可以吃,酒可以喝,热情照旧,但你不能写一个字,他们也不会向你提供任何可能惹麻烦的信息资料。富士康有一本《鸿桥》刊物,我申请翻阅一下,也不被允许,其实它是一本向外界公开赠阅的企业刊物。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是发现了富士康向外界敞开的一扇小门,于是大摇大摆登堂入室。如果有一天郭台铭先生到法院告我偷偷走进了他的家里,拿走了他的秘籍,我就会拿出他亲手写的“这里是富士康,欢迎您进入参观”的牌子,来证明那扇小门是他不小心向外界开放的。

一个写企业书的财经作者,首先要避免法律上的麻烦,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并且是白纸黑字的证据,人家说的东西也不能随便用,如果他翻脸说:“这些话不是我说的”,那你就麻烦了。

我可以向郭台铭总裁说,这本书所有的故事、细节、思想、资料,都是富士康向外界公开发布的,只是非常零散,并且是十多年来零零散散陆续发布的,没有人能够这么用心、系统地收集起来,而我却巨细无遗地收集起来,这些资料摞起来可能比我还要高。当然,不到法庭上,我也不会告诉郭总裁我是用什么方法、从什么地方拿到这些“公开”资料的。我不需要隐私,也不需要内幕,有您的这上百发言稿,您的智慧已经光芒四射,有上千万字的富士康每月重大事件以及点点滴滴的记录,加上我的分析归纳梳理,一个完整的富士康就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我还想对我所敬仰的郭台铭总裁说:“您是有志振兴中华的华人企业家,您充分利用、发挥了大陆的优势,创造了制造业的奇迹和神话,您应该毫不保留地向中国企业传授您做大做强的成功之道,让大家分享受益。尽管有比亚迪那么几个企业不断地挖富士康的人才、仿效富士康的管理,但从力量的悬殊来看,目前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与富士康竞争,并构成威胁。”

寻找企业成功的答案

我为什么要冒险来写富士康?

使命使然!

在这个经济学家丛生、管理学者到处指点江山的年代,却鲜少有人俯下身子走进企业,因为企业太微观了,而我们那些饱学的经济学家和殿堂中的管理专家,都是宏观和理论的大师,他们大都不屑于做这种琐碎细微之事。于是记者,就成了中国企业实证和案例研究行列中为数不多的一小部分人。

2006年,我出版了《三九陷落》一书,我给它加了一个副书名:“中国企业20年危机的‘关’与‘坎’”后记的标题是“中国企业20年的反思”。我认为,从创业到高速发展,从停滞到衰败,曾经并购重组过上百家企业的三九,最终走上了被别人重组的道路,三九走过的20年历程可算是中国企业的一个标本和缩影。为什么中国企业多灾多难?为什么赵新先这些名动一时的企业家会以悲剧命运收场?

我要寻找一个答案。

答案就是富士康。

我们可以说,中国大陆企业不能和日本企业比较,也不能和欧美的大企业对比,因为我们文化背景不同,成长的时间也不同。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与富士康进行比较。1988年,富士康到深圳投资建厂的时候,它不过是一个百十人的小厂,规模可能还比不过三九,现在的很多大陆品牌企业都比当时的富士康强大,但是20年以后,高下已经截然不同,恐怕没有哪一家竞争领域的企业可与富士康相匹敌,包括我们认为最成功的联想、海尔、华为这些大陆最知名的企业。

富士康的成功之道,反证了有些企业的失误之处。

在富士康面前,我们没有了任何骄傲的理由,只有汗颜。

但是,我们无法回避它,只能勇敢地面对它,让它来拷问我们。

富士康悖论

近来,《华为的世界》一书在市场上热卖。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神秘的企业大都倒下了,为什么华为还站着?”

华为之所以成为国内财经作者追捧的对象,先后有《华为真相》、《走出华为》等书籍出版,是因为它的高科技色彩和够大够强。“从注册资本2.4万元人民币的代理商成长为营收60亿美元的准世界级公司”,华为的成长是令人尊敬的。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在深圳龙华与华为一路之隔的富士康的时候,其年营收500亿美元的巨大规模可能更让我们感叹和不解。而富士康和华为都是1988年在深圳设厂的。

富士康为什么能够做大做强?

做大做强的途径被认为有四条:

第一,多元化经营。一个产品的成长是有限度的,只有多个产品并行,才能做大规模。富士康的产品几乎涵盖了全部电子产品,从电脑、手机、消费电子到渠道、数字内容和汽车等等,每一个产品都能做到最大或前几名。事实上,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者廖若星辰。

第二,并购重组。企业要快速成长,迅速扩大规模,并购重组是最简捷的途径。富士康也不例外。它的企业并购不仅在台湾地区,而且扩展到世界各地,每进入一个新领域、新行业,都以并购业内企业来迅速实现规模的提升。大陆企业并购重组的热情高涨,但往往跌入陷阱。三九、德隆、科龙等国内以并购重组起家做大规模的企业,最终都走上了被重组的道路。

第三,国际化。中国市场是巨大的,但全球市场更大,巨大的诱惑力吸引国内企业纷纷走向海外。但是海外征程挫折重重。长虹美国的巨额应收账款,TCL海外并购巨额亏损,联想并购IBM看起来要好一点,但效益下降,增长停滞,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但富士康的国际化布局,将市场扩展到亚洲、美洲和欧洲,一路过关斩将,横扫全球。其成功之处,应该悉心研究。

第四,做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创立中国企业自己的民族品牌,一段时间来呼声颇高。似乎给人做贴牌、做OEM就永远做不大,更做不强。但富士康却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悖论”,它没有做自己的品牌,而是专心为国际大品牌做贴牌,却做大做强了。

还有一个问题,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大陆企业大多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更有不少企业家纷纷落马。特别是前些年,30%、50%甚至100%的高速增长没有了,企业出现了增长的“瓶颈”和“天花板”。有学者认为增长的“瓶颈”和“天花板”是一种规律,企业营收达到100亿元就是一个“天花板”。的确,许多企业在这个门槛上徘徊多年不前。1000亿元营收也是“瓶颈”,1000元亿规模的制造企业不多,不过海尔和联想这两家名列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第一第二的企业的增速确实大大放缓了。

而富士康以1996年的25亿元为基点开始腾飞,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50%,规模越大,增长越快。2005年,富士康营收350亿美元,2006年仍保持50%以上的增长,营收超过500亿美元。10年的高速增长,完全颠覆了企业的“天花板”理论。本书试图解读富士康的这些“悖论”,让大陆企业分享其成功的经验和理念。

同类推荐
  • 先秦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

    先秦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

    本书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先秦思想入手,着重探讨了中国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问题,以求破解西方管理科学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实现管理科学由理性主义、心理性主义向伦理主义的转向。即实现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假设向道德人假设的根本变革。最后得出了未来管理科学的中国转向这个结论。
  • 商品学基础

    商品学基础

    18世纪,商品学课程在国外首次开设,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0世纪,商品学由德国传入我国,1902年,我国商业教育中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使我国商品学得到迅速发展。
  • 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推销行业是一个人才辈出的行业,许多人凭着努力和智慧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如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等。这些人的成功无疑给推销行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之中。“如果你没有成功,只是因为你行动不够。”是的,的确如此,如果你行动足够的话,怎么不会成功呢?所以如何去做就成了每个推销员必须要学会的生存之道。
  • 新型领导艺术

    新型领导艺术

    《新型领导艺术》与其他领导艺术类著作不同的是,本书从新的视角出发,对领导科学进行了新的分析与综合;从最新的领导实践中归纳和总结了新的领导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形成了新的领导艺术体系。
  •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业务越发展,报表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业务活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复杂。这对企业的掌舵人—经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客观形势要求经理们从纷繁芜杂的众多信息中准确把握住嘴游泳、最关键的信息,而报表就是现在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所以聪明的经理人一定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都会在报表这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终端用足功夫。
热门推荐
  • 一地芳华

    一地芳华

    叶楠晓和成圳假结婚只是为了报复她深爱八年的向书磊,但是温和义气的成圳却在新婚之夜冷厉的告诉叶楠晓,我不会和你离婚,因为我比你爱向书磊更爱你。一场婚姻,两场阴谋。三个朋友,两端爱情,‘即使最后的结果是你在我身边,过程再撕心裂肺我都可以不在乎’的虐恋是否能有一个归宿,在爱情里,是否会有存在着善男信女,,,,,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妻人太甚:老公太生猛

    妻人太甚:老公太生猛

    “这么盯着我干嘛,都不反抗一下?还是觉得我帅突然改变主意愿意负责?”“对呀,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可仔细看来,你长得这么帅,我不妨委屈下自己,收了你算了?”我不想招惹你,是你自己送上门,不要白不要。
  • 昙昙花开永不败

    昙昙花开永不败

    少年时代的他对她误会重重,甚至憎恨。而她,让给了他一次次对他来说足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十三年后,命运的齿轮转动,让已成为巨星的他遇到了被称为“最佳新人”的她,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当她的值深爱他的未婚夫为她做出的一切后,她又会做出什么选择他们之间那坎坷的爱情将会何去何从?一切的一切都在哪可悲的命运之中......瞧,窗边的昙花开了……
  • 浅醉,且听风吟

    浅醉,且听风吟

    一个从小就不完整的家庭,一个离奇迷人的故事,一段千古绝恋的爱情,千金难买情难却,浅醉都市红尘苦。。。自醉金迷之中。
  • 破烂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破烂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一个在上海打工的女孩,一天晚上回到租住的小区时,发现小区门锁了。无奈之下,只能翻门而入,这时她遇到了常年在小区里捡破烂的“破烂王”。从此他们之间结下了忘年的友谊。他们都有着什么样的过去,又是什么会让他们惺惺相惜?破烂王是个不会像“我”一样想太多的拾荒者,却用他丰富的拾荒世界让“我”意识到大多数人之所以常觉内心空虚,原因并不在时代,而在自身没有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倾听。同时在“我”的包容和接纳下,破烂王也道出了自己的秘密。一个讲述两个平凡人之间相互拯救的故事,温情而动人。
  • 醉醒石

    醉醒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萝莉僵尸王

    我的萝莉僵尸王

    2050年的世界一如既往的平静,然而一场突然来袭的病毒席卷了世界,让平静的世界掀起了涟漪。无数的平民被感染变成了没有理智,只知道咬人的丧尸。不知道因为什么有些僵尸却开始有了人的理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看本书《我的萝莉僵尸王》
  • 拔罐疗法治百病

    拔罐疗法治百病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拔罐疗法的基本知识,包括拔罐疗法的作用机制等;下篇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创伤外科等170余种常见病的拔罐治疗经验。
  • 心灵超越的儒道禅游

    心灵超越的儒道禅游

    本书介绍了四川境内各主要宗教寺庙的相关知识,其特点是从旅游和建筑角度介绍这些宗教寺庙。通过对成都青羊宫、大慈寺、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等的建筑描绘和建造历史的介绍,提升了四川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并赋予其历史深度。
  • 小丫环,给爷站住

    小丫环,给爷站住

    《小丫环,给爷站住》又名《月下不自扰》,这本小说会全本免费的,喜欢的可以收藏,有什么意见可以写在评论区,我会看的。倒霉得穿越成个丫环,原本想平平淡淡的混日子,没想到麻烦事一桩接一桩……重要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她而去,是失意逃避还是发起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