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90800000006

第6章 创业:“四千年前注定的成功”(3)

2004年9月,台湾经济高层人员何美(王月)在鸿海土城研发中心动土典礼上说,她终于了解鸿海为什么叫“FOXCONN”了,因为鸿海做的许多产品,别人都不知道,而且布局很深、策略灵活,像狐狸一样。郭台铭听后会心一笑,频频点头。

郭台铭自己的解读是:“富士则康,聚才乃壮。”这是2004年郭台铭写的一幅春联,并以此与刚进富士康的大学生们共勉。

而一般人则把“富士康”解读为“财富”的创造者和强有力的竞争者。

富士康为招募大学生而印发的宣传材料上写道:“掀起你的盖头,揭开富士康的神秘面纱。秩序与效率的创造者,财富与梦想的耕耘者,快乐与健康的拥有者。他们,为全球6C产业领跑,为21世纪中国科技业筑梦,他们期待与您同步成长。”

当然,“FOXCONN”品牌的确立,开始是为了直接进行国际营销。当时鸿海对外采取的是两阶段的营销策略:第一阶段,先和当地的专业厂商结合,以对方的服务网及品牌进入市场,待FOXCONN产品的质量受到当地使用者肯定之后,便进入第二阶段,以自创的品牌营销。为此,“FOXCONN”不但在美国注册,还同时在其他21个国家注册,这也是鸿海国际化的第一步,并首度成立美国办事处,加强美国市场销售网络及掌握信息。

小企业要想开拓国际市场、创造国际品牌,困难很大,风险也很大。因此,郭台铭鼓励自己说:“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时,一定要有执着、冒险、犯难的精神!”郭台铭还说:“如果能在台湾开车,就能到全世界开车。”

1985年创立“FOXCONN”品牌之后,郭台铭第一次前往美国,并且顺利争取到美国电信客户的订单。鸿海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进军大陆建厂

1996年,可以看做是富士康近十年来高速成长的起点。这一年的6月6日,富士康深圳龙华工业园建成使用。从此,龙华成为富士康全球运作的大本营。

富士康进入大陆是1988年,在深圳西乡崩山脚下开办了百十来人的工厂,工厂名叫“富士康海洋精密电脑插件厂”,建立了进军内地的桥头堡。

现在的富士康在深圳龙华占据了大半个城区,在深圳名气很大。富士康的员工到市区的餐厅吃饭,只要亮出富士康的工牌,就能得到最大的打折优惠,老板还会亲自出面张罗服务。前些年,如果进出深圳关口忘了带身份证,一般的人会罚款400元,而如果自报家门:“我是富士康的”,关口的武警就扬扬手让过去了。

但是,刚进入内地的时候,富士康太小,也没有什么名气。现在富士康的员工都感觉很牛,而当时的郭台铭却神气不起来。有一件小事曾让富士康的高层至今耿耿于怀。深圳福永有一个码头,有一次,郭台铭坐船从码头上岸,天正下着雨,司机想把车开到码头门前,但站在门口的公安却不让靠近,并与司机争执起来,而且动手动脚,态度蛮横。大个子的郭台铭上去劝解,并亮出自己的身份,但公安并不理会,仍然动粗,郭台铭也挨了一脚。找他们的领导理论,对方也不予理睬,态度很不好。对这件事,郭台铭非常气愤,一直写信反映到北京,直到最后当事人被做处分才算。

郭台铭进入大陆,冒了很大的风险。但是,他当时看清楚了内地的优势,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和布局。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人的基本工资已超过每月2500元人民币,而内地的作业员则是每月500元人民币,两者相差约5倍左右。特别是在台湾有钱也请不到人,而内地工厂的门外,随时可见打工仔、打工妹排队找工作,而且这些人年轻,眼明手快。

另一个问题是,20世纪80~90年代经济起飞、台湾土地价格节节上扬。反观内地土地广大,要多少有多少,就怕没人利用。各地政府为积极招商,除了提供服务,为厂商铺路整地,优惠政策从“二免三减半”放宽至“五免五减半”,也就是前五年不用交税,后五年的税只要一半,而且如果厂商继续投资,还可以继续享受优惠,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建设开发热火朝天。

内地的土地和机会,为郭台铭提供了巨大的舞台,成为富士康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布局。

1988年,还只有少数台商到大陆探路,郭台铭就是其中之一。1992年,******南巡,在深圳发表“南巡讲话”。大陆整个经济开放日趋积极,拓宽吸引外资的步伐,包括宝成集团、台达电集团等台湾有名的公司都开始到大陆投资。

1993年,郭台铭加快在深圳的布局。当时土城的一些台湾自行车厂也来到深圳龙华,上下游企业集体在龙华买下大片土地。郭台铭也看中了紧靠深圳市区的龙华,当时,那里是一片荒野,野草长得比人还高。郭台铭站在一个高处,振臂一挥,对当地的政府官员说:“看得见的土地我全要了。”

划完红线,就开始建厂,紧接着赶工生产出货。1996年,富士康开始向龙华搬迁,以后每年都有新厂房建成,一直到今天,富士康已经在龙华建成1400多亩土地的工业园区,并且还在不断地买地,还在建设。

进军大陆建厂,成为富士康最重要的转折,威震世界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就这样在大陆诞生了。

成功上市

1991年,鸿海股票在台湾上市,是鸿海的又一标志性事件。不过鸿海的上市也是一波三折。

上市的前两年,鸿海的资本额已增加到1.15亿元人民币,FOXCONN还连获外销大奖。施振荣在鸿海的上市说明书中说:“几乎台湾主要的个人计算机厂商都采用其产品,鸿海公司在过去数年的发展,对台湾计算机工业的成长环境,以及包括宏本身的成长过程,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我们需要这种工业在台湾生根茁壮。”

但是崛起的鸿海准备公开上市时,还是受到了不少黑函攻击,投诉其海外投资公司的问题。当时鸿海为了投资先进技术,在美国设立公司,有人怀疑鸿海在美国投资的公司,是“假华侨,真避税”。虽然郭台铭迅速把海外的股权全数买回避嫌,但由于有些股权在美国人手中,所以还是晚了一个月才上市。

最后的上市审查投票结果是七票对六票,鸿海以一票之差过关,非常惊险。1991年6月18日,当时台湾第一大、亚洲第六大的连接器公司——鸿海以每股约合11元人民币的价格挂牌上市。

公司上市,鸿海不仅获得了市场资金的注入,也推动鸿海走向全球市场。鸿海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可以争取国际一流公司的订单,最最重要的,是鸿海告别了过去买机器、买厂房的年代,有了股票,鸿海可以真正开始“买人才”,吸引更多工程师,展开接下来15年的发展。

鸿海上市之前,郭台铭曾信誓旦旦地说:“有了钱,我要去买德国的模具,买日本的精密陶瓷。”但上市后,他更多地是吸引人才。

上市,融得大量资金,也让鸿海度过了一次危机。鸿海上市时,正值海湾战争石油禁运,台股大幅震荡,许多公司都撑不下去,也可以想见鸿海上市前三年的大幅度投资,会带来多少经营负担。如果上市没有成功,后果将难以想象。

股票上市,对鸿海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甚至是决定命运的一举。如果不能上市,不但可能做不大,而且生存也会成为大问题。以致后来,那些在竞争中纷纷败下阵来的企业,一直耿耿于怀:“要是当初鸿海上市没有成功就好了,因为鸿海很可能会倒掉,要是没有鸿海,大家的生意就会很好做了。”

其实,鸿海上市是一种必然,由郭台铭通盘操作的上市,别人是挡不住的,今年不上,明年也会上。

富士康走过的30多年,前15年可以说是默默无闻,并不为人关注。上市后又过了5年,鸿海终于发力,直冲云霄。

《史记》记载:“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富士康近10年的表现,正可谓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毅力、傻劲和智慧

为什么鸿海能够成功?它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者有什么可借鉴之处?郭台铭自己也有一些告诫。

有一次郭台铭带台湾模具公会到新加坡参加亚洲模协大会,新加坡劳工部长请吃饭,向郭台铭问起台湾中小企业为什么会这么强?为什么新加坡的中小企业都辅助不起来?郭台铭说:“因为新加坡政府太好了。这就好像一个小孩,一岁的时候就要吃奶,三岁以后除吃奶外还要吃维生素,一切的生长过程都由父母照顾保护,没有机会受到刮风下雨的锻炼。新加坡的工业好像机场旁的两排大树,都是从马来西亚深山里运来移植的,没有向下扎根。新加坡没有台风,没有地震,要不然那两排树早就倒了。”

郭台铭说,台湾中小企业要成长,一定要先有个磨炼的环境。第一,政府效率一定很差,没有辅导,只有找麻烦;第二,没有金融资源,只有退票坐牢;第三,政府把所有资源都用来照顾大企业、国营企业;第四,护照在海外没有用。

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小企业如何靠自己的力量打拼壮大?郭台铭讲了三点:毅力、傻劲和智慧。对此,《数位时代》杂志的张殿文先生对郭台铭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毅力:经营企业,许多外在环境因素变化得太快太大,以自己有限的经历和能力要应付日常各种变化,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中小企业所能够控制的资源相当有限,幕僚群也有限,本身的基础相当薄弱,因此,面对外界信息与经济情况的变化,经营者必须随时有能力去应付、接受这些突如其来的冲击,所以郭台铭认为“创业者”一定要具备坚强的毅力。

傻劲:郭台铭说:“一个工厂,既然已经投资下去了,就算是花一生的精力去经营,也未必能保证经营得好或经营成功,更不是说公司经营者做到什么时候,或是公司的技术达到什么水平就算完成,它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明而不断改进和成长的。所以,我敢说,一家公司一辈子是改善不完的,经营者必须有继续经营的执着观念。”

智慧:一定要智慧,而不是只有聪明。郭台铭将“聪明”和“智慧”细分,“聪明”是比“智慧”小的一项,每个人都有“聪明”,但不一定有智慧。

聪明是说一个人做事情的反应很敏捷、很快,也具备相当程度的掌控力,而“智慧”则是指具有正确分析判断问题的一种“能力”,做应该做的事。可是所做的决定是不是正确,又是另一回事。所以,一个创业者要具备能够正确分析事理的智慧。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雄心勃勃的郭台铭,能按捺自己20年,这正是他的大志向、大胸怀、大气魄之处。

郭台铭认为,做企业就像练武功,要从扎马步、站木桩开始打基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日日苦练。练功还要找个僻静的地方,特别是在夜深人静时,闭目打坐。只有练上多年,才能练成一身功夫行走江湖。练武不仅要吃苦,更要耐得住寂寞,磨炼心志。如果心不平静,总想出去试试身手,是非吃亏不可的。

台湾的中小企业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比大陆早了30年,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台湾的背景是岛内未全面发展重工业,而以出口导向为发展策略,生产流程则以加工装配为主。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是:对环境的应变能力佳,处理困难的韧性强;充分运用人际网络关系,满足资金需求及情报汇集;精于把握机会、分散风险;弹性及有机式组织;冒险犯难,勇于开拓市场。这些特点与大陆中小企业有不少相同之处。

台湾中小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力不足,土地成本上涨,贷款融资极为困难,研发能力薄弱。

台湾《数位时代》杂志张殿文先生研究鸿海生存成长之道,认为其采取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

策略一:努力加上意志力,投入所有资源,不是大的成功就是大的失败。具体的做法,就是不断地投资设备。

策略二:创造性地模仿,攻击竞争者最薄弱之处。具体做法,以低价多样产品取代进口产品。

策略三:寻找避免被挑战的位置,确保产业生态位置。产品选择从电视机旋钮改做电视游戏机电脑配件。策略四:设定价格,创造效用,为顾客增加更多的价值,改变产品或市场性格。具体的做法,发展模具技术,确定重点客户。

反观大陆中小企业的发展坎坷颇多,这种坎坷主要来自定性不够,往往急躁冒进、急功近利。主要表现是:在发展战略上,热衷于资本运作,在实力不够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多元化;在竞争策略上,往往重视抓机会抓机遇,而不愿在产品和管理上下笨工夫;在经营环节上,重规模生产,轻品牌塑造;在营销环节上,高度迷恋广告战和频繁地进行价格战;在资源配置上,以终端取胜,把宝全部押在市场销售上;在研发环节上,舍不得投入,以致缺乏核心技术等等。最终因为一个决策失误导致企业失败,或者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长期发展。

同类推荐
  • 开一家稳赚钱的店铺

    开一家稳赚钱的店铺

    几百年中国一直流行着一句俗语:“要想富,开店铺!”看看古今中外那些成功的商人,有很多都是通过开店起家的,小店开好了,也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在当今社会,开店做生意已成为许多人自立创业的最佳选择。店铺,从它诞生起就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时至今日,商业市场越来越成熟,消费者的需求与品位也在提高,店铺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各种店铺更是纷纷在鞭炮声中开张,更多的人投入到了开店这个领域。
  • 国际市场营销实务

    国际市场营销实务

    本书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改革的成果教材。全书以国际营销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要求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按照国际营销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将内容划分为国际市场营销调研、国际市场细分与定位、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产品策略、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价格策略、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促销策略、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渠道策略、国际市场营销的新策略和国际市场营销的控制与维护八个情境。每个情境下都包括了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操作示范、知识链接、任务训练和案例讨论六部分内容。
  • 你可以是菩萨:企业道与菩萨法

    你可以是菩萨:企业道与菩萨法

    人在“竞争洪炉”中,就像烧造瓷器,是悲剧还是喜剧,要视人的素质而定。如果我们定下心来,转烦恼为菩提,把这“人间炼狱”当作一场“入世修行”,在滚滚红尘中修炼一颗越来越纯净的禅心,让自己的人性更加纯净,能力更臻完美,品德更少破绽,终将勇气、智慧和美德融于一身,超高温超高压的“八卦炉”就是一个机遇,将自己从深埋地下的一把高岭土,冶炼为备受世人珍视的宝器。
  • EMBA前沿管理方法:整合管理

    EMBA前沿管理方法:整合管理

    这是一个经济骤变的时代,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充满微生机、活力的同时,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迎接挑战,便需要学习。EMBA便是高等学院校为广大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的学习企业管理前沿知识的课堂。与MBA相比,EMBA理强调实战性和前沿性,将世界上最前沿、最新潮的管理方法介绍给中国广大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这便是本书的宗旨。本书包括《整合管理》、《逆向管理》、《权变管理》和《长效管理》四个分册,它将最新的企业管理观念、最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展示在讲者面前。
  • 财务报表一本通

    财务报表一本通

    人们常常将财务和会计这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讨论财务报表之前,让我们先来区分一下这两个概念。财务是什么?财务涉及的主要是融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问题。
热门推荐
  • 都市之仙界归来

    都市之仙界归来

    万年之前,木辰来到仙界,惊才绝艳万年,最终却因心魔,渡神劫失败!万年之后,他重回地球,却发现一切尚早,时间过去三天而已!三天不过眨眼间,三天却又似万年!木辰说:既然重活一世,必要斩断心魔,无怨无悔!ps:这是一个轻松的故事!
  • 王痕传说

    王痕传说

    灾难之后的一千年,人类社会依靠魔导文明再次繁荣,但是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少年背后的圣痕到底与千年前的秘密有着怎样的联系,魔法与剑技的交融能否创造奇迹?让我们走进那个英雄的年代吧。
  • 异士

    异士

    异能觉醒寻回前世记忆,一代抗日奇侠降临都市,掀开不一样的保家卫国之路!
  • 爱情曾经百转千回

    爱情曾经百转千回

    这是一个小白领的职场奋斗之路,一路上有单纯可爱的男生给她温暖,有狂傲铁血的少校让她期待,还有深情霸道的上司对她衷情,三个男人的感情,她到底何去何从?而她的职场之路又是怎样跌跌撞撞?最后的最后,她会不会成为傲视职场的女王?而感情的道路百转千回又指向何方?请大家与她一同前进,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 甜妻抗议:老公会卖萌

    甜妻抗议:老公会卖萌

    【他看着眼前的女孩,身体的力气仿佛都被抽走了。是啊,他早就失去她了。】那晚大雪纷飞夏晚安听见顾城这样告诉他:“晚安,对不起。我不能和你结婚了。”她笑笑:“没关系,你幸福就好。”可又哪一年的冬天,顾城像是要把她揉进骨血一样的抱着,喃喃道:“晚安,我爱你。”五秒后他被用力的推开,“顾城,有件事情你可能搞错了。你已经错过了我爱你的时候,你再也遇不到了。现在我宁愿错过你爱我的时候我也不想再要了。”三年后,夏晚安看着自己的第38个相亲对象被赶跑,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对面的顾城似笑非笑:“夏小姐,咱俩领证的事儿您考虑得怎么样了?”夏晚安一脸嫌弃:“凑合过呗,那么大年纪了还经得起你那么折腾?”
  • 遗忘天堂

    遗忘天堂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悲伤时,会觉得我一定比他还可怜。社会的压力,家庭的不同给予我们不同的人生。是的,我们的世界观是注定不一样的,我们到底是走着老天早就安排好的路,还是违背天的安排呢?
  • 法说底线:郭丽律师评点生活案例20例

    法说底线:郭丽律师评点生活案例20例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本书以“法说底线”为线索,用20个生动的案例,阐述作为天地间大写的“人”在生命旅程中应坚守的四个底线,也构成了本书的四个板块:孝敬——守住子女的底线、责任——守住父母的底线、忠诚——守住夫妻的底线,信义——守住朋友的底线。善与恶,只是一念之间、一线之隔,这个线就是底线。作者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血的教训,呼吁世人:我们要向坚守生命一样,坚守道德的底线——法律。
  • 般若令

    般若令

    住持交了一卷经书在他手上他问:为何要请出般若令?住持说:待覆水难收之时,由你亲自执行。受此令者,不死不伤,却逢思绪蔓延。遇贪念如割肉,遇嗔念如断骨,遇痴念断尽心脉。他忘着手中的经书,这是给谁的令?他的?还是她的....
  • 彼岸花开:废柴三小姐

    彼岸花开:废柴三小姐

    无谓的挣扎,能换来你的放过吗?诚挚的歉意,能换来你的原谅吗?最初的献祭,不过是场阴谋吗?虚伪的笑容,只为骗我吗?二十一世纪的她,穿越而来,绝美容颜,身怀异能,却冷到让人不寒而栗,到达眼底的冷漠,能否融化?是什么,让她如此冷漠?同样清冷的他,却只为她展露笑颜,献上最温暖的守护,能否融化她内心的冰冷?那一年,彼岸花花开遍野,是喜是悲?
  • 娶一赠一,老婆别闹

    娶一赠一,老婆别闹

    新文:十年如故,裴先生你火了(文名暂定)http://novel.hongxiu.com/a/1285510/喜欢的亲可以先加入书架,等过段时间填坑。腹黑教主裴靖远的故事。。。暗恋三年,结婚一年,还是逃不开离婚的下场。“这是给您的一点补偿,总裁希望,您永远不要对第二个人提起这段婚姻。”大雨,高烧未退的她被赶出别墅。五年后。再度重逢,他依然高高在上、万众瞩目。而她,跌落尘埃,曾经的乔家大小姐为了一千块,带伤追贼跑了六条街。“乔默,你这又是演哪出?”......醉酒,他不顾她的意愿将她强留在房间。翌日,他冷漠的拂过她小腹上的伤疤,眼底蕴藏着万年冰川的寒意,“我记的五年前我并没有碰过你,别告诉我,这是子宫肌瘤留下的。”乔默倔强的仰着头,“是,我生过孩子,剖腹产。”一个月后,他与夏家千金的婚期被提上日程,第二天,关于他和她的绯闻闹得满城风雨。“慕锦年,你什么意思?”他将她抵在昏暗的楼梯上,“告诉我,乔乔是谁的孩子。”“与你无关。”“乔默,我等你主动告诉我,但记住,我耐心有限。”翌日,报纸上登出了她和他出入酒店的照片。